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策展賦能零售業,審美成為最大競爭力

2020-12-26 界面新聞

都市人群最日常的休閒活動,便是逛商場。但如今的商場,內容同質化嚴重,且受到線上購物的嚴重衝擊,急需改造升級,尋找新的定位和亮點,以此激發和吸引目標人群的熱情。

一 藝術如何賦能零售空間

用藝術賦能零售空間,可以以來自時尚之都的義大利10 Corso Como為例,其創始人CarlaSozzani有著義大利版Vogue、ELLE 的主編經歷,自帶很多時尚圈和藝術圈資源,所以在1991年在米蘭創立之後,10 Corso Como一直是全球設計、藝術、時尚和頂級餐飲的先鋒代名詞。10 Corso Como的選品和陳設非常有個人的審美風格,就像是一本精品時尚雜誌,讓顧客在其營造的獨特氛圍裡,流連忘返,又悠然自樂。在這個集合了咖啡、畫廊、書店、精品酒店以及各種風情服飾、飾品、家居和聯名設計款產品的空間裡,還組織過上百場的藝術展覽、講座,在這裡的消費更像是精英階層生活方式的一種展現,消費的商品也大多超出「實用」的範疇。可惜的是,2014年在相繼進入北京和上海之後,因為各種原因經營虧損嚴重,最終在2017年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但沒想到,雖然在中國市場受挫,在上海的另外一個商業中心卻把這套開店哲學成功融入到了自己的零售空間裡,並且大獲成功,成為行業典範。2013年來自香港的K11在上海開幕,它屬於傳統商業中心的新改造項目,創始人鄭志剛對藝術的強烈熱愛以及良好的審美品味,讓K11在同行中有著濃鬱的文藝氣質,吸引了不少中產家庭和文藝青年。同時在商場裡面開美術館、引入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開設環保文創類體驗課程,也讓商業中心的概念外延擴展,豐富了很多可能性。鄭志剛一直引以為豪的就是有著一群熱愛藝術又有創意的年輕團隊,而他自己也會親力親為的參與到商場的工作中,據說連商場中的音樂節拍都會仔細把關,就為了讓消費者有更愉快的購物體驗。

以上兩種模式,都較為依託創始人的個人品味和審美,同時偏重利用藝術資源來提升商業中心的品牌調性,然後再以複製的模式進行擴張。而2020年上海TX淮海卻走出了另外一種創新模式——引入第三方藝術合作方。即從商場定位設計之初,就讓合作方深度參與到策劃中,使其從整體空間的設計、內容主題的篩選、動線的鋪設、店鋪本身的展陳方式,甚至銷售員的著裝打扮,都有比較統一的氣質風格——潮流年輕態。所以吸引來的人群也大多如此。在這裡不僅僅賣產品,更是交流產品(比如潮鞋)背後的文化和故事,帶有傳播教育和線下社群的功能。另外,合作的藝術作品,也多以當代藝術為主,作品的色彩、形式、風格都很突出,更適合拍照、玩耍和互動,凸顯創意性和想像力,符合目標消費群體的探求新鮮感和個性化的需求。

二 如何理解第三方藝術合作方iag?

TX淮海這次合作的第三方藝術合作方,是由ART021博覽會的創始人周大為所創建。他把這個新組織稱為「iag藝術院線」,借喻影視院線,可以為不同商場提供內容輸出服務。而誕生這樣的想法,是基於他長期以來對藝術行業的資源積累以及對商業市場變化的敏銳嗅覺。周大為告訴界面藝術,在國內如他這種既懂得藝術也懂得商業的人,屈指可數。懂藝術不僅僅是指藝術鑑賞和藝術史(他也被譽為80後新生代藏家),更是指熟悉並參與過整個藝術產業鏈的建構。而懂商業,是有商業模式思維和懂商業運作規律,能夠發現並滿足市場需求,作為在商業領域也十分成功的周大為,自然是有底氣說出此話的。

八年前做ART021時,他的初衷就很簡單,讓藝術更加接地氣,融入日常生活中。雖然這個願景早就被人提出過,但真正做到的並不多。周大為尋找的方式,就是藝術一定要破圈,這是他一貫堅持的信念。所以iag的出現,也算是運勢而生,應需而建。關於iag的解釋,在官方介紹材料中寫到,「iag是一支孵化、原創、發行、銷售和經營整合在一起的藝術團體。致力於通過融合藝術教育、藝術社群、藝術IP、藝術零售、藝術公關等版塊,以創造一種無界的藝術跨界新模式和沉浸式的藝術體驗,讓當代藝術與商業體系全面結合,讓中國消費者有更多機會感知藝術,實現藝術消費」。

從提供的資源和服務來看,iag的野心是大的,周大為向界面藝術說到,他並不想簡單的將藝術與商業進行跨界融合,而是通過聯動整個藝術產業的上下遊資源來為合作方加持能量,從外部為其輸入新鮮血液,甚至改變其原屬的DNA屬性。據他觀察,這類藝術創新團體,在國內也屬於首例。

在上海成功打樣TX淮海之後,周大為帶領iag走進了南京,此次合作方是南京主城區最具活力的品質購物中心金茂匯。上周六金茂匯就舉行了一場名為「2021南京新世代指南」的發布會,宣布這座傳統的商業中心重新定位為年輕文化新地標,2021年將更名為覽秀城,而深度合作夥伴就是iag藝術院線。開幕當天,雖然商場還沒有完全對外營業,但因其內容業態的調整,已經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群體的到來。

「2021南京新世代指南」 官方海報

配合當天發布會的還有商場六樓秀美術館的開幕展「《光敏劑——新視覺的十五個樣本》」,來自15位藝術家的17件藝術作品以光為主題,分別展示在美術館、商場大廳以及戶外區域。作品由知名的年輕藝術家創作,不管是造型還是主題都很有趣。展覽為南京這座藝術氛圍並不算太濃厚城市,帶來全新的氣息,而藝術也先從商場開始破圈融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而不再是在傳統的藝術場所發生,選擇去逛藝術文化類商場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身份標籤。

《光敏劑——新視覺的十五個樣本》展覽現場

周大為對iag的發展非常的樂觀,他認為未來的想像空間很大,作為第三方藝術合作方,商場只是其中一個主要的渠道方向,但其實還有更多的跨界可能性,比如高速公路,一切領域都可以院線化。他談到,iag可以提供標準化產品組合,也可以提供個性化產品組合。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用全中國最好的藝術資源,去賦能理念最契合的合作方,在一二線城市打造最經典的藝術文化零售商場案例。

ART021創始人周大為、當代藝術家徐震、當代藝術家陳抱陽隨同金茂商業高層領導也出席了剪彩儀式

三 藝術策展能力或許比藝術資源更重要

但從成功打造的TX淮海項目和現在的南京覽秀城項目來看,iag最厲害的不是形式上整合了多少藝術資源,而是背後的策展思路以及敘事能力。LVMH集團前北美區董事會主席寶琳.布朗,就在她的新書《哈佛商學院的美學課》中特別提到了零售行業需要一種策展能力(主要有四種能力:調諧(attunement)、詮釋(interpretation)、清晰闡述(articulation)、與策展(curation))。策展的概念來自藝術圈,它主要是一種敘事的能力。藝術圈早已熟知的技能,卻正是其他行業領域欠缺的能力。在書中,她指出在零售業,這種策展能力不僅僅體現在選品的角度和類別上,還有是否能製造一種娛樂和啟發、和有魅力的環境。她認為好的策展能力能夠讓整個商場空間充滿了故事性,讓消費者深刻體驗其中的氣質風格,這成為線上購物完全不能比擬的購物體驗。

國內目前商業環境的變化是快速的,當用戶的需求轉而走向情感和文化消費的時候,需要品牌方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在日本,也有諸如新宿伊勢丹這類轉型為「藝術館」的商業中心,以消費者的審美為核心,用零售空間的藝術氛圍激發情感共鳴。對更多的年輕的藝術團隊來說,每一次破圈都是一次新的機遇和挑戰,及時轉變思維,並利用好自己的審美創新能力,可以在更廣闊的商業世界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意義。iag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澳洲八大,雪梨大學藝術策展專業
    與之相對應的則「independent curator」,通常譯作「獨立策展人」或「獨立策劃人」。中文「獨立策展人」一詞,獨立策展人在身份上不同於在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的常設策展人,當然更不同於通過組織商業性藝術展覽贏利的畫廊主(gallerist)或經紀人(dealer)。
  • 「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賦能「長春造」核心競爭力
    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培育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等產業發展自主智慧財產權,打造核心競爭力;「知本」變資本、「智產」變資產,累計質押專利權融資貸款11.85億元;建立東北地區第一個智慧財產權執法稽查分局,構建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科學管理體制……「十三五」期間,我市全方位推動智慧財產權創造、
  • 華為:賦城市生命體以智能 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賦城市生命體以智能,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華為召開智慧城市峰會,共話城市未來治理9月23日在華為全聯接2020期間,華為召開了以「賦城市生命體以智能,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成為提振經濟發展、引領產業轉型的關鍵驅動力。在如火如荼的新基建大潮下,城市未來的技術又該去往何方?在本次峰會上,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吳志強為我們帶來全新思考。
  • 展訊丨空間賦能:孟凡浩&朱培棟設計實踐作品展開幕式暨研討會
    在這一背景下,一種介乎傳統大型設計院和小型工作室之間的新型設計組織機構開始出現,孟凡浩和朱培棟共同創立的gad · line+ studio便是這當中的一個代表。初看line+的實踐,它似乎很難被簡單歸類。一方面,在設計主體上,它既有大型設計院和設計公司的成熟度和品質意識,又兼具小型工作室的研究性與探索精神。
  • 科技賦能發展 合生創展轉型綜合性投資控股平臺
    以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生創展」 )為例,成立近三十年來,在推動自身轉型升級方面不斷布局探索新增長點。目前,其布局轉型初現成效,離不開公司科技賦能、多元板塊協同發展的轉型戰略和投資板塊的妥善布局。據了解,旗下住宅產品縵合·北京的持續熱銷,無疑是合生創展在科技賦能企業轉型方面前瞻性和洞察力的重要體現。
  • 國內規模最大 參展陣容最強 日本平面設計展在深開展
    據展方介紹,本次展覽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展陣容最為強大的日本平面設計群展。展廳內部分藝術海報據悉,本次平面設計群展邀請到15位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出展,其中有6位日本殿堂級設計獎項「龜倉雄策獎」獲得者。
  • 達達-京東到家實現主流商超大滿貫,組建零售業最強「戰隊」
    在新的消費時代下,線上與線下融合不斷加深,商超早已成為電商們必爭之地,通過合作聯盟涉足其中,而商超們也藉由合作開啟線上信息化轉型之路,雙方不斷匯聚力量共建零售帝國。 達達-京東到家攜手家樂福,助力數位化轉型升級,短時間內交出滿意答卷。
  • 疫情下的香港零售業如何浴火重生?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 AI能否順利賦能企業,酒貝樂給你一個靠譜的解讀
    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以科技賦能、推動行業高效發展的道路,才能持續不斷地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通過此次峰會,與之分享酒貝樂的人工智慧產品,肖建還表示,未來,酒貝樂仍會不斷努力,讓新技術更快、更好地融合進實體產業,為傳統產業賦能。用科技創新去突破當前零售業發展的痛點,攜手傳統零售人走向新零售、新科技和新未來。實際上,中國的科技創新發展至今,前浪起伏,後浪奔湧,許多企業家都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嘗到了勝利的果實。
  • line+LINK丨空間賦能:孟凡浩&朱培棟設計實踐作品展開幕式暨研討會
    △ 空間賦能diagram「空間賦能」作品展致力於通過四個實踐場景——自然場域中的在地營造、城市空間中的邊界重構、高密度類型的機遇挖掘與區域尺度下的有機發展——和四項賦能策略——模式賦能、形式賦能、材料/工藝賦能和類型賦能——為line+的多元化實踐描摹出一個內在的脈絡。
  • 2018年大消費(零售業)年度報告(一)
    報告要點通過對2018年零售業發展趨勢、行業現狀的回顧,我們認為:作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消費將成為中長期內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供求關係發生變革的當下,零售業發展更多元,網購、性價比電商等受追捧,而零售業巨頭也及時調整戰略,一方面向產業鏈上遊集中,一方面互相合作,以便更大程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 展訊丨空間賦能:孟凡浩&朱培棟設計實踐作品展開幕式暨研討會即將開啟
    在這一背景下,一種介乎傳統大型設計院和小型工作室之間的新型設計組織機構開始出現,孟凡浩和朱培棟共同創立的gad · line+ studio便是這當中的一個代表。初看line+的實踐,似乎很難被簡單歸類。一方面,在設計主體上,它既有大型設計院和設計公司的成熟度和品質意識,又兼具小型工作室的研究性與探索精神。
  • 騰訊購物車|大舉布局零售業,完善泛娛樂生態
    騰訊與阿里的競爭一刻也沒有消停過,但過去雙方的交戰僅局限在核心業務之外的地方,這一次有了新的變化—騰訊終於將手伸向了零售業,大舉殺入阿里的腹地。但騰訊以此與京東進行交易,成為後者的最大股東。零售業在線下依然擁有非常廣闊的空間,根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實體商品網上零售額為5.48萬億元,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萬億元,這意味著超過80%的零售交易仍是在線下完成的。事實上,騰訊入股京東後大可讓後者負責起新零售進攻者的角色,但京東在線下零售的布局較為緩慢。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
    當有的企業緊盯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造噱頭引流量的時候,一向穩紮穩打的國美,正在通過技術升級、數位化賦能、融合線上線下雙平臺優勢,讓服務發揮更大的作用,深入社區為萬千民眾的品質生活創造便利。服務基層群眾的剛需,從來都馬虎不得,面對社區流量的高光時刻,比起瘋狂地跑馬圈地,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催生新需求、新動能。
  • 蘇寧易購的下一站:開放賦能
    業務上對外輸出 戰略升級賦能零售商面向第四個十年,蘇寧已明確戰略布局,即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進一步加快社會化發展步伐,加大開放賦能的發展計劃,助力行業轉型升級。此前,蘇寧交出了零售雲快速發展的答卷、取得了家樂福中國迅速實現扭虧的良好效果、以及雲網萬店完成A輪融資的亮眼成績等成功案例。
  • 酒貝樂:AI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
    如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推動產業發展,為業務擴張創造出更多契機,推動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11月12日,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0智能新零售行業峰會在蘇州同裡湖拉開序幕。本次峰會由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主辦,上海酒貝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
  • 零售業自有品牌與可持續海產品發展報告2020
    觀點1:新型的採購策略已經成為零售業升級的重要競爭力之一。零售業不僅關注原材料本身的價格、貿易、流通等問題,環保與可持續逐漸成為發展全球供應鏈的一項核心議題。海產品作為全球大宗貿易商品,零售業更是將海產品的可持續作為採購策略的重點,尤其是針對野生捕撈的資源性品類,將國際標準作為採購策略的依據,以實現商品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 smart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即將於北京開啟--探索出行科技賦能潮趣...
    · 12月12日,全面轉型的輕奢純電品牌smart即將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開啟主題為 「超可能 DE 研究所」 的未來出行互動體驗展。· 此次互動體驗展是全面轉型輕奢純電的smar t對未來出行科技如何賦能潮趣都市生活的探索和暢想,也是 品牌自1994年成立以來 , 首次同步展出 4 輛概念車型 。
  • 零售業變革中謀發展(經濟透視)
    全球零售業增長放緩,數字經濟賦能的電商則迎來發展契機。疫情發生以來,英國在線生鮮零售商奧凱多市值逆勢大幅上漲,躍升為本國第二大零售品牌。奧凱多通過智能倉儲、機器人分揀、物流預測等技術可實現「一小時配貨」,效率遠超普通超市,並憑藉技術優勢為其他超市集團提供數字解決方案。
  • 我與賦能師:賦能的最大意義是覺醒,覺醒才是成長的開端
    當我們講「覺醒」二個字,在生命中最大的覺醒是透過意外、生病或者家人離開,最後一次的覺醒就是在死亡的那一刻,才發現這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所以當你第一次的覺醒時間越早,代表你後面的人生是越精彩的,而前面全部是昏迷的時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過了瘋狂、焦慮的2019,到平和充滿希望的2020,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