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上有朵什麼樣的雲
瘟疫年五月,田子輝督促我買了65吋的小米電視,送我《葉卡捷琳娜女皇》和《走向共和》兩部連續劇。《走向共和》2004年已經在成都市看守所看過,那時我住308室。不僅看了這部連續劇,還在報紙的副刊上看見王胖子的影評和議論,他告訴看守所裡的人們:什麼是共和什麼是憲政呢。當然,在這以前,我看過《晚鐘:紫禁城的最後改革》,它們都包藏著另外一面的陰謀或者禍心。《葉卡捷琳娜女皇》當然也耐看,從農奴制到資本主義的萌芽,其實是從黑暗從蒙昧走向光明走向近代文明的努力,說有多驚心動魄都不過分。
田子輝催著要讓我看《坂上之雲》。因為各種雜事,延遲下來。他多次催,我心中猜想,那到底是一朵什麼樣的雲?
世界已經改變
自由是創新的基礎和催化劑。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資本主義的降生和發展掃除了精神上的障礙,工業革命的浪潮,就註定席捲西方世界,輪船的軌跡就註定要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世界貿易一體化成為不可抗拒的洪流,農業文明成為昨日黃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固守小農經濟。隔絕在世界之外,成為不被允許的願望。
同隔海相望的宗主國大清國一樣,19世紀幕府統治下的日本也將閉關鎖國作為基本國策,代表農業及地主經濟的幕府不允許國內生產能夠遠洋航行的大船,去外國或者從外國歸來的人都要處以死罪。
閉關鎖國,你們現代人一聽見這個詞彙就要嘻嘻哈哈——自由貿易怎麼實現呢?
與經濟活動比較,顢頇的大清國和日本幕府更害怕文化上的交流,當然,他們把這叫做侵蝕。專制如同使驢拉磨,勞苦和被奴役並不是驢和人的天性——自由才是。如果沒有眼罩和束縛,驢和臣民一樣,早晚要逃離遠去。奉行閉關自守的日本國,只有大清和荷蘭商船得到在長崎港靠岸進行商貿活動的特許。那些船隻,在靠岸之前,必須用木箱封死一切書籍————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是臣民的眼罩和束縛啊,文化傳播才是幕府的大忌。
日本處在亞洲最東端,國土面積小,人口少,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不願意耗費精力去開拓它。但是,日本處在美國通往東方的航道線上,無論出於戰略目的,還是航運的需要,日本都必須向美國敞開國門。
黑船事件
在1853年以前,美國就試圖打通此航道。1799年,美國商船冒充荷蘭商船造訪日本;1837年,美國商船以送回日本難民為由,希望同日本建立聯繫。1846年,滅國人排除三艘軍艦前往日本要求貿易,再次遭到江戶幕府的拒絕。
人類之間的交往隨著人類對自然對科學的把握能力的積累而增長,隔離使不同文明之間產生參差不齊的發展現實,並可能衝突。這種衝突首先是思想上的差異,當這種衝突加劇到一定程度,一般就上升到武力戰爭的形式。1793年,馬嘎爾尼率英國使團訪問大清國,被拒絕。面對同大清國一樣愚昧無知、冥頑不化、拒不開放的日本,美國人採取了和英國人打開清國國門的相同方式:武力恐嚇。
1853年7曰,美國海軍準將佩裡率領的艦隊長驅直入江戶灣浦賀海面。佩裡的艦隊四艘軍艦,艦體通體刷有防腐蝕的黑色柏油,蒸汽機中燃燒的煤炭散發出滾滾濃煙。江戶人形象地成這四艘軍艦為「黑船」。四艘船上共攜帶36門巨炮,能夠將射程之內的任何城市夷為平地,而他們自己的船身覆蓋著厚厚的鐵甲板,能夠抵擋日本國國內任何火炮的攻擊。江戶不亂作一團才奇怪。
佩裡將軍此行的目的兩個:遞交美國總統的國書——自由貿易、關稅協定、傳教和治外法權;如果江戶幕府拒絕接受國書,就展示來自工業文明的強大武力,迫使日本向美國開放口岸。
1840年,英國戰艦搭乘不足兩萬人的遠徵軍,徵服亞洲霸主大清國。國力不如大清國且四面環海沒有戰略縱深的日本和美國人開戰,其後果是難以想像的。語氣做無謂的抵抗,不如接受「友好致意」,兵不血刃,美國人終於敲開了日本國國門。在黑船炮艦之下,江戶幕府同意開放口岸,允許美國往來船隻進港口補給。1854年2月,佩裡再次率艦隊造訪江戶灣,並在神奈川與日本籤訂正式條約:日本開放下田、籍館港口與美國通商,兵向遇難船隻的美國船員提供援助,美國在日本擁有最惠國待遇。
人們將這場發生於1853年的美國軍艦造訪江戶灣的事件稱為「黑船來航」或者「黑船事件」。
明治維新和脫亞入歐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以夷長技以制夷」是大清國洋務運動最重要的指導思想。有了這個指導思想,洋務運動才不傷及「國體」,不動搖專制思想的情況下展開。但是,它最後仍然以慈禧親政,康、梁逃亡和譚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收場,大清國永遠陷入舊時代舊文明舊體制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不得超生。
日本國缺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明治維新,脫亞入歐。
黑船事件之後,德川幕府成為眾矢之的和顛覆,幕府和幕府制度遭到徹底失敗,明治天皇在開明派朝臣的擁戴下實行一系列現代化改革。一艘老舊的木船被放棄,代之以新的航船,掉頭西行——從文化開始,由制度展開和深入,主動向西方文明靠攏——不做亞洲人,不學清國人。比如,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人,以穿西裝打領帶說英語為榮耀,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向美英諸國派遣大量留學生和使團。這斜從西方歸來的人都被認為有廣闊的視野,得到極大的尊重,不少人最後都成為了政府要員。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湧現了一大批思維開闊的政治家,尤其以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最為著名,這三個人被稱為「明治三傑」。在明治三傑的帶領下,日本人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就建立了現代化的政府系統,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教育、醫療等等方面全部蒸蒸日上,日本儼然成為了能夠同西歐各國並駕齊驅的現代國家。於此同時,大清國的那些有眼見的思想家外交家嚴復、郭嵩燾等被冷落奚落,蹲牆角。
數十、數百萬日本人以獨立、隱忍、堅毅、堅定不移的精神,參與到這場革新圖強的潮流中,令人感佩和銘記。
坂上之雲
在前人的風氣指引下,出生在四國伊予松山的三位鄉下青年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和正岡子規出場了。他們秉承明治維新這個時代的脈搏,毫不懈怠地注視著前方大步前進。
秋山好古在福澤諭吉思想的薰陶下,獨立、隱忍、自強不息,成為日本騎兵之父,在日俄戰爭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戰勝的沙俄哥薩克騎兵團;受哥哥影響,走出松山的秋山真之加入海軍,深入研究海軍戰術,把握現代海戰的新趨勢新特點,成為東鄉平八郎最倚重的戰略家和軍事策劃助手,為日俄戰爭的勝利立下卓越功勳。正岡子規成為文學家,成為同期為日本文學注入新風格新思想的改革家。
正如影片所指出:明治維新之後不久,日本便熱衷於日俄戰爭這個毫無道理可言的大事之中,好不容易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下一代的日本人則充分地得利於這場勝利。總之,當時的日本人憑藉著竭盡全力的智慧和勇氣,加之恰當地抓住了幸運的時機,以及充分利用其外交能力,才贏得了這場勝利。這就仿佛是令人猝不及防的奇蹟一般,而導演這場奇蹟的多則數百萬人,至少亦數十萬人。
坂上之雲是什麼樣的雲?
登高坡頂,自有青天。在這斜坡之下,倘若正有一朵雲。白雲閃爍著,那舊順坡而上吧。升騰到高空,看見大海,看見大海彼岸,不曾知道的世界。
坂上之白雲,是日本數十萬、數百萬新青年竭盡全力的智慧和勇氣的象徵。
致敬
田子輝兄,你多次向我推薦這部電影,你多次向我推薦這部電影,你是什麼意思?
和電腦和手機晶片一樣,文明需要升級需要更新換代,近代意義和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觀念並不自然生成。鄰國之幸,未必一定是母國之幸,除非是同樣或者之上的竭盡全力的智慧和勇氣的付出。或許你就是這個意思。
我說,向田子輝致敬!
你說,向司馬遼太郎致敬!
超級連結:
異象:審判螞蟻殺死咳嗽,監禁風吹,草和草籽舉起手來統統不動
不做與世界文明格格不入的義和拳,你必須了解的一些歷史
男子漢需要面對死亡去飛行,誰與同謀 走近那部叫《追捕》的電影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