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美的名信片—— 波斯地毯

2021-02-16 西安回坊

古代人對飛的深深執念,恐怕是今人所無法體會的。在古老的年代,人們通過神話和傳說,來承載人們對飛翔的無限嚮往。在古代波斯,作家們最早將飛的概念寄托在了具有「魔力之王」稱號的所羅門王身上。傳說所羅門王可以御風而行,風聽從國王的號令,便可直上雲霄,飛毯上空則有飛鳥們相伴,阻擋陽光的直射,所羅門王騎在飛毯上,可以很快到達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從那以後,飛毯便出現在伊斯蘭眾多作家的筆觸中。

波斯地毯,在魔法飛毯的渲染下,於世人眼中就像一個傳說,它出現在大大小小的神話故事裡,出現在一千零一夜的魔法世界裡,出現在人們無窮無盡的想像裡。每一張精妙絕倫的地毯,都是一件有生命的藝術品,一針一線中,承載了千年文明的沉澱,和藝術家們的靈感和想像。

伊朗是地毯編織藝術的發源地,作為波斯帝國的繼承者,濃鬱的地毯文化是伊朗的文化命脈所在。

每一個伊朗人都有著對地毯與生俱來的熱愛。每一張圖案精美,色彩絢麗的地毯背後,都需要7到8名熟練工人,耗費多年時間,才能編制出一張上乘地毯。地毯的製作工藝十分嚴格,優秀的手工地毯要求不掉毛、不掉色,無需使用者耗費大量精力維護,依然能使用百年。

正宗波斯地毯的材料通常為純羊毛和真絲,塗上天然顏料,保證色澤自然。來到伊朗,立於神話與現實重合點,品味一張張精美的波斯地毯,仿佛聽見它們在向我們呢喃地訴說著波斯往事。

伊朗地毯的名片——大不裡士風

Tabriz style

話說在蒙古人橫掃西亞的歲月裡,大將軍綽兒馬罕派了一隊人馬去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邊境劫掠,軍隊抵達波斯西北邊陲,當地有個城市叫桃裡寺,桃裡寺城民眼見蒙古人的鐵蹄紛沓而至,於是決定全城直接投降,蒙古人入城後,桃裡寺人要啥給啥,不想那大將軍火氣極大,血洗城池眼看又要上演,這下桃裡寺人急了,為了讓綽兒馬罕偃旗息鼓,最終獻上了一件精美絕倫的珍貴手工織品,獻給大汗窩闊臺。

沒想大將軍一看這稀世珍寶,頓時驚嘆不已,遂決定管束部隊,讓城裡百姓安享太平。這件拯救了桃裡寺人的精美手工織品已然無從可考。然而,這桃裡寺城,正是如今伊朗的地毯之鄉——大不裡士。所以,當年桃裡寺人送給窩闊臺的織品,就很有可能是一張編織精美的手工地毯了。大不裡士出產的地毯,是伊朗出口地毯中比重最大的產地系列,其種類花樣繁多,以傳統紋樣聞名世界。

特點:草木元素居多,花卉是大不裡士地毯的重要元素,紋樣包括樹葉,花木,以及其他波斯庭院元素。設計多以中心對稱為主,中心地帶為主要花紋,四周對稱開來,規整大方,十分美觀。

絲綢之路上的真絲地毯 —— 庫姆風

Qom style

16世紀初,波斯薩法維王朝正式宣布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家教派,並將總部設立於庫姆。於是,庫姆遂成為伊朗的一大聖城,名聲日隆。庫姆在數百年歷史長河中,為伊朗留下了舉世聞名的神學院,精美的阿拔斯時代建築,還有著名的絲綢地毯。波斯地毯向來以羊毛地毯稱雄世界,雖然真絲地毯產量較少,但其獨特細緻的編織、華麗的色彩,順滑的絲質觸感,讓庫姆因真絲地毯而更加出名。

特點:設計風格多以對角斜線和中心花紋相結合為主,四邊多以垂直線和幾何圖案混搭。設計元素較為抽象,幾何圖形比重較大。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伊斯法罕風

Isfahan style

阿拔斯時代的伊朗,不僅僅讓庫姆的真絲地毯品牌一炮而紅,也讓被譽為半個世界的伊斯法罕成為羊毛地毯的重鎮。據說阿拔斯大帝十分喜歡中國的瓷器,對藝術品有著與生俱來的高水平審美。古語有云:伊斯法罕半天下,這裡不僅僅是絲綢之路的重鎮,更是伊朗傳統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阿拔斯大帝在位時,伊斯法罕的地毯工藝進入了大飛躍時期,被稱為波斯地毯的黃金時代,其部分地毯的設計也深受中國瓷器繪畫所影響。伊斯法罕地毯也在當時成為宮廷、各國王室乃至教廷爭相搶購的珍貴藝術品。

阿拔斯大帝在位期間,恰逢西方大航海時代的熱潮期,具有前瞻意識的阿拔斯不僅主動派使團訪問俄國,還主動和英國人貿易,帶動貿易增長,讓伊斯法罕的地毯在海洋時代遠銷歐洲,頗有一番「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般的壯志。如今,歷史已經化成一方塵土,只剩下伊斯法罕數百年傳承而來的地毯,仍然用它獨特的方式,向著世界各地悄悄地進軍著。

特點:背景多為洋紅色,圖案紋樣多為瞪羚、獅子、花鳥魚蟲和少量人物,甚至包括神話傳說中的人面獸身等奇妙生物。伊斯法罕地毯的花卉類圖案主要為葵花、棕櫚葉、和藤蔓。

玫瑰花叢中的絲綢畫卷——卡尚風

Kashan style

卡尚地毯的風格獨具匠心,它打破了原有對稱圖案和重複花紋的傳統設計思路,大量採用人物繪畫、歷史事件等元素來裝幀地毯,仿佛在向觀賞者娓娓道來一段不足為外人所知的波斯往事。除了人物圖案和歷史事件繪畫外,卡尚地毯的圖案紋樣也包括玫瑰和其他花草樹木,但色彩搭配十分淡雅,廣受喜愛。

特點:人物畫,歷史事件繪畫是區分卡尚地毯和其他產地的地毯主要元素,畫面中通常是狩獵、野外為主。精美的寫實類花鳥魚蟲也是卡尚地毯的一大特色,色彩搭配通常比較柔和。

方寸間的斑斕世界—— 克爾曼風

Kerman style

和大部分經典波斯地毯類似,克爾曼地毯在設計上也多用中心花紋對稱、全花卉紋樣等設計。但克爾曼地毯另一大設計風格卻在其它產地鮮有出現,那就是「生命樹」(life of tree)。通常在地毯四周是抽象花草樹木的幾何圖案,中間方形區域為一棵抽象的參天巨樹,樹根敦實粗壯、樹枝延伸八方,上有奇珍異鳥爭鳴,百花齊放,草木扶疏,綠葉碧茂。克爾曼地毯雖然設計風格較為保守,但色彩鮮豔,毯面元素極其豐富,十分耐看。

特點:克爾曼地毯的色彩十分鮮豔,通常一張地毯會使用超過15種以上的顏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比賈爾風

Bijar style

號稱伊朗最堅固耐用的地毯,產於比賈爾,被當地人譽為伊朗的「鋼鐵地毯」。由於靠高密度和高質量稱霸全國,比賈爾地毯在伊朗常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比賈爾地毯的工藝和其他地毯工藝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在編織過程中,對準羊毛打結處噴水,保持溼潤,這樣便可以讓每一條羊毛經緯線都編得異常緊實。這種工藝被稱為溼架法(wet loom technique),待到編織完成後放置通風處晾乾,於是,鋼鐵地毯便成功「煉成了」。

特色:厚重、密度高,購買比賈爾地毯前,記得一定考慮臂力噢!

屬於遊牧民族的超現代藝術 —— 卡什卡因風

Qashqai style

卡什卡因人在藝術審美上,幾乎完勝伊朗其他各族,他們的婦女頭巾色彩斑斕,他們的服裝爭奇鬥豔,絲毫沒有宗教政治下的單調乏味。20世紀初紐約作家Walter Hawleyzai在其著作《東方地毯的古典與現代》(Oriental Rugs Antique & Modern)一書中對卡什卡因地毯稱讚道:「全波斯境內,恐怕沒有比這裡的織品更加鮮豔奪目的。它的藍色愈加深邃、紅色經典非凡。這裡的羊毛製品精美絕倫、質地結實,卻比絲綢都要通透.放眼波斯所有的部落,卡什卡因的地毯恐怕是最著名的了。」

特色:抽象元素是其主要特色,以小動物和小人像為主。有別於傳統波斯地毯的流線型圖畫和中心團花圖案,卡什卡因地毯的中心部分常常用方格排布,錯落有致,內嵌抽象紋樣,色彩搭配簡潔,十分適合現代家庭裝飾。

波斯地毯是伊朗最美的明信片,精湛的地毯工藝使得這片國土自古以來便在世界上享有一定聲譽。波斯地毯編織十分講究,染色更是必需從天然植物或礦石中提取。大部分地毯都以抽象的植物與幾何圖案構成,多種多樣的紋樣讓每一張地毯都顯得獨一無二,極具收藏價值。

資料來源:《世界》雜誌

相關焦點

  • 波斯地毯 | 給歲月以文明
    當沙漠中迴響起了千年間的風鈴聲,用手輕撫著那地毯上精美的圖案,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軍策馬揚鞭的場景仿佛曆歷在目,波斯帝國曾經不可一世的驕傲已經在歷史的前進中殉情,留下了她最後的定情信物——波斯地毯。波斯帝國創造了許多不朽的歷史痕跡,早在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就不甘心自己的國民棲身在米底人的統治下,剛剛推翻亞述帝國的米底王不思進取,國力日漸衰落,於是居魯士二世趁機起兵攻陷了米底王國,將整個伊朗收入囊中,登基稱王,也就是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這是人類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帝國。
  • 這場展覽帶你揭秘神秘的波斯地毯
    地毯不僅僅是一件實體的物件,當它浸潤了時光的流轉洗禮,慢慢地成為平凡日子裡可觸的溫暖、家族傳承的信物和心中的秘密花園時,便有了溫柔和意義。2021年,恰逢中國伊朗建交50周年之際,昨天起,上海藝術品博物館「乘著波斯飛毯的翅膀」伊朗波斯地毯展覽上,觀眾可以看到近40件珍貴的波斯地毯。展覽由「敘古」和「耀今」兩個部分組成。
  • 強烈推薦:去伊朗,一定要知道10件事!
    說到伊朗,人們總會提到波斯。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設拉子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一千零一夜》裡的傳奇都城,是「玫瑰與夜鶯」的波斯靈魂。在設拉子,有著被譽為波斯最美清真寺的莫克清真寺,又被人稱作粉紅清真寺。
  • 原來,伊朗美得不像話!
    伊朗,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是全身裹著黑紗,眼神迷茫,見到生人羞澀垂下眼帘,扭頭匆匆而行的神秘女子;亦或在泛了黃卷了邊的千年古書中被風沙侵蝕幾千年殘存下來的遺蹟
  • 雅利安人的家園「:「波斯「為何改名為「伊朗「?
    文|環球情報員來源|國家人文歷史伊朗歷史源遠流長,其境內也存在著不少知名的歷史古蹟,是世界上知名的文明古國。不過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古代歐洲,都稱這裡為「波斯」。事實上,伊朗人從古至今就沒自稱過「波斯」,只有外國人會這麼叫。直到1935年,國際上才遵循伊朗政府的意願,統一稱其為「伊朗」。
  • 伊朗,這裡的美上帝都知道!
    伊朗,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是全身裹著黑紗,眼神迷茫,見到生人羞澀垂下眼帘,扭頭匆匆而行的神秘女子;亦或在泛了黃卷了邊的千年古書中被風沙侵蝕幾千年殘存下來的遺蹟;又或是曾經輝煌壯麗,山河壯美,而又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國
  • 外眼看進博丨記者探訪德黑蘭手工地毯店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多家伊朗企業展出精美的波斯地毯和手工藝品,接下來,總臺記者將走進當地的一家手工地毯店,帶你感受伊朗手工地毯的獨特魅力。  伊朗的手工地毯編織藝術歷史悠久、聞名於世,通常以真絲、純毛或者絲毛混合為原材料,圖案設計也具有獨特的波斯風格。
  • 長鬍子的「最美波斯公主」與流言蜚語
    近兩年來網際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模因,即19世紀「公認的最美麗的波斯(伊朗)公主」。
  • 走近「新月與薔薇」探知波斯上下五千年
    地毯?波斯貓?還是絲綢之路上的陣陣駝鈴?提起波斯,一股悠遠又迷人的氣息總是會撲面而來。對於許多人來說,「波斯」一詞代表著一種風情,神秘,讓人渴望去了解和感知。據歷史記載,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便與波斯建立起了直接聯繫。「波斯老賈度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的景象給古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散落塵世的創世之光——伊朗波斯宗教簡史
    伊朗地處西亞,是東西方眾多文明交融貫通之地。其前身波斯,作為絲綢之路中段的強大帝國,吸收各個文化之所長,又創造出了璀璨的波斯文化。因其神秘而浪漫的傳說,至今吸引著人們的想像力。《波斯王子》、《亞爾斯蘭戰記》,都藉助這一小眾IP繼續絢爛的遐想。伊朗(Iran)的詞源可以追溯到雅利安人(Aryan),這一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古老遊牧民族。
  • 伊朗手工藝品、波斯掛毯、日本阿波舞……中外文化聚進博
    中國的傳統泥塑、伊朗的手工藝品、波斯的手工掛毯、日本的阿波舞表演……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能看到豐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中國的傳統泥塑、伊朗的手工藝品、波斯的手工掛毯、日本的阿波舞表演……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能看到豐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 鄭和,為何也被伊朗人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僅是我們中國,伊朗人也將鄭和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這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鄭和的祖上說起。據史書記載,鄭和的祖上曾當過元朝的官員,叫做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這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在雲南省地方史裡非同小可,他曾擔任過雲南行省平章政事。雲南,是在元朝時期首次建省,因此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是歷史上雲南省的第一位行政長官。
  • 走進伊朗5000年的國家歷史,分析下古波斯文明有沒有被中斷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入伊朗的國家歷史,了解一下波斯文明的偉大。一、最早的文明大約在公元前4000多年,伊朗地區就誕生了文明,並先後出現了埃蘭和米底兩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埃蘭雖然被亞述所滅,但是米底最終驅逐了亞述人,統一了伊朗全境。埃蘭文明是伊朗最古老的文明,創造了古老的埃蘭文字和語言。
  • 為什麼馬雲給義大利寄語《圖蘭朵》,對伊朗卻問候了波斯小昭?
    @一啟書隨即查看了馬雲捐贈日本時,物資包裹上寫的是:「青山一道,同擔風雨」;捐贈伊朗的寄語寫的卻是:「浪滔滔人渺渺,海天雲外,心憂波斯小昭安好?」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馬雲給義大利和日本捐贈時,都寫了和對方國家相關的話題詩句,而對於伊朗,卻只問候了一個我國武俠小說中的虛擬女性「小昭」是否安好呢?
  • 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叫我們什麼?僅1個字,聽著很熟悉
    雖然古巴比倫王朝在公元前8世紀就已經毀滅了,但是他們的後人還是留存了下來,並且早在文明發源之初就往四處擴散,往西去的到了阿拉伯半島,往東去的就來到了現在的伊朗,也就是我們在各種文學影視作品中都常常聽到的「波斯」。
  • 漢交會各主題場館持續火爆,伊朗商家還計劃在武漢開專賣店
    在進口館展區,伊朗地毯、法國紅酒、荷蘭鮮花、越南咖啡、韓國護膚品、泰國零食等十餘個國家的特色商品集中展示、銷售,吸引眾多市民和客商參觀、採購。伊朗展區內,聞名於世的波斯地毯掛滿展廳,引來周邊市民前來打卡。伊朗經銷商何飛是個中國通,近幾天一直忙於向走進展區的市民介紹伊朗特色商品。
  • 歷史上的波斯人為何總是被外族統治?這個民族曾六次在伊朗建國
    波斯人是生活在亞洲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今天伊朗的主體民族,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大多數史學家都認為波斯人是公元前兩千年從中亞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後裔。在馬其頓人統治波斯幾百年之後,一個名叫阿爾沙克的東伊朗遊牧民推翻了馬其頓人的統治,建立了強大的安西帝國,但是這個阿爾沙克並不是純粹的波斯人,他屬於東伊朗的斯基泰人,但是他自稱是阿契美尼德王室的後裔。後來安息帝國在與羅馬的戰爭中國力衰竭,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代,後來一位法爾西地區的波斯總督統一了伊朗全境,建立了薩珊帝國,薩珊帝國是最後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波斯帝國。
  • 梁茵:波斯文明很偉大 伊朗被西方妖魔化
    梁茵:我想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伊朗這個國家真的是一個被西方媒體妖魔化了的國家,我們都被欺騙了,只有親身到那裡去感受一下才能夠知道什麼是偉大的波斯文明,什麼是伊朗這個真實的國家。阮次山:可以給我們舉個例子嗎?
  • 我們稱伊朗為「波斯」,那伊朗怎麼稱呼我們?很簡單,只有1個詞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而張騫手下的副使,出使安息國,也就是如今的伊朗,從此之後,兩個傳承千年的古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之後的安息國國王,更是給漢武帝帶來了鴕鳥蛋和幻術師。
  • 上海回伊朗!閔行這位「波斯王子」「流浪」了兩個多月還在路上
    ,1月14日從上海到杜拜,在杜拜待了近1個月,在土耳其待了快40天,現在想回伊朗回不去了,「從伊朗往土耳其的所有航班都取消了,伊朗人現在到任何國家,都不能去,本來爸爸2月26日準備到土耳其的,也來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