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這是我看過拍得最辛苦的日本電影了

2021-01-09 願溫爾耳

網友評論:部災難片的災難選得很好,不需要殭屍入侵、世界末日,只要沒電,就夠現代人夠嗆的了。故事的發展看了開頭基本上可以大概猜出結尾。我一直期待高潮,也就在那個殺豬爺爺出現的時候激動了一下。總體這個公路線有些平淡了,當然還是不錯的,小曲折,小溫馨,也許是有喜劇這個標籤,他們一路上的難度係數降低了不少。就災難片而言,這部電影似乎是本著人性向善的視角發展的。明明剛剛停電的時候,就有人嘗試偷爸爸的自行車,隨著情況惡化,他們卻還能一直保存住食物和自行車,真是不可思議。說是家人之間的溫情,羈絆,可是一開始對樓梯上無助的老婆婆袖手旁觀的不就是爸爸嗎?對隔壁夫婦說謊掩飾的不就是這家人嗎?說什麼溫情,也不過是極自私的溫情而已。在過河時兒子丟下老爸不就看出來了?在鐵路上,母親摔斷腿,後有兇狗,我本以為兄妹倆會把母親丟下,這樣這部電影得深刻多少。最後電影還是選擇了喜劇,拋棄了災難。他們也沒吃多少苦,終是安定下來了。殺豬爺爺那段是最精彩的一段,可是當他們毫無留戀地離開之時,我已經看清了人性本惡。也許不是這部電影的喜劇與災難左右互搏,彆扭得很,而是我心裡的人性之惡與人性之善相互搏擊,難以平衡。災難發生後的世界,像這部片子裡這樣就好了。

生存家族

網友評論:一部電影在主要的旋律主題下能夠通過一些細枝末節立體反映一些東西,是我喜歡並且給它四星半的理由。電影的前半部分特意把燈光關掉,當整個日本停電,大家在微亮的蠟燭中吃晚飯,一時我甚至也覺得自己所處的世界也停電了。對於鄉村自給自足的村民來說,沒有電,確實不算災難。但對於生活在都市現代化的人們來說,21世紀最大的災難,就是-停電。很少有人去設想,沒有電,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怎麼樣。這部電影的導演選取這樣一個看似平常的角度以震撼的呈現效果,讓我們知道,沒有電,沒有公共運輸,沒有水,不能用ATM,現金為王,一輛自行車成為最寶貴的資產,社會開始回到以物置物的原始社會,我們這些現代人,忘記了最基本的生存規則,竟淪為這些高科技發展的奴隸。有人說,隨著機器化的發展,今後的人們,將會成為機器的奴隸,因為我們的生存技能開始退化,最後只能依靠機器人。這部電影的主旋律主要是想要表達這個的吧。而在表達主旋律的同時,導演又能通過一些小細節展現我們這個社會所共有的一些東西,使得整個電影要表現的更加飽滿與立體。丈夫與妻子。最開始的丈夫虛榮,自私,自大,大男子主義,逃避責任,將教養孩子的任務全部放在妻子身上,這樣的父親也給女兒樹立了一個不好榜樣,爸爸斥責女兒外出逃難還帶著假睫毛,然後女兒輕輕鬆鬆就用假髮懟過去了。

生存家族

網友評論:男主禿頭大叔,一開始看的時候滿滿嫌棄。一雙兒女和父母之間的相互不理解。感覺一眼就能看穿導演的套路。好在,片子裡仍有很多驚喜。下面細說。1、對於停電的描寫。節奏性非常好,停電幾個小時、幾天、一個禮拜以上,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描寫,可以說非常到位。一開始,人們覺得停電只是短時間的問題,等著來電就好,仍去上班上學。到漸漸的,有部分的人開始意識到,應該往有水的地方走,禿頭大叔還不太理解。包括小區裡的居民的反應,一部分人先走了,一部分人會倡導堅守社區。主人公一家,開始逃亡的時間節點應該算是大多數人的時間選擇。一路選擇自行車,導演設計這一家在路上遇到的各種看似奇葩,又格外真實的事件。2、運用了對比。印象很深刻,在高速上,遇到另外一家四口人,同樣是騎車趕路,對方一家的從容優雅,與主人公一家的狼狽不堪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小小的普及了一下野外生存常識,導演,高!3、對於母親形象的描寫。全家在商量逃亡計劃的時候,父親扮演了拿主意牽頭的角色,可是當決定先買機票去外公家的時候,發現現金是不夠的,這個時候,母親拿出來自己藏著的私房錢,救了急,得意1,後來在路上,又用低價買了整箱純淨水,後面多虧了這一箱水,多麼明智,得意2,用偷偷帶出來的一瓶酒,換了一袋米,得意3......女性的生活智慧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細節裡體現的漓淋盡致。另外,總覺得女主有點像霍思燕。當然,還有在鄉民家生活的場景,對手機從必需到扔掉的刻畫,等等等等,處處能感受到導演的用心。全程刻畫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對於生存資源的依賴,生存能力的不足。荒誕又真實,看的心有戚戚。

生存家族

網友評論:看完這部電影,想起小時候的一個情節。即使是成人之後,也是戀戀不忘,甚至無數次的和朋友們談起它:平常在家裡的時候,大家都各做各的事情。即使是還在讀書的我們,都已經被電子信息所淹沒。而偶爾的停電,卻成了我和弟弟妹妹們在一起聊天的時光。我還依稀的記得,昏暗的房間裡那一盞微亮的燭光,三個孩子一起躺在地下,在說著平日裡沒有講完的話。笑的真的就如孩子一樣。那種幸福感,和來自於血液親人裡的溫情,讓成年日漸冰冷的心,都有點融化了。為什麼我會對這樣的情節印象深刻,以至於就像健忘症一般,一次次地和朋友們談起。也許,在信息焦慮之下的我們,真的越來越缺少了真實的溝通了。很多的信息,很多的感情,通過電腦的數據傳輸給另一方。而缺少了一種真實感。我記得停電時,我們三個人的表情,記得那時候的心情。網絡和電力帶給我們的,只是冰冷的數據而已。人類的文明不停的在進步,但是人類的情感卻越來越退化,越來越缺少一顆理解和寬容的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忘記去體察身邊人的心情。畢竟,豐富的網絡生活都已經讓我們應接不暇。對於人類的心意,這種看似「渺小」的東西,真的是難以提起興趣麼?可是,這明明是更重要的呢。現在,弟弟妹妹已經身處遙遠的美國。我們之間的交流只限於在網上。如果沒有電力,那麼所有的聯繫只會消逝於無形之中。所以,是應該感謝如今文明帶來的便捷。還是應該去感慨進步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對於我而言,懷念的依舊是那個停電的日子,和屋簷下暢談的家人們。

相關焦點

  • 日本電影:生存家族
    Tokito 藤原紀香 Norika Fujiwara 大野拓朗 Takuro Ohno 志尊淳 Jun Shison 渡邊繪裡 Eri Watanabe 宅麻伸 Takuma Shin 柄本明 Akira Emoto 大地康雄 Yasuo Daichi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生存家族電影中
  • 看過拍得最辛苦的日影
    如果讓我選,世界末日應該是——停水、停電……有部日本電影,就講了這樣一件聽到都讓人顫抖的事——假如世界沒有電。《生存家族》サバイバルファミリー這部《生存家族》的口碑,同樣不俗。爸爸慫啊,最擅長推卸責任,立馬否認,「我沒有,絕沒有,我沒有說大阪有電。」這下惹毛了兒子,真是沒見過這麼可惡的爸,立馬加入,開始一起懟他爸。就在這個尷尬的時刻,大家都等著媽媽站隊。
  • 喜劇中帶有恐怖,拍得最辛苦的日本電影,沒有了電會這麼樣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以某某片出名,其實,日本的喜劇片也是很不錯的,在還不知道這部電影之前,我真的沒有想過這種情況,沒有水,沒有電,人類該如何生存。喜劇中還帶有一絲恐怖感,這樣的喜劇片你看過嗎?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 日本電影《生存家族》短評
    《生存家族》這部日本電影上映於2017年,豆瓣評分8.1。《生存家族》講述了日本大都市因特殊原因電力、交通、網絡系統等癱瘓了相當長的時間,人們面臨諸多困境,特別敘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為求生存與社會這個大家族的或常人或旅客或商人等各自尋找出路的故事。這部電影揭示了一些深刻的現代科技發展的缺陷與對社會美好追求相背離的一些現象。比如對科技帶來的便捷與過度依賴的反思、憂慮,對一些原始性的生活層面的東西的重現與其美好描繪。
  • 《生存家族》:電影的魅力來自於家庭
    看《生存家族》可以體驗兩個小時的日式溫柔。電影給了一個很極端的設定:當全世界都停水停電,瑪莎拉蒂都換不來一瓶水,工業社會退回農耕文化,人類該怎樣尋求生存?其實這個設定是有意思而且極有現實意義的,畢竟當代人誰不是手機控?誰又能在夏天離開空調和車?
  • 自然災害下人處境的思考——以日本電影《生存家族》為例
    日本電影《生存家族》中講述了2016年日本東京地區因為太陽黑暴活動造成全球範圍內停電兩年,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電影以鈴木義之一家為觀察視角,記錄了四口之家在自然災害中的生活狀態,輕鬆幽默的氛圍中使觀眾產生思考。
  • 《生存家族》2017 全世界沒了電怎麼辦?高分電影《生存家族》
    這就是2017年的日本電影《生存家族》,被人稱為最牛逼的科幻片之一。◎譯  名 生存家族/求生家庭/生存家庭/求生走佬Family(港)◎片  名 サバイバルファミリー / Survival Family◎年  代 2017◎產  地 日本
  • 從日本電影《生存家族》看土地的價值
    一《生存家族》是一部比較另類的日本電影。這是一部幻想片,但又不是一部科幻片;它描寫災難發生之後普通人如何應對生活,但又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災難片;可以稱之為一部喜劇,但是在笑點之餘又讓人感到莫名的辛酸;甚至可以把它當成一部公路片,因為大部分時間主人公一家都在路上,但與傳統公路片又完全迥異。
  • 《生存家族》影評
    日本影片,印象裡除了動漫,好像就再沒有接觸過其他的題材,說起日本,第一印象永遠是宮崎駿,直到我前段時間偶然間看了一部電影《生存家族》之後,便開始瘋狂的迷戀上了小清新的日本電影。惡補了《小森林》《比海更深》《街角洋果子店》《海街日記》等等,都將日本電影的溫情展示得淋漓盡致。
  • 《無人知曉》悲,《小偷家族》喜,是枝裕和拍過得底層日本現狀
    這是電影《無人知曉》故事的全部,《無人知曉》改編至1988年發生在日本西巢鴨的真實故事,在真實的故事裡,那個象徵著雪的孩子最終腐爛在了屋裡,而惠子則在看到新聞以後從遠方歸來,等待她的卻只是入獄三年,緩刑四年。2019年上半年,《何以為家》看哭了整個世界的人,電影中的男孩憤怒的質問著眼前的父母:「你生了我,卻不養我,那你為何要生我?」
  • 《生存家族》的「災難」寓意與日本「後3·11地震」時代家族敘述
    >「災難」寓意與「後3·11」時代的家族敘述對於熟知日本導演矢口史靖的電影作品的觀眾來說,其自編自導的《生存家族》(原題:サバイバルファミリー)無論是從主題內容,還是風格上來說,只是延續著他一以貫之的主題內容與類型表達。
  • 日本電影《生存家族》,全世界停電了,你該怎麼辦?
    今天柯本和大家聊一部腦洞大開的日本電影,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生存家族》影片於2017年上映,豆瓣評分8.1分,由矢口史靖執導,小日向文世、深津繪裡、泉澤祐希、葵若菜主演。鈴木一家是生活在東京的普通日本家庭。
  • 六月好片不多,但《生存家族》你一定要看啊
    一想到從此以後就要過上沒有Wifi,手機電腦全部都沒電的日子,就問你慌不慌? 最近就有一部腦洞清奇的日本電影《生存家族》即將在內地上映,僅僅用一場全球性的停電事故,就將災難片挖掘出了全新的深度。這部電影在去年豆瓣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榜單中名列前茅。 導演矢口史靖,是日本當今最富盛名的獨立導演之一。
  • 電影《生存家族》,一次「荒野生存」,引發對親情的思考
    我們曾經無數次地幻想過未來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可能每個人的設想都不同。電影《生存家族》用停電的方式阻斷了人們對未來的想像,當我們越來越依賴電力生存時,一旦停電可以說是一場災難。《生存家族》可以說是一部另類災難題材,不同於外星生物入侵,或是自然災害,就是看似普通的停電。
  • 解讀▕ 《生存家族》最兇險的大自然?也是最治癒的災難片!
    這部電影是最近個人最喜歡的日本電影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好看,觀感很舒服。
  • 《生存家族》:只要斷個電,一夜回到解放前 | B叔看電影
    所以末日題材的災難片往往給觀眾距離感,但是一位日本電影人矢口史靖卻拍了一部畫風奇特的末世災難片,跳出了前人的局限,讓這個時代的觀眾更有帶入感,就是《生存家族》這部由矢口史靖執導的《生存家族》,雖然有著末世災難片的核心,但是更多的是闡述了另外一種家庭紐帶的感情。在很多電影資料頁上,本片都被寫成了「喜劇片」。
  • 《生存家族》電影
    《生存家族》一部看似平淡,實則深刻的電影,與其說這是一部影片,不如說這是一則警示:
  • 清明談親情:推薦日本電影《生存家族》
    最近突然電影癮爆發,看了好多個電影。比如和瓜媽一起約看了燒腦懸疑片《調音師》,和22以及爸爸在家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以及李安導演的大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突然發現印度電影還真的挺好看的,不同於現在國產電影的無釐頭尬笑和青春片的各種一言難盡,也告別了以前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刻板印象,電影裡不斷的給我們傳達的一些關於人性的思考。不過,說句實話,可能我還是沒辦法去直面那麼多人性之惡,每次看完,心情都略有些沉重。
  • 《生存家族》:一部腦洞電影,看一家四口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
    《生存家族》宣傳照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日本影片《生存家族》講的就是因為不明原因看完令人深思。話說在日本東京生活著一家四口,鈴木先生是一位公司職員,典型的工作狂。然而回到家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人,下班往沙發上一挺,然後就是看電視。
  • 災難片的較量,《釜山行》和《生存家族》哪一個更勝一籌?
    今天我就以兩部高分災難片:韓國電影《釜山行》跟日本電影《生存家族》來做個對比,來探討一下哪一部災難片更勝一籌?導演風格:兩部電影在當地都拿下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延相昊導演的《釜山行》讓他獲得很多的獎項。而《生存家族》曾被提名為豆瓣年度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因此受到了國內影評人的廣泛關注。多人觀影,也拿到了8.1的高分,兩部電影為什麼那麼受歡迎?這就要說到導演的個人風格了。延相昊是韓國知名的動畫導演,因為《釜山行》成功轉型為電影導演。韓國電影一般都會從細節裡透出很現實的問題,例如《釜山行》裡透露出醜陋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