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本現代建築之美

2021-02-19 同塵設計

片名 | 世界建築系列導演 | JesperWachtmeister編劇 | Jesper Wachtmeister主演 | 安藤忠雄 / 黑川紀章 / 伊東豐雄類型 |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 瑞典語言 | 英語 / 日語上映日期 | 2006又名 | 壺中: 日本現代建築之美

聽完張翼老師《不散的筵席——從起居習俗到空間觀》的講座,感嘆日本和中國出於同源而走向不同的方向的生活起居方式帶來空間觀念的巨大差異。這周給大家安利一部介紹日本現代建築的紀錄片《壺中: 日本現代建築之美》。

本片闡述日本建築的傳統概念,從西方外來國、也從日本本土的角度審視。「壺中」蜿延穿,越未來願景、傳統、自然、混凝土、園林與高科技,揭示日本近代建築師安藤忠雄與伊東豐雄等人如何在讓人驚嘆的建築作品中,完美融合了現代思想與古代哲學。本片闡明日本現代建築如何在傳統中尋找根基,進而影響北歐的建築傳統。日本現代建築的特色是結合心靈與理性傳統,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引領風騷的日本現代建築,又承載了哪些傳統建築以及哲學的概念與實體? 

↑ 空間外的延伸與詩意構築成人類共同的居住記憶

伊東豐雄為我們闡述了他對日本建築的認識:日本建築形狀不由外觀論斷,而是室內空間的延申,因此帶來和諧。

↑ 壺中—日本現代建築之美

小編剛開始看到紀錄片的名字時也很迷惑,壺中會是什麼含義?也顧名思義的猜測了一番,還找過小夥伴幫忙翻譯解釋...其實答案就在影片當中。

↑ 禪意的東方建築與冷冽的極簡北歐方格激蕩出怎樣的火花

片中採訪的北歐建築師直言日本文化帶來的影響,並不一定適用於北歐。文化的差異,甚至基本的生活起居的差異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日本的建築師從丹下健三開始,主宰著日本現代建築,而自其以降的日本建築師們,包括黑川紀章、幾崎新以及安藤忠雄和伊東豐雄等人,也紛紛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並深深影響了國際建築風潮。似乎傳統日式建築---樹葉的婆娑、流動的風與空氣、以及延攬入內的大片庭園景致,融合現代西式建築觀正成為現代建築顯學,這又如何影響到北歐的建築大師呢? 

在影片中,我們還能看到各位日本的各位大師為我們介紹他們的建築,以及他們建築中的日本。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影片,走進日本現代建築。

 

在開始觀看影片之前,小編要為大家推薦老師的西方現代建築史系列的第八講【和魂洋才——日本現代主義之路】,目前這一講的課程視頻正在製作中,希望能夠儘快共享給大家!聽完之後再來欣賞影片會更有感覺喲~

在線觀影連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hSbO_-XJ1E/?resourceId=0_03_05_03

影片下載連結:

http://pan.baidu.com/s/1o7ZiBxC 密碼:xprw

封面圖片參考自http://www.qistudio.com.cn/detail-299.aspx

正文圖片參考自影片截圖

文字參考自豆瓣電影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820043/

編輯:王玉山

閱讀精選文章請回復公眾號「目錄」二字哦:)

更多同塵動態與講座下載請見:

「同塵設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80279974

「同塵設計」微博

http://weibo.com/tongchensheji

「同塵設計」小站

http://site.douban.com/227850/

「同塵設計」微信號

tongchensheji

相關焦點

  • 現代建築局部攝影之美
    但文化差異對建築風格表現手法用途也盡不相同,偉大的建築設計師對本民族當時心理與權力宗教畏懼,掌握分寸十分細緻讓人進入他們設計建築內,恐懼、喜悅被徹底改變自己情緒。中國春秋老子《道德經》最早對建築空間環境關係辯證是: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有室之用。故有之回,以為利答,無之以為用。
  • 在日本星巴克感受設計之美
    在日本星巴克感受設計之美 2020-05-24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在芭蕾藝術中感受建築之美
    繼而在音樂廳的北廳、南廳、舞臺和走廊等不同空間,《難說再見》帶給現場觀眾除了移步換景式的沉浸之美外,還有建築、芭蕾、音樂與新媒體的多維藝術碰撞。根據舞蹈編排與音樂廳的空間特點,當晚,每個表演區域均有音樂家現場演奏,包括手風琴、古典吉他、大提琴與鋼琴。
  •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7期】即將招募,由臺灣最知名的兩位建築學者王俊雄、王增榮擔任學術領隊,行程涵蓋臺灣現當代最具代表性的10餘位建築師的30餘個作品,更安排有事務所深度交流。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文 | 史建在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下,近代臺灣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都是在日本人掌控中制定完成,公共建築以折衷主義為主流。
  • 讓我們去日本來場建築之旅吧
    日本的古代建築受唐宋影響比較大,大部分古代建築有中國唐代建築的影子,而日式園林受蘇州園林影響比較大。1、日本東京的人口密度那麼大,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繁發生的地方,他們的建築在抗震設計上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個是普通的問題。
  • 高中教師資格面試美術《西方現代建築》教案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現代建築之美,養成對於建築藝術的持久興趣,提高美術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流水別墅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有機建築的理論思想。
  • 佛光寺大殿:是中日歷史建築學術之爭,更是傳統建築之美的縮影
    引言:木質建材是一種永恆的建築材料,既現代又古老,在建築風格這一特性上,木質結構建築可以跟城市的特點特色相呼應,比較能彰顯社會人文的特點。因為它是天然材質,所以建築使用起來比較有其特有的一種親和力,消除了建築本身由於外屋產生的冰冷感,而且木結構建築它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可以充分的發揮展示其人性化和個性化的特色。
  • 日本「現代建築美學」圖書館八選
    近年來更有一些新建或翻新的圖書館邀請了日本當代知名的建築師如安藤忠雄、隈研吾、伊東豊雄來規劃,並設計出極具美學與特色的建築。有些拿下了日本建築大獎,也有些被國外的雜誌媒體選為一定要造訪。今天要帶大家一起打卡以下這幾間大有來頭的圖書館!
  • 美秀美術館—日本女首富小山美秀子的現代桃花源
    沒錯,這是一座由女性收藏家創建的博物館,它的創始人,就是曾經的日本女首富——小山美秀子。我們以前講到日本的收藏家,通常首先都會想到坂本五郎、安宅英一這些著名的男性收藏家,而鮮少提及女性,但是小山美秀子跟這些男性大藏家相比,絲毫不遜色。僅憑她一個人的藏品,就給大家構築了一個藝術的桃花源。
  • 從千利休「和敬清寂」到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賞日本「侘寂」之美
    藉由日本歷史上的茶道大家,生活家千利休和當代建築界的傳奇大師安藤忠雄,來從古今不同的藝術形式,充分感知日本古典美學中的「侘寂」之美。千利休(1522-1591),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時人把他與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稱為"天下三宗匠"。他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 。
  • 感受日本老街巷弄之美:「穿越」到「川越」散步去
    那你一定要到在日本有「小江戶」之稱的川越去走走!▋感受老街巷弄之美──川越散步路線分享大正浪漫夢通商店街日本兒童節期間,大正浪漫夢通商店街會掛上大量的鯉魚旗裝飾川越最主要兩條觀光老街分別為「一番街商店街
  • 日本金澤帶你感受醉人的日本文化!
    眾所周知,日本的女性非常適合穿和服,而金澤的女性就更是如此。金澤有兼六園、醉人的小酒館茶館、以及兼具現代美的建築和美術館等名勝。
  • 日本花道的物哀之美
    唐朝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明治末期,因為西洋花草的栽種和西洋建築的增加,構思出這種不限於壁龕裝飾花的插花術。其流派有小原流、安達式等。可以說盛花是現代插花的主流。🌷|生花|生長的花▼
  • 日本一奇葩建築獲獎,網友:中間豎起的「通道」很惹眼
    丹下認為柯布西埃建築的動人之處來自於他衝破傳統樣式的束縛,但並不反對最根本的美的準則,他在強調去除多餘滿足功能的同時,建立了自己的新「樣式」,而且賦予了它們一種工業時代的新精神。丹下靈敏地發現了這一點,並且將之貫徹到了自己的建築工作中。
  • 融合現代創意與江南建築美學,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時尚櫥窗美陳展示啟動
    融合現代創意與江南建築美學,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時尚櫥窗美陳展示啟動 2020-10-30 08:23: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10月28日晚
  • 全城矚目,麗雅·龍璟臺正式亮相,盡顯藝術與建築之美...
    2019年10月16日在南部西區皇冠假日酒店,「宜賓之麗,琴心和雅」麗雅·龍璟臺產品發布盛典在此拉開帷幕,在光影交錯間與美學對話,帶領麗雅的朋友們共同領略一番藝術與建築之美。麗雅置地源起宜賓,是在城市的大美天地中孕育而生,它見識過宜賓的自然之麗。所以當它以城市建造者的身份描繪城市之美時,不論是已經成為歷史見證的萊茵河畔,還是未來宜賓地產史的見證者——麗雅·龍璟臺,麗雅的房子皆展現著宜賓的氣韻,但又賦予麗雅生活美學的氣質。從造房子到造生活,麗雅是執著而執拗的。
  • 中國現代建築史上的「失蹤者」丨李瀅,國產化裝配式建築研究人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王煒鈺曾經這樣描述說:「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女中豪傑——林徽因,她是我的表姐,是30年代的一位才華出眾的女詩人,又是一位有深湛造詣的女建築師,她那瀟灑秀美的儀表和文思敏銳的才華,使多少人為之羨慕,為之傾倒,我不自覺地也想跨入這一行列。」
  • 日本設計之旅——美學篇
    不論是大自然的美或人類創造的美,多欣賞都可以潔淨人的心靈,提升人的靈性。「以美感化」是透過美之藝術,是人性及心魂向上,是對社會作出貢獻的活動。所以即使是在生活中,由尊重美開始,培育個人的心、言、行之美,並加以推廣,從而誕生社會之美。因此小山美秀子女士身體力行開始搜藏美術品,最初以日本茶道古器物為目標, 經過數十年,藏品漸豐。
  • 「Made in Japan」——感受東京奧運場館之美
    這也將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第一屆被推遲的奧運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奧運會,屆時將啟用43個場館,其中包括8個新建永久性場館,25個現存場館以及10個臨時場館。後改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並於2019年11月30日竣工。
  • 50個腦洞大開的日本建築
    愛好建築的人來說,日本是很多人的心頭所愛,無論是帶有唐代風格的寺廟建築,還是丹下健三、安藤忠雄、隈研吾等日本建築大師的代表作品,都令人嘆為觀止。日本人對建築有著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國藝術設計網站boredpanda就評選出了日本50個最腦洞大開的建築,各種各樣的形態,帶站友們一起感受創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