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依然感動滿滿

2020-09-05 逍遙觀娛

「我一定會回國的」,「我愛我的祖國」。


01


這是電影裡的成東青(黃曉明飾),在申請美國籤證時,對籤證官所說的話。目的很簡單也很諷刺——為了能夠去美國。也許就是條件夠不上,或者人家看出來他沒走心,成東青最終沒有去成。


他留了下來,和好朋友一塊兒,辦了一個叫「新夢想」的英語培訓學校,幫助幾百萬人去美國,成了人們口中的留學教父。上映於2013年的《中國合伙人》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中美關係交惡的今天,再回看這個始於八十年代的夢想故事,不免唏噓。時代不斷向前,國際局勢相應改變,評價和解讀一部電影的語境與心境也難免發生微妙的變化。關照現實,折射時代的電影,大多如此。



孟曉駿(鄧超飾)美國夢碎,成東青中國夢圓。本片最後給出的結局是一個美國認證下的中國夢,成東青的籤證,美國人沒有蓋戳,但他和夥伴的成功,仍然需要美國的證明和加持


「新夢想」最終在美國上市,他們要在納斯達克敲鐘,美國某生物實驗室被買來以「孟曉駿」的名字命名......



今天,「東方和西方,兩個只能亮一個」的新冷戰格局正在形成。大獲成功的「中國夢」,美國人不想認了。新的夢想該怎樣實現,新故事又該如何講述,成了擺在後浪面前的新課題。


02


與電影結局頗受爭議的、撒雞血式的民族自尊表達所不同,成東青「逆襲」的成功夢裡,還有著大家都渴求和珍視的友誼與激情。《中國合伙人》同時也是一個有關青春和友情的故事。


成東青最終推動公司上市、買實驗室的命名權,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孟曉駿——維護朋友的尊嚴,實現共同的理想。


這份理想固然附著了不少民族情緒的色彩,但也不乏個人成長和奮鬥的種子。



電影裡的故事本是對於七八十年代的青春回望,隨著時間流逝,如今也開始成為一代觀眾(80、90後)的青春記憶。七年過去,當時的少年已經成為青年,曾經的青年開始步入中年。


「新夢想」的創業故事,都說是以「新東方」為原型,其實改編已相去甚遠。影片創意的始作俑者徐小平,同時也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曾在一次演講中吐槽:


這部電影的最終劇本只用了他劇本的18個字——中國合伙人,新夢想學校,以及3個主角的名字。



片中的王陽(佟大為飾)在大學校園高聲讀英語,泡洋妞,用好萊塢電影法教學生......怎麼看都有著「瘋狂英語」李陽的影子。


電影裡,王陽的外國女朋友Lucy拋棄了王陽回了美國。現實中,李陽的外國妻子Kim控訴李陽家暴,一時輿論譁然。



而片中那個叫牛詠嘯的,頗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顯然對標的是羅永浩。現實中的老羅如今跨界電商直播和脫口秀,努力還債為手機夢想買單,理想主義和情懷不減......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面對這樣的設問,本片最後給出的答案是:「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的心上。」


我們終究改變不了世界,或許改變了一點點。


有些人選擇不讓世界改變,哪怕只是一部分。


03


《中國合伙人》的敘事是跳躍式的,導演和編劇通過旁白和音樂,將那些碎片化的時刻剪輯到一起。這種讓聲音參與敘事的方法,有意識的借鑑了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夥》。敘事結構儘管打亂了,但最後會回到主人公身上,回到主人公的心路歷程中。


崔健 《新長徵路上的搖滾》《花房姑娘》 ,齊秦 《外面的世界》,蘇芮《一樣的月光》,羅大佑《光陰的故事》,Beyond《海闊天空》,《Leaving On A Jet Plane》 ⋯⋯


大量充滿懷舊意味的流行歌曲,不僅展現了特定的時代風貌,更是直接抒發情感,將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展現在觀眾面前。



本片通過提供巨大的信息量,讓觀眾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它不是那種沉住氣,不急不緩講好一個故事的作品。它每一個片段和場景都試圖挑撥觀眾的神經,調動觀眾的情緒。


必須說,旁白和音樂是維繫這種「持續性挑撥」的敘事策略,談不上有多高明。可是只要和後來那些同樣大量利用流行音樂的拙劣仿作,比如港囧稍稍加以對比,就能體會本片敘事技法的紮實和成功了。


04


《中國合伙人》對陳可辛非常重要,它是導演北上內地的第一部翻身和落地之作。彼時的陳可辛先後拍攝了《如果·愛》 《投名狀》和《武俠》,在華語片的概念下,進行了各種類型的嘗試,都不是特別成功。



《中國合伙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內地的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它的票房比導演三部前作的總和相加還要多,得獎方面雖然在金像、金馬僅有提名並無斬獲,卻一舉拿下內地金雞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


這部電影綜合了導演前作《甜蜜蜜》裡的懷舊情緒和細膩情感,以及《投名狀》中的兄弟情誼。在跟「中影」集團洽談的過程中,陳可辛和韓三平達成了共識 :影片要表現中國,尤其是北京改革開放三十餘年的變遷。



這種時代主題,陳可辛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得心應手,《甜蜜蜜》的主題正是表現1978 年之後來到香港的內地新移民所經歷的時代變遷和情感體驗。


本片劇本的第一稿由香港編劇林愛華執筆,成稿陳可辛並不滿意,後來找了兩位內地的年輕編劇參與,其中之一的張驥隔年與陳可辛合作了《親愛的》。張驥「人道主義」的創作理念與陳可辛相得益彰,那就是回到現實,回到人。



《親愛的》之後,陳可辛作為導演至今沒有新作問世,近年來更多是和許月珍一起以製作人的身份參與華語電影的創作。無論是文藝向的《七月與安生》《你好,之華》《少年的你還是類型化的《喜歡你》《妖鈴鈴》,均取得不錯的成績。



陳可辛親自執導,原定於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奪冠》(中國女排),因疫情耽擱,近日終於敲定在國慶檔正式上映,無疑值得期待。而導演籌拍多年的李娜傳記片,似乎也可以安排上了,想想就令人欣喜。


本文由逍遙觀娛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從《中國合伙人》到《一點就到家》,陳可辛對創業的偏愛毋庸置疑
    2013年,陳可辛找來了黃曉明、鄧超和佟大為,以新東方的創辦故事為背景,拍出了一部《中國合伙人》。但《中國合伙人》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口碑之好甚至讓一向被詬病為油膩演技的黃曉明,重新獲得了觀眾的認可,陳可辛也憑藉這部片在內地電影圈站穩了腳跟,並找到了自己創作的方向。
  • 陳可辛揭秘《中國合伙人》原型 贊黃曉明英文好
    中新網北京5月3日電(張曦) 從《雙城故事》、《甜蜜蜜》開始,陳可辛的電影裡總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懷舊情結,雖然在一段時間內他埋頭拍了多部古裝大片,例如《投名狀》、《十月圍城》等,但在他心中,文藝小情趣仍是最愛。談到最新作品《中國合伙人》,陳可辛認真地說:「其實我是回到本位,但再拍這樣題材我沒那麼天真了。」
  • 影視:三個年輕人的夢想,陳可辛執導,青春勵志《中國合伙人》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部青春勵志片,《中國合伙人》講述的就是三個有夢想的年青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中國夢。一、陳可辛執導,青春勵志電影《中國合伙人》。《中國合伙人》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商業勵志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主演。
  • 陳可辛再造青春喜劇版「中國合伙人」,《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
    今天,由陳可辛監製、張冀任劇本監製、許宏宇執導,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領銜主演的電影《一點就到家》發布定檔海報,首度曝光演員造型,並官宣將於10月1日國慶檔上映。海報和劇照中三位主演荒誕的動作和笑容充滿喜劇感,從膚色到髮型的變化讓網友直呼「認不出」。
  • 優酷《老友記》陳可辛對話古永鏘 講述現實版「中國合伙人」創業故事
    陳可辛如此描述這部由他本人執導並將於5月18日上映的中國首部創業傳奇電影《中國合伙人》。很多人都認為,影片的原型一定是「新東方三傑」,但其實影片背後,更多的是導演陳可辛自身經歷的真實寫照。在一次採訪中,陳可辛也曾坦言,「影片中,我放了很多自己的經歷和感觸,非常非常代表我的內心。」近日,陳可辛更做客優酷《老友記》,首度披露他親身經歷的現實版「中國合伙人」的難言過往,講述他和曾志偉等「UFO五兄弟」的合夥故事。
  • 電商版《中國合伙人》,4天票房不過億,陳可辛不靈了
    其二,影片像極了前些年陳可辛的爆款作品《中國合伙人》,可以說是電商版《中國合伙人》。事實上,陳可辛擔任此片監製。看完影片,相信很多人都會期待許宏宇的下一部作品。陳可辛應該也為影片貢獻了笑點。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兄弟在雲南鄉村創業,儼然就是在農村搞事業的中國合伙人。
  • 電商版《中國合伙人》,4天票房不過億,陳可辛不靈了?
    其二,影片像極了前些年陳可辛的爆款作品《中國合伙人》,可以說是電商版《中國合伙人》。事實上,陳可辛擔任此片監製。兩者都非常懂得討好觀眾,是精明人創作出來的電影。當我看完字幕,最後一個離場,一個經理氣質的影院工作人員問我,感覺怎麼樣?
  • 陳可辛監製新片《一點就到家》定檔 劉昊然彭昱暢尹昉組新時代合伙人
    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契合當下「走回來」的發展背景,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正如監製陳可辛所說《一點就到家》是當下的「中國合伙人」。影片的青春喜劇故事像一抹驕陽為行業注入活力,也將為觀眾帶來更多歡笑和感動。10月1日,期待電影院見!
  • 劉昊然彭昱暢尹昉組青春喜劇版「中國合伙人」,陳可辛監製新片《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
    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契合當下「走回來」的發展背景,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正如監製陳可辛所說《一點就到家》是當下的「中國合伙人」。作為最懂內地觀眾的導演之一,導演陳可辛2013年執導的電影《中國合伙人》通過小人物追夢描摹大時代浪潮,成為當年的現象級影片。
  • 陳可辛監製新片定檔國慶,這不就是青春版的《中國合伙人》嗎
    2013年,陳可辛導演拍了一部《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黃曉明在裡面都順眼起來,今年陳可辛又參與監製了電影《一點就到家》,目前這部電影定檔國慶假期,由劉昊然、彭昱暢和尹昉主演。陳可辛監製和他導演的影片同樣出色,比如《金雞》、《門徒》、《十月圍城》、《七月與安生》等耳熟能詳的電影,都是陳可辛監製的。
  • 國慶檔再添力作,看這陣容是下一部《中國合伙人》無疑了
    雖然如今才剛剛進入八月份,但有關國慶檔電影的票房爭奪戰卻早已打響,再加上近日陳可辛監製的電影《一點就到家》定檔消息的公布,我們似乎已經可以預見未來不久電影的&34;會有多激烈了。拋開之前萬眾期待的《奪冠》不說,陳可辛新片僅看陣容那絕對是第二個《中國合伙人》無疑了。
  • 《奪冠》口碑爆棚,那英梁靜感動得不行,網友喊話陳可辛報銷紙巾
    如果實在是沒有聽過這個人,相信你應該對這些電影不陌生,例如《甜蜜蜜》《如果愛》《十月圍城》《中國合伙人》等,是既叫好又叫座,而且拿獎無數。衝著陳可辛以往的口碑,加上國家情懷、中國女排這個大IP,很多人很看好這部電影,電影還沒上映,熱度是炒了一波又一波。
  • 《中國合伙人》再一次喚醒了年輕人沉睡的心靈
    《中國合伙人》再一次喚醒了年輕人沉睡的心靈,給正處於迷茫期的人帶來動力。隨著這部影片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香港導演漸漸得到開始進入中國,直到今天,中國的電影事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很多的國外導演也認準了中國的市場,紛紛把自己創作的影片土投向中國的大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 改名、退檔再提檔後,《奪冠》能否延續《中國合伙人》驕人戰績?
    在淘票票平臺的想看榜上,超過195萬的觀眾表示想看《奪冠》,目前排名第一。《奪冠》是陳可辛繼《中國合伙人》執導的第二部「中國故事」系列電影。高期待的《奪冠》能否有望延續《中國合伙人》5億戰績,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就在明天的第一場公映。
  • 陳可辛監製「青春喜劇版合伙人」官宣,重磅新作衝擊國慶檔
    七年前陳可辛導演推出《中國合伙人》以高口碑和高票房成為當年的話題焦點,如今陳可辛導演帶著徒弟許宏宇、和老搭檔張冀一起打造這部展現當下合伙人精神的《一點就到家》,承前啟後更引人期待。回看市場,創業題材為華語影壇鮮有,此前的代表作也是由陳可辛打造的《中國合伙人》,不僅成為年度電影之一,更進入2013年票房TOP10,多年來也時時被當作成功範本來研習。所以,此次由陳可辛擔任監製、還有張冀任劇本監製,並與新銳導演許宏宇、新生代演員代表合作的《一點就到家》也被稱為「青春喜劇版《中國合伙人》」。
  • 《中國合伙人》成功是你跌倒一百次,仍有第一百零一次爬起的勇氣
    這是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中國合伙人》上映於2013年,英譯名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相信看過電影的人都會非常理解這個英文片名背後的內涵,該片講述的是由20世紀80年代至今,大時代下,三個年輕人從學生時代相遇、相識、擁有同樣的夢想在一起打拼事業,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創業勵志故事,由鄧超,佟大為,黃曉明三人主演。
  • 陳可辛:《奪冠》「選角」最難,但收穫了幾十年少有的感動
    電影創作是一個不斷被感動的過程,不留遺憾地完成創作就是最好的體驗。」連續創作《獨自上場》和《奪冠》兩部體育題材電影,陳可辛表示這只是一個巧合,接下來會緩一緩、嘗試其它題材創作。選角的過程也是陳可辛跟心懷排球夢的運動員「面對面」的過程,有的人可能註定一輩子進不了國家隊,但她們對夢想的執著同樣打動了陳可辛,「當你有夢想,拼搏都是一樣的,這些年輕的素人演員完全感動了我,那是一個拍了幾十年戲的導演少有的感動。」
  • 《中國合伙人》:中國式拆夥與商業合伙人精神
    第一次寫《中國合伙人》的故事時,我還在《創業家》雜誌做記者,這部電影還沒正式上映。被譽為「中國創業教父」的牛文文社長,對「中國式合夥」的概念十分著迷。在準備這個選題的時候,他再三說:「在創業裡,兄弟情義有時候是靠不住的。中國需要創業精神,需要合伙人精神。」
  • 陳可辛監製新片《一點就到家》定檔國慶
    據悉,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延續陳可辛導演《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契合當下「走回來」的發展背景,打造青春喜劇氣質濃鬱的「合伙人」故事,正如監製陳可辛所說《一點就到家》是當下的「中國合伙人」。影片的青春喜劇故事像一抹驕陽為行業注入活力,也將為觀眾帶來更多歡笑和感動。10月1日,期待電影院見!
  • 土味兒《中國合伙人》,李佳琦都贊爆!
    預告片中,再再再度創業失敗的魏晉北和彭秀兵積蓄很快歸零,迎來又一次重創。 然後他們偶然結識了「咖啡瘋子」李紹群(尹昉 飾)。 李佳琦首演電影七年前執導《中國合伙人》的香港導演陳可辛,七年後成了《一點就到家》的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