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說:「人到中年,連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
一句話,戳中多少人的軟肋。再苦再累,都要把笑臉和自信留給外人,就算內心已然崩潰,也表現得雲淡風輕,只在無人的角落裡,任憑淚水流下,任憑自己長籲短嘆。
尤其是在這幾個瞬間,總讓人感覺是那麼無助。
01
多年坐冷板凳,但升職加薪終成泡影。
同事曉武是領導的文字秘書,領導剛剛上任之時,找了好幾個文字秘書,都不滿意。曉武原先在社區當調解員,忙裡偷閒,酷愛寫作,時常有文章見諸報端,恰好被領導看到,幾番尋訪,如獲至寶。
六年的時光,似乎一轉眼就過去了,曉武破格調入行政單位,社區的同事到現在還不時提及;但曉武並未如大家所設想的那樣,一路「高歌猛進」。
雖然領導器重曉武,但只是在做事的時候,很是看重,一旦有提拔任用的機會,領導安排的不是親戚,就是那些和自己走得近的人。
曉武一個人養著五口之家,妻子在藥店上班,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老母親跟隨他們生活,他一個人的工資也僅僅只能維持開銷而已。
在社區工作之餘,曉武還能抽出時間去跑出租,賺外快,日子雖然忙碌,但收入還是可觀。可這幾年,天天伏案寫作,根本抽不出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眼看著領導即將卸任,曉武對於升職也不再抱有期望。只是,每每回到家中,面對妻子的嘮叨和母親的愁容,他便如坐針氈,覺得自己徒有虛名,卻並未給家庭帶來更多收入,內心倍受煎熬,不知該何去何從。
人到中年,不管在哪裡上班,能賺錢才是最要緊的。有的人,看上去有一份光鮮亮麗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看上去很穩定,但其實只是「窮得穩定」。想要去兼職,時間上不允許,工作性質也不允許,如果自己有想法,有本事,就只能選擇辭職,一切從頭開始。
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是去還是留,總是很糾結,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煎熬著。
02
孩子表現不好,成績下降,深感為人父母未能盡職盡責。
中午,和我同一個辦公室的秋雲姐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在教室裡和同學打架,讓家長趕緊過去一下。
秋雲姐放下電話就衝出了門,這麼冷的天,圍巾和手套都來不及戴上,她的心裡一定亂成了一團麻。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秋雲姐滿臉憂愁地回到了辦公室,要是我不在,估計她都要哭了出來。
人到中年,孩子就是最大的牽掛。每個孩子都傾注了父母全部的希望,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父母的心。不要說考試成績的起伏讓家長忐忑不安,光是輔導作業,就會讓很多家長崩潰大哭。
而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是的交朋結友,他的興趣愛好,他的待人接物,更是讓家長高度緊張,一旦與自己的認知有偏差,或者與大眾的審美有偏差,便恨不得能夠代替孩子去成長。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很多人總是在孩子犯錯之後,才認認真真地思考起這個問題。等到自己似乎摸著道了,孩子已經長大了,但此前的種種不愉快,早已經讓親子關係有了距離,有了隔閡,慢慢地成為一個心結,又需要在以後的歲月中,費盡心思去開解。
03
父母突患重病,卡上卻餘額不足,那一刻,覺得自己是個不孝子。
我們賺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小時候,常常對父母誇下海口,等他們老了,要好好孝順他們,住大房子,吃大餐,衣食無憂。
轉眼,自己已到中年,卻發現,自己背負著小家庭已經舉步維艱,對於父母,除了逢年過節,像走親戚一樣,平日裡,也難得回去幾次。更不要說,從手頭上擠出些錢來,為他們多做點什麼。
總在期待著,等自己再多賺點錢的時候,就為父母做點什麼。可等來的,只是他們一次次地把省吃儉用的錢又大紅包給我們的孩子,把土裡種的、水裡養的土特產,一次次地寄給我們。
他們的口中,總是說:「還好,還好,不用惦記。」可真的需要我們去照顧的時候,真的已經很不好了。
或許,對於勞累了一生的父母來說,也唯有在病重的時候,才可以坦然地休息幾天,至於病能不能治好,他們都已經無所謂了。
尤其是得知醫藥費是個巨額的數字,便會想方設法寬慰兒女,別浪費錢了,回家好好休養,就知足了。
面對著甘願為我們獻出一切的父母,我們卻無能為力,那一刻,多麼希望一切能夠從頭再來,在該發奮讀書的年紀好好讀書,在該努力奮鬥的年紀好好奮鬥,而不是像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
人到中年,看似堅強,實則脆弱。好不容易擁有的一切,卻害怕他們一夜之間,就從身邊溜走了。
就像那個相守了半生的愛人,平日裡不言不語,卻突然說:「我們分手吧。」再多的挽留,都無濟於事,打定主意要走的人,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人到中年,輸不起了。事業也好,感情也好,家庭也好,健康也好,任何一個平衡的打破,都會讓人陷入崩潰的邊緣。
告訴自己,要堅強;告訴自己,要挺住!因為,身後已經沒有人可以依靠,也沒有人可以傾訴。這個世界上,你唯有靠自己,孤獨且執著地活下去。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