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李世民以及他的兒子們,你最喜歡哪位皇子

2020-12-20 騰訊網

唐太宗李世民,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聰明果斷,擅長騎射。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徵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尊號「天可汗」,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了解歷史上的天可汗李世民之後,來了解一下他的兒子們。

1、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嫡長子,母為文德皇后。

武德年間,作為皇孫,受封中山郡王。丰姿岐嶷,仁孝純深。唐太宗即位,冊立皇太子, 聰明仁愛。唐太宗愛子有加,派陸德明、孔穎達、于志寧、杜正倫、魏徵悉 輔佐和教導。身有腿疾,不良於行。

得知魏王李泰奪嫡之念,日益狂悖驕躁,不敬師長。 貞觀十六年(642年),試圖暗殺李泰失敗後,聯合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陳國公侯君集,圖謀不軌,事情敗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廢為庶民,流放於黔州。

2、楚王李寬

唐楚王,贏姓李氏,名寬,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唐高宗李治二哥。武德三年(620年)被過繼給唐高祖李淵第五子李智雲承繼香火,加封涼州總管、司徒。早薨,貞觀初年追封為楚王。

3、吳王李恪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為隋煬帝之女楊妃。

英武果敢,深得寵愛。武德三年(620年),冊封長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漢中郡王。貞觀元年(627年),晉封漢王。貞觀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貞觀十一年(637年),封吳王,授安州都督。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師、安州都督。

永徽四年(653年),牽連房遺愛謀反之案,為太尉長孫無忌所害,以吳國公之禮,葬於高陽原。神龍元年(705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贈司空,恢復吳王爵位。

4、魏王李泰

母長孫皇后,爭奪皇位被貶後,又重新進封為濮王。永徽三年逝於鄖鄉縣。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生母文德皇后長孫氏。 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

5、齊王李佑

妃韋氏,母陰妃,貞觀十七年發動叛亂。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643年(貞觀十七年)舉兵謀反於齊州,四月六日被唐太宗廢為庶人,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同年以國公之禮葬於長安,今墓誌已出土。

6、蜀王李愔

母隋煬帝女楊妃。後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廣制封建時,改封蜀王,轉益州都督。貞觀十三年(639年),賜實封八百戶,授岐州刺史。李愔時常無故毆打官員,打獵不知收斂,多次非法,在太宗朝與高宗朝數度被貶官作為懲罰。

永徽四年(653年),因吳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連坐,廢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後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於流放地。

7、蔣王李惲

母王氏,妃元氏。誣告謀反,惶懼自殺。李惲生年不詳,根據異母弟第八子李貞生於貞觀元年(627),異母兄第四子李泰生於武德三年(620)推測,李惲應該生於621——626年之間。

8、越王李貞

母燕德妃。後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後封為漢王、原王、越王。武則天當政時,李貞因起兵失敗而飲毒自盡。開元五年(716年),唐玄宗將李貞、李衝重新改葬,追諡號為敬。

9、唐高宗李治

母長孫皇后。唐朝第三位皇帝,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

10、紀王李慎

母韋貴妃,妃陸氏。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貞起兵推翻武則天政權,李慎受牽連下獄,後被流放領表,又說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歲。

11、江殤王李囂

母燕德妃,貞觀六年薨。生年不詳,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年,李囂進封江王,632年去世,諡號殤。李囂無後嗣,死後封國江國被廢除。

12、代王李簡

母不詳,貞觀五年薨,無後,國除。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生母不詳,史書記載後宮生簡。李簡封代王后同年薨,無子女。

13、趙王李福

母楊貴妃,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貞觀十三年(639年)進封趙王,累加秦州都督、右衛大將軍、梁州都督等職。鹹亨元年(670年)去世,贈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14、曹王李明

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玄武門之變後,巢刺王妃居於宮內撫養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歸仁縣主生母去世,太宗親寫詔令安慰縣主。

相關焦點

  •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很厲害?千百年來,為何後人一直懷念他?
    一個皇帝的一生想要選擇一個非常理想的繼承人其實是非常難的,畢竟作為皇子,沒有哪一個人的經歷能夠超過李世民,皇子們都是在襁褓中長大的,深宮之中為人處世都要考慮周到,何況是治國呢?想要選出一個皇子作為繼承人,不能太軟弱更不能太強勢。作為一個經歷眾多,看透世事的皇帝來說,無論選擇哪個皇子作為繼承人都會覺得太年輕,但是,畢竟人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固然,我們說李世民不該選擇逆反青年李承乾,同樣,陰毒後生李泰也不適合,但是最終選擇柔弱的李治難道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的麼?
  • 李淵22個兒子,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呢?
    歷朝歷代,皇家的諸多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手足相殘的事例屢見不鮮。具體說到唐朝,其實從建國初就埋下了伏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自己的太子哥哥李建成以及兄弟李元吉。逼著李淵退了位,自己做了皇帝。 很多人以為李淵就這三個兒子,因為很多人認為李淵後來對生活徹底失去了信心,才退了位。
  • 揭秘李世民14個皇子的下場,可憐生在帝王家!
    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長子太子李承乾、次子楚王李寬、第三子吳王李恪、第四子魏王李泰、第五子齊王李佑、第六子蜀王李愔、第七子蔣王李惲、第八子越王李貞、第九子唐高宗李治、第十子紀王李慎、第十一子江殤王李囂、第十二子代王李簡、第十三子趙王李福,第十四子曹王李明。
  • 李世民14個兒子,最拔尖的4個兒子各有所長,為何最後李治勝出
    普通家庭尚且如此,帝王之家,選擇一個出眾的兒子繼承大業,更是重中之重。 李世民一共有14個兒子,其中有四個非常拔尖,分別是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他們當中有人曾和太子之位擦肩而過,也有人坐上了太子之位又被廢棄。從歷史結局可以看到,最後是李治成為下一代君王,在普通人眼中,誰又是最適合當太子的人選呢?
  • 李世民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李治,而不傳給太子或者是其他皇子呢?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親生兒子,同時也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他與哥哥們的年齡相差比較大,因此當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兩個親哥哥早已開始讀書寫字了。當他年紀尚小還在宮裡經常玩耍的時候,他的兩個哥哥們又因為太子之位而開始相互爭鬥。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並不喜歡太子李承乾,而是更加讚賞魏王李泰。
  • 最機會當選皇帝的他,一句話暴露心機,最無能的皇子成最後贏家
    如果說要在五千年裡找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群體,那肯定是處在權力巔峰的帝王家,中國的帝王著名的很多,像是秦皇漢武,唐太宗玄宗,宋太祖宋徽宗,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雍正等等,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最出名的帝王,千年來他們的故事一直被流傳下來,無論是英明還是屈辱。
  • 歷史上最穩的皇太子,所有皇子都不敢與其爭位
    無情最是帝王家,身為皇族,子嗣一旦多起來,爭權奪利這種把戲是基本少不了的 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人為了皇位殺的頭破血流,就連親兄弟也不列外。皇帝一旦突然駕崩或沒有留下遺詔,什麼皇子皇叔都會跳出來爭權奪利,就連素有『天可汗』之稱的唐宗李世民也有洗不乾淨的『玄武門之變』。
  • 李世民最喜愛的皇子李恪之死,竟是一場為了鞏固皇位的陰謀?
    李恪的生母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也就是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中楊吉兒的原型。相傳,李恪是李世民最喜愛的兒子,因帶有隋朝血統而錯失皇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李恪的生母是楊廣的女兒,但並未被冊封過什麼公主,和嫡長女南陽公主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楊廣四處「巡遊」都是把南陽公主帶在身邊的,而楊公主和眾姐妹被遺忘在長安城,當李淵的軍隊踏破城門之後,她們被當做戰利品,分給了皇子和大臣。
  •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在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浩浩蕩蕩地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在幾十個朝代中,又誕生了上千位位帝王。那麼,在這上千位帝王中,哪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呢?首先小編作了一個資格排名。小編覺得最有作為的帝王將在以下五位帝王中產生。
  • 歷史上的蕭皇后有多大的魅力?李世民被她吸引,被楊廣娶為正妃
    大家好,這裡是楚北讀歷史,如果你也喜歡看歷史,不如和我一同看歷史,侃歷史。皇后可以說是歷史上一位奇女子,這是因為其一生共經歷了6次婚姻:隋煬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小妾、兩代突厥可汗的愛妃、李世民的昭容,但是這些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就在隋唐時期的蕭皇后,曾經迷倒過很多的男人,就算是經歷了改朝換代之後,還是很多人的愛慕對象。
  • 儲君爭奪戰:李世民選太子,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個?
    有一次,李承乾又假裝成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後自己躺在地上裝死屍,讓手下用刀割臉、圍著他哭,過了好一會,他又坐起來說:「我要是當上了天子,一定要率領幾萬軍隊去騎獵,然後全部散發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騎兵將領。」李承乾還喜歡搞同性戀,他喜歡一個叫「稱心」的美貌少年,經常寵幸他。
  • 李世民的蠢兒子,不遠千裡送人頭,結果被父皇賜死
    今天溫習《資治通鑑》,讀到齊王李祐的故事,想起了父親的教誨,寫了這篇心得體會雜文,傳上網絡與諸君分享。 古代的時候,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男人只能有一個正妻,李世民的正妻就是長孫皇后。男人還可以有若干個小妾,三宮六院的嬪妃,都算是李世民的小妾。
  • 魏徵交給史官一本冊子,李世民看後,怒吼:把這賊人的墳給我刨了
    歷史的大幕在唐朝拉開時,唐太宗李世民的與長孫皇后的小女兒,當時九歲的衡山公主,被指婚給了忠臣魏徵的兒子。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歷史上最為英明睿智,從諫如流的帝王;魏徵在唐朝那是以直言勸諫聞名於天下!這一對君臣共同譜就了一曲臣忠君賢的讚歌,留名青史。然而,魏徵死前的一個舉動,使他與李世民之間產生了裂痕。
  • 李淵有22個兒子,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爭奪皇位,其他人呢?
    唐高祖李淵也是一個擁有眾多子嗣的君主,高祖李淵一生中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公主為嫡出外,其它皆為庶出。有意思的是,在這22位子嗣中,卻只有三位在爭奪太子。那麼,高祖李淵其他的兒子都在幹什麼?他們難道真的對皇位不感興趣?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幹了一件無恥的事情,連史書都不好意思記載
    話說,歷史上的很多朝代,皇子皇孫們為了爭奪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大多都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說到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手足相殘的事件,那就不得不提到玄武門之變了。 626年的初夏時節,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起政變,將屠刀砍向了自己的親兄弟們,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先後被其殺死。更令人覺得殘忍的是,信奉斬草除根的李世民,還將兩位兄弟的十個兒子全部處死,無論長幼,其殘忍程度,可想而知。
  • 盤點歷史上最恩愛的夫婦,我覺得是這對夫婦
    盤點歷史上最恩愛的夫婦,我覺得是這對夫婦恩愛的夫婦其實不只是在現代就有在中國古代歷史也恩愛的夫婦,他們可能不會像我們現代會表達愛意,他們知道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自己心愛的女人,在現代恩愛的夫妻可能就是沒事的時候男的做做飯,幫助你家務事,帶你買買你喜歡的衣服和吃的啊帶你去看電影,但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恩愛的夫婦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
  • 歷史上真實的李君羨,參加玄武門事變,後被李世民錯殺
    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李君羨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兒子,李世民因為愧對李建成兒想封李君羨為太子。另外,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武媚娘是一朵大大的白蓮花。雖然這部電視劇備受大家關注,但是其中的內容是完全脫離歷史的。首先,李建成並無子嗣留下。大家都知道玄武門事變之後,李世民對其斬草除根,為的就是避免他們長大之後報仇,所以關於李君羨是李建成兒子這件事情純屬虛構。
  • 來,上古歷史偶像劇《唐太宗李世民》了解一下~
    楊佩佩版的《倚天屠龍記》裡那麼多頂配的歌,我最喜歡的除了黃霑的《隨遇而安》就是李麗芬這首了。其實李世民的老婆們裡,楊吉兒我只吃她的顏,綜合來看我最喜歡的還是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在這裡叫長孫無垢,我一直以為這就是她本名,後來想想其實也很合適啊!
  •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室無不對他關愛有加,大清朝最幸運的皇子
    縱觀我國的歷史長河,皇室爭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為了奪位,各個皇子之間都會以命相搏,即使皇子被立為太子也不能保證今後一定一帆風順,隨時有被廢除的可能。九子奪嫡,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就是這最好的說明。但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最終獲得皇位的雍正完全沒有加害自己的弟弟,反而視其為自己的兒子一般,這其中有何緣故呢?
  • 李世民家的女人們:彪悍的人生要什麼解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獲取更多好看文章,請關注最愛歷史。武則天晚年說起一段往事,那是她14歲剛入宮,被第一任「老公」唐太宗封為才人的時候。李世民有一匹烈馬,名叫「獅子驄」,高大威猛,鬈毛似獅子,無人能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