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是本什麼樣的書?當你還未接受痛苦之前,請不要讀它

2020-12-24 馮記嘉麗

西方文學界有一個共識,最難讀完的三本書分別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和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許多人興致勃勃地買下這些書,決心挑戰自我,結果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產生了嚴重懷疑。一個「亂」字足以形容《百年孤獨》,奇異而令人迷亂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就像南美洲大陸的烈日和暴風雨,帶著極度隱忍的痛楚撲面而來。

猝不及防的讀者往往會選擇閃避,這種「亂」還來自於馬爾克斯的自信,他讓一個家族七代三十多個男人共用兩個名字,導致在閱讀時不斷回翻,才能將人物正確對號。

面對這樣的作品,當你沒有能力讀它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去讀懂,不要逼自己去面對那些看似紛亂的情節,不要強迫自己理清楚那一代又一代的人物關係,這些屏障的存在,就已經說明你無須去讀懂它,起碼是當下。

因為好奇把它買了下來,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為了一點虛榮心去閱讀這部作品,很認真的讀,卻讓人感覺到了恐懼,翻了兩章便不敢再看下去了,和很多人的經歷一樣,把它放在書架的最頂層,記憶裡告訴自己,我讀過它,然而不過如此,因為沒有看下去。

多年以後,經歷了很多事,從一個故作孤獨的人變成了一個真正開始明白孤獨的人,退了些過往的浮躁,在一個清冷的午後重新打開它,仿佛發現了一個被廢棄已久的寶藏,曾經晦澀難懂的文字,如今就 會像滔滔江水般一波一波衝擊著心靈。

等你真正讀懂了它,在睡夢中都會感嘆,怎麼會有這樣環環相扣精彩絕倫的敘事方式。冷靜旁觀的口吻,讀完之後卻激起了心底最深層的蒼涼。沒有人能用一句話來概括《百年孤獨》,這個歷經百年的家族,從第一代開始一直到第七代結束,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和孤獨做著至死不渝的鬥爭,卻都在終點與它相依為命。

有人說,因為年少的無知與浮躁,我差點錯過了這本書,所以當你還沒有嘗試接受痛苦,還未開始看透生命的時候,請好好收著它,不要讀它。

或許他說的沒錯,當我們在成人的世界裡摸爬滾打,承受過太多的失敗和無奈之後,才能真正讀懂這本書,明白孤獨本是人生常態,畢竟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都將用寂寞來償還

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活著》的餘華說 :「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在爾克斯看來,生命註定是一劇,因為在龐大的輪迴面前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我們其實自始至終都無法和這個世界產生任何聯繫,我們一無所有地到來又一無所有地離開,其間製造過的所有輝煌其實都從未真正屬於自己。當一切都成為泡影,竟然只有孤獨永恆。

當你讀完這本書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這本《百年孤獨》,只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讓你感受到人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吧。

相關焦點

  • 世界級名著《百年孤獨》,豆瓣評分9.2,為何讀之前要做心理準備
    讀《百年孤獨》前要有充分心理準備,為什麼嗎?小說縱跨百年,七代人,人多,名字都很長,長得還都很像,布恩迪亞家族給新生兒命名總是翻來覆去叫「奧雷裡亞諾」或者「何賽·阿爾卡蒂奧」,一堆酷似或者乾脆一樣的名字聽說是很多人怕讀和讀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 《百年孤獨》中經典的10句話,你是不是能讀下去呢?
    很多網友都說:《百年孤獨》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但是當很多人拿起這本書,翻開第一頁,就被了裡面複雜的外國人名嚇退了,感覺所有名字都一個樣,實在分不清誰是誰。但是身邊讀過的朋友,又總是向你推薦,說著它多麼多麼好看,簡直讓人又好奇又痛苦。很多時候,對於這麼一本買了就很可能放在書架生灰的書,我們實在是沒有勇氣去讀。但是,讀不下去沒關係,沒時間讀書也沒關係。
  •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百年孤獨》:有部讀不下去的書?僅有讀過才搞清楚什麼叫全球經典著作它是《百年孤獨》本書開始的第一話,這句話的寫作方法被稱作預敘,也是由創作者馬爾克斯創新。陳忠實小說在《白鹿原》的開始也應用來到那樣的寫作方法:白嘉軒引以為傲引以為傲壯的是一輩子裡娶過七房女性。
  • 《百年孤獨》中15句經典,寂寞是一種痛苦,孤獨是唯一的出路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經常聽到有人說,《百年孤獨》這本書寫的太過於深奧,根本讀不下去,可就是這樣一本難懂的書卻還是被人們捧在手心不願放下,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 5項世界大獎,震撼33個國家,百年報刊力薦,這是本什麼樣的書?
    讀《擺渡人》,閱《擺渡人》,討論《擺渡人》,《擺渡人》究竟給了億萬讀者什麼樣的心靈救贖?2015年,由英國著名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撰寫的小說《擺渡人》一經出版後,旋即在世界文學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
  • 《百年孤獨》辛辣的十句話,讓你感受孤獨的真諦,值得細細品讀
    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這是一本會給人精神上很大啟發的書,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可以先來看看其中最經典的10句話。《百年孤獨》最辛辣的十句話,讓你感受孤獨的真諦,值得細細品讀1、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如果這輩子只能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本?我的答案是《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醞釀十幾年,用2年時間寫出的作品,1967年作品一發出,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
  • 我們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
    很多初讀《百年孤獨》的人,可能都會有一種感覺:亂。這種「亂」的來源,可能是由於七代男人共享兩個名字,可能是由於虛實結合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也可能是由於馬爾克斯那種強硬的、毫不費力氣做解釋的敘事風格。他們的稱呼在奧雷裡亞諾和阿爾卡蒂奧之間來回打轉,以保證你在讀此書的第三遍之前都需要不時回翻才能將人物無誤對號。但這一切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人名關過後,整本書就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之感,不僅會對作者的狡獪會心一笑,而且會充分地體會到這種安排並非為製造麻煩而製造麻煩,恰恰相反,這種近似絕望的輪迴,正是對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宿命的最好註解。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容易讀了
    《花花公子》:《百年孤獨》是什麼時候開始在你腦海裡成形的?馬爾克斯:我所說的那次旅行大概是發生在1950年。在那最初的努力之後,1963年在墨西哥,我對那部小說再做了一次嘗試。那時我對結構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但是定不下調子。該如何講述這個故事,它才會讓人相信,這個我還不知道。
  • 一生必讀一次的《百年孤獨》,這10句經典語錄,刻寫著真實與殘酷
    相信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一本巨作,那麼我要告訴你,這本一生必讀一次的《百年孤獨》,足以滿足你對名著的所有幻想,奇異而令人迷亂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就像南美洲大陸的烈日和暴風雨,帶著極度隱忍的痛楚撲面而來。
  • 你只知道《百年孤獨》有個偉大的開頭,但你知道它究竟偉大在哪嗎
    可以說《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段,就已經將整部小說的風格基調給奠定了,而且也把小說的脈絡給交待了:主人公多年後將面臨一個大劫難。那麼主人公為什麼會面臨"將被行刑"那麼大的劫難?那個在我們看來見怪不怪、微不足道的冰塊又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或啟示意義嗎?在這裡作者沒有直接交待,而是埋下了兩條長長的伏線,讓讀者到書中去尋找,真是太高明了。
  • 為何金庸小說通宵讀,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網友回答哭笑不得
    《百年孤獨》號稱是一本拉丁美洲菜市場阿姨們人手一本的書啊!一點兒閱讀門檻都沒有,怎麼就那麼多人說難讀了呢?來看一下這些上榜理由,無非就是人物的名字太長了,又很相似,故事情節涉及七代人,還雜糅了很多神話、宗教、典故等因素。
  • 覺得一個人孤獨的時候,請讀這5本溫暖的書
    人啊,總喜歡在外逞強,說著一個人都OK,關上門來卻還是怕孤獨。很多時候,也許我們並不是需要多麼強烈的愛恨,而是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安心的懷抱。這5本書,教會你尋找愛,也教會你接受愛。冬天了,別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童鞋怎麼說: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的文字很自然,幾乎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修飾。
  • 《百年孤獨》:一部很多人第一遍讀不下去的巨著,兩個字概括足矣
    這本書很多人最開始讀不下去,可能是因為作者魔幻的風格,也可能是因為書中經常重複的複雜人物關係,還可能是因為人生閱歷不夠。總之,閱讀這本書,需要採取審慎的態度,如果一遍沒讀懂,那就多讀幾遍。但我並不認為這本書僅僅是為了描寫孤獨而作,相反,它是一本讀了之後,你將再也不會害怕孤獨的書。01、孤獨是生命畫卷的本色布恩迪亞家族的幾代人裡,有手握實權者、有錢財萬貫者、有受人尊崇者,也有遭人唾棄者,但無論人生是否輝煌都難逃孤獨的漩渦。
  • 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旅行,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成長
    ——《百年孤獨》莫言:「我讀這本書的第一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餘華:「《百年孤獨》我讀了三遍,這是一本天才之作。」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很多人剛讀的時候會覺得枯燥,裡面有大量重複的人名,想理清人物關係感覺很困難。其實,如果能靜下心來走進故事裡面,你會發現這部作品很有魅力。
  • 《百年孤獨》辛辣的一句話: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
    "如果閱歷不夠,根本沒法徹底明白《百年孤獨》。"《百年孤獨》作為世界名著,它的名氣是人盡皆知的,但是難讀,卻也是人盡皆知的。年輕的時候,我不信邪,跑去買了本回來看,沒想到卻被"打腫了臉"——連10頁都沒讀完。
  • 《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父母讀給孩子聽受益終身
    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百年孤獨》這一段是《百年孤獨》的開篇,也是這本書流傳較廣的一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年孤獨》這本書比較難讀難懂,人名更是眼花繚亂,很多人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便導致只記得開篇這一段。
  • 我們為什麼要讀《百年孤獨》
    很多初讀《百年孤獨》的人可能都會有一種感覺:亂。他們的稱呼在奧雷裡亞諾和阿爾卡蒂奧之間來回打轉,以保證你在讀此書的第三遍之前都需要不時回翻才能將人物無誤對號。但這一切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人名關過後,整本書就有「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之感,不僅會對作者的狡獪會心一笑,而且會充分地體會到這種安排並非為製造麻煩而製造麻煩,恰恰相反,這種近似絕望的輪迴,正是對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宿命的最好註解。
  •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看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樂了
    再看看《百年孤獨》裡的人名: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烏爾蘇拉伊瓜蘭、何塞阿爾卡蒂奧、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等等。這些名字又長又類似,大家不要覺得這些名字只有咱們中國人看著暈,其實外國人自己也暈,老外甚至專門有人製作了人物關係圖譜,就是為了讓大家能讀得下去。
  • 豆瓣評分9.2的《百年孤獨》:趨行在人生中,除了孤獨,一無所有
    很多人表示《百年孤獨》是一本大多數人都看不懂的書。要讀懂這本書絕非易事,人物關係複雜,人物姓名錯綜,再加上書中的怪誕現象常常讓人無法理解。「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建立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在《百年孤獨》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雖然還不到10個字,但是卻被奉為經典,寫進了人生的孤獨,戳痛了無數人的人——生未百年,死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