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

2021-02-08 晨露鳴國學堂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號已齋,亦作一齋,漢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大師。大約生於金代末年(約公元1229年—1241年)

    關漢卿雜劇涵蓋面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元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按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

1.第一類公案劇,揭露政治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觸及尖銳的社會矛盾,歌頌了人民的反抗鬥爭。如《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2.第二類婚姻愛情劇,主要是描寫下層婦女的生活和鬥爭,突出她們在鬥爭中的勇敢和機智,肯定女性對於婚姻的自主選擇。

3.如《救風塵》《望江亭》《金線池》《調風月》《拜月亭》等。

     馬致遠,號東籬,戲曲創作方面,馬致遠在音樂思想上經歷了由儒入道的轉變,在散曲創作上具有思想內容豐富深邃而藝術技巧高超圓熟的特點,在雜劇創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傾向和虛實相生之美。

散曲作品:《女冠子·枉了閒愁》《集賢賓·金山寺可觀大海》和《水仙子·暑光催》,殘存套曲有《粉蝶兒·至治華夷》。

散曲創作:思想內容豐富深邃;藝術技巧高超圓熟。


雜劇作品:《江州司馬青衫淚》;《半夜雷轟薦福碑》等。

     白樸(1226年-約1306年),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  終身未仕,生於公元1226年,卒於公元1306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簡稱《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簡稱《東牆記》)、《天淨沙·秋》等。


      他善於利用歷史題材,敷演故事,因舊題,創新意,詞採優美,情意深切綿長,又是關漢卿所不及的。他在文學史和戲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劇作的藝術成就,早已成為文學藝術上的重要研究課題。


      鄭光祖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


      鄭光祖在學習繼承《西廂記》時,採取了兩種不同態度:模仿與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由此,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推論:文學作品只有創新,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繼承中的發展。


電話:4008825816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金茂大廈A座19樓

相關焦點

  • 元曲四大家是誰 元曲四大家說的是誰呢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那麼,我們經常說起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元曲四大家,指的就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這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當然,史上還有其他說法,不過都未見流行。
  • 【公基專項】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一、關漢卿關漢卿,號已齋,亦作一齋,漢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大師。關漢卿被稱為「曲聖」。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 元曲四大家:關、白、鄭、馬各有春秋,流派不同,但雜劇影響深遠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雜劇,影響較廣的時期則在元朝時期,尤其是元曲的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他們分別代表了元代雜劇,不同時期的熱門人物,其四人的雜劇流派均各有春秋,雜劇的創作成就超出同領域人。元曲四大家,流派是各有春秋,關漢卿揭露社會黑暗;白樸寫唐朝愛情故事;鄭光祖寫男女的愛情生活;馬致遠則抨擊文臣武將;但歸結起來,他們都屬於雜劇流派,只是在思想上不同罷了。且看他們四人的思想內容領域:有批判、有讚揚、有美好等。
  • 公基考點|元曲四大家
    當時有姓名記載的雜劇作家就有八十餘人,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雜劇創作成就,因此後人稱他們為「元曲四大家」。按主體分類:個人、家庭、社會、民族、國家等 。元曲四大家(1)關漢卿,號已齋,亦作一齋,漢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大師。大約生於金代末年卒於元成宗大德初年,元代雜劇作家。
  • 元曲四大家,你知道都有誰麼?
    當時有姓名記載的雜劇作家就有八十餘人,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雜劇創作成就,因此後人稱他們為「元曲四大家」。按主體分類:個人、家庭、社會、民族、國家等 。2.元曲四大家(1)關漢卿,號已齋,亦作一齋,漢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戲劇大師。
  • 明刊《元曲選》版本贅言
    今不揣譾陋,就此書版本問題贅言幾句,不當之處,請方家不吝賜正。 熟悉古籍版本和專治古代戲曲的人都清楚,明刊本《元曲選》實際只有一種版本。但見於各種書目文獻記錄的版本卻有些不勝其煩,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一、明原刊本;二、明萬曆刊本;三、明萬曆四十三年刊本;四、明萬曆四十四年刊本;五、明萬曆四十三年博古堂刊本;六、明萬曆四十三年臧氏雕蟲館刻本;七、明萬曆刻博古堂印本。
  • 雖與唐詩宋詞沒法比,但元曲也曾有如此清麗詩句,讀來讓人想家
    但是從整體成就上來說,元曲在中國古典詩詞當中的地位,是沒辦法和唐詩宋詞相提並論的。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在元曲當中就沒有好作品。前面提到的兩首《天淨沙·秋思》和《山坡羊·潼關懷古》都是其中最精彩的作品,也能夠與唐詩宋詞的經典作品相提並論。除了這兩首之外,元曲之中還有不少精彩之作,或以語言清麗致勝,或以批判辛辣取勝,或以情致趣味出色,各有不同色彩。
  • 「元曲大家」關漢卿的散曲本色
    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元代《錄鬼簿》的輓詞中稱他:「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簡言之,就是雜劇第一的意思。民國時期,學術大師王國維也在《宋元戲曲史》中說:「關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
  • 中國的這些「四大」,你都知道嗎?
    四大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孽海花》。四大神話小說:《封神演義》、《鏡花緣》、《濟公傳》、《八仙傳》。四大志怪小說:《搜神記》、《山海經》、《封神演義》、《聊齋志異》。
  • 父親與洞簫、元曲的故事
    還是家傳遺風?從小到大我對父母一貫是恭恭敬敬,老老實實,言聽計從,不敢造次的。父親還有一樣與洞簫配套的寶物,那是一本用毛筆手抄的線裝宣紙本子,裡面的內容恰似天書。父親每吹完一支曲子,就會跟我講解這首曲牌的名稱,然後或激情萬丈或低沉憂傷地用標準的北京土話拖著長長的音節吟誦這支樂譜所對應的元曲,我記得好像是有《天淨沙》《滿庭芳》《天香引》等。每當簫聲揚起,觀象山南麓的這座小院裡的大人孩子就被吸引著紛至沓來,多半是來看熱鬧的,相合者甚寡。
  • 元曲,穿越時代,驚豔的美
    平時我們在閱讀中國傳統文學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是看唐詩和宋詞,說起元曲,我們通常會想起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實元曲裡也有許多讓人驚豔的名句,美醉了那個時代。
  • 十首絕美元曲,讀了一遍就會愛上
    元曲是文學中一朵豔麗的花,元曲作家們給大家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這十首優美的元曲,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讀了一遍就會愛上。
  • 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2020-12-12 13:2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元曲演員和教坊司
    乾隆時吳長元的《宸垣識略》說得有趣:「京師倡家東、西院籍隸教坊,猶是唐宜春院遺意。東院以瑟,西院以琵琶,借勳戚以避貴遊之擾。」可見這是隸屬於教坊司的官家妓院,妓女會音樂妓藝,大都供奉權貴皇親,這樣可以避免像一般妓院的侵擾。 以前讀清詩人龔定庵《京師樂籍說》不大了解它的含意,就去探求教坊司的故事,覺得定庵所說或是不虛的。
  • 圖賞|看元曲選圖 賞關漢卿雜劇
    元曲選 《救風塵》元曲選 《單鞭奪槊》元曲選 《蝴蝶夢》元曲選 《魯齋郎》藝術特色 激烈壯闊的美學風格戲劇衝突的明確二極將戲劇衝突建立在社會衝突之上。
  • 元曲大家馬致遠「曲狀元」的美譽是怎麼來的?
    馬致遠在元代的時候,其名氣之大超乎想像,有著「曲狀元」的美譽,和「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一起被譽為了元曲四大家
  • 元曲十大巔峰之作,你讀過幾首?
    什麼是元曲?
  • 遇見最美的元曲
    就讓我們一起來(再次)遇見那些最美的元曲吧: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四塊玉•別情》關漢卿自送別,心難捨,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走近元曲 | 題材豐富的正定元雜劇
    讓我們一起走近正定、走近正定元曲吧!元朝的行政機構分為包括中書省、尚書省、樞密院的在內的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行中書省。在當時的北方形成了以元朝的首都大都、河北的真定、山東的東平以及山西的平陽為中心的戲劇圈。真定、東平和平陽三地都屬於中書省的管轄範圍且皆處腹裡地區,而真定在這四大戲劇圈中又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