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主講人
馮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旁治商周考古學、先秦史、天文年代學、歷史文獻學、民族古文字學、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2部,發表論文240餘篇,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時間
2020年 12月26日 9:00—12:00
講座內容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深永綿長。
今天的考古學資料顯示,傳統認為的五千年文明史已不能概括中國歷史的全部,距今六千五百年前的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存不僅在時間上超越了我們對傳統文明的固有認知,而且展現了先民在天文、政治、宗教等方面所建構的知識體系與思想觀念。文化是傳承的,為我們今天所熟知,又何嘗不是數千載文化的積澱呢!回顧早期文明成果不僅有助於我們傳承中華文脈,而且在當今社會,對於國民樹立文化自信乃至民族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辦方
國際儒學聯合會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
媒體支持
騰訊新聞
收看方式
本次講座開通兩個直播渠道,一個是「大道知行」,一個是「騰訊新聞」。點擊下方任一連結即可收看。
大道知行:https://m.lizhiweike.com/lecture2/20682456?st=sharelink&inviter_id=101874034&from_old_lecture=1
騰訊新聞:https://view.inews.qq.com/a/ELB2020121500918500?cur_vid=1226935301&sharer=o04IBABAjSJdNUfdOx4xzkJ5OO5g&uid=&shareto=&openid=o04IBABAjSJdNUfdOx4xzkJ5OO5g&key=&version=27001539&devicetype=android-29&wuid=oDdoCt_aepi71LlyHPcIwSx1Qwt4
大道知行講堂公益講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在當代社會,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仍然是成就一家之言的必經之路。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國際儒學聯合會儒學與企業管理委員會特別推出「大道知行講堂」系列講座,以「傳播儒學思想,分享管理經驗,探討儒學與企業管理之道」為宗旨,特邀國內外著名教授、學者擔任特約講師,為企業家及企業管理者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解決企業自身的精神動力問題,使企業邁向「義利統一,德福一致」的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