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距離 新海誠

2021-02-07 鳥人與魚



新海 誠

Makoto Shinkai

まこと しんかい

(1973年2月9日-)

日本動畫導演和作家

居住在東京都




新海誠作品動畫繪畫密度很高

通常一個畫面可以定格很長時間

在組織臺詞語言,色彩

背景構圖、節奏感等方面很有特色

音樂與作品契合度高

注重人物的內心獨白等情感描寫

表現手法細膩

擅長動畫光影的運用

精美的美術背景尤為人稱道




作品風格為手繪人物形象

以照片為基礎繪製背景

利用PS、AE等軟體處理

其背景畫面光線明亮

色彩飽和度很高

其解釋是

由於小時候居住在山區的生活環境和

最初製作動畫時

特意用軟體對畫面進行PS處理的習慣有關

因而使得作品的透明度很高

98年年底製作了一部3D短片《被包圍的世界》

這部片子和《遙遠的世界》的靈感都來自於

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仙境》

不過因為伺服器的相關緣故

這部片子已經無從循跡



新海誠自述其創作的靈感多源自於生活的細節,以日常生活中的感觸為契機創作作品。動畫領域在吉卜力和宮崎駿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多靈感,影響最深的一部作品是《天空之城》。文學方面則受村上春樹作品中的獨特情緒影響(讓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不發生),在動畫光影運用方面曾受到巖井俊二的啟發。



愛與距離永遠是新海誠的作品的主題

並傾向於開放式的結局

固定出現的場景有櫻花、火車、雲彩、黃昏等

新海誠的動畫在前期曾經被人稱為「世界系」



新海誠描繪的世界,仿佛是日本年輕人內心風景的真實寫照。科學的進步、對未來的不安、對往事的懷戀。沉浸於漫畫和動畫作品中主人公的世界、俊男美女的愛情故事中。對這些虛構的情節產生同感和共鳴、仿佛身臨其境。回頭審視現實、看著鏡中的自己,會不禁發問:這傢伙是誰? 在都市裡被孤立的、緊閉的心,已經到了沒了虛構的世界來填補,便無法生存的地步。新海誠是在重現當今日本青年的內心世界。每每看到他的作品,都不禁這樣想。用動畫的筆觸和語言描繪現代生活的畫家、詩人。這就是我認識的新海誠。—— 電影導演巖井俊二




新海誠從小就養貓,身邊一直有貓的陪伴。在監督製作《秒速五釐米》和《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的時候養過一隻貓,因為是2004年6月份左右養的,恰好監督雲彼期間,就取了和雲彼女主角一樣的名字(佐由理)。



個人表示製作時十分注重分鏡和攝影

由於其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作畫指導

故在《星之聲》之後的影片中

皆由專業人員來負責作畫





原名:新津誠(Makoto Niitsu)


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

新海誠的故鄉是一個非常偏僻的鄉村,四周環山,日出很晚,日落很早,據Comix Wave Films社長川口典孝透露他小時候每天會花六個小時看著天空,感覺不科學,這時期體會到的自然的美景於斑駁的光影在他後來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

新海誠上學的時候喜歡畫畫,但是並不出色,小學時冬天湖面結冰會去湖面速滑,初中時候加入了排球部,並當上部長,高中時候練的是弓道,大學時曾參與兒童文學研究會,開始畫配圖寫故事書。個人最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型是科幻小說,曾表示Falcom社長加藤正幸對其「做人」角度造成了很大影響。

1996年3月,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畢業。大學結業後加入日本Falcom遊戲會社(通常在相關仕事中以新津誠名義出現),負責程序、美工、動畫與宣傳影片製作。在職Falcom期間,新海氏開始了個人動畫短片創作。包括1997年的黑白短片《遙遠世界》(1分30秒)、1998年的3D短片《被包圍的世界》(30秒)、1999-2000年的黑白短片《她和她的貓》(5分鐘)。 

◆◆◆

遙遠世界 遠い世界


新海誠從1997年開始製作到1999年完成,1分半鐘的黑白動畫短片。

陳舊的老電影效果,飛向白雲的紙飛機,熱戀中的男女,平凡的生活畫面,電車,地鐵,擁抱,細語,愛撫。以及貫穿始終的憂鬱的藍調鋼琴曲。

全片實驗動畫的感覺非常重,鉛筆速寫調子與2D3D交替變換的場景,切換不定的鏡頭,似乎在講述一個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

新海誠說:「做這個短片當時用了10萬日元左右(約相當人民幣7千元),因為是剛開始工作,所以手頭相當緊。那時用的電腦配置也只是120MHz,32M內存。所以做出來是黑白的。我的風格原形在這個作品有跡可尋。」

◆◆◆

被包圍的世界 囲まれた世界


1998年,新海誠用一周的時間製作的30秒全3D短片,使用Lightwave3D與PhotoShop製作。靈感來自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仙鏡》。

◆◆◆

她和她的貓 彼女と彼女の貓 She and Her Cat


1999-2000年間製作的5分鐘黑白動畫短片。新海先生的2D動畫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經成熟。


短片由瑣碎的生活場景展開,美麗的長髮少女和她超級卡通的小貓,全片以少女的情感為主題,講述了漠然的生活,心靈傷痛與慰藉。場景的運用恰倒好處地切入了影片情感的表述。



2000年初夏,新海氏開始製作個人映像動畫《星之聲》。但由於工作的繁忙,導致《星之聲》一度停滯不前。

2001年5月,新海氏向Falcom提交辭職,並加入Comix Wave Films。之後《星之聲》的製作步上正軌,2002年1月宣告完工,歷時共計7個月。《星之聲》獲得第1屆新世紀美術協會東京國際動畫片展銷會 / 第7屆神戶動畫/第6屆文化廳媒體藝術節 / 第8屆AMDAWARD數字內容大獎等獎項。影片全長25分鐘,本作在日本動畫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奠定了新海誠個人動畫的口碑。

◆◆◆

等待,八年後的email

星之聲

ほしのこえ Voices of a Distant Star


《星之聲》的故事背景設在2039年,地球調查隊在火星上遭遇外星文明tarsian的襲擊而全滅,七年後,地球人利用從tarsian手上得到的科技建立了強大的宇宙軍隊,繼而守住了地球,並且開始反攻。

正是因為與外星人的戰爭,連14歲的少女美加子也被迫踏上了宇宙徵戰之路,被迫與自己的戀人阿升分開。美加子成為了人形戰機的駕駛員,加入超大型艦隊,繼而展開了看似漫長的戰鬥。

兩人分隔,通過email來溝通,只是隨著越來越遠的徵戰,阿升收到email的時間就越來越長。從一開始的一天、一個月、半年、一年,到八年多……漫無止境的等待與苦悶,同樣煎熬著這兩個相愛的人。在苦等的過程中,阿升遇到了愛慕自己的另一個她,只是他看到了email後,還是願意繼續等美加子。

「也許,我們是被宇宙拆散的第一對戀人。」

「也許,思念可以超越時間與距離。」

戰爭愈發激烈,地球軍處於劣勢,甚至幾乎全軍覆沒。美加子奮戰到最後,而人形戰機也失去了動力,無法回到地球……美加子只能含淚向著遠方的阿升說:「升,我在這裡啊。」然而八年後才能收到email並準備趕赴戰場的阿升,只能無助地回應看不見的她:「美加子,我在這裡啊。」

戰爭把兩個相愛的人殘酷地拆散,不同於其中一人直接死於戰場的悲哀,而到最後二人因為時空的阻隔而無法相見的結局,更是令人唏噓。

我在這裡」,到底是在哪裡呢?要怎麼樣才能找到你?


此外,新海氏也曾外注參與製作Minori遊戲會社遊戲《Bittersweet Fools》(2001)、《Wind·a breath of heart》(2002)片頭動畫。 


2003年新海誠新作《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預定片長50分鐘)。在背景設定與情節方面,與架空感十足的《星之聲》相比更加的平穩自然。由田澤潮擔任人設更是彌補了新海人設較蒼白的缺陷。擔任Minori遊戲會社遊戲《EF - the first tale》(2006)的動畫監製(Animation Movie Director)。

◆◆◆

現實與夢中的約定

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

雲のむこう、約束の場所 The place promised in our early days


《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的故事主題「約定」。這個約定始於年少時的三位主角——藤澤浩紀、白川拓也和澤度佐由理,一起搭乘飛機去到那個處於北海道、聳入雲端的「巨塔」。

然而事與願違,佐由理突然轉學到東京,導致同時喜歡她的浩紀與拓也放棄了靠自身力量飛到「巨塔」去的夢想。三人各散東西,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行越遠。多年後,喪失目標的浩紀頻繁夢見了佐由理,並無意中得知佐由理從十五歲那年開始患上了原因不明的記憶障礙症,一直昏迷不醒。

浩紀在夢中再次與佐由理許下了約定:我一定要帶你去「巨塔」。此處或許得講解一下「巨塔」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分為南北兩個地域來統治。在北海道被建立了這麼一個巨塔,似乎在暗中進行某種計劃。

為履行約定,浩紀找來了昔日好友並在政府大樓工作的拓也幫忙,然而他們發現佐由理與「巨塔」有著不可思議的關聯,只要他們接近真相,就會出現令人恐慌的現象。而各國局勢緊張,「巨塔」的不明反應將會導致局勢趨向混亂。

是拯救佐由理還是拯救世界 浩紀和拓也陷入了矛盾中……那個約定的地方,我們能否到達。

帶著沉睡的佐由理上飛機前,浩紀還被拓也要求現場表演了一段小提琴演奏,為毛這裡提了這個呢 主要是這段演奏實在是太棒了,可以說是整部片的標誌性音樂。演奏完畢,他們要履行當年的約定。

預感到自己要醒來的佐由理,向上天期盼著哪怕只能醒一會也好,也要向浩紀表達自己的心意:我喜歡他。

或許正是這種思念與愛,讓他們本已經斷開了聯繫的二人在夢中相見,並且最終在接近巨塔的剎那,坐在飛機後座的佐由理終於醒過來,而「巨塔」也在爆炸中消失。



2007年,新海誠推出動畫《秒速5釐米》。細膩優美的畫面和浪漫憂傷的情感,描繪出一段成長與愛的唯美故事。

◆◆◆

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

秒速5釐米

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5 Centimeters per Second


與前面兩部作品的科幻、架空設定不同,《秒速5釐米》回歸到最常見的校園生活中來。只是,有時候緣分真的是擦肩而過,不及時珍惜不及時抓住,幸福就會溜走。

時間帶著明顯的惡意,緩緩在我的身上流逝。


原本相愛的二人,由於女主明理的搬家而開始了異地的「交往」,從此以書信作為通訊工具來維繫彼此的感情。而男主貴樹的搬家,促成了兩人約定分開後的第一次見面,並且互相交換了初吻。原本是個好的兆頭,然而到了高中後,大家的聯繫就斷了,長大後出來工作,更是沒有更多的聯繫。

我們仰望著同一片天空卻看著不同的地方。

誰都不可能和誰在一起一輩子。人就是這樣,必須去習慣失去。


最後明理結婚了,貴樹依然單著……而他們就在櫻花盛開的鐵道上擦肩而過的瞬間,兩人突然想起似乎就是多年未見的那個TA。


在這幾年裡,我光顧著低頭前行,只想著得到那無法得到的東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而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想法逐漸地變成一種壓迫,讓我只能靠不停工作來解脫。等我驚覺之時,逐漸僵硬的心只能感覺到痛苦。然後在一天早上,我發現曾經那刻骨銘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卻。

我清楚地知道,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和漫長的時間,讓人望而卻步。


在兩人緩緩轉過身,目光交錯之際,卻被疾馳而過的列車擋住了視線。等到列車通過後,貴樹發現對方早已離去,貴樹也只能微微一笑轉過身去。


只是生活著,悲傷的事物就會逐漸累積。

在這個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永遠』、『心』和『靈魂』的意義之所在,強烈的情感讓我想將這十三年所經歷的全部都與她分享。然後在下一個瞬間——卻又悲傷得無法抑制。那是因為,我不知該如何珍藏明裡的這份溫暖,也不知該將她的靈魂帶往何處去。我清楚地明白,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與漫長的時間,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無力感。

我深知,這之後我們無法一直守在一起,擋在我們面前的是巨大龐然的人生,阻隔在我們中間的是廣闊無際的時間,令我們無能為力。

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櫻花落下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如果這個速度保持了13年,那麼就有20498.4公裡,足足可以圍繞地球半圈,而貴樹和明理從分別到擦身而過,剛好13年。

秒速5釐米,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

與《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不同,《秒速5釐米》是由連續三集的動畫短篇組成,每集通過貴樹的視覺來體現他們分開前後的種種生活,以及遇到的人和事。只是,整體主線在於兩人之間似乎尚未完全切斷的關係線貫穿全劇。所以,有時候,機會還得好好把握。

我喜歡雨。因為它帶來天空的味道。

車站與車站之間的距離難以置信的遠,電車每到一站停留時間難以置信的長。

心疼的時候其實連身體都會感到強烈的疼痛。


新海誠《貓的集會》,一分鐘的動畫短片,以幽默的方式,來描繪貓所思維的世界。


貓的集會 貓の集會 Ani*Kuri15: A Gathering of Cats


播於日本NHK的Anikuri15,是以貓咪作為主角的有趣故事,以貓咪被人類有意無意地踩踏其尾巴為契機,講述了一個貓咪集合起來向人類反擊的有趣故事。繼《她和她的貓》,這是新海誠第二次以貓為題材製作的短篇動畫。動畫由出品過新海誠成名作《星之聲》及之後的《雲的彼端,約定的場所》的Comix Wave製作,依舊由新海誠本人包攬監督、原畫、背景美術、色彩設計和攝影工作,而人設由《秒速5釐米》的西村貴世擔任,音樂則由一直與新海誠合作的天門擔當。


2008年1月,作為國際交流基金-文化交流項目在中東三國的約旦、卡達、敘利亞展開以當地的創作家為對象的數碼動畫製作研討會。

2008-2009年,遊學倫敦一年。

2011年,發布《追逐繁星的孩子》,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女孩通過冒險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麗與殘酷以及失去的真正意義。

◆◆◆

寂寞是可怕的病,得治!

追逐繁星的孩子

星を追う子ども Children who Chase Lost Voices from Deep Below


沒有人沒經歷過獨處,那麼就沒有沒嘗試過寂寞的滋味。有時候寂寞也是一種病,得治。同樣出自新海誠之手的動畫《追逐繁星的孩子》,就是講述一個因為太過寂寞而進入了神秘世界的故事。

這樣看上去貌似很有趣,不過也同時傳達出淡淡的哀傷。女主明日菜,在她爸爸去世後,她做護士的媽媽也因工作繁忙而極少回家,導致每天過著幾位孤獨寂寞的生活。

而某天突然從爸爸的遺物——水晶收音機傳來了奇妙的音樂,從此她的世界就發生了變化。

即便再悲傷也要勇敢活下去,這是人類的詛咒,但一定,也是一種祝福。

跟著老師一起闖進了那個地下世界——雅戈泰,那個拯救了自己卻又死去的美少年瞬所生活的世界。傳說雅戈泰的神明可以令到死者復活,老師為了讓妻子復活,奮不顧身走進了這個充滿危險的世界。只是,明日菜並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來到雅戈泰,是為了復活瞬嗎?

一路上遇到各種危險,被地下人排斥,甚至被追殺……又被憎惡光和水的夷族在黑暗中追趕和掠奪生命……甚至要面對萬丈懸崖,嘗試到達懸崖底部……

一切的冒險似乎對這個小女孩來說,難度過高。最後,在老師的建議下,她沿路返回,沿著水路走,儘可能避開夷族的追殺……只是當水退卻之際,生命也危在旦夕。此時,明日菜才知道自己來雅戈泰的原因:只是因為太寂寞了……

其實她的命運也沒有太過糟,每次危急關頭,總有瞬的弟弟心的及時出現,他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身體條件反射,就這樣了。」或許這些都是因為他的哥哥瞬的使然吧。

在雅戈泰,人在死前會通過唱歌來把自己的靈魂賦予其中,並逐漸滲透在別人的身體裡面,而明日菜偶爾聽到的音樂,正是瞬死前唱的歌聲。瞬則通過歌聲永遠留在了明日香的心中。

當然,故事的結局不會是老師復活了妻子,明日香復活了瞬。畢竟人死不能復生這種常理,就算在動漫世界也得遵從。最後,老師和心選擇繼續留在地下世界,而明日菜則在地上世界充實地過著日子。

「活著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活著就好。

這個作品畫風酷似宮崎駿作品,不過在主題和表現手法也會有不同的。對比起新海誠以往的作品,算是比較大的差異化,不過依然看得出新海誠的影子。


2012年9月,被內閣官房國家戰略室「活躍在世界傳揚(日本)文化的日本人計劃」選中,授予感謝狀。


2013年,推出動畫《言葉之庭》,講述了以製鞋人為目標的少年秋月和神秘的女子雪野的戀愛故事。

◆◆◆

沒有結果的師生戀

言葉之庭

言の葉の庭 Garden Of Words


這個故事發生在雨天,如果天氣晴朗的話,或許就不會有《言葉之庭》故事的延伸。正因為雨天,男主角秋月孝雄才會跑到公園裡一邊避雨一邊畫畫;正因為下雨,女主角雪野百香裡才會跑到公園裡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巧克力。而在彼此簡單交談幾句後,雪野送了一首詩給秋月,便轉身離去。

其實一開始,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確實不清楚這詩到底是啥玩意。但這詩卻是為整部作品埋下了伏筆。

如果秋月平時上課認真一些,或許能一早察覺到每次下雨天約定在這裡見面的她,竟然是自己學校的老師。而這個老師,因為學校的流言蜚語,而不敢去上課……繼而逃避了一次又一次,最終決定辭職離開。而原本不知情並立志成為優秀製鞋匠的秋月一心想以雪野為模特做一雙鞋……只是雨過天晴,豔陽高照,他們再也沒有在公園中的庭園相見。

只是,內心的躁動再也無法壓制,在那個下雨天,秋月跑到了雪野家中,是告別還是告白 只是當秋月轉身離開走下樓梯,雪野再也壓制不住內心的波動,跟著跑出來,兩人相擁在一起……音樂繼而想起,將這個無果的愛的故事推上了高潮。

《言葉之庭》從開頭的詩便暗喻了這是一個孤單、悲哀的戀愛故事。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影片中的景色一如既往地令人讚嘆不已,而影片中的日本文化如庭園,也為作品點綴濃厚的文化色彩。

◆◆◆

某人的目光》本片為新海誠為野村不動產拍攝的廣告動畫。


某人的目光 だれかのまなざし Someone's Gaze


◆◆◆

2014年新作《十字路口》。本片為新海誠受通信教育機構Z-KAI為廣大學子拍攝的應援動畫。


十字路口 クロスロード  CrossRoad

「也不是為了活的幸福,也並非想要明確的約定。比起那個來說,遙遠地方的某處,是我們嚮往前去的地方。」無論身處關東還是關西,無論是喧囂的繁華都市還是僻靜的海港小鎮,都有著普普通通的少女,為了各自心中的理想而努力。女孩海帆和男孩翔太從未忘卻心頭的理想,也知曉前路的曲折與艱辛。他們通過Z-KAI的通信教育在知識的海洋中破浪前行,享受著每一次好成績取得時所帶來的喜悅,惴惴地等待著最終考驗的到來,又沉著專注地和萬千學子們投入命運的戰鬥中去。十字路口,他們沒有彷徨和失落,因為前方的燈塔早已照亮人生的方向…… 

◆◆◆

2016年8月將正式上映《你的名字》,該片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


你的名字君の名は。your name.

故事發生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後,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某一天,她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在夢中三葉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

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

尋找從未見過的你」,兩個陌生人就這樣開始了尋找彼此的歷程。


(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鳥人與魚整理編輯)



\ 微博:@鳥人與魚 | 微信ID:nryy2012 /

相關焦點

  • 新海誠《星之聲》:經典短篇動漫,距離是一件奇妙的東西!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安利一部動漫《星之聲》,新海誠作品,講述了一條問候,在用已光年的計量的兩地穿梭,獨自在宇宙中穿梭,帶著期盼,八年傳到有女主的地方,與女主分享此刻的心情,卻被那沉重的人生和漫長的時間無情隔開……的故事。
  • 你的名字,新海誠.
    新海誠用這樣一個故事去溫暖城市中每一個仍然願意相信愛的人。在這麼大的世界裡,能夠遇見你,竟然需要如此用力。穿越錯位的時空,仰望隕落的星辰,你沒留下你的名字,我卻無法忘記那句「我愛你」。這三個字時不時地被下意識接收到,新海誠,新海誠,新海誠……直到最近新電影《你的名字。》的宣番,越來越密集,越來越無法忽略。那麼,新海誠的作品到底是怎樣的?距離的悲傷,光與影的藝術,風景的真實性,音樂的敘事感……這一切組成了「新海誠」三個字。
  • 人物素材 | 「壁紙狂魔」新海誠
    與此同時,新海誠也憑藉著出色的作品,獲得了許多認可和獎項。《秒速5釐米》獲得了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動畫電影獎。《你的名字。》獲得三項大獎,分別是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編劇獎、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導演獎以及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感謝獎。新海誠喜歡把目光聚焦「青春」與「距離」的主題,講述一個個清新而美好的青春故事。
  • 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日本導演——新海誠
    的爆火,新海誠總是以飛快的成長速度,帶給觀眾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他所描繪的那些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年輕人內心特有的,細膩、距離、隔閡、還有愛情,也許並不宏大,卻有著很強的滲透力,猶如戀愛時青澀的悸動,讓人時常想起。
  • 又甜又虐:票房神話新海誠何以打動人心?
    此前,《星之聲》、《秒速五釐米》等作品也為新海誠積累了良好的口碑。這樣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你想好要和誰一起去看了嗎?除了唯美的畫風,新海誠的動畫還有哪些特點?他為什麼能贏得那麼多觀眾的喜愛?誠哥的動畫電影看似每個故事都在圍繞「愛」展開,實則是用愛作為媒介訴說孤獨。無論是《星之聲》中被宇宙隔離的兩人,還是在《秒速五釐米》中輸給現實距離的貴樹和明裡,亦或是《言葉之庭》中只有雨天能夠相見的秋月和雪野。看似都在講述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實則都是在描繪各自的孤獨狀態。
  • 有一種童年叫宮崎駿,有一種愛叫新海誠!
    新海誠的風格總是讓人覺得真實又細膩,而又能將任何題材皆製作的文藝清新。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釐米,我該用怎樣的速度與你相遇?新海誠的作品多以愛情為主題,在他那細膩唯美的畫風下,好像愛情也變得更加美麗動人一樣。第一次觀看新海誠的作品時,被她那唯美精緻的畫風給吸引,但在看完作品時卻又被那其中細膩的感情所打動,也正是這些優點的匯聚,讓新海城的作品擁有了自己的特點,也成為了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 推薦丨新海誠展,不見不散
    本周六(明天),新海誠中國首展將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開幕,帶你了解新海誠作品的創作幕後,透過劇場動畫感受新海誠的世界。愛文藝、愛動漫的小夥伴,趕快奔走相告,相互約起吧~新海誠展開幕式暨《言葉之庭》賞析會【時間】3月7日 15:00 開幕式【地點】SK大廈39層SUPEX Hall(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甲6號)【注】開幕當天,展廳於13:00-18:00開放
  • 天氣之子 | 請讓新海誠繼續講自己的故事
    距離產生孤獨。 「孤獨」和「距離」一直都是新海誠作品中的主題。 距離可以是空間的距離。 《星之聲》中,一條簡訊到達的時間要按光年計算,圖源[13] 可以是時間的距離。圖源[11] 《她和她的貓》中,作為貓咪的「我」愛戀著女主人,而女主人似乎愛著遠方的一個男人,圖源[14] 《秒速五釐米》中,花苗暗戀貴樹,貴樹的心中卻時刻牽掛著明理,圖源[18]《言葉之庭》中,兩人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圖源[6] 看新海誠作品的年輕人們,正如他作品中的男男女女一樣,出生並成長在技術革新的現代
  • 新海誠(三)|《天氣之子》
    從早年的《星之聲》到《你的名字》,再到如今的《天氣之子》,新海誠執拗地重複著「世界系」的故事——或者說,通過不斷的「重複」而探討著「世界系」的可能性
  • 46分鐘新海誠經典之作《言葉之庭》:孝雄和雪野教會你愛的勇氣
    作為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2016年《你的名字》更是讓新海誠在中國名聲大作。新海誠是近年來日本動畫人中被譽為「宮崎駿接班人」的創作者,他之前的作品可能大家還不太了解。新海誠的作品主題每部都是在描寫青年男女的情感與成長,去刻畫他們在這個複雜紛亂的世界中,個人內心的獨白,有吶喊、孤獨、惶恐、渴望愛以及對自我的反思與成長。《你的名字》2016年全球範圍內獲得票房好評後,使得許多動畫愛好者對他的期待更深了。我對他很有信心,因為有那麼優秀的早期作品,創作於2013年的《言葉之庭》。
  • 新海誠 / 秒速五釐米
    熟悉新海誠的觀眾們雖然猜到了這可能暗示著什麼,卻不大願意往那方面去想。   那一年,他們十歲。     青梅竹馬的美好時光自然無法永遠持續,兩人想要繼續在一起的約定在生活的變遷面前顯得那麼不堪一擊。東京和栃木之間的距離對少年少女們是那麼的遙遠,遙遠得讓他們不安。不安到明裡在分別了半年之後才寫來了第一封信。    「吶,貴樹。你,還記得我嗎?」
  • 是什麼影響了新海誠的創作風格
    除去畫面,新海誠的動畫裡很多非常優美的內心獨白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給作品增色不少。我們雖然距離很遠很遠,非常非常的遠,但是思念或許真的可以穿越時間和距離。但是新海誠式敘事風格的形成是建立在個人獨立製作短篇動畫的基礎之上的,當製作時長成倍增長之後,新海誠駕馭長篇故事的能力就顯得有些不足了。新海誠的敘事風格和敘事節奏更適合去處理小清新的短故事,從《星之聲》到《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突然暴漲的片長讓新海誠有些措手不及,在故事的敘述上也沒有抓住觀眾的心。
  • 今天我要公開新海誠的所有套路
    從《星之聲》開始,新海誠的電影基本都是通過唯美的畫面、抒情的音樂,講述「中二」的愛情故事。有影迷戲稱:細數你愛上新海誠電影的幾大原因,便會發現走過最深的套路就是「新海誠式套路」。小編真想問一下新海誠導演:您確定不是為了宣傳RADWIMPS的專輯,才拍的電影?畫面和音樂算是給新海誠作品定了一個唯美浪漫的調子,新海誠最想表現的還是花季少男少女的中二情感。電影裡的主角都十五六歲,在他們的世界裡只有一個邏輯:愛情比天大。《星之聲》裡就算少女走向銀河深處,把彼此的距離異化到無窮遠,他們也純愛到死、忠貞不渝;《你的名字。》也是一場跨越時空之戀。
  • 唐辛子:新海誠的中二病
    八月底的時候,終於抽出時間去看了新海誠的新片《天氣之子》。
  • 為什麼很多網友說新海誠不相信愛情?
    說真的,新海誠的電影幾乎都有對「距離」這個主題的闡釋。脫胎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海誠,講述的電影故事也正好符合伴隨這個時代長大的我們的心境。網際網路看似將人與人間的距離縮小了,但同時它也幫助人們構築起名為「孤獨」的堡壘,使我們活在我們熟悉的領地,難以向前邁進;難以對曾經的信息收穫心動。或許,這就是我們吹捧新海誠的原因。
  • 新海誠VS宮崎駿=王家衛VS李安?
    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三葉嚮往著東京生活,東京,對她而言,除了大都市這三個字的定義外,還有一種遇見未來的憧憬。在三葉大喊著:我想做個男生之後,一切都變了。三葉和立花瀧同時進入了對方的夢境,變化了彼此的身份。感受著世界上另一個人的生活軌跡,是大山裡的綠茵,是東京的喧囂軌道,是純真發小的打鬧,是若離若即的城市生活。冷暖自知,心有靈犀。
  • 你的名字,新海誠
    在介紹影片之前我們先聊聊這部電影的導演新海誠。新海誠早年製作了不少動漫短片,比如《遙遠世界》、《被包圍的世界》還有《她和她的貓》。這時候的誠哥還是個動畫初學者,作品多為黑白短片,也沒有什麼故事情節。但我們仍然能看到熟悉的電車與天空、道別的情侶、交錯的光影,僅僅通過簡單的獨白和文字就烘託出一種別樣的氛圍。
  • 新海誠(一)|《秒速五釐米》
    這一系列簡單轉個向,主要來聊一聊新海誠大叔以及他的作品。《秒速五釐米》動畫電影《秒速五釐米》,以唯美的畫風和獨特的敘事風格,讓大家知道了青春的愛情充滿青澀與期待,也看到了現實的無奈和未來的期待。時空中的距離、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和櫻花飄落的速度,新海誠用還原現實的場景、共鳴的愛情,讓我們感受到獨特的「物哀感」。
  • 從《秒5》到《天氣之子》,看新海誠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
    從《秒速5釐米》中的妥協,到《言葉之庭》中的勇氣,再到《天氣之子》的激進,從距離到年齡到時空,從現實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新海誠的作品的變化本身就是新海誠的突破之旅,激進之旅,成長之旅。新海誠,一直都在進步。
  • 盤點新海誠動漫裡的三位美男,立花瀧只能排第二?
    對於新海誠的動漫作品,大家可能已經很熟悉了,對於新海誠動漫裡的男性顏值排行榜,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閃光點,看過新海誠動漫作品的漫迷應該知道新海誠動漫的男性角色也是很有魅力的。今天小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新海誠動漫裡的三位美男,立花瀧只能排第二?快來和小物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