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亞洲版北約」難成,但須高度警惕

2020-12-27 環球網

近日,有消息稱美國政府將在今年9月到10月間,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舉行高級別會談,四國負責外交和安全事務的主要官員將分別出席。美國副國務卿史蒂芬·比根8月底表示,四國將於今年秋天在印度德裡會談,屆時將邀請韓國、越南和紐西蘭加入「四方安全對話+」。比根甚至還描繪了一個圖景:美國意圖在「印太」成立一個小北約,以防範「來自中國的潛在挑戰」,而框架基礎正是美印澳日「四方安全對話」。簡而言之,美國當前正極力打造「亞洲版北約」。

早在1954年9月6日至8日,在美國的主導下,美、英、法、澳、新、菲、泰和巴基斯坦在馬尼拉舉行會議,籤訂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及其附件《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議定書》和《太平洋憲章》,主要目的即在對付「共產黨中國的擴張」。這是最接近「亞洲版北約」的組織,但其自成立以來就齟齬不斷、協同有限,1975年正式宣布解散。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沒有放棄這方面的努力,除了推動其亞太盟友及夥伴之間的安全合作外,還頻頻提出各種地區安全合作倡議,意在將其軸-輻型和雙邊的同盟體系,轉化為多邊的網絡合作架構。這種動作在「亞太再平衡」戰略提出後變得越來越突出,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更令人擔憂,「狼是不是真的來了」?

美國眼下已經將中國視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係持續下行;印度挑起邊境衝突,中印關係遭遇幾十年未有之挑戰。在「中國威脅」的共同語境下,美印正快速走近,印度似乎正在放棄其建國以來就奉行的「不結盟」政策。

然而,即便如此,「亞洲版北約」的形成仍有一些先天性的障礙,短期內很難改變。

一是美國的「印太戰略」有過度擴張之嫌。就地理範圍而言,美國「印太戰略」涵蓋的範圍甚至要超過北約;就地緣複雜性而言,印太地區的政治制度、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差異更遠遠超過西歐及北美地區。而美國「印太戰略」的目標和任務也與北約有很大不同,中美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海權而非陸權的博弈。海權與陸權不同,通常是包容性權力而非完全排他性的權力,當下的海權和海洋控制更多地表現為在某海域的相對影響和比較優勢,是一種協商型權力,而非決斷性權力。美國完全忽視中國在該地區的主權、主權權益及合理地位,在戰略上並不現實。

二是印太地區地緣整合難度極大。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傳統上並不處於同一個地緣板塊,且在地理上相距甚遠,在東亞、南太和南亞的次區域板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權勢地位和影響力,聯合制衡非常困難。它們與中國要麼陸地上不相鄰、要麼陸上地緣形勢難以被改變,日本和澳大利亞是前一種情況,印度面臨的是後一種情況。這些國家與中國的確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地緣矛盾,但各自關注重點不同。要讓它們採取聯合行動,形成強有力的「印太」聯盟,難度比較大。至於該地區的其他國家,或許很多願意使用「印太「這個地緣概念,但並不願意淪為大國競爭的工具。

三是缺乏集團對抗的國際政治土壤。美國「印太戰略」過於關注中國的崛起和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競爭,而忽視了該地區的其他地緣現象及中小國家日益增強的政策獨立性。實際上,地區內的絕大部分國家都奉行在中美間進行「對衝」的策略,不願意看到中美走向完全零和博弈,不願意在中美間選邊。這些國家的利益和關切也絕非可以忽視,它們不可能是美國的提線木偶,美國提出的「四國戰略構想」,過於突出印、日、澳的作用,還會一定程度上挫傷韓國、印尼等地區強國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無論是在南亞次大陸,還是東南亞地區,尚沒有其他國家正面響應配合美國在該地區建立針對中國的戰略架構,它們願意接受「印太」的地理概念,但都強調在該地區建立包容及非排他性秩序的重要性。北約的成立是在兩大陣營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全面對抗的基礎上形成的,今天依然看不到這種集團全面對抗的可能性。

任何戰略和政策都是「求上得中」,美國「印太戰略」雖然難以得到完全實施,「亞洲版北約」實現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即便部分實現目標,也將給中國造成不小的戰略壓力和政策困境。對於中國而言,與其糾結「亞洲版北約」的威脅程度,不如做好自己,加強自己的對衝能力或地位。

因此,中國當前最需要做的,是應該持之以恆地推動睦鄰友好外交,經略好周邊,將自身的崛起與周邊國家的發展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中國還需要通過政策宣示和有針對性的相關行動,促使國際社會認識到中國的規則和秩序主張是開放包容的。而且,美國越是封閉越是排他,中國就要越開放越包容。另外,無論是軍事戰略的「外線」構建,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紮實推進,都需要考慮到美國「印太戰略」實施所帶來的掣肘和幹擾,既要有必要的戰略定力,同時也需要多一份審慎。(作者是「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

相關焦點

  • 「亞洲版北約」不是傳說,警惕美國,也要小心日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傑 10月20日,澳大利亞外長宣布將加入有美國、日本和印度參加的馬拉巴爾2020海上軍事演習, 標誌著美、日、澳、印軍事合作跨出實質性一步,而這距離本月6日在日本召開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不過半月,從對話到軍演,足見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亞洲版北約」不是傳說。
  • 美國只是在為創建亞洲版北約試水
    五眼聯盟會是亞洲版「北約」的雛形嗎?21世紀博弈的舞臺主要還在太平洋地區,在美國相對實力下降,「單打獨鬥」勝利把握不高的情況下,美國一定會加快推動組建亞洲版「北約」,打一場團戰。在川普印太戰略中欽點的三大盟友是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但是日本和印度各有各的問題,短期內還難以與美國結成牢固的軍事同盟。
  • 欠扁的胡波
    老少年的新高度在貴州,喝酒的人可以不認識胡波,做酒的人則不可能不認識胡波,不然你就是個棒槌。胡波身材矮壯,為人沉默,單從外表看,還挺像個土豪。年近50的胡波,喜歡用矮大緊的那句「胸中仍是此間少年」,如今以胡波在酒行業的高度,登高遠望指點江山,手執一杯指尖談笑,讓目光越過山越過水,望著遠處巍巍青山胸中暗生塊壘,至少跟這舊居的高度倒是匹配了,因此他花錢把這周邊300多畝土地全都買下來,要造一個以醬香酒為主題的酒文旅一體群落。
  • 「北約2030」改革報告出爐,中國被當作假想敵,金一南:北約自身還能...
    日前,北約發布「北約2030」改革報告稱,儘管俄羅斯在未來10年仍將是北約的主要對手,但北約「必須更加認真地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及其軍事崛起」。據稱,北約有可能在其新版「戰略概念」中,將中國作為「安全威脅」之一。
  • 魔方軟體|胡波系列Java助手
    對於熱愛異形魔方的玩家來說,魔方模擬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第一,異形魔方的種類太多,全都買到實在不現實,有些魔方不實際操作一下很難想清楚是怎麼轉的;第二,魔方模擬器都會有「一鍵還原」的功能,這對尋找魔方公式的幫助是很大的;第三,有些魔方可能根本做不出實體或實體十分難轉,我們就可以退而求其次地在模擬器中還原。
  • 北約公開宣示,中俄需銷毀核武北約不需要,專家:全球需警惕
    除了美國在這樣倒行逆施之外,北約也在這一關鍵時期發表自己的態度,在北約年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會議上,北約秘書長表示,全世界都應當尋求核裁軍,然而由於核武器支撐了世界和平,因此,北約不應當放棄核武器,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軍事同盟組織,北約內部有多個國家擁核,只有中俄等少數幾個國家不在北約當中,也就是說,北約秘書長此番言論的言外之意,就是中俄需要核裁軍,北約不需要。
  • 川普眼看著要下臺,八字還沒一撇的亞太版北約,已變成一盤散沙
    對於美國近乎瘋狂的亞太政策以及對華態度,亞洲各國似乎並不是很青睞,尤其是在和中國一起加入了RCEP協定籤署之後,東南亞各國更注重同中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日韓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日本甚至極力邀請中國加入CPTPP協議。
  • 整個亞洲都要危險了?日本同時傳出兩個壞消息,各國必須高度警惕
    近期,日本又跟隨美國腳步釋放出兩大危險信號,這令周邊國家不得不提高警惕。第一個危險信號是,日本宣布今年正式建立「太空作戰部隊」,並將與美國展開合作,確保可以在太空軍事領域搶佔先機。對於日本這個舉動,外界認為它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太空作戰部隊假想敵。根據日本計劃,太空作戰部隊首期約有20名自衛官,隨後會擴大到上百人。
  • 拍攝丁真的攝影師胡波:我們這是互相成就 天作之緣
    丁真走紅後,有網友在視頻下面評論:「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有人把胡波稱為「上帝之手」。11月30日,胡波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首次談到「拍火」丁真的幕後故事,「感覺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了,也幸好我沒有籤下他,不然我就成了大保姆了。」
  • 胡波:一位導演自殺的傳說
    當時,這幾乎是關於胡波本人生活的最豐富的敘述,許多媒體報導的焦點集中在胡波的經濟狀況上,暗示胡波自殺可能是因為不堪忍受「生活困窘」。胡波迅速變成一種符號,承載各懷心事的人們的胸中塊壘。圖 | 導演胡波幾天後,網絡上又開始流傳一張胡波和王小帥的微信對話截圖,王小帥對胡波說:「那個長版本很糟很爛。明白了嗎?
  • 俄羅斯黑客攻擊波蘭政府機構,北約就組織演習謀求反擊
    在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緊張的背景之下,雙方在許多領域都展開了爭鬥,包括在網絡之中,可以經常聽到有關黑客活動的報導,按照北約的說法,俄羅斯黑客攻擊波蘭政府機構,對於這種情況,北約方面決定,以牙還牙!北約活動北約一直非常關注網絡安全,認為俄羅斯在故意影響北約的軍事力量,竊取情報,還試圖貶低歐洲價值觀。
  • GQ報導 | 胡波:一個自殺者的傳說
    胡波是個單身漢,自己獨住一套兩居室,每天要麼在外面吃飯,要麼叫外賣,冰箱裡堆滿了各種速凍食品。自從兩人搬到北京五環外的同一個小區後,王磊就經常叫胡波到家裡吃飯。微信不回,電話不接,王磊決定去胡波家裡找找看。他有胡波家裡的鑰匙,因為胡波老是忘帶鑰匙,就放了一把備用的在他那裡。推開門,沒有人,家裡也沒有什麼異樣。
  • 北約開錯藥方,解決「腦死亡」的重要文件出爐,竟想找中國續命
    《NATO2030》一共提出138條建議,圍堵俄羅斯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同時卻把中國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比如警惕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迅速崛起,思考如何應對中國國際政治、軍事實力的提升。北約重視中國,這並不意外,也不驚喜,而是國際大環境下的必然。當然,這一敵對定位,離不開背後的推手美國。
  • 頭條 | 港媒:外界「吹捧」中國領導世界須警惕
    中國成立了兩個多邊信貸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打算創造國際新秩序。首先,中國努力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是為了在現有體系內工作,而不是為了推翻現有體系,它發揮影響力是為了自身利益能被更好地了解及滿足。
  • 導演胡波遺作,彭昱暢主演的《大象席地而坐》確定日本上映
    據悉,已故導演胡波的首部電影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將於11月2日在日本上映,同時日版預告也在網上曝光。雖然該部影片尚未能夠在國內上映,但是網友們依舊對於該片能夠走向大熒幕而感到十分開心。由於《大象席地而坐》在日本確認上映,使得該片已逝的導演胡波又重新受到各界的關注。
  • 攝影師胡波:我在世界高城拍微笑
    拍攝丁真的攝影師胡波說道。 胡波希望他拍攝的微笑能夠轉換成好友筆下的油畫,兩者結合在一起,未來能在北京辦一個展。 「這是我倆的一個目標。」
  • 在西寧觀看胡波《大象席地而坐》完片首映是怎樣的體驗?
    胡波事件已經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這半年來大家對胡波的關注度並沒有降低,反而越來越迫切的希望早一點看到青年才俊的這部驚世遺作。英勇少年為同學出頭反遭背叛,惡霸哥哥為弟復仇飽受家人冷眼,老人深陷困境遭子女棄置不顧,高中女生為逃家庭誤入歧途……這些就像是每天報紙上社會版新聞大標題一樣的劇情,胡波以他獨特的編織方式,為我們呈現在大銀幕上。
  • 胡波檢察長到茶陵監獄調研監獄檢察工作|第103期
    12月10日上午,株洲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胡波到新建成投入使用的茶陵監獄調研監獄檢察工作,並參加了駐茶陵監獄檢察室新辦公區揭牌儀式。胡波檢察長一行參觀了茶陵監獄新辦公大樓和視頻監控指揮中心,並觀看了監獄宣傳片。隨後,市院胡波檢察長和雲龍院丁子明檢察長共同為駐茶陵監獄檢察室新辦公區進行了揭牌,並召開座談會。在會上,駐茶陵監獄檢察室主任遊挺匯報了檢察室近三年的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 金馬獎得主胡波不是自殺!
    2014年,胡波開始在ONE等平臺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作品。2015年,憑藉短片《遠隔的父親》獲得第5屆金考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同年,創作了長篇小說《牛蛙》。2016年,憑藉中短篇小說《大裂》獲得了臺灣第6屆世界華文電影小說獎首獎。2017年10月,青年導演胡波在家中自縊身亡,年僅29歲。
  • 《大象席地而坐》獲獎,李安給了胡波媽媽一個擁抱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上,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拿下了最佳劇情長片的最高獎項。胡波的媽媽不善言辭,之前在代替兒子領取最佳改編劇本獎時,只說了一句話就哽咽了。「我是胡波的媽媽,代表胡波謝謝評委,謝謝觀眾,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