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定情之地「中國愛情山」,百萬「懸賞」當代織女星

2021-02-17 一川煙柳

尋找「當代織女星」典型評選活動將在6月8日到8月8日期間舉行,評選對象以婦女創業發展模範和非遺傳承者為主。邢臺電視臺將開播優秀婦女創業專題節目,對「織女星」候選人的典型事跡進行展播。天河山景區將在10年內累積拿出100萬元,對評選過程中湧現出的「織女星」進行獎勵和扶持,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傾情助力。

「到邢臺來,過一個傳統七夕」七夕節主題活動將於8月24日到8月31日舉行,由河北省第十二屆七夕情侶節開幕式、七夕文化高端論壇、曬書節、邢臺非遺展演及展賣、國際漢服文化周、盛世婚典等組成,全力打造全國最精彩地七夕嘉年華活動。

七夕節是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傳統節日,人人耳熟能詳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早已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之中,故事所體現的「破除門弟觀念,追求忠貞愛情」的思想於今天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愛情忠貞,才有家庭和睦,才有社會的和諧穩定。織女是勞動婦女的優秀代表,開展「尋找當代織女星」活動與當前國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主旋律相呼應,對弘揚社會正能量有著積極作用。

天河山景區作為牛郎織女傳說的原生地,是唯一正式註冊的中國愛情山。天河山不僅有著厚重、豐富的七夕文化,更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近年來,景區一直致力於尋找勤勞、智慧、勇敢、質樸的「當代織女」,並將斥資百萬進行持續資助,鼓勵廣大女性自強、自立,用靈巧的雙手,共同編制美麗中國夢。

景區董事長崔惠君女士畢業於天津大學,並因表現優異而留校任教,是一名教學成果頗豐、深受學生愛戴的女教授。2002年,她為改變天河山貧窮落後的面貌,毅然放棄了天津大學的金飯碗,回到邢臺老家,修路、種樹、開發旅遊,堪稱當代「織女星」。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崔惠君終於讓天河山變成綠色的海洋,讓周邊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相關焦點

  • 七夕織女星 | 銀河系愛情故事
    織女星被稱為「天琴之星」,是命運安排給俄耳甫斯的愛情悲劇的見證;在古代中國,織女星的故事則是堅貞愛情的讚歌。仰望織女,在中國,大人們會為孩子講述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古老傳說;在歐美各國,孩子們也會知曉,天琴是一個悽美愛情故事的見證。 天界的判官有很多學者認為,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就已經有了織女星的記載,甚至有人認為它的古代名稱可追溯至萬餘年前。隨著地軸指向的進動和時間的推移,歷史上的北極星也在緩緩更替。
  • 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
    織女(影視圖片)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
  • 七夕節詩詞溯源: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
    七夕詩詞中的歷史,看織女是怎樣,由一個紡織女工,晉升到愛情之神的! 中國古代的神話和傳說,和先民的生存息息相關。上古時代,先民觀察天象與土地之間的關係,形成了星辰崇拜。每年秋天,就可以看到天上銀河,而這個時節正是自然界果實成熟,便於狩獵的時期。用牲畜祭祀最亮的星辰,是牽牛星的起源。
  • 七夕科普 ︱ 真實的牛郎織女星
    試想,七夕之夜,別人無非吃吃飯看看電影,你卻可以一手拉著妹子,一手指著星星說:「看,這個是織女星,離我們遠著吶。 註:摘引自華商網,著寫者不詳,似為搜狐平臺專欄作者(中國氣象局?)。藝術之美  人文之思    美樹嘉文藝志
  • 真實的牛郎星織女星
    大家都知道,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愛情傳說,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無不讓人動容,但是神話畢竟是神話,神話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在現實中,牛郎星和織女星並不「般配」,甚至是老死不相往來。首先,織女星和牛郎星都比太陽大,而且,織女星比牛郎星還要大還要亮,溫度還要高,織女星的體積是牛郎星的8倍,溫度比牛郎星高出2000多度,這就是為什麼在地球上看起來織女星比牛郎星要亮一點的原因,所以他們並不「般配」。
  • 行走在美麗的沂源縣牛郎織女風景區
    行走在美麗的沂源縣牛郎織女風景區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每年勞役,織成雲霧娟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治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這是出自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中的一段話,生動闡述了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 為了感受牛郎織女的唯美愛情和大賢山的氣勢,我們驅車前往沂源著名的風景區----牛郎織女洞。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古人還觀察到,每年七月夜間的星辰在天空最為明亮,牽牛、織女二星相距又較近,且以織女星最亮。上述星星的構圖想像和命名過程,體現了中國古人以農耕為主的視角特徵。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 織女星位於哪個星座?
    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一起跟小編看看織女星位於哪個星座吧~在古代漢民族的「牛郎織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織女星大約在西元前12,000年曾是北半球的極星,並且在13,727年會再度成為北極星,屆時它的赤緯會達到+86°14'。
  • 牛郎星和織女星:漸行漸遠中,愛是否還在?
    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來源於我國古代人民對夏季夜空樸素而浪漫的想像。在中國北方,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可以看到大概在觀測者正上方的銀河西側,有一顆明亮的恆星,就是織女星。而牛郎星位於銀河的另一側,與織女星遙遙相對。在織女星旁邊,有四顆暗淡一些的恆星,神話中將它們想像成了織女的梭子。而牛郎星旁邊的兩顆暗星,則是牛郎織女的兩個孩子。
  • 這就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原生地「中國愛情山」織女念牛郎的相思之苦
    滑道從很高很遠的地方劃下來非常驚險刺激玻璃鵲橋牛郎織女約會的地方登月老峰,手要抓牢,腳要踩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感受求得真愛並非易事。到達天河湖,看到清澈透明的湖水,心情頓時豁然開朗。愛情廣場西臨的鴛鴦池,牛郎織女初次相識的地方,盜衣結緣故事就發生在此。
  • 電視劇《牛郎織女》,溫兆倫與郭羨妮假戲成真,卻沒有落得好結局
    七夕節來源於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這就出現了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牛郎織女的故事成為了人間愛情的一段佳話。人們都說在七月七日晚上,失去父母的孤兒,在葡萄架下面,水井之旁,可以聽到牛郎織女談話。那時我信以為真,總想試著去傾聽他們的談話,但因為條件不允許,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後來漸漸長大,才發現,這不過是人們想入非非的一句荒誕話。
  • 七夕節探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地
    題刻主要記述了大賢山道教的開山人物、道士張道通的事跡。值得注意的是,該碑刻文字中出現了張道通雲遊至大賢山、定居於織女崖的敘述:「乃遊此地,謂人曰山名大賢,織女崖□,乃同徒眾登眺巔峰,山清水秀,而樂居焉。」這裡的「織女崖」,是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與織女有關的記載。今存於大賢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為我們破解沂源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和發展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
  •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年一會 從天文學角度看他們能...
    小知識:     天文學上,牛郎星位於天鷹座,織女星位於天琴座,兩星相距約16光年,即使是光從牛郎星傳播到織女星,也需要16年。以目前的科技手段人類還無法造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所以牛郎織女「一年一會」是做不到的。     《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尸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闢而起畢昴」。《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牛郎織女是很古老的中國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皆屬於牛宿。
  • 「邢臺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邢臺民間傳說之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 寶寶睡前故事 | 牛郎織女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織女是王母的女兒,王母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 織女星墊底,北鬥星未上榜
    第五:織女星織女星又稱為天琴座α星,因為它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一顆恆星,其亮度在夜空中排名第五,也是我們北半球肉眼可見的第二明亮的星星,主要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地球非常近,只有大約25.3光年的距離。織女星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有一起非常著名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言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為了愛情和牛郎一起化作銀河兩岸的星星。
  • 《牛郎織女》故事彙編
    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民間故事單元,其中有兩篇都是講的《牛郎織女》。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
  • 大型神話電影《牛郎織女之九山傳說》將在威遠拍攝
    近日,電影《牛郞織女之九山傳說》項目組赴威遠縣採風。項目組一行深入威遠穹窿地貌核心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連軸式考察。
  • 姑獲鳥│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與愛情無關
    關於「牛郎織女」比較正統的說法源於自然天象的崇拜,即對「牛宿星」與「織女星」的崇拜,後經世人刻畫這才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正統說法源於東晉】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民間的版本眾多,其中比較正統的說法應屬東晉時期的幹寶在《搜神記》中記錄的《董永》一文: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