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璋派張松出使曹操以謀求曹操出兵援助對抗張魯,不料張松卻藉機出賣了劉璋,私自畫了一張益州地圖,準備以此地圖做為投名狀投靠曹操。
可是在張松出使曹魏過程中,曹操壓根兒看不起張松,結果張松的地圖也沒送出去,最後益州才被劉備搶漏。
為何曹操看不起前來送地圖的張松呢?主要原因在於曹操以貌取人,張松狂懟曹操,曹操想拒絕劉璋。
1.曹操以貌取人
據史料記載,張松"其人生得額钁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言語有若銅鐘。"可見張松外貌十分醜陋。面對相貌醜陋的人,大家恐怕心情都不會好,何況當時的梟雄曹操?
曹操佔據了古代核心中原之地,各種人才眾多,而曹操遇見到的人才自然也非常多,便對外貌有要求開始以貌取人,自然看不起醜陋外表的張松。
2.張松狂懟曹操
張松性格有點狂傲,與曹操一見面就狂懟曹操,為此曹操心裡非常窩火,不可能正眼看張松。
張松初見曹操,便直揭曹操痛點,言語上不斷頂撞曹操,如「丞相用兵如神,所向披靡,比如說宛城戰張秀,赤壁遇周郎,潼關拒馬超,都是戰功卓著啊」。
後來張松又出絕技背誦《孟德新書》,故意說此書早就有了,並且益州之人早就看過,而《孟德新書》是抄襲前人書籍。害得曹操一氣之下燒掉書,張松懟得曹操大怒,最後曹操將張松痛打一頓後趕走。
曹操與張松會面如此不快,曹操又豈能看得起張松呢?
3.曹操拒絕劉璋
張松代表劉璋出使曹操,劉璋的目的是想想抱曹操的大腿,尋找靠山。當時局勢下"張魯欲興兵取川,急報知劉璋。璋平生懦弱,聞得此信,心中大憂。"
曹操知道劉璋派張松來的目的,而當時曹操的決定是拒絕劉璋的要求,所以故意為難張松。
對此決定,曹操曾這樣解釋,一方面曹軍剛與馬超等諸侯大戰,資源消耗巨大,急需休養生息,不可再戰。另一方面,張松此次前來目的明確 ,正是代表劉璋前來求援,而益州北有張魯,東有孫劉,曹軍出兵也不一定能取勝。
總而言之,曹操本就不想出兵幫劉璋,一見張松醜陋更加討厭,加上見面時張松狂懟曹操,所以曹操自然看不起張松,當然曹操也沒想到張松是帶著地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