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位於日本四國的愛媛縣,相信許多國人首先浮現腦海的是「道後溫泉」、「橘子」等知名景點與美食,而其中的「道後溫泉」,更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所著《少爺》的背景舞臺。不過,愛媛縣除了這些熱門景點外,其中也有像「松山城」這種在觀光客間獲得許多好評的地點。日本有好幾個名為「松山城」的城堡或城跡,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位於愛媛縣的伊予松山城,它是日本最後的城郭建築,也是日本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喜歡《坂上之雲》的讀者,或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粉絲來說,這裡絕對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
「松山城」前世今生
要登上位於松山市中心的松山城有數條路線,最輕鬆的當然是從東側搭纜車上山。
松山城最早是由戰國武將加藤嘉明建立。加藤嘉明原為豐臣秀吉旗下猛將「賤嶽七本槍」之一,在關原之戰中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因戰功受封至伊予(現愛媛),建立松山城。江戶時代松山城幾經易主,最後入主的是系出德川家康異父兄弟的久松松平氏。
參觀天守前,雄偉的石垣和一道道城門也十分可觀。尤其是在進入本丸區域前的「筒井門」旁,還另有一個被凸出石垣遮擋的隱門。當敵軍正在攻筒井門時,守軍就可從隱門出現自後方出其不意的夾擊敵軍。加上一路走來充滿直角的曲折路徑,最大程度地拉長通往本丸的距離,不難想像在古時若要進攻此城會暴露在多強大的反擊之下。
而整座城的核心則是這雄偉的「連立式天守」,由大天守及多座小天守、櫓(衛塔)及互相連通的「渡櫓」構成,內部被切割成數個中庭,更被多重的制高點包圍,對進犯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空間。如此嚴密的防禦設計,難怪松山城即使未經戰陣,卻仍然被譽為一座「難攻不落之城」。
近年來日本各地的城郭開始發行模仿御朱印的「御城印」,購買入場券時可以一併購入作為登城紀念。天守的東側有座「艮門東續櫓」,這座艮門東續櫓正是連續劇《坂上之雲》片頭裡, 由阿部寬、本木雅弘及香川照之所飾演的主角三人合影位置!可能一部日劇很多中國人不知道,但是在日本,這一部歷史電視劇很是有名,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大秦帝國》。
與名作《坂上之雲》相遇
由「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名作改編的《坂上之雲》雖然播映時間距今已十多年,但劇中主角們充滿豪情壯志開創自己及國家命運的劇情,仍持續在許多粉絲的心底激蕩。該作是司馬遼太郎的生涯代表之作,以三個出身松山的男人為主角,從他們胸懷大志,如同眺望著山頂的白雲一心一意爬坡而上(即坂上之雲題意)的生涯,由其中也看見明治日本社會的縮影。
搭纜車下山,出了纜車站之後往南沿街走至東雲學園校門前左轉直走,就可以抵達《坂上之雲》的其中兩位主角,秋山兄弟的誕生地。
秋山兄弟誕生在這座古老的城下町。其中弟弟秋山真之是一名海軍參謀。而哥哥秋山好古則是一名騎兵,都此取得不錯的戰績。對於松山人來說,秋山兄弟無疑是鄉土的英雄。哥哥秋山好古退役後返鄉擔任中學校長便一直住在這個老家,直到去世。舊居雖然在曾被燒毀,但根據當年的設計圖和子孫的記憶,於2005年重建回原貌。
走進院子裡首先會看到哥哥秋山好古的騎馬銅像,而順著哥哥秋山好古的視線看過去,就會找到位於亭子下的弟弟秋山真之半身像,兩座銅像的位置是刻意如此設計的。弟弟秋山真之出生時因為家境艱難,父母原本打算將他送給寺院當和尚,是哥哥秋山好古向父母央求「我會努力讀書,賺像豆腐一樣厚的錢養家」才留下弟弟秋山真之。從後面的歷史發展來看,這份兄弟之情不僅改變了弟弟秋山真之的人生,也改變了日本的命運。
舊居內的電視播放著秋山兄弟子女及親族的訪談,也陳列了許多兩兄弟及家族的照片、文書,廚房內甚至忠實復原了真之愛吃的炒蠶豆。負責管理及導覽的老先生,老太太都很熱情,知無不言地為訪客做介紹,是個書迷和戲迷不可錯過的聖地。
正岡子規與日本文學
除了秋山兄弟之外,坂上之雲的第三位主角是真之的摯友,文學家正岡子規。各位旅人們在走出松山車站時,或在松山城內,甚至街上大樓牆面,都會發現正岡子規的俳句。
不同於在戰場上為日本闢開生路的秋山兄弟,正岡子規對於日本的文學發展功不可沒。雖然長年臥病在床,年僅35就死於重病,但他以病床六尺為世界,發起俳句改革運動,將這一度沒落,被視為市井遊戲且體制陳腐的文體推回文壇。此外,他也是棒球的熱心推廣者,到病發為止一直擔當捕手,也確立了許多棒球術語的日語翻譯。在道後溫泉還可看到子規穿著棒球裝的銅像。
安藤忠雄的「坂上之雲博物館」
從秋山兄弟誕生地徒步五分就是坂上之雲博物館了。以司馬遼太郎的名作《坂上之雲》為主題打造的博物館,建築物本身則是由世界級的建築家安藤忠雄先生所設計。因為想要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其作品內容,所以使用1296面報導過的報紙內容製成了牆面展示。
館內介紹了《坂上之雲》這部作品的時代及相關人物背景。是《坂上之雲》的主角秋山好古、真之、正岡子規相關的親筆資料、影像,以及連續劇中使用過的小道具及衣裳等,爬上了緩緩的坡道後映入眼前的三角形建築,僅僅是作為建築物來欣賞也非常有看頭。因為旅程時間安排問題,只能簡單地看一下,並沒有深入參觀,但是大家如果有機會來的話,可以順便來參觀一下。
不容錯過的久松家華麗宅邸「萬翠莊」
這次我們的重點是旁邊的一個景點,其是一座如同歐洲城堡般華麗的宅邸——萬翠莊。這個名字雖然聽起來有點俗,有點像我們國內鄉下地主的農莊,但是實際上卻是非常西式的一個城堡,很是有看點。
萬翠莊是出身於舊松山藩久松松平氏的久松定謨伯爵宅邸。久松伯爵16歲時由秋山好古隨同前往法國就讀軍校。回國後加入軍旅,晚年退役後回到松山蓋了這座別墅。設計萬翠莊的建築師木子七郎同時也建造了鄰近的愛媛縣廳。萬翠莊剛落成不久就接待了皇太子裕仁,也就是後來的昭和天皇。此後也作為社交場所接待了包括皇族在內的上層階級。後曾輾轉由多個日本重要部門進駐,也曾一度變成高級餐廳,近年才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久松家在維新後雖然已不是統治者,但依然還是地方上的頭人大大,在受百姓敬畏之餘也盡了不少社會責任。久松家成立了常盤會給上京求學的松山子弟提供獎學金資助,並提供東京的舊藩邸作為宿舍。秋山真之與正岡子規考取東大後,都曾住過常盤會的宿舍。
至於久松定謨伯爵對我們這些觀光客最大的貢獻,就是他以巨資向政府買下了老家松山城,並捐贈給松山市,成為市民遊憩的場所。其實上世紀的日本對於文化遺產這方面保存觀念很是薄弱,很大舊時代的城郭許多都慘遭拆除賣地,就跟我們上世紀60年代一樣。而松山城能躲過這些浩劫,成為全國僅存的十二座現存天守之一,久松伯爵真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