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為何還會失敗

2020-12-24 騰訊網

康熙冊立胤礽為太子,是因為胤礽是孝誠仁皇后所生的嫡子。孝誠仁皇后在生下胤礽後,便因難產去世,康熙悲痛不已,就將所有期望放在胤礽身上。康熙盡心培養胤礽,希望他將來能順利繼承皇位,當一個好皇帝。可與此同時,康熙又太過溺愛胤礽,導致胤礽長大後,距離他期望的樣子越來越遠。

如果說,康熙廢掉胤礽,是因為他不符合康熙心中,對太子的設想。那麼有一個人卻完全符合,可最終還是沒能繼承皇位,這個人就是皇八子胤禩。胤禩可以說,是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怎麼說呢?

比如康熙對自己的兒子,一直要求比較嚴格,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文武全才,就算將來沒能繼位,也有能力為國效力。胤禩從小就聰明,通過自己的努力,漸漸成長為一個文武全才,因此早期深受康熙寵愛。

其次,要想成為儲君,「忠孝仁義」的品質都需具備。康熙不滿胤礽,就是胤礽在晚上窺探他的大帳,在他生病時漠不關心,這是不忠不孝。當初康熙第十八子生病,其餘皇子都很關心弟弟病情,同樣只有胤礽不聞不問,這是不仁不義。

可胤禩就不同了,他對父母孝順,對兄弟仁義,朝中大臣皆對他讚不絕口,可見「忠孝仁義」胤禩都具備,完全就是朝著儲君的方向在發展。既然如此,為何胤禩最終還會失敗呢?

其實很簡單,胤禩主要就敗於他太過優秀,完全符合太子的條件。他越優秀,支持他的人就越多。好比胤礽第一次被廢,群臣以為胤礽徹底失寵了,便向康熙舉薦胤禩。誰知康熙並未放棄胤礽,這就起到了反作用。

且不論群臣支持胤禩一事,他本人出力多少,但能夠得到這麼多人支持,要說背後沒有運作過,是很難令人相信的。事實也的確如此,為了能讓胤禩順利當上太子,背後可有不少人出過力,四處為他拉票。

在這種情況下,胤禩的優秀反而顯得有些虛假了。就是說他外表看起來完全符合太子條件,那是不是他為了當上太子,而刻意裝出來的呢?因此大家越是覺得胤禩好,康熙反而越猶豫。

另外,雍正為什麼可以勝出,就是因為他在九子奪嫡期間,顯得十分低調,好像自己什麼都不去搶。如此一來,反而令康熙對他有了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不爭而爭」。

要想得到太子之位,就要低調,只要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就行了。至於建功立業什麼的,只要等到即位後,再大展宏圖就夠了。再說到時候,有的是能臣可以幫助自己立功。

就像康熙派胤禵去打仗,就是想培養他成為一名大將,將來好輔佐皇帝。而雍正一直韜光養晦,就是在樹立自己的好形象。這樣等他將來即位,就可以利用胤禵等人,去幫助自己建功立業。

可胤禩的想法就不同了,他在奪嫡期間,就想著儘量去表現自己。這樣做,在群臣的眼中,他的確是很能幹,可到了康熙這裡,就變成急功近利,有意拉幫結派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臣們會想要去巴結胤禩,胤禩也只會與他們建立良好關係。要說君臣關係和諧是好事,可胤禩這還沒繼位,甚至連儲君都還不是,他這樣做,又把康熙皇帝放在哪裡呢?

一個在他人眼裡完美,卻在皇帝眼中虛情假意,拉幫結派的皇子,又怎會順利成為太子呢?這就是胤禩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他雖然優秀,可說起權謀之術,就比哥哥雍正差遠了。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相關焦點

  • 其實康熙最愛弘旺,又為何不讓胤禩繼任太子?
    自古皇權無父子,對胤禩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康熙對胤禩本來不錯,胤禩是當時絕無僅有的十七歲的低齡貝勒,屢次委以重任,康熙帝最心疼的孫子也不是什麼弘曆,恰恰就是胤禩的兒子弘旺,但康熙帝根本不想讓胤禩繼任太子之位,這和親情是兩回事,比如康熙帝也很喜歡胤祉,甚至讓大臣扯謊維護胤祉,其才情上選,但政務、行政能力偏弱,所以康熙帝一樣不會讓他當太子。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但胤禩就沒有缺陷了嗎?有的!胤禩的失敗有三大原因:1.生母是個奴隸過於低賤,康熙不願意。這是胤禩出生的一大缺點。2.過於高調爭儲,拉幫結派,不知道避鋒芒,威脅到了康熙皇帝安全。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大權旁落。3.胤禩的治國能力遠遠不如胤禛。如果胤禩即位,不出50年清朝必亡。其實,胤禩的生母低賤並不是致命的,康熙能給他那麼多機會展示才華就說明希望他成才。他錯就錯在第二和第三點。拉幫結派這是個大錯誤。太子失德被廢後,康熙讓大臣推薦新太子。
  • 八阿哥胤禩各項能力看似都強於雍正,為何康熙還是放棄了他呢?
    但在這眾多話題中,筆者昨天碰到了一個我們或許都不太熟知的點,即八阿哥胤禩明明看似在各方面能力上都優於四阿哥胤禛,但最終康熙皇帝為何放棄了他,而選擇了四阿哥(感謝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粉絲提問) 呢?這是一位粉絲的提問,因為筆者覺得視角很獨特也很有趣,所以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最終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康熙的胞兄福全就讚揚八阿哥不務矜誇,聰明能幹,有德有才。此外,在江南文人中亦有極好的口碑。滿朝文武有口皆碑,天下文人又相傾,這些人脈,這四阿哥胤禛完全沒優勢啊?太子必然是老八胤禩的。但胤禩就沒有缺陷了嗎?有的!胤禩的失敗有三大原因:1.生母是個奴隸過於低賤,康熙不願意。這是胤禩出生的一大缺點。
  • 胤禩本來希望最大,康熙帝卻為何不選他接班?都怪他寫了這封奏摺
    不過這位千古一帝也並非完人,一生中最大敗筆就是在廢掉太子胤礽後未能及時立儲,導致九子奪嫡,甚至於手足相殘。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在太子胤礽被廢後,最有可能成為接班人的不是皇四子胤禛,而是皇八子胤禩。在康熙皇帝眾多成年皇子中,他絕對稱得上是最優秀的那個。
  • 胤禩有「八賢王」美譽,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直到第20集,康熙病逝,傳位雍正,九子奪嫡才有了結果。但雍正登基後,圍繞皇位的爭奪並未停止,奪嫡失敗的「八爺黨」一直在給雍正使絆子,最後竟然想通過恢復「八王議政」扶皇三子弘時登基,八爺胤禩攝政,來幹預朝局,好在最後陰謀被老十三胤祥挫敗,八爺黨才黯然退出舞臺。
  • 洛晴川為愛可以選擇帥氣的胤禩,康熙卻對他又懼又恨,奪嫡?做夢
    鄂倫岱是佟國綱的兒子,納蘭揆敘是明珠的兒子,自從和索額圖代表的太子黨鬥爭失敗以後,也開始投向胤禩這一邊。明珠黨敗落以後,明珠的部分手下也歸到了胤禩的麾下。這群人逐漸匯集到八哥胤禩的身邊,勢力開始壯大。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掉的時候(上篇文章詳述,想看細節出門左轉),胤褆和胤禩的明爭暗鬥浮出水面。三皇子胤祉告發了皇長子胤褆利用巫術謀害胤礽的事情,康熙大怒,下令革了胤褆的王爵,終身監禁。
  • 八皇子胤禩有勇有謀,為何康熙不讓他繼位?真實原因少有人知
    當她們逐漸長大,一切都塵埃落定時,她們的母親會開始為她們的孩子尋找機會,希望她們能夠繼承皇位;當她們逐漸長大,她們有了獨立的想法,她們就會開始自己計劃一切。必須承認,無論在哪個時代,權力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清朝的康熙有許多皇子,其中最好的一位,就是他的第八個兒子——胤禩。
  • 八阿哥胤禩是因太優秀而觸怒了康熙嗎?真實的「八賢王」到底如何?
    康熙的兒子沒有膿包!八阿哥更是其中翹楚!但是八阿哥失敗在他不了解自己的父親康熙,處處算計,處處被自己的父親識破,這才是他悲情謝幕的原因!
  • 康熙皇帝為何寧可「食言」,也不肯立八阿哥為太子,有何顧慮?
    康熙皇帝為何寧可「食言」,也不肯立八阿哥為太子,有何顧慮?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等到塵埃落定,確定了「大將軍王」的人選,皇八子胤禩不就徹底沒希望了嗎!所以,胤禟才會將這個話頭扔給胤禵,讓胤禵先表明自己的舉薦意見。如果胤禵舉薦胤禩,則一切照原定計劃進行;但如果胤禵不舉薦胤禩,那麼「八爺黨」就會將矛頭直接對準胤禵,讓胤禵奪權的希望也徹底落空。
  •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時間:2020-12-07 13:2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誰 康熙為何會娶辛者庫奴才當妃子?
  • 妃子都想母憑子貴,為何康熙這位妃子,卻請求處死親生子
    古代後宮的妃子,無論多麼受寵,都仍希望可以誕下皇子,這樣便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妃子如果生下皇子,必定都是悉心培養,希望他受到皇帝的重視,將來爭奪儲位,自己好母憑子貴。然而,為何康熙這位妃子,卻請求處死親生子呢?
  • 馬齊支持八阿哥胤禩,為何還能深得雍正皇帝恩寵?他才是官場高手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廢,康熙皇帝下令「於諸皇子中舉可為太子者」,當時已經致仕的佟國維「陳奏激切,不利於故皇太子,語雖不及皇八子胤禩,而意有所在」;時任大學士的馬齊便跟隨佟國維的實際意圖,聯絡朝中大臣,共同舉薦皇八子胤禩為新任太子!
  • 《雍正王朝》胤禛有「八賢王」美譽,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就連同為競爭對手的大皇子,知道自己沒有繼位的前提下,向胤禩靠攏。可了,胤禩在為人處事方面何等高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被廢。康熙想著諸皇子之間的矛盾可以緩和,沒有想到諸皇子之間爭奪儲位更加嚴重。
  • 康熙為何不讓德才兼備的皇八子胤禩繼位?因為胤禩妻子有一個毛病
    眾多皇子和大臣,彼此勾結成一個個利益團夥,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想方設法討好康熙,傾軋對手,使得康熙晚年成為清朝朝政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康熙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時,很多決定往往都出人意料之外。比如皇八子胤禩,為人聰明能幹,學識淵博,才華出眾,且稟性寬厚仁慈,深得人心,在朝野民間很有威望,堪稱皇帝的最佳人選。
  • 雍正王朝:康熙皇帝為何到死也沒有放出十三阿哥胤祥的真正原因
    康熙皇帝的評語不是那個阿哥都能得到的,從康熙皇帝的評語中可以看出給十三阿哥胤祥定性「俠王」是非常準確的,也非常符合事實。康熙四十七年在熱河行宮太子胤礽犯事是十三阿哥胤祥陪著太子胤礽一個晚上,就為這,太子胤礽被廢牽連到十三阿哥胤祥,這是十三阿哥胤祥第一次被康熙帝圈禁。康熙帝這次圈禁十三阿哥胤祥的理由是與太子胤礽結黨營私。
  • 雍正王朝:胤禵拉攏鄂倫岱,只是為防範八阿哥胤禩?絕非如此簡單
    導讀:太子胤礽二次被廢,皇八子胤禩經過康熙皇帝幾乎公開的壓制後,「九子奪嫡」事件進入到短暫的平靜時期,直到西北戰場上傳爾丹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西北戰場上的慘敗,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高度重視,就當時的情形而言,如何妥善應對西北戰局乃係關乎皇權穩固、朝局穩定的關鍵所在,更是暫時超過皇位傳承問題的關鍵所在。
  • 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為何後來會被康熙稱為「辛者庫賤婦」
    良妃劇照既然康熙對良妃頗有好感,那麼為何康熙爺晚年時又大罵她為「辛者庫賤婦」呢?《清史稿》記載話說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初次廢黜太子之後,朝中原本實力雄厚的「八爺黨」又開始興風作浪起來密謀籌奪著儲君之位,這當然就在無形之中挑戰著康熙的皇權,故此康熙胤禩父子的關係也就此逐漸惡化了起來。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