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又到了吃羊肉進補養生的好時機,在朋友圈經常看到晾曬各種羊肉涮鍋、羊肉燉菜、羊肉湯養生美食,但你吃對了嗎?
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可謂是一舉兩得。但是羊肉雖好,食用起來還是有禁忌的。
冬季進補食羊肉,適合你嗎?
01
羊肉並不是人人皆宜
羊肉雖是冬季良好的補益之品,但也有其適應證。
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肝病者不適合吃羊肉;口舌糜爛、眼睛紅、口苦、煩躁、咽喉幹痛、牙齦腫痛者表現為熱證者不適合食用;腹瀉者不適合食用;服中藥者,若方中有半夏、石菖蒲等不適合羊肉。
另外,高血壓、肝陽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則容易引起頭暈。
02
吃羊肉時忌喝茶
因為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後馬上飲茶,容易引發便秘。
03
不與西瓜等寒涼食物同食
當人體的正氣虛時,六淫邪氣入侵,人就會容易生病,當一個人的正氣旺盛,就會與致病邪氣相抗拒,就不會生病。同時因為羊肉性屬大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食物,冷熱積聚,不宜維護「正氣盛」。
04
忌吃南瓜等辛溫燥熱之品
南瓜性屬溫熱,和羊肉同屬於溫熱的食物,所以不可以一起吃,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醋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以防上火。
教你挑出新鮮羊肉
01
整塊的羊肉,摸一摸
新鮮羊肉摸上去有點黏,能輕易粘住小紙條。
打過水或不新鮮的就不會有這種黏手的感覺。
新鮮羊肉肌肉結構堅實而有彈性,購買時,可以觀察一下羊肉的肌肉纖維,越細嫩緊密的越好。
02
帶骨的羊肉,看骨骼
購買帶骨的新鮮羊肉塊時,可以比較骨骼的粗細。通常骨骼越細的,說明羊的年齡越小,肉質也更鮮嫩。
03
切片的羊肉,觀色澤
新鮮的羊肉片,因為肌肉纖維緊密,而不新鮮的就軟塌塌的。
凍羊肉可以從色澤辨別,新鮮的凍羊肉色彩鮮亮,應呈鮮紅色;而時間放得久的,則會凍得顏色發白。反覆解凍的羊肉,也不新鮮,往往呈暗紅色。
羊肉是肥瘦相間的,脂肪部分應潔白細膩,如果變黃,就說明已經凍了太長時間。
「三看」遠離假羊肉
1、看色澤。羊肉的顏色是鮮紅色,但比牛肉略淺,而豬肉是粉紅色,鴨肉則是暗紅色。
2、看紋理。羊肉的紋路較細,呈條紋狀排列分布。
3、看脂肪分布。牛肉和羊肉區別於其他肉類的一大特徵就是瘦肉中混雜脂肪,俗稱「大理石花紋」。
羊肉的多種做法
01
燉、燜、蒸
燉時,營養成分部分溶入湯裡;燜、蒸時,營養成分基本還在肉裡,適合嗜肉族。
燉湯時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燉半小時成奶白色湯,撈出湯骨,再將洗過的羊肉放入鍋中,加入蔥、姜小火燉製。如果用砂鍋燉,風味更好。
02
涮
很多人不喜歡羊肉的羶味,涮著吃就可以減少羶味。
此外,冬天將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也可以把羊肉中的羶味物質浸出。
提醒
麻辣湯底涮羊肉,吃了易上火。可同時吃些銀耳、梨等生津潤燥的食物,或喝點菊花茶去火。
由於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蟲,應選經過質檢的羊肉片,並且涮至熟透。
03
爆炒
以蔥爆羊肉為代表,選用鮮嫩的後腿肉或裡脊,切成薄片,配上新鮮蔥白,浸漬後用旺火急炒。
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還能發汗解毒。
04
烤、炸
烤、炸羊肉的代表菜有羊肉串、燒羊肉等。這兩種做法油分很大,而且烹飪溫度過高,營養損失也最嚴重。
自己在家烤羊肉時,可用孜然、香葉、鹽醃一小時後上鍋蒸,再放在180℃左右的烤箱中烤,這樣能減少油分。
來源/紅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