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滑雪,今年鄙視鏈你都進不去

2021-01-13 騰訊網

按年底朋友圈秀滑雪照的頻率,2022年冬奧會「讓3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大概快實現了。

為了年度第一項KPI,雪場誕生了大量的「季節性限量友誼」。彼此之間心領神會:嗯,大家都是有錢有閒、敢於冒險、優雅時尚,迷戀極限運動new money形象。

這種誘惑讓雪場市場大幅暴增。

攜程雙11期間,國內滑雪門票和玩樂產品訂單量比去年同比增長860%,滑雪主題遊產品預訂量增長超350%。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全國已興起約770餘個滑雪場,從雪道上呼嘯而下的1305萬人,約佔國民總數的1%。

群體不大,卻不妨礙形成錯綜複雜的鄙視鏈。

【鄙視鏈一】

玩單板的看不起滑雙板的

(反之也一樣)

身為凡人,能靠肉身御劍飛行全靠滑雪板。單雙板的王者之爭堪比南北大戰。

重心穩定的雙板是初學者的諾亞方舟,還有兩條雪杖打助攻,站上去適應下,就如同剛出生的小鹿稍加掙扎就可以嘗試邁步。

單板的入門難度則要高出一個level。腳和板子牢牢固定不可分割,需用身體重心來控制板子滑行,很難駕馭,常常洋相百出。

但練好後耍起帥來相當好使,如大馬猴子騰挪閃轉,上下翻飛,甚至呲起雪牆。

只要雪牆夠厚,別人只會驚嘆,而看不到你在雪裡摔得七葷八素。

因此踩單板的炫技派,看不上雙板的中規中矩。

但玩雙板的也在鄙視單板:我就靜靜看你們裝嗶,反正雙板才能玩轉技術流。

雙板最快滑速100公裡/小時,單板只能達到80公裡/小時。高山降速、大迴轉、爬坡、平地、雪杖加速……這些都是雙板的戰場,單板那就是個弟弟。

「單板把雪都推沒了,上次我一頭栽進單板刻的深坑,門牙差點磕掉。」

「那些滑單板的總是坐/跪/躺/趴/在雪道中間,嘮嗑/拍照/揉屁股/發呆當地雷,我都把單板當旗門過。」

不過這些靈魂吐槽對單板的殺傷力並不大:只要帥,就完事了。

【鄙視鏈二】

自帶裝備的看不起租衣服的

由於缺少維護,滑雪場的租用裝備一言難盡。

40碼的雪鞋被踩成42碼,被無數雙溼腳醃過的味道仿佛冰箱裡的凍鹹魚。每次固定器要調整好久還相當彆扭。滑雪服配色奇葩,上身宛若春運時的行李蛇皮袋,基本不洗而是萬年晾乾……

這些就是「租雪服1000個人裡998個是萌新」的依據。真正的滑雪愛好者,根本不允許自由的靈魂困在這樣粗糙的裝備裡。

物極必反,用力過猛的嶄新穿搭通常也是小白標誌。

一身新款始祖鳥大鵝滑雪服,是有偶像包袱的體驗型玩家。

身穿騷粉、亮綠、明黃色配套滑雪衣褲的,1%是頂尖高手,99%暗示自己是一枚鮮豔魚雷。

至於嫌棄專業滑雪服的肥大臃腫,選擇夾絨不厚的韓版滑雪服、羽絨服或衝鋒衣的,通常是他們第一次穿也是最後一次。

當外層摔溼,內裡悶熱、領口灌風的時候,新手終於意識到,在嚴苛的自然環境面前,穿得漂亮是最沒用的事情。乖乖遵循雪場穿衣的「三明治原則」——內排汗、中保暖、外防水才是硬道理。

雖然不乏把自己摔成破衣服爛褲子的菜鳥,但普遍來說裝備的磨損程度能代表了此人的水準。

滑雪衣褲曬褪色的,基本都是在雪地裡摸爬滾打幾年的大神,說不定瞬間就一個瀟灑的後空翻就消失在眾人豔羨的視線裡。

大神身上看似低調的裝備很可能來自專業滑雪品牌。K2,Burton、Nitro,Elan、Atomic,Volkl,Fischer,Nordica,隨便搞一身就是萬元以上。

在整身的專業裝備裡,不動聲色地混進一件奢侈品大牌,是裝備派的點睛之筆。巴黎世家的滑雪服,Dior的滑雪板、Raf Simons的雪地靴,LV的滑雪護目鏡、Chole的頭盔,價格和優越感呈冪指數上升。

Chanel滑雪裝備(左上)Dior滑雪裝備(右上)LV滑雪服(下方)

像這位在雪中如赫本般優雅下午茶的姐姐,浴衣都像是來自麗思卡爾頓的。

服飾有蒙蔽性,渾身5w的可能在初級道安全推坡;5毛裝備的反而在高級道放板亂殺。看一個人是否為行家,主要還是通過他的雪板來辨別。

道行越深,雪板越專業。常見有超精細滑雪板、高山板、越野冬季兩項板、跳臺板、自由式板、單板等,專業滑雪運動品牌每年也會針對新技術的發展推出相應的更細分領域滑板。

發燒友們抱著新買的滑雪板打蠟、晾曬、刮蠟,因回想邊刃切在雪上的聲音而閉眼微笑——啊,來自天堂的聲音。

【鄙視鏈三】

要命的鄙視不要命的

滑雪本質上還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和高超技巧的極限運動,害怕是保命的絕技。

但總有菜鳥想爭一口氣,為了站在鄙視鏈的前列腺上,出現在自己根本不該染指的高級道上。

即使耳邊是「這是高級道,這是高級道,能不能滑有點數」的廣播循環警告,但在「來都來了歇著是浪費錢」「逼自己一把就可以」自我慫恿下,他們開啟了「人在前面飛,魂在後面追」的徵程,成為一枚連滾帶爬摔下去的重磅魚雷。

「撞了別人賠不起,撞了自己傷不起」的莽撞菜鳥被全場嫌棄,而人見人愛的雪場萌新只是比前者多懂得了一個道理:

烏龜和教練,就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兩尊神。

有護具>沒護具

沒在臀部綁上小烏龜、皮卡丘或是海綿寶寶的新手,通常坐在回程顛簸的大巴上就深感不妙,第二天成為失去自理能力的臥床者。

成績差的文具多,菜鳥滑雪裝備多。手套、護膝、護肘、護腕、頭盔、護甲、護臉、風鏡、護臀等全套護具絕不是可有可無。

毛線手套手凍僵、雪鏡不防霧、沒帶護臉被凍出猴腮、膝蓋撞地脆響……總有教訓讓那些高估自我的人意識到護具的必需和可貴。

若有先見之明,「滑雪初學者俱樂部」微信群也不至於在雪季後變成群成員從頭斷到腳的乾瞪眼群。

請教練>朋友教>自己學

若把教練納入「滑雪裝備」,這應該是菜鳥必備Top1。

綜藝《女兒們的戀愛》裡,雖然「愛情能使一個不會滑雪的人當教練」,盛況教金莎滑雪很浪漫,但在真正的雪場,教練一定要選專業的。

讓每個毫無經驗的人在滑雪之前得到較為正規和專業的指導,是「花了教練費,省了住院費」的明智操作。在這個層面上,「吉林雪場禁止朋友之間互相教學」似乎也有一絲合理性。

教練的最大作用不是賣課,甚至教滑雪都只是排在第二位,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在摔倒時和遇險時保護自己和他人。

雪場上你能看到各種動畫片裡才有的摔倒姿勢,仿佛是拿生命逗你笑。

但親自站上去,才發現小丑竟然就是你自己。

很多新手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地上躺著,因為實在起不來,甚至每次要先脫鞋子才能艱難起身。

慢吞吞起身揉屁股時,又被後面的人再次懟翻。

躺在冰冷的雪地上,遙望高手如同踩風火輪般左搖右擺的背影,感嘆自己要是沒進過十次八次骨科醫院,怕是練不出來這技術。

而滑雪教練的絕望值也堪比駕校教練。

「跪!」「屁股往前收!」「前刃多收幾步!」

「雪道上人多不用怕,你把他們都想像成樹,Tree Ride技巧會用到小彎、搓雪技術……」

——「但是老師,樹不會動,人會動。要是我前面一個『樹』突然坐地上我該怎麼辦?」……

已經說過了「重心偏到側邊」是安全摔倒姿勢,學員依舊摔得裝備掉一地。教了八遍剎車技巧,學員依然只會用撕心裂肺的「啊啊啊——」作為自我毀滅式剎車的預警。

看著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學員,唯有想想自己1200元一天的教學費,才能勉強彌補這份工作帶來的低成就感。

【鄙視鏈四】

真正去滑雪的鄙視撩妹/漢的

滑雪的吸引力還在於,一些宅男希望在皚皚白雪中遇到一個凍得臉微紅的小姐姐,然後成就一段冰天雪地的愛情佳話。

一些妹子幻想自己就要撞上圍欄時白馬王子從天而降,小命和母胎單身都被拯救。

滑雪能撩妹/漢?基本是錯覺。

隔著厚重的雪服、寬大的雪鏡和護臉,想認出誰是帥哥美女需要X射線般的眼神。

經過親身實踐,兩個都戴頭盔和雪鏡的人是親不到對方的,不過戴頭盔挨揍時不疼倒是真的。

就算想跟妹子手拉手推個坡、摟個腰、在她摔倒之前抱住,也得自己滑雪技術過硬。

大多數人在雪場上腦子裡四大皆空,只想考慮這趟怎麼下去。

把滑雪當做一種彰顯自我的工具,或圖謀不軌的手段,是真正的滑雪發燒友所不齒的。

「談戀愛真的特別耽誤滑雪,等滑不動了再去談吧,青春這玩意可沒幾年。」

「教妹子?那得收費!我的雪票難道是大風颳來的嗎?」

「別在雪地搞對象,倆人肯定破產。萬一生個雪二代,這輩子都得窮。」

愛情只會趨於平淡,但雪場永遠會激發出古老DNA中的化學反應。

登上山巔的多巴胺、俯衝時的腎上腺素、跳雪時肌肉記憶被喚醒,落在平地上內啡肽帶來莫大的放鬆和治癒,這些偉大的體驗是愛情這麼庸俗的事物能帶來的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雪場鄙視鏈不勝枚舉。

拿防抖相機的看不上舉手機自拍的;穿雪服擺拍的看不上穿Bra擺拍的;臉剎的看不上屁剎的;自己摔的看不上撞翻別人摔的,尤其鄙視鏟倒妹子還抱住人家的。

其實他自己,在雪場靜靜地等一個能撞到他的妹子已經兩個雪季了。

相關焦點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萬物皆有鄙視鏈的說法,在《吐槽大會》時,連話都講不清楚的臧鴻飛卻講述了音樂圈裡面的鄙視鏈,他告訴觀眾們,玩古典音樂觀眾們啞口無言,而這個時候臧鴻飛卻不急不緩的說出,不管是玩搖滾的還是玩流行的,還是玩古典還是玩爵士的,他們都看不起玩說唱的。
  • 不玩滑雪,不配當北京中產?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yoyo據說要鑑別一個北京中產,看看他們朋友圈夏天在不在阿那亞、冬天在不在崇禮就對了。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朋友圈裡一年四季都多了不少滑雪勝地的定位,就連海島衝浪都已經排在了滑雪後面。1.
  • 廣角|遊戲鄙視鏈——我們為什麼玩遊戲?
    看個英雄聯盟還大呼小叫的,不知道的以為你中獎了。」「英雄聯盟怎麼了?世界最大的電子競技遊戲是那個辣雞抄襲怪原神能比的?」一場決鬥一觸即發,而這樣的劍拔弩張,在這一夜,或者說每一夜,都並不鮮見。//我玩的怎麼就是「垃圾」?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去美國留學的是混綠卡的,一心 只會讀書」。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城市發展跟個人命運一樣,都擺脫不了那些定律:崛起、合併、分離、衰老。板塊輪動造成地價與房價的波動,成為人們永遠談論不完的話題。 以下板塊以房價高低排名: 東港:大連宇宙中心,住宅房價即將奔3衝4。PS:誰說東港沒有人氣?
  • 「鼓樓以外都是鄉下」?福州「買房鄙視鏈」如此殘忍!
    看完這個購房鄙視鏈,大家應該不難發現,購房者資金越充足,越是開發商想要粘著不放的大客戶。最好全款購房,要麼就是高比例首付,最後如果還有剩餘房源,才會有可能考慮位於鄙視鏈底層的公積金貸款購房者。顯而易見,沒有買房的連被鄙視的資格沒有,實在是太殘忍!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本格,你經常說這個不能穿,那個特別土,那我就問你,你被鄙視過沒?」看到這個問題,本格後背一涼,因為事實是,本格確實被鄙視過。前幾天本格就被玩美潮的老炮鄙視了一通,認為本格喜歡的東西太過呆板。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按照以前的玩法,在時尚圈穿高定的鄙視穿高級成衣的,穿高級成衣的鄙視穿輕奢的,穿輕奢的鄙視穿快消的,穿快消的鄙視穿淘寶爆款的。什麼人鄙視什麼人?無論怎麼變,時尚鄙視鏈底端的肯定是穿淘寶爆款的。為什麼?爆款意味著兩件事。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中國富二代鄙視鏈》,感覺大家好像蠻愛看這種「鄙視鏈」系列的,畢竟寫一篇「鄙視鏈」總能讓人由淺入深的去了解這個圈子。 閱讀前請記住,最有錢的頂級富豪基本不會混蹦迪圈,在蹦迪圈的鄙視鏈處於高級別並不能代表什麼,既不代表你渣、也不能代表你有錢,只能代表你相對愛玩、喜歡蹦迪,僅此而已。
  • 90%的玩家都不知道沙盒遊戲「鄙視鏈」,我的世界並不是頂端
    而這種比較被人們用一種非常形象的話語形容,就是鄙視鏈。大到開的車,住的房子小到吃的用地都會有比較。而我們就處在這個比較的圈子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鄙視鏈就是存在於社會中說得更直白一點,鄙視鏈就像食物鏈一樣,你鄙視我鄙視他。這些都是直接意味著你和這個社會最核心價值的距離。不管體現個性,尋找歸屬感,或者說消除不安。
  • 熱點 | 香港月餅鄙視鏈
    更何況米其林三星大廚精心烹飪,想說不好吃也難啊。能放在鄙視鏈頂級,我們看的其實就是冠在月餅之前的關鍵字,只要提一嘴「四季酒店的月餅」,渾身上下立刻就帶著一種溢出屏幕的奢華感了『』。最重要的是它還低調,也沒搞過什麼1小時4000盒這種噱頭,深得貴婦喜愛,穩穩處於鄙視鏈頂端。
  • 滑雪新手必備!雪圈的黑話不完全指北,不懂都不好意思去雪場!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黑話」 掌握黑話,是融入圈子的最快方式 滑雪新手,再不趕緊更新自己的knowledge base,你是隨時就會陷入尬聊的。
  • 滑雪新手必備!滑雪圈的黑話,不懂都不好意思滑雪~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黑話」掌握黑話,是融入圈子的最快方式滑雪新手,再不趕緊更新自己的knowledge base,你是隨時就會陷入尬聊的。#上山#行話翻譯:雪圈裡默認為去滑雪、坐纜車上去的意思,且多指去室外滑雪場滑雪。#黑活兒#行話翻譯:跳臺、U槽等帥到起飛的自由式技巧。
  • 00後娛樂鄙視鏈
    在相識的第二天,副會長昭明說,「邀月之地」有門檻,個人要有手機和掌機,HELLO、內涵段子和「流行」的遊戲號都要有,最差也要是《王者榮耀》白金以上。「那抖音、快手這些你們玩不玩?」「玩抖音,不玩快手,東快傻,哈哈哈哈」。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就連我們的聚餐上選用的酒,都隱約潛藏著讓人虛榮的優越感。這條鄙視鏈,持續無限的循環著。喝高端白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洋酒的酒友,而喝洋酒的酒友看不去選擇喝葡萄酒的酒友,喝葡萄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啤酒的酒友。這個鄙視鏈到如今,並沒有太多改變,還在無限循環的反覆著。
  • 《三十而已》:愛情裡面也有「鄙視鏈」
    除了三個女主角的感情和事業線之外,《三十而已》展示了一個現實而殘酷的一場大型「鄙視鏈」現場。拿香奈兒包包的顧佳被太太圈聯手抵制,你以為鄙視鏈僅僅在存在社交中?NO,在愛情中,你的男朋友也會鄙視你。不婚主義,是真的不結婚嗎?不,是不和你結婚。因為在愛情中,也有鄙視鏈。
  • 把「音樂圈鄙視鏈」搬上大銀幕,夢工場借「熱搜」破解續集魔咒
    這似乎印證了某個江湖傳說——「音樂圈有個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這幫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在某期《吐槽大會》上,搖滾音樂人臧鴻飛曾狠狠吐槽了一把「音樂圈鄙視鏈」。
  • 原神:一個單機遊戲玩幾個星期,鄙視鏈就出來了?瞧不起別聯機?
    遊戲中的筆桿王者,每日靠玩遊戲過日子,玩網遊也有20個年頭,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作為一個10年不脫坑的老玩家,如果文章寫得有什麼問題,請重噴!如果大家覺得好,請轉發加點讚!非常感謝!原神一個單機遊戲玩幾個星期,鄙視鏈就出來了?瞧不起別聯機?
  • 帶娃也有「鄙視鏈」,全職媽媽成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
    全職媽媽成「帶娃鄙視鏈」最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了最近朋友小影參加完同學聚會有些悶悶不不樂,在聊天的時候她說:「為什麼全職帶娃就不被認可?」小影表示很心酸,為了孩子的教育,她才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工作,結果卻成為了「鄙視鏈」最底端的人物,心裡感覺非常不平衡。
  • 稱呼「服務員」等於不禮貌?心中有歧視,處處都是鄙視鏈
    這樣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最近卻引起討論。「我最討厭別人叫我服務員!」一位在海底撈工作的姑娘如此說道。
  • 羽絨服鄙視鏈:盟可睞瞧不起大鵝,波司登竟和優衣庫不分伯仲?
    近日,「羽絨服鄙視鏈」火了,從圖片中能清晰地看出,將國內外各大羽絨服以一個金字塔形狀進行了排位。處於鄙視鏈頂端的是Moncler盟可睞,而「國外網紅羽絨服」Canada Goose加拿大鵝、ARCTERYX始祖鳥、The North Face北面互相鄙視,波司登與ZARA、HM、優衣庫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