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倪萍發視頻,談起成熟的三個標準:
1.不盲從,不人云亦云,在眾說紛紜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
2.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世間的複雜;
3.真正成熟的人,心中升騰的應該是朝氣和赤誠,那是建立在初心、視野和格局之上,卻又不失真誠純粹和通透……
想當初,再次出現在觀眾視野中的倪萍,老態龍鍾,身材走樣,再不見當年央視一姐的風採。然而,就在所有人對她當前的狀態質疑的時候,她卻減肥成功,華麗轉身,漸漸恢復了往日的風採。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她有一個活得通透的姥姥。
「自己不倒,啥也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姥姥的通透深深地影響了她,成為她一生最幸福回憶。在那最無助的日子裡,姥姥成了她的精神引領導者。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是所有孩子的精神引領者,他們的言行和格局,直接影響著孩子。
馬伊琍上中學時各門功課都不錯,但有一次,她的思想品德一欄中被老師打了差。
她爸爸很吃驚,就問老師怎麼回事,老師說馬伊琍和多個男生早戀。爸爸便讓老師寫下這些男生的名字,於是,老師在紙上寫了一個男生的名字。
沒想到,爸爸反問老師:「不是說多個嗎?怎麼只有一個?」
看著老師生氣了,爸爸坦然地說:「我女兒我最了解,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對女兒絕對信任的爸爸,一個真正愛護孩子的爸爸,一個面對問題時心平氣和的爸爸,一個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的爸爸……
2014年文章出軌的事被媒體曝光,爸爸第一次以「伊琍爸爸」的暱稱發表聲明:一方面表示原諒文章,一方面求媒體放過他的孩子,放過他們全家……
愛女感情受傷,他不是指責與聲討,而是選擇原諒對方,選擇保護女兒,選擇忍受痛苦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方淨土。
有這樣一個爸爸,也就難怪馬伊琍會以「且行且珍惜」的態度對待感情危機,同時也堅定地懂得「我可以慣著你,也可以換了你」……
現實中,有多少父母對別人家的事能看得清,但也遇到自家孩子的事便亂了分寸,無意中成了當局都迷。
那麼,那些在眾說紛紜中保留自己的選擇和判斷的父母,他們的淡定和信任,必將成為陪伴孩子一生的財富。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對她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全班那麼多小朋友,老師只說她兒子表現差,只對她表現出不屑。
可是,她笑著對兒子說,「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
上小學了,又一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
她忍不住流下了淚。然而,她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說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就能超過你的同桌的,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有聽到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
她忐忑地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
她懷著喜悅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發現兒子在等她。她帶著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告訴兒子:「老師說你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他想去的任何一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裡大哭起來。
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是啊,是媽媽的鼓勵和信任支持著他,是媽媽寬和的愛幫助了他,是媽媽的理解和接受改變了他……
鄧超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一度引發家長們的熱議。
一個蹲了7年監獄的爸爸,是別人口中的「壞蛋」。
兒子馬飛已是個初中生,學習成績全年級倒數第一。
馬皓文來了,跟教導主任打賭:到學期末,馬飛將考進年級前十名;到畢業時,他會成為這所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連馬飛自己也不相信——因為他早已認同了老師、同學甚至媽媽給他貼的標籤——「笨蛋、廢物...」
然而爸爸卻說: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影片中這句最經典的臺詞,呈現給了所有觀眾一個有初心、有視野同時又有格局的爸爸。
考試分數不是目標,夢想才是生活的目標。
馬飛第一開始思考,學習是為了什麼?他的夢想又是什麼?
馬皓文在眾人的質疑聲中,開始了對兒子的培養。他不給兒子報補課班,不強制更不監督兒子學習,沒有苦口婆心地勸說,也沒有慷慨激昂地動員兒子去拼命學習。
相反,他自己在燭光下伏案工作,設計圖紙。他用實際行動告訴兒子,自己如何用已有的知識,贏得別人的尊重。
他鼓勵兒子在成千上萬種職業中選一個,然後從興趣出發,為夢想努力。
馬飛迷上了飛行器,並以這個興趣為入口,主動學起了數學、物理等相關知識。
馬皓文說:「我希望他學的不止是知識,他必須知道人活著為什麼!」
成功的教育是什麼?
《銀河補習班》從頭到尾就在回答的這個問題。與其說它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部給父母的教育片。
「別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只要你的腦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父母的言傳身教,還有初心、視野、格局,都影響著孩子,以至於在他的每一天每一時,都願意為著自己的夢想起飛,遠行。
倪萍說:成熟和年齡無關。
其實,這些所謂的成熟就是格局。
格局和個人閱歷有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生存環境有關……
孩子都想得到尊重、認可、甚至掌聲,尤其是在乎父母對他的看法。
有格局的父母,會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影響孩子,幫助孩子,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