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簡史:明朝水師最後榮光,英國稱霸世界,美國強勢崛起

2020-12-25 珂夢看世界

關於陸海空,三個兵種,軍事領域流行這樣的一句話,若要形成戰鬥力,三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若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現代化軍隊,則是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由此可見,海軍的建設遠比空軍和陸軍要複雜的多,這更是一個綜合實力的體現。

海軍作為一個國家水上與遠洋作戰的國之利器,從它誕生之初,就被許多國家寄予厚望;然而海軍的出現(特別是深海海軍)卻帶給了許多國家痛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海軍的誕生之初,各國海軍實力的差異性所帶來的鴻溝,使得國與國之間走上不同的道路。

而這種發展道路的區別,最終拉開了國家實力的差距,使得一些國家被侵略或者殖民,而另外一些國家卻憑藉著海軍的優勢而迅速崛起。從根本上看,海軍的出現其實利弊各佔一半。本篇文章我們著重了解下海軍的發展史。

我國古代中原水軍的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發展時代延續時間最長的王朝(古埃及、古巴比倫、古羅馬、古印度都已經滅亡或者斷代),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中原地區就已經出現了海軍的雛形,這也就是水軍。當然了,那時的中原水軍最開始主要用途就是,用來對中原湖泊水流進行徵服性擴張,而還並沒有開始對中原之東的海洋有過企圖。

唐朝、宋朝海軍建設以自保為主

而中原王朝真正建立海洋軍力的朝代是唐朝,在唐朝時期,中原王朝國力鼎盛、財力豐厚,而大唐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因此,世界各國對唐朝的外交策略,都是以臣服和附庸等兩種方式,向唐朝進行納貢稱臣,以取得唐朝廷的庇護。

而大唐之所以耗費資金建設具備近海遠航能力的海軍,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與周邊海洋國家進行貿易合作與經濟往來,就比如說,東海之畔的日本、南海之端的南洋國家等等;因此,大唐建設海軍意義大於其軍事價值,也因此,他們並沒有把海軍當作國之利器來進行建設,也因此,大唐海軍其實更偏重於自衛,而非主動出擊。

而發展到了宋代時期,由於當時的中原大地充斥著大遼(契丹)、女真(金國)、蒙古、党項(西夏)、大理等國家,而南北宋為了自保,只能夠把有限的軍費用於陸軍建設,而對於海洋力量的建設,更多的是放在周邊貿易護航保護的用途上,因此,大宋的海軍發展也是以自保為主。

明朝鄭和船隊,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海軍

同樣發展到大元、大明初期的這些階段,中原的海軍力量還是處於一種自保力度,不過發展到了明朝永樂年間,大明開始對遠洋戰力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發展,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鄭和船隊,鄭和船隊配備了當時大明最頂尖的造船技術和艦載火炮技術。

而當時的世界各國雖然也開始進行海軍建設,但是如果論戰鬥力,大明海軍依舊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強悍,也因為永樂帝乃至於後來一些君王的大力發展,大明水師已經發展成為極其強悍的海上力量。

大清水師被歐美海軍超越,大明水師成為最後榮光

不過,雖然大明的水師在進步,日本和西方諸國的水師也在不斷進步,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荷蘭與日本,這兩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已經有了質的發展;而這種「質」早已超越了大明的「質」,於是,當時,朝日之戰中的露梁海戰就是大明水師和日本水軍的第一次切磋,而在這一次切磋中,大明憑藉著水師的數量優勢成功擊敗了日本,也贏得了朝日戰爭。

而到了清朝時期,國家水軍力量其實已經到了一個領先的地位,不過因為閉關鎖國政策,這直接導致了清朝失去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會,也因此,大清的水師迅速被歐美海軍給超越,而從這個時期開始一直到近代,中國的海軍力量一直處於一種發展緩慢的階段。由此,也可以說,大明水師是我國古代朝代海軍力量的最後榮光。

西班牙無敵艦隊壓制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在中世紀時期,他們的海軍實力其實在歐洲屬於中等地位,而排在他們前面的就是荷蘭、西班牙艦隊;對於一個海島國家而言,如果海上實力還被別人超越,那麼對整個國家都是弊大於利,而英國以及多次被其他海上勢力入侵過,在這種生存與發展的窘迫中,英國海軍必須強大,而且一定要特別強大。

對於英國而言,如果海軍不強大,那麼就意味著英國永無出頭之日;不過歐洲當時最強悍的海軍,就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無敵艦隊憑藉著先進的驅動船槳技術與破壞範圍極強的火炮而聞名於世界,而且西班牙艦隊的艦艇特別的多,擁有數量上的優勢。

反觀英國的海軍部隊,首先,他們的艦艇在體積上就沒有優勢,其次在火炮、動力方面已經完全不是西班牙的對手,而當時的西班牙,是整個世界最大的殖民國家,他們不僅靠著殖民地汲取了大量的財富,並且還搞起了奴隸貿易,也因此,英國對西班牙十分的眼紅。

不過眼紅歸眼紅,自己國家沒有實力,那麼再如何眼紅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為此,英國王室開始了海軍艦隊的建設。當時的阿爾弗雷德國王為了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就花費了大量的真金白銀投入了海軍建設,不過卻收效甚微,甚至還不具備跨洲遠洋能力。

大英帝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直接稱霸世界

而後來英國漸漸發現,海軍的建設不僅需要依靠本國工匠的技藝,還得學習各家所長,比如西班牙艦艇的巨大、火力強,荷蘭艦艇的快速而穩定,為了汲取各家技藝,英國花費了許多的金錢賄賂歐洲幾個海洋強國的重要官員,並通過他們而獲得了當時西班牙和荷蘭艦艇相關的造船技術和火炮技術,也因此,英國通過偷學的方式建立起一支較為強大的海軍部隊。

但是我們也知道,偷學來的東西畢竟是人家的,肯定是無法和技術鼻祖國家比較,不過英國卻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聘用海盜來改進和增強海軍力量;英國其實一直有一個別稱,那就是海盜們的甜美家園,在英國,海盜只要有真憑實料,那麼你會生活的非常的幸福,也因為英國對海盜的容忍和重用,也使得英國對海洋作戰的戰術和戰法有了領先的發展。

而後來的日不落帝國艦隊,就是靠著出色的水手和海戰戰法成功擊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當時的英國艦隊在質量和數量上並不佔優,但是就靠著強大的海軍戰術技巧,他們擊敗了無敵艦隊,從此,大英帝國取代了西班牙王國,成為新的海上殖民霸主,直接稱霸世界。

現代海軍發展呈現一超多強

說完了,海軍發展的古代和近代簡史,我們來看看如今的世界海軍,海軍是一個國家對外擴張和震懾的主要戰力,而隨著一戰二戰的爆發和結束,世界第一海軍的稱號開始從英國頭上滑落下來,而美國成為了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海軍部隊。

而蘇美冷戰時期,美國的海軍部隊一直都是蘇聯心理的夢魘,蘇聯陸軍部隊強大,但是海軍根本沒法和美國比,雖然說蘇聯的核潛艇讓美國非常忌憚,但美國的航母艦隊是牢牢地把蘇聯海軍給困到圈圈裡。

也因此,美國不敢招惹蘇聯海軍,但是蘇聯海軍也根本沒有資格與美國爭奪世界海洋的統治權,這就是當時海軍的局勢。後來發展到蘇聯解體後,兩大超級大國只剩下一個,於是美國就成為當之無愧的海洋超級大國,而英法俄都只能算海軍強國,於是海軍領域的一超多強的格局就一直延續到今天,一直到現在為止,美國的海軍部隊依舊是無敵一般的存在。

結尾

而中俄近幾年海軍雖然在穩步的發展,但距離美國海軍的實力依舊有近20年的差距;我國海軍最近十年,呈跨越式發展,各種艦艇、軍艦呈「下餃子」狀態,不管進入戰備行列,我們不吹不黑,注重現實,承認差距,我們距離世界最一流的海軍還有幾十年的差距,百年海軍可不是一天建成的。

總之,海軍就是一個國家的遠洋利器,也是一個國家對外影響力擴張的最強保障,而海軍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爭奪海洋權益的唯一手段,如果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弱小,那麼在面臨國際爭端中,擁有強大海軍實力的國家是完全有能力引導國際輿論,也完全有能力可以控制爭端局勢,所以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離不開海軍。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世界第九,美國海軍第八,清末各國海軍實力排行榜
    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不僅僅需要大量的錢,更需要時間的積累。 其實,早就西方海外殖民積極擴張的時代,海軍就已然是國家實力的象徵,西班牙人依靠無敵艦隊,在17世紀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成為當時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之一;英國也是依靠更強的海軍艦隊,擊敗西班牙,才締造了「日不落帝國」,成為世界新霸主。
  • 北洋水師真的是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嗎
    海波澄碧春輝麗,旌節花間集鳳鸞……」這是清朝北洋水師的軍歌。從這首昂揚、澎湃的軍歌裡,我們可以想像出當年北洋水師建軍時的氣魄和精神。北洋水師是清朝耗費巨資打造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1888年12月17日,當北洋水師在劉公島宣布正式成軍時,實力不容小覷。根據《美國海軍年鑑》一項排名顯示,北洋水師的實力位居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 歷史上的明朝海軍到底有多牛逼?打起仗來連自己都怕了!
    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
  • 【趣說歷史】荷蘭對明朝說:打到你服為止!然而最終結果呢?
    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從立國前的鄱陽湖水戰,到鄭和下西洋,再到最後的鄭成功收復臺灣,大明水師縱橫世界三百年未嘗一敗,這才是真正獨孤求敗的感覺。明朝水師的組建,首先要感謝的是明代開朝皇帝朱元璋的死敵——陳友諒。陳友諒堅定的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要想稱霸天下,必須擁有無堅不摧的利器!
  • 明朝海軍堪比「外星人艦隊」,所到之處宛如「天神下凡」
    在歷史上,明朝是唯一一個南方農民起義向北進發,最終建立王朝的朝代。在明朝建立初期就經歷過鄱陽湖水戰等大戰,水師力量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得以凸顯。國外專家認為,13世紀時期的明朝水師堪稱天下無敵,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海軍。 據史料記載,在明成祖時期,明朝水師達到鼎盛,擁有各種戰艦3800艘,包括大型戰船1350艘,巡邏船1350艘,運輸漕糧船400艘等。
  • 如果提前十年開戰 北洋水師能不能贏日本海軍?
    事件發生後,北洋海軍教英語的將軍朗威利非常生氣,請求北洋海軍司令丁汝昌炮兵長崎,威脅要「立即打敗日本海軍」,丁汝昌立即問李鴻章,李鴻章壓制此事,指示用外交手段解決,雙方互相補償醫療費用。後來,一些歷史觀察家認為清政府錯過了發動戰爭的最佳時機,而且,如果英國人朗威利不走,北洋水師就能贏得日軍的勝利。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其實,大清也有風光的時候,洋務運動後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水師」,戰鬥力在世界上名列第九,亞洲第一。即使在大清最無能的慈禧時代,還是有光緒、李鴻章等人,看到鴉片戰爭中英國戰船火炮的威力後,意識到制海權的重要性,開始組建大清近代海軍。
  • 一戰前的英國海軍有多強大?主力艦600餘艘,長期保持兩強標準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強大帝國,大英帝國曾稱霸世界200多年。英國人能稱霸世界,強大的海軍是其保持霸主地位的重要軍事支撐。一戰前,英國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當時的英國海軍主力艦多達600餘艘,英國海軍能同時擊敗當時任意兩國的海軍。也就是說,世界排名第二和排名第三的海軍加起來也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自16世紀英國人崛起開始,英國人就致力於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隨著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張和工業的崛起,英國人的海軍實力不斷增強。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最初從英國購買了6艘「蚊子船」和2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但「蚊子船」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巡洋艦也無法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使用,便產生了購買更強大的戰列艦的想法。
  • 北洋水師為何不開這一炮 「教」日本做人
    但歷史永遠沒辦法如果,就如同1891年7月9日,日本明治天皇接見了大清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和北洋艦隊的各位管帶一樣。那是屬於大清朝海軍輝煌的一刻,也是最後一刻。時間倒退17年,1874年,日本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臺灣;清軍以僅有的幾艘戰船趕赴臺灣,把日本人驅逐出島。這一挑釁事件引發了清廷上下的警惕。
  • 英國航母戰鬥群集結完畢!皇家海軍重拾日不落榮光,歐洲要變天?
    據環球網10月9日轉載「海軍新聞」網的報導,英國皇家海軍的新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近日首次以航母戰鬥群的模式開展訓練,這標誌著英國海軍作戰新時代的開始。報導稱,來自英國、美國和荷蘭的9艘軍艦、15架戰鬥機、11架直升機和約3000名人員在蘇格蘭東北海岸外上開展演習,而「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是這支艦隊的核心。
  • 從上帝到科學,是歐洲中世紀稱霸世界的原因
    《人類簡史》的內容分享終於寫到了最後一篇。一開始兩篇,主要介紹了史前人類的情況,簫葉認識了不少人類的「親戚」,也知道了人類真正崛起的原因,也為人類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面農業革命則介紹了農業的發展和對人類的影響,人類用「想像構建的秩序」管理著自己的生活。最近一篇則是關於農業革命之後金錢和宗教的發展。
  • 英國「公知」哪來的自信?中國海軍可不是吃素的
    中國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嫉妒。尤其是2020年以來,中國憑藉著大國智慧,凝聚了大國力量,成功從新冠疫情中走了出來。美國眼紅於中國的迅速崛起,便採取措施對中國進行限制。如今,就連英國也執意來湊熱鬧。
  • 為什麼說漢劍是中國最後一款實戰寶劍?成為海軍軍官禮儀用劍
    1805年英國海軍部參考當時陸軍佩劍的款式為海軍軍官們設計了標準佩劍。世界歷史上最早的海軍佩劍儀式由此誕生。 近現代海軍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有很多傳統和禮儀的軍種。甚至還在英國為海軍軍官佩劍之前俄國就在1714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海上禮節和儀式法典。
  • 猛砸200億美元,英國將打造歐洲最強海軍!
    每一個歐洲列強,都有單單屬於他們的「稱霸時代」,而近200年前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似乎早就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了。特拉法加海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然而,昔年閃耀著榮光的英國皇家海軍,不甘心就此墮落下去,英國首相詹森發誓要恢復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雖然無法超越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海上強國」,但是爭當「歐洲第一海上強國」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打算
  • 若論過去和現在,我們的海軍都比你英國強大N多倍
    英國人秀的就是這張照片客觀的說,歷史上的英國海軍的確無比強大,這一點早有定論,甚至我們還承認現代海軍的許多禮節都來源於英國海軍,早在風帆時代,英國海軍最巔峰時期擁有超過100艘風帆戰列艦,據統計在1815年左右時,英國海軍的總噸位就達到了60多萬噸,是當時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四的海軍總和還要多,到一戰前夕的「無畏艦」時代,英國又適時的提出「雙強政策」,意思是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艦艇數量超過第二至第三海軍的總合,即使到二戰初期,英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仍然是日本的五倍,美國的兩倍,德國的三倍。
  • 躍言:在英國拜謁北洋水師故勇墓,看到一張山東艦照片
    北洋水師故勇墓前祭放著山東艦照片的圖片 2017年9月,筆者在英國留學時,曾專程去紐卡斯爾探尋的北洋水師在當地的歷史,記錄下不少照片和文字。現在整理髮布,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這段塵封的歷史。這兩艘耗資近170萬兩白銀的新銳「穹甲巡洋艦」,是在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時,清政府在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後向英國訂購的,寄託著洋務派重建海防的希望。
  • 打敗西班牙,打敗荷蘭,打敗法國,英國海軍最鼎盛時有多強大
    你別看美國現在耀武揚威全球稱霸,但要是論起海軍的悠久歷史,以及輝煌戰績,那還得數它曾經的宗主國,沒落的老牌殖民霸主英國。可以說,英國皇家海軍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盎格魯人的崛起。雖然它在歷史海戰中偶有損失,但嚴格來說,仍然是世界上從來未被擊敗過的海上霸主。
  • 《戰艦》帝國遲暮的見證者:龐德海軍元帥與二戰前期的英國海軍(上)
    當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艦隊從規模上依然位居世界前列,但背後支撐它的帝國已經不再強盛,而它面對的敵人更為狡詐強橫。在二戰最初三年裡,皇家海軍遭受了自納爾遜時代以來最嚴重的挫敗,在各個戰場上損兵折將,局勢危殆,以至於淪落到用基地換舊驅逐艦,依靠前殖民地的援助維持局面的地步。帶領英國海軍度過那段艱難歲月的人就是時任第一海務大臣的達德利·龐德海軍元帥。
  • 加拿大為何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悄然崛起
    不過加拿大的崛起是在二戰時期,二戰前,加拿大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力量,都算不上很強,頂多算是二流。但在二戰時期,加拿大悄然崛起,到戰爭結束已經崛起為世界第四大工業強國,軍事力量也世界名列前茅,是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強國。那麼二戰時的加拿大有多強大,為何能悄然崛起?二戰前,作為英國的附庸,加拿大工業基礎薄弱,經濟主要以農礦產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