三國演義第1-20回主要內容概括讀書筆記摘抄讀後感心得體會

2021-02-18 百姓文化視點

三國演義第1-20回主要內容概括

讀書筆記摘抄讀後感心得體會

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讀了《三國演義》第一回,張飛、關羽、劉備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遵守承諾,答應了別人的事,就應該做到。

隨著我們日漸長大,有時也總會答應朋友的事,但我們總會不放在心上,只覺得這是朋友的事,耽誤一下沒關係。朋友此時心中不僅僅著急,更有氣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為了我們的友誼能更深,我們一定要把答應朋友的事認真完成,只有這樣,朋友才是永遠的朋友。

第二回:張冀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這一回主要講了:張飛用柳條痛打督郵,但在仁慈的劉備的勸說下,仍舊停下了,以及何國舅謀誅宦豎。我覺得張飛和劉備倆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從「性發」、「大怒」、「咬咬鋼牙」、「滾鞍下馬」、「早」等詞中可以看出張飛的性子比較急,比較魯莽,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重義氣的人,要不劉備受了點小委屈,被人家誣衊,他怎麼會挺身而出,為兄弟兩肋插刀呢?再來說說劉備,他是個十分納賢的人,但他實在是太仁慈了!就連一個對自己有害,想害自己的人都一視同仁,也是那麼仁慈,那可怎麼行呀!就算要幫助別人,那也得是就對自己無害處的人,不是嗎?我們現在還小,還在成長,我們可千萬不能太魯莽,同時也不能對人太仁慈。

如果太滷莽的話,就可能會失去許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話,那麼被你幫助過的人就會得寸進尺,使你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第三回: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讀完第三回,自己感到非常的氣憤。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將尊重師長,孝敬父母。而呂布卻因金銀珠寶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身外之物殺死自己的父親(雖不是親生父親,但不是都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可以看到呂布的品德是何其低劣!張飛怒罵其「三姓家奴」真是罵的準確。最後呂布被曹操所殺真是死有餘辜!

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應該有操守!不能因外物,而使自己留下千古的罵名。做人人品應像關羽,對自己的兄長衷心耿耿,即使曹操再怎麼以榮華富貴誘惑,也不改自己的選擇!

對自己的朋友一定要忠誠!

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個詭計多端,陰險狡詐的人,值得稱頌的就是他能夠任用賢能。

但在這裡,曹操為了國家,為了正義向董卓獻刀,想除去他,他的勇氣讓我非常地佩服,並非我想像中的「壞」,他還有正義的一面。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都有他光輝的一面,同樣,也有陰暗的一面,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做錯了一件事就向他宣判死刑,應該全面、理智地看待人和事物。

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這一回主要寫了袁紹與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諸侯結盟,一同討伐董卓。他們剛與董卓開戰,就損失了兩員大將。此時,關羽挺身而出,用青龍偃月刀一刀斬了那人。之後,董卓手下呂布前來挑戰,被劉、關、張三人殺退。

我的感受:團結力量大。因為袁紹在結盟前的兵力很薄弱,而結盟後,他就得到了上萬的兵馬。還有,一開始是張飛一人在大戰呂布,久戰不勝,關羽和劉備來戰後,呂布就支撐不住了。

第六回: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這回講的是董卓因為呂布戰敗,於是遷都長安,在洛陽大肆屠戮,孫堅救了宮闕之火,無意間發現了玉璽,於是拿著玉璽背約回江東去了,而袁紹等人不肯追襲,害的曹操戰敗。於是眾諸侯散夥。

本回中,袁紹是一個沒有人格魅力的領導,即使擁有先天的優越條件,人才也紛紛流失,也留不住曹操。

曹操是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有勇有謀,只可惜,多了一份魯莽。

孫堅意外得到了玉璽,但被袁紹收買的江夏八俊追殺。

福禍相依,你所以為的福,或許就會給你帶來災難。有時候勇敢捨棄一些不太必要的東西,才是可取之道。一時的屈讓,只是為了以後。

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主要寫袁紹打著討伐叛逆的旗號,但是卻無忠君愛國之心,趙雲這匹千裡馬無安身之處,好不容易遇到公孫瓚兵敗,被趙雲救出,可惜公孫瓚不識人,並沒有重用趙雲。後來趙雲終於遇到了他心裡的明主——劉備。

劉備能成就大業,是有原因的,他善於發現人才,留住人才,這很關鍵。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王允為了除漢董卓賊犧牲自己的義女貂蟬,將義女貂蟬許給呂布為妻,然後再獻給董卓為妾。呂布中計和董卓反目成仇。貂蟬在他們二人之間周旋,見機行事,挑撥離間,最終使呂布殺掉董卓。

本回表現了貂蟬的膽識、智慧,王允的憂國使計,董卓呂布的好色、貪婪、昏庸。

第九回: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讀了第九回我明白了王司徒的聰明才智,也明白了呂布只不過是個反覆無常,三姓家奴的小人,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在受禪臺將董卓刺死,也是為了貂蟬,說明呂布還是個好色之徒。後來,呂布在白門樓被擒,曹操問詢劉備怎麼處理呂布,劉玄德對曹操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說明老背叛人沒有好下場。

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這回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舉薦之風。荀彧舉薦了程昱,程昱舉薦了郭嘉,郭嘉舉薦了劉曄,劉曄舉薦了滿龐、呂虔,二人又共同舉薦了毛玠。這種連環舉薦在歷史上並不多見,令我感動。現在,有些人嫉妒他人的才能,不願意舉薦他人,這點就應該跟古人學習。

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感悟: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皆為有德行之人,北海孔融受困,先有太史慈報恩來救,後有劉備仁義來援,擊退黃巾軍餘黨管亥;然後劉備孔融又合兵救陶謙。

2、「團結即力量」:孔融有劉備來救,擊敗管亥;陶謙有孔融劉備來救,使曹操退兵。如果孤軍作戰,必定戰敗。

3、武將謀臣的重要性:呂布與曹操大戰,許多武將謀臣參與其中,起到關鍵作用,陳宮獻計奪兗州,荀彧、程昱用計守城,還有郭嘉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武將方面,呂布有張遼臧霸高順等,曹操有典韋夏侯惇樂進等,都是能徵善戰之人,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

在第十二回中,曹操中了陳宮之計,進了濮陽城被一把大火燒得大敗。回寨後,他手下的大將拜伏問安,曹操仰面大笑說:「我中了匹夫之計,我必當破之。」於是曹操說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令只將計就計:詐言我被燒傷,已經身死。布必引兵來攻。我伏兵於馬陵山中,候其兵半渡而擊之,布可擒也。」於是令軍士掛孝發喪,假說曹操已死。曹操死了的消息一傳出來,早有呂布的密探報告給了呂布,於是呂布大喜,自以為自己的計謀已成功,於是立即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剛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大敗。虧得呂布勇敢,才免一死,呂布曾設「火燒曹操」一計,目的是想燒死曹操後再襲擊曹營,可誰知曹操只燒傷並未燒死,曹操想報復呂布,於是將計就計,就呂布的計再設一計,放言自己已死,中了呂布的計謀。呂布自以為自己已經成功,於是出兵攻曹營,結果大敗而歸。

將計就計容易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方用計,自以為很聰明,當得知敵人已中自己的計後,就對敵人失去了警惕,因而對敵人再生的一計失去思想準備。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

呂布兵敗後投靠劉備,誰知張飛不容他,呂布只好離開,領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漢獻帝採用了楊彪的反間計,李傕jué、郭汜中計後大動幹戈,都想挾持漢獻帝,幸得楊奉、董承救駕,準備再回東都洛陽。

曹操與袁紹、袁術的個性與處事行為有巨大區別,體會到曹操之所以成為一代霸主的必然性!

文中可見:「曹操發矯詔、招義兵,假借奉天子密詔,發布檄文。」強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可以看出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巧取名目,採取各種政治手腕武裝強大自己,說明他為達目的高明手段。並且為了不被人認為自己的真是奪權目的,還強烈推薦當時實力雄厚的袁紹成為盟主,足見其深謀遠慮。

而一段關於關羽出戰的對話:「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袁術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曹操曰:「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袁術曰:「既然公等只重一縣令,我當告退。」操曰:「豈可因一言而誤大事耶?」以及曹操暗使人齎牛酒撫慰三人等行動中,可見曹操胸懷博大,重視人才,不在乎人才的出身卑微,自然深得人心,而袁紹袁術兩人由於世代公卿,高傲,自滿,不能按功行賞,自然不得人心,以此對比,曹操文治武功自然遠高於袁紹袁術。其對人才的珍視,對做事的深謀遠慮均是曹操成為一方霸主的必然原因!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這一回我看出了張飛是喝酒誤事,做事魯莽的人。劉備臨走時還說讓他戒酒。可是張飛只堅持了半個月,就開始讓文武百官喝個痛快,第二天再戒。從這裡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遵守諾言的人。

張飛逼呂布的老丈人曹豹喝酒,曹豹不會飲酒,故以推辭,張飛把曹豹痛打一頓。呂布為此報仇,把徐州搶到自己手裡,可見呂布是一個重利輕義的人,是一個沒有遠見的見利忘義的人。前番認丁原為義父,因董卓以財寶相送,呂布便殺了丁原。後又認董卓為義父,因王允和貂蟬巧使連環計,又殺了董卓。今番投奔劉備,因劉備、關羽不在,張飛醉之,趁夜把徐州拿下。

當曹操在山東掃清障礙,網羅人馬,發展勢力時,無不關注著洛陽、長安帝王的行蹤和爭奪帝王的戰爭。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袁術使書與呂布讓攻劉備,許以金帛,劉畝走,呂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術,陳宮勸阻,令叫劉備還屯小沛,再攻袁術,布從之。

玄德回徐州,呂布從陳宮計,讓屯小沛,兩相和好,孫策以亡父玉璽作質當向袁術借兵往江東開創基業,招兵買馬,戰劉繇,襲曲阿,得秣陵,江東之民呼策為「孫郎」。孫策又破吳郡,在會稽,掃平江南。

這一回主要講小霸王孫策怎麼開創江東基業和收攏人才的經過,劉備如何與呂布周旋,在夾縫中生存,各路諸侯的勾心鬥角。

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

呂布靠射戟轅門而救了劉備,可以看出呂布有計謀,也可以看出劉備的仁慈,因為呂布從來不講信用,轅門射戟可以說是劉備得好人有好報。這時曹操攻打張繡,因為喜歡一歌妓,導致兵敗將亡,悲痛不已,這也說明惡人有惡報。

第017回: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

這一段,曹操是很順利,竟抓到了關雲長。關羽身長九尺,氣勢非凡,曹操又是求賢若渴,早就想要得到關公了。

這一次,他終於有機會了!人人皆知關雲長十分重義氣,他與劉玄德、張翼德桃園三結義,雖不能同生,但願同死,立下誓言,稱兄道弟,他心系劉備,寧在劉備手下稱臣,也不願做叛徒享受榮華富貴。曹操乃是當世奸雄,朝廷逆臣,雖貴為丞相,卻不得民心。他倚仗自己打了幾場勝仗,便欲威脅關雲長。關羽深知自己逃脫不得,又要保護劉備妻小,迫於無奈,只好提出三個要求,只要曹操答應這三個要求,關羽就會投降。曹操是個納賢重義之士,他答應了關羽的請求。每天就像對待嘉賓一樣對待關雲長,美女衣食錢帛無一不有。有一天曹操贈給關雲長一匹馬喚作赤兔,原本是呂布的馬。關雲長得到赤兔馬非常高興,連連拜謝。曹操當然是十分的疑惑,待關羽告訴他原因後,後悔不迭。原來赤兔馬是神馬,可以一日千裡,可助關雲長早日見到劉備。

這些舉動讓曹操感動不已,當然關羽也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他斬顏良,殺文丑,以報曹公恩德,可見其英勇氣概。關雲長已得知劉備去處,就離開了曹操。關羽真是英雄!

第018回: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惇撥矢啖睛

主要概括:張繡按照賈詡計策打敗曹操,曹操出奇兵戰勝張繡。操因袁紹襲許都而回,郭嘉稱操十勝而紹十敗,荀彧、郭嘉獻計攻呂布,操從之,陳宮得劉備結連曹操書信,呂布罵操攻備。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出兵助備,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目,撥箭啖睛,殺了曹性。

人物分析:孫策是一位不怕功高蓋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張昭等江東重臣都是他聚攏來的,這為江東基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人脈基礎。

個人體會:我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詐當中有真誠的人,曹操這個人是奸詐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他也有坦誠的一面,甚至有可愛的一面。同時,他還是個寬容的人。曹操殺了於他有恩的許攸,卻放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人。所以說曹操是好是壞我們也不能下結論,只能跟隨著作者用心體會。

第019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人要有骨氣。關鍵時候視死如歸,往往還死不了,相反搖尾乞命,必死無疑。呂布臨死前對曹操叫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令將呂布縊死。

而呂布手下將張遼,見呂布乞命,大叫曰:「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曹操親自拔劍在手,來殺張遼,張遼全無懼色,引勁待殺。但操終見其才,不肯殺之,乃親釋其縛,解衣衣之。陳宮更是徑步下樓,左右牽之不住,伸頸就刑。

做人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只要認為是正確的,就不要怕各種壓力。活自己的,讓別人去說吧!

第020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

曹操領玄德見帝,帝排世譜,玄德為帝叔,劉皇叔於此得名。荀彧諫操圖備,操不從。程昱說操稱帝,操請天子田獵以觀動靜。操遮天子前迎受群臣將校呼「萬歲」之禮。關羽欲斬曹,備阻之。

獻帝宮內謂伏後日:「先受董卓之殃,後遭傕、汜之亂,再受曹之威懾」。獻帝與伏後父董承設計圖操。董承與王子服,西涼太守馬騰等密立義狀,誅殺董卓,書名畫字。


平臺常駐作者和影響力內容展示(點擊閱讀)

百姓文化視點

People Cultural Viewpoint

展示名家精品 發現推介新秀

貼近生活 貼近群眾 貼近實際

資訊採編 視頻製作 文友交流

編輯部

文學顧問:張銀河    

總編:曹會林(投稿微信13693883309)

編審:張志芳、張恚、王宏、沈玉海、馬士龍、劉長青

投稿說明

★稿件需是原創首發,版權歸原作者,作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意見。嚴禁抄襲,文責自負。

★投稿作者請關注《百姓文化視點》公眾號,並在稿件刊發後及時轉發,以提高文章閱讀量。

★首次投稿作者將作品、簡介、靚照等發送給總編並及時聯繫。

★刊發24小時內的全部讚賞為稿費,1天後發放給作者;1天後的讚賞用於平臺發展。

感謝分享、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第21-40回主要內容概括讀書筆記摘抄讀後感心得體會
    第21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車騎將軍董承暗受漢獻帝密詔與侍郎王子服、將軍吳子蘭、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西涼太守馬騰、左將軍劉備組成反曹聯盟。第22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為了對抗曹操,劉備利用大儒鄭玄和袁紹搭上線,結為盟軍。袁紹聚集文武大臣商議討伐曹操。謀士田豐、沮授主張緩攻,謹慎從事;而審配、郭圖、許攸、荀諶則主張立即進攻,先發制人。袁紹於是決定立即發兵攻擊曹操。袁紹派顏良、文丑為將,發動三十萬大軍進駐黎陽。
  • 《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
    《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十分精彩,家喻戶曉,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書。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歡迎查閱!
  • 最高檢機關女幹部職工心得體會評選情況通報
    關於高檢院機關女幹部職工「崗位讀書 活動」心得體會評選情況的通報   機關各內設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婦女組織:  為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落實「人才強檢」戰略方針,提高我院女幹部職工的能力和素質,高檢院機關婦工委在全體女幹部職工中組織開展了崗位讀書活動
  • 錢鍾書讀書筆記70000頁,哪有什麼天才,只不過他知道3個筆記秘訣
    一、讀書要眼到,也要手到常言道:不動筆墨不讀書。但你知道做筆記究竟有哪幾個實質性的好處嗎?(1)筆記是知識的積累人做事不僅需要輸出更需要輸入,讀書就是一種知識輸入,不過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種輸入是有損耗的。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八、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
  • 用思維導圖教你分析《童年》內容,做讀書筆記
    以往為了更好地記憶書籍的片段或整理文章脈絡,會將整個段落摘抄下來製作讀書筆記,伴隨著思維導圖工具的出現不少小夥伴更加熱衷於藉助思維導圖來製作讀書筆記。思維導圖製作筆記的方式相比於傳統段落式摘抄可以更好地展現文章中存在關係的內容,使各內容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晰明了,幫助閱讀和理解內容。但我們該如何用思維導圖做童年讀書筆記呢?
  • 蔥鮪火鍋筆記法:這樣寫好讀書筆記,才能活用你的知識
    讀書筆記:將讀後感轉變為文字記錄下來,可以摘抄書中好的句子,寫下自己的感想。作者奧野宣之和大家分享了寫讀書筆記的三個竅門:1養成習慣:把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培養成和我們吃飯睡覺一樣,日常化。書中作者分享了蔥鮪火鍋筆記法:1寫出讀書筆記的日期:例202004052寫出書名: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3寫出作者名:例:奧野宣之4用「○」表示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摘抄原文段落一字不差)5用「☆」寫出自己對這本書或者文章的感想(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郭勁珉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三分歸一統所發生的故事。書中有不計其數的人物,主要描寫了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周瑜等。他們各有千秋,胸懷韜略。就這樣演繹了諸侯割據紛爭戰亂的時代。
  • 靜下心讀一本書,再用3個訣竅分享精彩讀後感
    顧名思義,讀後感重點在「感」字,感想、感悟,心得、體會,凡是讓你產生了問題和想法,啟發了你的思考,值得你用口頭或是書面表達出來的,都是讀後感。一、再微小的輸出,也會加強記憶,促進成長可能有人會抱怨,讀就讀了,還要寫什麼讀後感,沒事找事。
  • 【優秀作文】《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 一年級孩子的讀書筆記太有創意!網友:這是誰家的娃?
    這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寫的讀書筆記。摘抄的內容就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書籍《名人故事》。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識字量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通過讀書獲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這位家長一定是經過深入研究,把比較深奧的文章通過言簡意賅的圖表摘抄出適合孩子學習的東西。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讀書要由淺入深,由簡入繁。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加,孩子閱讀的知識結構才會構建起來。現在的圖書頗多也非常豐富。特別是許多經典歷史故事、人文地理、科學科技等書籍更是受到家長的喜愛,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喜歡這些書籍。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了解到書中每個著名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謀、穩重沉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奸雄且多疑。
  • 如何寫一篇有價值的讀書筆記?4大步驟和1套底層邏輯教你寫好筆記
    作者:流浪世界字數:5358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文章系列:讀書系列·第4篇前面的3篇文章,我們分別講了讀書的好處、壞處和高效讀書法。讀書筆記,顧名思義,它指的是讀書+筆+記。也就是,你在讀書時,拿著筆(工具),摘抄原文或是寫了自己的想法。講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
  •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10篇
    《三國演義》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我未來的人生之路。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三  《四大名著》,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詞,其中有《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其中,《三國演義》是最吸引我的一本書,因為它的內容十分豐富。
  • 教你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能不能簡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衡量我們是否讀懂文章的一個重要標準。閱讀文章。我們要做到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也就是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歸納段意;最後再回到文章整體理解上來,進而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三國演義每回的主要內容(1~120回)
    1、第一回 漢朝末年,張角兄弟發動叛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踏上了保國安邦的道路。
  • 【徵集活動】「童閱心語」少年兒童創意讀書筆記徵集活動
    在2020年圖書館服務宣傳周來臨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回信精神,進一步引導少年兒童養成好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和能力,中國圖書館學會將舉辦「童閱心語」少年兒童創意讀書筆記徵集活動,鼓勵孩子們通過撰寫或繪製讀書筆記的形式,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與收穫,激發閱讀與寫作興趣,並逐步提高寫作力、設計力和創造力,在閱讀中開闊視野,在書寫中增長才幹。
  • 《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之過程性闡釋及成果展示
    比較閱讀:同類作品閱讀比較心得體會寫一篇圍繞本組主題的文獻綜述由表一可知,學生可以將《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分成橫向兩個任務和縱向三級任務兩大部分。為了更為直觀了解和跟蹤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我採取了日摘日讀日寫的閱讀反饋形式,指導學生有針對小說特徵和內容去設計自己的讀書筆記,走好閱讀兩條線:一條是在書籍本身上作一定的圈點勾畫,有附言、有批註、有點評、有感悟、有聯繫等;另一條就是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形成自己閱讀記錄的痕跡,這其中包括自己的思考、探索、研究心得。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 《小王子》讀後感及好詞好句摘抄三年級10篇
    《小王子》讀後感及好詞好句摘抄範文二  今天我讀了《小王子》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一位住在遙遠星球上的小王子,與美麗而驕傲的玫瑰吵架負氣出走。在各星球的漫遊中小王子遇到了傲慢的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學家,他想找到治癒孤獨和痛苦的良方。最後他來到地球上。和飛行員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