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三國25赤壁戰前曹操眾多謀士為何沉默?勝利已經讓曹操飄飄然

2020-12-22 源頭之水117

曹操佔據江陵後之後,才騰出時間處理荊州的事務處,除劉琮被封為青州刺史之外,韓嵩、蒯越等這些投降派共有15人獲封侯爵,曹操意在籠絡天下士子之心為之後用兵江東掃除障礙。

也有不少效果,比如張昭心裡沒少嘀咕他們命咋這麼好。在曹操的陣營裡向來不缺少高水平的謀士,曹操也往往能夠虛心納諫,但南徵荊州卻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郭嘉去世,讓他不僅失去重要軍師,也失去了一位傾心相交的朋友。

統一北方之後曹操曾希望荀彧能擔任三公之職,但荀彧卻一連推遲了十幾次。隨後曹操則乾脆將三公的官職全部廢除,自己當起了丞相,個人慾望迅速膨脹的曹操和一心匡扶漢室的荀彧之間的分歧日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就得未雨綢繆預備好接替荀彧的人選,荀彧人品端正,居中持重多年又是潁川士族族集團的領袖。

而能替代荀彧地位的,只有同樣身為潁川士族代表的荀攸,於是曹操拜心思縝密沉穩多謀的荀攸中軍師負責後方,也不再隨軍徵戰。因此南下荊州,郭嘉去世,荀彧分歧嚴重,荀攸留守後方。曹操身邊的五位主要軍師只有賈詡、程昱,得知劉備逃往夏口投奔孫權之後。很多官員都認為孫權一定會殺掉劉備,如遼東公孫康主動送來袁氏兄弟人頭表示臣服。程昱認為孫權不是公孫康他非但不會殺劉備,反而聯合他與我們抗衡。曹操撫摸程昱後背感慨地說到仲德啊,遙想當年大敗兗州,若不是聽從你的計謀,我怎麼能有今天的成功呢?

曹操的軍師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程昱也是看到曹操一臉得意和勃勃野心。作為漢臣,程昱過多牽扯其中背上千古罵名,於是回答道人只要懂得知足,就不會因為貪婪而自取其辱,如今也到了我該急流勇退的時候。程昱委婉地勸曹操,不要得意忘形。程昱提出歸還兵權想法,能夠商議大略的對象就只剩一個賈詡。

賈詡也不同意立刻用兵江東,他認為荊州人心尚未完全恢復。於是便對曹操說當初攻破袁氏,現在收復荊州。已經是威名遠揚,如果把心思放在招攬賢才,這樣百姓安居樂業上自然會俯首稱臣,何必興師動眾。但此時曹操的眼睛已經長到了腦門上,哪還有什麼鞏固統治執政安民的耐心,所以對於賈詡的勸告,曹操也沒聽進去。

在曹操心中孫權與劉琮都是坐享其成的公子哥而已,劉琮舉州投降的消息可否嚇得孫權曹操不清楚。但卻把遠在西川的劉璋嚇得不輕,早在曹軍南下之前就派人前來拜見曹操,表明了想要歸順朝廷。曹操很高興加封劉璋為振威將軍。在曹操南徵的路上,劉璋又派來益州別駕張素,給曹操送來了300名老兵和一些皇家器物。曹操再次接受了劉璋的誠意,並封張素為廣漢太守。

曹操佔據江陵之後,殷勤的劉章又用張松為使者,第3次出使曹操。劉璋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頻繁派人前來示好,說到底是怕價碼不夠投降吃虧又怕巴結不上招禍一遍遍地來試探曹操的誠意。形勢已經今非昔比,荊州的平靜來得太容易了,志得意滿的曹操現在對劉璋的態度就是劉琮已經投了,孫權也快了,連投降都得上趕著排隊了。以前是盼著你主動,現在無所謂了,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曹操對張松當然也就沒什麼好臉色,最後只拿了一個比蘇縣令的官職別把張松給打發。

張松身為益州別駕算得上二把手,到了曹操給了個縣令對張松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侮辱。他也由此恨上了曹操,錯過收復益州最好機會的曹操。此時並不自知他自信滿滿地給孫權寫出了一封信,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討伐叛逆,劉琮已經束束手就擒。如今我領80萬大軍願與將軍會獵。曹操覺得孫權看了不尿褲子就算不錯了。208年12月曹操點齊兵馬連同新收編的荊州水軍共計21萬人,水陸並進,從江陵浩浩蕩蕩地向夏口進發。

相關焦點

  • 漢末三國助曹操成為北方霸主的智囊團:曹操五大謀士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
  • 三國英雄眾多,為何曹操最得老外喜愛?
    小編綜合了各個國外網友的評論,做了以下幾個推斷:第一 曹操厲害 軍事能力高超曹操在軍事上的戰略運籌、決策指揮,都證明了他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級人物。曹操雖然也經歷了幾次大敗,但他的將領都沒有背叛他的。而且成王敗寇吧,誰讓曹魏贏了呢?在領導方面,曹操也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赤壁,曹操敗給疾病?
    幾大戰役幾大戰場,赤壁絕對是少不了的一個是三國格局得以形成的關鍵戰役▼赤壁之戰爆發的前一年,曹操完成了基本統一北方的歷史使命,統治了包括今天山東、河南、河北、山西以及遼西等地在內的北方大部分地區。而在接受了荊州的投降之後,曹操集團不僅獲得了南北方的水陸樞紐,而且還得到了整個南方開發最充分的地區,可謂如虎添翼。
  • 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
    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時間:2020-12-02 16:26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那些事兒:曹操的五大謀士之一 程昱為何能配享曹魏太廟?
  • 真相:程昱在赤壁之戰前突然交出兵權竟是因為...
    (圖)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東漢後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被曹操徵辟為壽張令,從此為其出謀獻策、徵戰四方。然而,就在曹操於公元208年準備在赤壁攻打孫權、劉備為徵服天下作準備時,曹操還在撫其背感激程昱當年堅守兗州功勞時,程昱一句「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突然主動交還兵權,從此闔門不出,給歷史留下一團迷霧。程昱為何會在曹操會兵赤壁以圖徵服天下關鍵時刻,突然交出兵權,從此闔門不出呢?歷史沒有交待,似乎也無人作出分析,似乎很突兀,令人不解。
  • 郭嘉:曹操的第一謀士
    郭嘉:神機妙算的青年才俊文/沈忱 崔文  郭嘉在三國時期的眾多謀士之中稱得上是非常特殊的一位
  • 曹操手下當中的戲志才和郭嘉,為何會英年早逝,莫非有內幕!
    在三國時期曹操跟北方的袁紹在官渡一戰定輸贏,從而成就了北方的霸主地位,本以為曹操會借勢而起,直接接帶著巨大的勝利一舉南下,將劉備跟孫權平定,早日實現一統天下的理想
  • 赤壁之戰曹操那麼多謀士為何看不出周瑜的火攻計來?
    曹操另一路由襄陽出發,沿漢水自北向南出發,由都督護軍趙儼統領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約三萬多人,沿漢水南下,這一路人馬最終沒有參與赤壁之戰,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曹操本部在赤壁敗得太快了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三國時期,劉備多次因為戰敗投奔到各路諸侯帳,又都突然離去。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
  • 程昱為何在赤壁之戰前突然交出兵權
    然而,就在曹操於公元208年準備在赤壁攻打孫權、劉備為徵服天下作準備時,曹操還在撫其背感激程昱當年堅守兗州功勞時,程昱一句「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突然主動交還兵權,從此闔門不出,給歷史留下一團迷霧。程昱為何會在曹操會兵赤壁以圖徵服天下關鍵時刻,突然交出兵權,從此闔門不出呢?
  • 諸葛亮名震三國,卻為何被曹操無視?你看看曹操是怎麼評價法正的
    三國時期的曹操,對人才的點評和解讀非常精準,比如跟郭嘉談論完畢後,便脫口而出:能讓我成就大業的,就是此人!
  • 三國時期曹操帳下的五大謀士,你知道幾個
    曹操作為東漢末年佔據了整個北方的最強勢力,手下自然人才眾多,武有夏侯兄弟,五子良將攻城掠地,鎮守一方;文有五大謀士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那麼曹操的五大謀士到底是哪五個,而他們又各自有什麼樣的功績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一位鬼才軍師,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三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魏國雄主曹操是個很多疑的人,對身邊的將軍、謀士要求很嚴格,很少輕易讚美他人。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的,曹操曾公開表示:「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這人當然就是有著「鬼才」之稱的郭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了。在傷心之餘,梟雄曹操讓荀彧推薦一位謀士來接替戲志才的位置。
  • 曹操唯才是舉很少處決自己的謀士,為何要殺掉「足智多謀」的許攸
    官渡之戰時許攸在曹操與袁紹對峙的關鍵節點投靠了曹操,並獻上偷襲烏巢的妙計,幫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決定性勝利。後來曹操攻打冀州,許攸獻計破城,因為出言不遜而被殺。 《三國演義》說許攸口出狂言被許褚所殺,而歷史上的許攸是被曹操所殺。
  • 曹操的赤壁之敗:一場戰前已註定失敗的慘案
    孫子在這裡所說的「算」,是指戰前的戰略謀劃。戰前的戰略謀劃周密與否,對戰爭勝負有著決定性影響。 曹操赤壁慘敗,其根子是在戰前埋下的。曹操消滅袁紹、徵服烏桓、統一北方之後,對接下來進行的南徵軍事行動,嚴重輕敵,急於求成,鑄成了一系列戰略性的失誤。
  • 「老潘閒說三國」——英雄曹操
    我認為這兩句話是詞作者信手拈來摘抄曹操的、毫無違和感的神來之筆。曹操先和劉備青梅煮酒時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後來又在兩軍陣前第一次見到少年豪傑孫權時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備與孫權後來都是稱了帝的人,而曹操則瀟灑地說:天下英雄,何須以帝位自累!兵敗赤壁,受人攻訐時,曹操坦誠卻又極自信地說:天下如沒他曹孟德,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而且曹操說到做到,終其一生未稱帝!
  • 官渡之戰前,郭嘉向曹操列出:袁紹有哪十敗?曹操有哪十勝?
    最後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佔據河南,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徵四方」),威勢大增。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戰勝公孫瓚後,據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繼續揮師向南以逐鹿中原。
  • 赤壁之戰 打敗曹操的不是孫劉聯軍?
    赤壁之戰的開始之前,曹操已經平定了北方戰場,覬覦南方。趁著荊州劉表病死、劉琮繼任的時機,曹操接受荀彧暗度陳倉建議,抄捷徑輕裝前進,直接逼得劉琮投降,佔了荊州。直到這時,一直依附劉表、屯兵樊城的劉備才察覺到曹操的到來,撤兵至樊口。面對號稱八十萬人馬、來勢洶洶的曹操,身處困境的劉備,只能與江東孫權結盟,共拒曹兵。
  • 虎痴許褚一劍殺了謀士許攸,一向愛才的曹操為何沒有動怒?
    就好比楊修,他的才華不在司馬懿之下,為何他年紀輕輕就被處死了,而司馬懿卻活過了曹家三代人,最後司馬家坐收漁翁之利,成為了三國爭鬥中最大的獲利者?要說曹操疑心太重、殺人如麻,可若是他有一絲的婦人之仁,恐怕也不會成就當時的霸業,畢竟能夠讓「三國第一神兵」、從不服管的青州軍只聽命於他一個人,這種魄力一般人是沒法擁有的。
  • 三國謀士裡最聰明的是誰?若此人不死,赤壁大戰會是另一種結局
    在三國初期所有諸侯當時都比曹孟德用實力,但是沒有一個人能看得這麼遠,天下諸侯一起會盟,十八路諸侯望著一站著大半個江山就在我們的腳底下了。結果會完盟以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啊,沒人願意出力呀。但曹操為什麼能夠成功?曹操廣州賢才,你們知道曹操的謀士有多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