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談成熟:父母活得通透,是孩子的幸福

2020-11-03 不開花的樹


近日,倪萍發視頻,談起成熟的三個標準:

1.不盲從,不人云亦云,在眾說紛紜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

2.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世間的複雜;

3.真正成熟的人,心中升騰的應該是朝氣和赤誠,那是建立在初心、視野和格局之上,卻又不失真誠純粹和通透……

想當初,再次出現在觀眾視野中的倪萍,老態龍鍾,身材走樣,再不見當年央視一姐的風採。然而,就在所有人對她當前的狀態質疑的時候,她卻減肥成功,華麗轉身,漸漸恢復了往日的風採。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她有一個活得通透的姥姥。

「自己不倒,啥也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姥姥的通透深深地影響了她,成為她一生最幸福回憶。在那最無助的日子裡,姥姥成了她的精神引領導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所有孩子的精神引領者,他們的言行和格局,直接影響著孩子。



一. 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爸爸

馬伊琍上中學時各門功課都不錯,但有一次,她的思想品德一欄中被老師打了差。

她爸爸很吃驚,就問老師怎麼回事,老師說馬伊琍和多個男生早戀。爸爸便讓老師寫下這些男生的名字,於是,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男生的名字。

沒想到,爸爸反問老師:「不是說多個嗎?怎麼只有一個?」

看著老師生氣了,爸爸坦然地說:「我女兒我最了解,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對女兒絕對信任的爸爸,一個真正愛護孩子的爸爸,一個面對問題時心平氣和的爸爸,一個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爸爸……

2014年文章出軌的事被媒體曝光,爸爸第一次以「伊琍爸爸」的暱稱發表聲明:一方面表示原諒文章,一方面求媒體放過他的孩子,放過他們全家……

愛女感情受傷,他不是指責與聲討,而是選擇原諒對方,選擇保護女兒,選擇忍受痛苦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方淨土。

有這樣一個爸爸,也就難怪馬伊琍會以「且行且珍惜」的態度對待感情危機,同時也堅定地懂得「我可以慣著你,也可以換了你」……

現實中,有多少父母對別人家的事能看得清,但也遇到自家孩子的事便亂了分寸,無意中成了當局都迷。

那麼,那些在眾說紛紜中保留自己的選擇和判斷的父母,他們的淡定和信任,必將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財富。



二. 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媽媽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對她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全班那麼多小朋友,老師只說她兒子表現差,只對她表現出不屑。

可是,她笑著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

上小學了,又一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她忍不住流下了淚。然而,她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說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就能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

她忐忑地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發現兒子在等她。她帶著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告訴兒子:「老師說你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他想去的任何一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裡大哭起來。

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是啊,是媽媽的鼓勵和信任支持著他,是媽媽寬和的愛幫助了他,是媽媽的理解和接受改變了他……



三.建立在初心、視野和格局之上,卻又不失真誠純粹和通透的爸爸

鄧超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家長們的熱議。

一個蹲了7年監獄的爸爸,是別人口中的「壞蛋」。

兒子馬飛已是個初中生,學習成績全年級倒數第一。

馬皓文來了,跟教導主任打賭:到學期末,馬飛將考進年級前十名;到畢業時,他會成為這所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連馬飛自己也不相信——因為他早已認同了老師、同學甚至媽媽給他貼的標籤——「笨蛋、廢物...」

然而爸爸卻說: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影片中這句最經典的臺詞,呈現給了所有觀眾一個有初心、有視野同時又有格局的爸爸。

考試分數不是目標,夢想才是生活的目標。

馬飛第一開始思考,學習是為了什麼?他的夢想又是什麼?



馬皓文在眾人的質疑聲中,開始了對兒子的培養。他不給兒子報補課班,不強制更不監督兒子學習,沒有苦口婆心地勸說,也沒有慷慨激昂地動員兒子去拼命學習。

相反,他自己在燭光下伏案工作,設計圖紙。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子,自己如何用已有的知識,贏得別人的尊重。

他鼓勵兒子在成千上萬種職業中選一個,然後從興趣出發,為夢想努力。

馬飛迷上了飛行器,並以這個興趣為入口,主動學起了數學、物理等相關知識。

馬皓文說:「我希望他學的不止是知識,他必須知道人活著為什麼!」


成功的教育是什麼?

《銀河補習班》從頭到尾就在回答的這個問題。與其說它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給父母的教育片。

「別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只要你的腦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父母的言傳身教,還有初心、視野、格局,都影響著孩子,以至於在他的每一天每一時,都願意為著自己的夢想起飛,遠行。



四.不是成熟,是格局

倪萍說:成熟和年齡無關。

其實,這些所謂的成熟就是格局。

格局和個人閱歷有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生存環境有關……

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認可、甚至掌聲,尤其是在乎父母對他的看法。

有格局的父母,會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影響孩子,幫助孩子,成就孩子。

相關焦點

  • 60歲的倪萍,沒有資格談「活得通透」?
    近日,倪萍在今日頭條《活得通透》裡大談成熟,也引發了爭議。,父母離異後,媽媽把2歲的她送去全託幼兒園,母女倆一個月才見一次面。就像她在今日頭條《活得通透》裡談及的成熟一樣:當你真正成熟了,你心中生成的反而是朝氣和赤誠。
  • 倪萍的人生,走得曲折,活得通透,事業與生活,決不相互將就
    在片中,她又和關注《今日頭條》的年輕人們,聊起了「成熟」與「活得通透」這個話題。那麼,為什麼《今日頭條》,會請她這個容顏滄桑的老明星,來拍攝這個短片呢?為什麼她又具有這個資格、具有這份自信,來和《今日頭條》的年輕人們談論「成熟」與「活得通透」的這個話題呢?這當然是因為,倪萍老阿姨,她就是個成熟的人,她就是個活得通透的人。
  • 主持人、演員、母親,倪萍用她的3個身份教我們如何活得通透
    近日,倪萍就攜手今日頭條發布了短片《活得通透》,在短片中,倪萍分享了她眼中的成熟是什麼樣子的。想看倪萍的視頻短片,請戳這裡:「成熟與通透」,是很多人繞不開的話題,小孩子喜歡裝大人模樣大談成熟論,涉世未深的偶像喜歡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稚嫩的人生觀。
  • 通透的倪萍:61年人生路,苦難與精彩並行,誰能懂背後的辛酸?
    倪萍在視頻短片《活得通透》中說:「我覺得真正成熟的人是有自己的想法,遇到機會時願意做出適當的改變,並在眾說紛紜中堅持自己的選擇。」倪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活得通透》中說:「真正成熟的人,能看見更大的世界,能真正地理解世間的複雜,他們知道生活的真相和人性的本質後,卻依舊保持朝氣和赤誠。」
  • 倪萍大談通透引爭議,61歲還不敢自稱成熟,她還是「少年」嗎?
    10月28日,倪萍為今日頭條拍攝品牌短片《活得通透》,在片中,倪萍講述了自己對"成熟"與"通透"的看法。倪萍眼中的成熟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心境和人格上的魅力,以及那些不可複製的人生經歷。
  • 母親重男輕女,兒子治病10年,3次婚姻嫁對人,倪萍真正成熟
    什麼是成熟?什麼是活得通透?倪萍說,真正成熟的人,和圓滑和油膩無關,和年齡也無關。真正成熟的人,能夠看見更大的世界,能夠真正地接受和理解。當你真正成熟了,你心中升騰的反而是朝氣和赤誠。在生活中,倪萍卻不如事業那般順利,可以說有些坎坷,在感情上吃了很多苦。如今生活安穩,活得通透,也算是苦盡甘來。倪萍有句話說得特別好:「我生命中滋長了比禮服和年齡更重要的東西,就是對生活的感悟,我的思想,我的智慧……如果我沒受過挫折,我不能成為今天的倪萍,今天我內心很寬敞,不會再去想自己是否是壓軸,我排第幾。」
  • 馬伊琍離婚後談婚姻:和文章離婚一年後,馬司令活得更通透
    她說每個人都應該活得自主,不要因為別人愛情經歷好與壞,就左右搖擺自己的感情觀。父母不應以孩子為理由,來維持不幸福的婚姻,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孩子身上。看到馬伊琍這樣的觀點後,只想說馬司令活得夠通透。相比太多為了孩子不離婚的父母,真的是很羨慕馬伊琍這樣的三觀。
  • 《父母愛情》江亞菲:嫁二婚男丁克,她是活得最通透的女性
    《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這些年反反覆覆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悟,剛開始很喜歡江德福和安傑的婚姻,原本兩個看起來完全不相配的人,彼此磨合、彼此改變、互相遷就,就這麼過上了幸福的一生。電視劇的後半段,亞菲的戲份是五個孩子中最多的,但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彈屏裡褒貶不一。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她自作主張嫁給王海洋,無視父母的存在,傷了父母的心。
  • 愛心故事:誰是活得通透的人?小美人魚的童話王國丹麥裡的安徒生
    當我驚喜地收到,安徒生童話樂園授予我愛心聯絡大使榮譽稱號時,我突然覺得天堂裡的安徒生和人間的我似乎有一種心靈感應,我也感應到安徒生是一位活得通透的傑出文豪。安徒生童話樂園授予我愛心聯絡大使榮譽那麼,什麼是活得「通透」?,我覺得「通」,是指「通情達理」;「透」,是指「明白透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通透是一種高情商、高愛商、高智商的表現,更是人需要走向成熟的標誌。
  • 44歲馬伊琍首談離婚後生活:離婚後有權追求幸福,更要活得通透
    正如她說的「我20歲的時候會是為父母活著,30歲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我自己活著。因為最終你自己活得高興,你的父母才會高興,你的孩子才會高興,你身邊的人才會高興。」她活成了一個純粹、坦率、自信的馬伊琍。
  • 「沒心沒肺」的李艾,才是真正活得通透
    可以說李艾是活得通透的類型,她不會勉強自己,也不會給對方帶去壓力。結婚也沒選擇富二代,而是和經紀人張徐寧在一起,恩愛的樣子確實羨煞旁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如果感覺不合適還能分開,但是孩子卻是無辜的,作為成年人必須要為孩子負責。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 父母是完美的,但是孩子選擇不了。只能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媽媽,考慮為孩子找一個什麼樣的爸爸。
  • 13年後《放羊的星星》泰版翻拍,原來夏之星才是活得最通透的人
    這就是活得通透。這就是活得通透。、活得通透的人。 大多藝人會選擇激流勇進,很少有在正青春正當紅的時候急流勇退,這也不失為一種智慧,不得不說戲外的劉荷娜也是活得通透的人,在幸福來臨的時候,聽從內心的選擇,緊緊地抓住幸福,在眾說紛紜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並且堅定不移地一路走下去。
  • 那些不想通透的年輕人,終究是會真香的
    倪萍謙虛地說到成熟與年齡無關,即便是60歲的她,依然受到成熟的人深深的感召和吸引。這番真誠的言論讓人心生好感,也讓人深思。正如視頻裡所說,當下的世界很難懂,讓人琢磨不透。父母老去後,當牆顫顫巍巍無法支撐時,這些缺少長遠規劃又未曾為自己未來投資的年輕人,必須獨自面對現實時,又該如何是好呢。年輕時的喪也許很酷,而人到中年時的喪,卻只剩下苦了。所以,不想通透的年輕人,終究會明白,面對生活,逃避是沒有用的。與其人到中年無力抵抗風險,不如現在開始,未雨綢繆。
  • 曾經想當「混混」的大張偉,現在成了倪萍口中的人
    最近,倪萍老師在短片《活得通透》中論述了她對於「成熟」的理解,立馬引起了大家對於成熟和通透的討論。在娛樂圈眾多明星中,我認為活得最通透的,要屬大張偉!把一切都看得淡一點,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成熟。兩相對照,他比黃磊,更通透。
  • 楊超越,隨心所欲的人,那叫任性,不叫通透
    很多粉絲喜歡楊超越,就是喜歡她的真性情,她們認為,楊超越活得很通透。在楊超越參加《極限挑戰》時,她曾對一個男孩子說,「我希望以後你能靠自己的努力實現願望。」說著說著,楊超越也哽咽了,也許,楊超越這是想到自己的經歷了,雖然楊超越一直被人嘲笑舞臺划水,但楊超越這一路走來,也算是不容易。
  • 娛圈揭秘:31歲進央視,主持春晚13年,倪萍最當紅時離開央視的真相是啥_姥姥家
    1959年,倪萍在山東威海出生,彼時,她還跟父親姓劉,叫劉萍。溫馨的家庭在倪萍11歲時被打亂,這一年,父母離異,倪萍選擇跟了媽媽。倪萍上面還有一個哥哥,為了賺錢養家,媽媽不得不把她送到農村姥姥家,所以,小時候的倪萍是跟著姥姥長大的。
  • 同是「滬漂」,樊勝美為什麼比王漫妮活得通透
    但縱觀她們的所作所為,王漫妮卻遠遠沒有樊勝美活得通透,明明懷揣野心,有能力紮根大城市的她,卻把自己的日子,活得越來越擰巴。這是為什麼呢?王漫妮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心頭肉,出生於江浙一帶的小鎮上,父母健康,且在鎮上的口碑、關係都不錯。
  • 倪萍:下輩子,我既不要父母,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
    「如果有下一輩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據倪萍回憶,跟姥姥在一起的那段時光,雖然日子很艱難,但其實是非常幸福快樂的。姥姥賣鐲子貼補家用,省吃儉用給倪萍吃上營養的飯菜。在姥姥的細心呵護下,倪萍愈發茁壯成長。
  • 2021年:活得通透的女人一定要明白的4個真相
    其實「活得通透」是一個很難界定的事情,你只能選擇你自己覺得對的方式去活,但在此之前,不論你想如何選擇,都必須知道的幾個真相。容我先給大家講兩個身邊的事情。她卻一臉嚮往美好生活的笑著說,沒跟我父母說,但我想和他結婚有個自己孩子,反正早晚都要結,早一點晚一點無所謂。我忍不住勸她,但她鐵了心的,我無法撼動她的想法分毫。之後就如大家所想的一樣,她休學,生子,結果她父母不知道如何知道的,大鬧了一頓,但也沒什麼辦法,只好隨著她去了,只是在她父母的脅迫下把證扯了。但她自以為的幸福生活好像並沒有如期而至。
  • 三婚後的倪萍只有一個願望:下輩子不要孩子,不要爹娘也無需家庭
    ,經過三次婚姻洗禮後的倪萍曾經公開表示過,如果有下輩子,她不想要孩子,也不想要父母,她也不要家庭。但是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在陳凱歌大談特談他的幸福婚姻時,可曾想到另外一個在他生命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女人倪萍呢?當然感情世界中沒有對錯,只有緣深緣淺,彼此的感情狀態在各自的眼中也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但是對於大眾來說,看到陳凱歌,總還是會想到倪萍,那份意難平也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