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限韓令」再發威:《藍色大海》韓方賠慘、《24小時2》、《我們17歲》撤韓國團隊

2021-02-10 娛樂資本論

作者/吳麗仟 編輯/吳立湘

今天,韓國《中央日報》爆出消息,廣電總局最近與主要節目製作公司經營團隊進行談話,口頭下達了的指示,不僅要求禁止使用韓流內容,還要求禁止與韓國共同製作或合作製作等。 

該報導稱,「這次是首次證實中國當局通過會議下達了具體方針」。

此外,據說廣電總局高層還指出,若發現周圍有中韓合制情況,要予以舉報。「被舉報的企業會有損失,但也會給予舉報企業相應的補償。」通過統計,小娛發現,在限韓這件事上,韓星已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影視劇撕開了幾個口子,綜藝則是最大重災區。

最誇張的是,現在中國所有節目製作團隊至少表面上必須與韓籍製作團隊劃清界限、避諱共同製作,「部分韓國製作團隊不出現在節目拍攝現場,只參與企劃會議和視頻編輯,出現活動領域縮小」已經成為常態。

《藍色大海》、《花郎》損失慘重,

小劇轉地面頻道,大劇遙遙無期

先說影視劇。去年10月以來,湖南某地面頻道一口氣連播了吳卓羲、韓在碩(韓)主演的《長夢留痕》,賈青、金楨勳(韓)的《卿本佳人》,付辛博、韓彩英(韓)的《1931年的愛情》這三部民國劇。至今,在視頻平臺上也能查到這三劇的資源。

總的來說,小成本劇可以轉地面頻道,大成本劇不可能上星(如《師任堂》),至於中韓引進劇,雙方都損失慘重。

具體來說,騰訊《W兩個世界》、優酷《任意依戀》《步步驚心麗》、搜狐《評價女王》都順利上線。

但下邊幾個熱播劇就沒那麼幸運了。首先,以SBS《藍色大海的傳說》為例,一位韓流資深專家告訴小娛:「原本某視頻網站要砸錢買這部劇做中韓同步播,所以SBS方面以非常高昂的成本進行了製作(所以卡司強大、畫面超美),沒想到限韓令之後,該視頻網站沒法引進播出了,加上這個劇的質量和口碑不如預期,雙方當初談好的價錢肯定要大打折扣的,就看最後怎麼談了。」


《藍色大海的傳說》

另一部劇,當屬12月19日中韓同步播出的《花郎》。樂視剛播了前兩集,就被下架了。資料顯示,《花郎》由傳說中的「網絡第一神劇」改編,由韓國大勢男星樸敘俊、樸炯植等人主演,據說《花郎》還未開拍就被樂視以每集 30萬美元(約194萬人民幣)買下了全集20集的版權,這遠超過2016年初《太陽的後裔》25萬美元每集的版權費。從目前《花郎》在韓國的播出效果看,大群戲很好看,以樸敘俊為代表的花美男收割了一大波迷妹。其實樂視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但估計也要和KBS重新談錢了。

 

《花郎》

至於由李英愛、宋承憲主演的古裝劇《師任堂the Herstory》,今年1月份在韓國SBS電視臺開播,遺憾的是,原本說要與湖南衛視同步播出,如今看來徹底沒戲。再以《翡翠戀人》為例,因為男主角是人氣和關注度頗高的韓星李鍾碩,加上鄭爽的加持,必然要選擇一線平臺才能回本,但播出暫且無望。不過,雖然《鬼怪》也沒能上中國主流平臺,但中國觀眾依舊把它炒火了。

《24小時2》、《我們17歲》撤掉韓國團隊,

《來吧說做就做》播出未知

一個特別的例子,去年湖南衛視播出的《相愛穿梭千年2》,雖然有韓國製作團隊參與,但換掉了裡邊的韓星劉仁娜後,還是順利地播完了。相比之下,綜藝領域極其嚴苛,有韓籍團隊參與的,除了已經錄完沒法解救了,其他都迅速劃清界限、換了團隊。

有韓國藝人參與的剪片段、保節目

最開始,如《星廚駕到》裡的姜敏赫、《我們穿越吧2》裡的金聖柱基本沒受什麼影響,《蓋世英雄》裡的鳥叔ikon、《加油美少女》裡的Bigbang勝利等人前幾期也正常出現了,後邊求穩妥,幾乎都難逃片段被剪或被馬賽克的命運。

《星廚駕到》姜敏赫

買了韓國版權的,改模式、標榜原創

事實上,跟韓國買了版權的,被爆要改名稱、改模式的消息由來已久。而第一例,非湖南衛視《我是歌手》莫屬。因為限韓令、丟了音樂牌照,節目最終更名為《歌手》,改在22點30分播出,模式也進行了大幅修改。據說,引自韓國的《跑男》、《我們相愛吧》也可能要做出相應的改版,我們姑且保持觀望。

有韓籍團隊參與的,一律撇清關係、撤下團隊

目前,《來吧說做就做》至今沒播出消息,據說節目由韓國金牌製作人金榮希團隊製作,節目嘉賓包括陳小春、潘瑋柏等人。此前,小娛已經看到了大量宣傳物料,據說節目也已錄了不少,但最終因為限韓令、節目本身的問題,網傳它已被廣電總局叫停。不過,後來也有消息稱其要轉到視頻網站做網綜播出,我們也只能靜候消息。

至於最近在浙江衛視開播的《24小時》第二季,第一季的製作團隊由韓版《Running Man》總導演曹孝鎮團隊製作,據說第二季韓國團隊甚至開始了海外踩點,但受「限韓令」的影響,浙江衛視最終還是改用了《非凡搭檔》的易驊團隊。

再說有郭富城、韓東君、孫楊等人參與的《我們17歲》,據說原本由韓國KBS《兩天一夜》團隊操刀,節目直到第4集都有韓國KBS電視臺導演參與製作,而從第5集開始更改為中國獨立製作的形式。這樣的例子基本上數不過來,《我們的挑戰》原本也清了韓國MBC團隊共同製作,但據說最後韓國團隊整體撤出,由中方陳滌團隊完成。

綜上,韓國團隊來華「撈金」已然遭遇重創。在小娛看來,所謂「部分韓國製作團隊不出現在節目拍攝現場,只參與企劃會議和視頻編輯,出現活動領域縮小」,伴隨著「限韓令」的持續發威,或許一大波韓國人將失業或回國工作。



點擊關鍵詞查看往期相關精彩

李宇春|王寶強離婚案引爆輿論|王寶強離婚事件之前發生了什麼|微博的復甦|專訪好妹妹樂隊|奧運「體育明星經紀戰」|TFBOYS三周年|中影IPO|《戰狼2》保底發行|「限韓令」

相關焦點

  • 「限韓令」之後,2017「韓流」是否變「寒流」?
    獨舌分別對2017年網劇、IP劇、韓劇、日劇、好萊塢大片等進行前景猜想,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路啟發和服務信息。2月8日,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有中方文化產業相關人士透露,中國廣電總局最近與主要節目製作公司經營團隊進行談話,口頭下達指令指示,要求禁止中方與韓國共同製作或合作製作等。
  • 限韓令坐實:宋仲基代言被換,影視綜藝均不得播出,改編亦難倖免
    「限韓令」傳聞以來,宋茜、Herry等「出口轉內銷」藝人紛紛更新了微博身份介紹;宋仲基代言的手機品牌換了彭于晏做新代言人;黃致列退出《爸爸去哪兒4》...「限韓令」發威生效。此外,「限韓令」傳聞以來,宋茜、Herry等「出口轉內銷」藝人紛紛更新了微博身份介紹;宋仲基代言的手機品牌換了彭于晏做新代言人;黃致列退出《爸爸去哪兒4》(以下簡稱《爸爸4》)。
  • 黃致列節目遭馬賽克,BigBang、EXO活動被取消,限韓令真的發威了?
    黃致列之所以如此被「照顧」,不少人猜測,可能是傳說中的「限韓令」開始發威了!甚至韓國股市也因頻傳「限韓令」暴跌3615億韓元。還表示4項「限韓令」包含「韓國人氣偶像組合禁止在中國活動」 、「韓國偶像不允許開展1萬人以上的公演」 、「新規定韓國文化事業公司禁止投資」及「包括事前製作相關合作項目禁止」,但已審核過的活動項目不在範圍內
  • 限韓令鬆綁?權志龍回歸中國市場,《藍色大海的傳說》等重新上線
    他再次回歸中國市場,似乎在印證"限韓令"的時效即將過去。其實從2019年下半年,韓國藝人就已經開始逐漸打破"限韓令"了。同時,三人相繼登上熱搜,也被媒體大肆報導,儼然是"限韓令"已經失效的場面。1月,got7、winner、SF9等多個男團相繼官宣3月的青島籤售會,這時再看,似乎韓國藝人來華活動已經不受控制了。除了韓星們的試水活動,韓劇也有了全面回歸的苗頭。
  • 網傳限韓令再升級?妹子們最捨不得長腿歐巴是誰呢?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網傳「限韓令」升級,真人秀、廣告等都不得有韓星元素。昨日,外交部回應限韓令升級。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此作出回應:沒有聽說所謂的限韓令,且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國民眾也對此表達了不滿嗯, 我們群眾就是這麼想的,這鍋心甘情願背!
  • 湖南電視劇頻道「涉韓劇」三連發,《花郎》等劇網站同步,「限韓令」要解凍?
    對比之前「限韓令」發酵後的風聲鶴唳,湖南電視劇頻道此舉疑為破冰之舉。2016年8月初,「限韓令」的傳聞開始醞釀。傳言稱:國家廣電總局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封殺韓國明星在中國國內的演藝活動,包括綜藝節目,影視劇等娛樂作品,禁止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廣告等表演形式出現在電視上。
  • 【新焦點】2017年韓國綜藝遭視頻網站集體下線!限韓持續蔓延,網絡未能倖免
    今日,各路消息顯示,「限韓」的力度和範圍進一步擴散,各大視頻網站與相關版權站、論壇停止更新一切韓國節目,多檔韓國節目2017年最新的內容都被下架。如果此番動作真的與「限韓」有關,可以看出,限韓令在中國進一步升級,網絡也受到強烈波及。自去年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起,中韓關係緊張,國內就開始流傳「限韓令」的說法。
  • "限韓令"疑落實!《runningman》等韓綜均遭下架
    2017-02-25 12:53:22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 韓國綜藝遭集體下線,「限韓令」真是一言不合就發力!
    這次是韓國綜藝被全面下線,前兩日,鳳凰天使發微博稱「各大版權在線站今日起暫停更新一切韓流節目。國家面前無個人。」並表示,上周就獲得相關消息,並做了準備。八姐趕緊去各大視頻網站看了下,點擊2017年的韓綜,頁面都找不到了。
  • 樸槿惠遭彈劾下臺、「薩德」事件發酵, 2017「限韓令」或將全面升級?
    韓國將於60天內舉行大選,選出新總統。 政治層面上,據韓國蓋洛普公司3月3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韓國77%的受訪者贊成彈劾樸槿惠。而早在去年11月份,樸槿惠的支持率就已經跌到了4%的歷史最低紀錄。樸槿惠被彈劾下臺,既是韓國法律裁決,也是韓國社會民意的體現。新華社對樸槿惠遭彈劾下臺一事發布時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復盤「限韓令」這半年:電影、網劇比電視劇松,綜藝未來成重災區
    復盤一下這半年來的「限韓令」不難發現,之前針對的都是有韓資背景或韓國藝人的項目,有的項目搶在緩衝期已安全播出,有的藝人相安無事、有的藝人中途下車或被打上了馬賽克;萬萬沒想到,如今這把火竟還能燒到「韓籍製作團隊」參與的項目上。
  • 限韓令首次得到官方證實,中韓合作節目該何去何從?
    中央日報稱,雖然一直有傳聞稱中國針對韓國宣布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實施限制傳播韓流內容的「限韓令」,但這個消息是首次證實中國當局通過會議下達了具體方針。從上個世紀90年代除開始,國內出現了韓國電視劇和介紹韓國風情的綜藝節目。此後,中國開啟了韓流之路。1993年,崔真實主演的韓國電視劇《嫉妒》首次登陸內地螢屏,拉開了韓流席捲內地娛樂圈20年的序幕。
  • 頂配韓劇《藍色大海的傳說》能否抵禦限韓令這股寒流,引發新一輪追劇熱潮?
    《藍色大海的傳說》改編自韓國的民間故事《於於野譚》中兩班縣令金聃齡將被漁民捕獲的人魚放歸大海的人魚傳說。樸智恩編劇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前世因緣再續,百年之後人魚與男主再度相遇的故事。再加上從前兩集看來,除了電影畫面一樣的畫面,以及主演幾分鐘一換的服飾之外,《藍色大海的傳說》的確缺少最近熱播韓劇標配的那種懸疑感。
  • 「限韓令」鬆動,韓國遊戲有望拿到版號,在中國市場破冰?
    自2017年「薩德」事件以來,中韓關係急轉直下。官方雖沒有明確發布所謂的「限韓令」,但懂的都懂,自此之後,與韓方的文化交流逐漸較少甚至消失。對韓國遊戲產業的影響,最新擺上檯面的便是版號過審問題。看著中國遊戲在韓國市場叱吒風雲,自家遊戲卻連中國的大門都邁不進去,韓方各界都有點坐不住,政府也曾在多個場合討論此事,並希望能夠得到中方回應。
  • 「限韓令」變「禁韓令」,哪些中國公司哭了?
    限韓令通知此次的「限韓令」總局依然沒有進行正式的公開發文,而是通知了各衛視的相關負責人,再由負責人向下進行精神傳達。面臨失去最大市場的可能性,而束手無策的局面,韓國娛樂界憂心忡忡。隨著「限韓令」的升級,韓國娛樂事業在中國市場或將進入「寒冬期」。有人調侃稱,「沒有了韓國藝人的競爭,我終於可以出道了!」但撇開整治因素不談,「禁韓令」會有利於中國影視的發展嗎?未必。「限韓令」一升級,哭的不僅是韓國娛樂公司,也有中國的很多影視公司。
  • 廣電再傳「限韓令」,看那些年巨頭們一起搶過的韓劇
    廣電再傳「限韓令」,看那些年巨頭們一起搶過的韓劇 其實早在去年年初,廣電總局就曾出臺「限外令」限制國外劇集的引進,而今再添一擊,對近年來來華發展頻繁的韓國演員和導演以及再度興起的韓劇引進,尤其是幾大視頻網站,此消息恐怕將是一記重創。而縱觀近幾年,幾大視頻網站巨頭頻頻出手,將最新最熱韓劇攬入懷中。  拼資源:各顯神通分割韓劇市場  近兩年,韓劇在中國電視劇市場呈現火爆勢頭。
  • 韓媒自稱"限韓令取消",韓國遊戲能否重返中國市場?
    但隨著韓國政府無視中方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這一行徑引起了國內民眾的嚴重不滿,而並無白紙黑字的「限韓令」,也代表著兩國文化交流就此停擺。近日,在韓網有媒體自稱:得到韓國官方確認,限韓令已經正式解除,相應的文化領域也將有所鬆動。這則消息迅速在中韓民眾間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但該韓媒報導傳入國內後、國內網民呼聲也依舊統一:「薩德一日不撤,限韓令一日不解除」。
  • 為什麼說解除限韓令對中國遊戲是利好
    對於中國的遊戲行業來說,在這個階段如果「限韓令」能夠解除,那麼意義重大。1有關於限韓令,開始的時間應該是在2016年的9月份。所以,從2017年開始,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包括一些韓國的影視劇、明星等基本在韓國銷聲匿跡。
  • 限韓令即將解除?引起爭議,你支持韓國明星來華發展嗎?
    近日韓網熱貼稱限韓令解除,中國境內開始銷售韓國商品,相應的文化領域也有所鬆動。而韓方旅遊發展文化局似乎承認了限韓令解除正式化。對該事件,國內也是議論紛紛,大部分網友表態不支持解除限韓令,也有的希望韓星來華可以近距離追星。
  • 限韓令再次風聲鶴唳!《奔跑吧兄弟》遭遇「半閹割」改名《奔跑吧》
    雖然總局並未進行正式的公開發文,但是「限韓令」的風聲在整個文娛產業已經沸沸揚揚,此次為「限韓令」1.0版本。2016年11月18日,網絡消息爆料,「限韓令」迎來了升級,消息稱包括韓劇、韓國電影、韓國明星參演的影視綜藝以及根據韓國影視改編的作品均不得播出,但已拿到批文的,引進韓國模式的國內自製綜藝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