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服務員」等於不禮貌?心中有歧視,處處都是鄙視鏈

2021-03-05 enjoy生活志

這樣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最近卻引起討論。

「我最討厭別人叫我服務員!」一位在海底撈工作的姑娘如此說道。「上次在火鍋店,聽到隔壁桌大喊服務員,真是刺耳得很,人生而平等,職業也無高低貴賤。」「對別人而言,自然不希望你時刻提醒人家的職業;對自己而言,沒必要通過貶損別人來提高自己。」

口口聲聲說著職業不分高低,那麼「服務員」三個字,到底刺痛了誰的心?

建國之初,為了推廣「勞動光榮」「人人平等」這些理念,出現了一系列新式的叫法,而服務員就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為客戶提供幫助。

有人當老師,教書育人;有人當醫生,救死扶傷;有人當警察,維護正義……哪怕小e這樣普通的工作,也能稱作編輯,用文字來輸出觀點。

如果說「服務員」這個稱呼代表貶損,那麼其他崗位,無論教師醫生,同理也算不上高貴。

再看看職場人士的自稱,從「社畜」到「打工人」,無疑都是自嘲說法。

我們說自貶為社會畜生的時候,怎麼沒覺得被侮辱了呢?

以職業來稱呼一個人實在再正常不過。出門打車,就叫「師傅」,在消費場合需要獲得幫助,就請「服務員」幫忙,這和鄙視鏈沒有一點關係。

「我一般都是跪下來磕個頭叫聲爺爺奶奶再繼續跪著點菜,吃完了把碗刷了才敢走。」這就讓小e想起前不久一個新聞,某博主在漢堡王就餐,吃完後將垃圾自行收拾倒入垃圾桶,隨後吐槽學生沒素質,因為其他桌上全是殘渣剩餘。
但以此道德綁架指責沒這麼做的人,就實在以偏概全了。出門消費,我們付出了一定貨幣,等價交換一些價值,例如菜品或服務。說到底,客戶與服務員之間就是短暫的甲乙方關係,在責任之內,我們可以獲得應得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崗位,業內也有不同工種,所有人各司其職,社會才能正常運轉。我們喊「服務員」的時候,是希望獲得幫助,並且內心是感激的。而那些認為「服務員」是汙名的人,到底是誰默默畫下了鄙視鏈呢?

相關焦點

  • 外國餐廳用餐,喊服務員「waiter或waitress」很不禮貌,為什麼?
    我們去餐廳吃飯,如果你要喊服務員,禮貌的英文表達應該是用 miss(小姐)或mister(先生),而不是用waiter(男)或waitress(女)。這裡想必很多小夥伴就開始疑惑了,都說顧客是上帝,那為什麼顧客反過來要喊服務員「先生」、「小姐」呢?具體原因我們下面來看看。
  • 羽絨服品牌中的「鄙視鏈」:北面、大鵝居然不是第一名?
    幾乎在所有「圈子」裡,都有一條「鄙視鏈」,這不近期,羽絨服品牌也開始有鄙視鏈了,一張《羽絨服歧視指南》流傳網絡!這張圖中由從上至下的順序,排列著價格由高到低的羽絨服品牌。排名第一的是「MONCLER(蒙克萊)」,而較為常見的大鵝、北面則在第二,再接下來的有mont-bell、波司登、BlackICE、YAYA鴨鴨。
  • 在國外,不能叫「服務員」waiter!太太太不禮貌了~
    BGM: One Day-Emblem3看到標題有的人就不服氣了:小C,港劇裡他們就是打個響指叫的waiter啊怎麼就不禮貌了?你也說了,是港劇啊那能地道的嗎?那「服務員」到底怎麼稱呼?1.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waiter是錯的只是,很不禮貌聽起來就是瞧不起的感覺(你就是個幹服務的~)
  •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如今這個拼孩子、拼成績、拼綜合的時代,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看重,也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很有規劃。在當代一些「佛系家長」的心中,自己給孩子創造好一切,給孩子不輸於其他孩子的實力,那剩下的一切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這篇文章中寫道,見過世面的魔都保姆,形成了一條家庭教育歧視鏈——孩子由保姆帶著散養的<孩子爺爺奶奶帶著散養的<孩子爹媽帶著散養的<孩子爹媽帶著傻讀書的<孩子爹媽帶著苦練素質教育的<孩子由保姆帶著苦練素質教育的。那麼我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鄙視鏈這個話題歡迎戳下方語音條收聽Alex老師對今天文本的帶讀和對鄙視鏈的看法吧
  • 「服務員」不叫waiter!太太太不禮貌了~
    看到標題有的人就不服氣了:港劇裡他們就是打個響指叫的waiter啊怎麼就不禮貌了?
  • 熱點 | 香港月餅鄙視鏈
    所以香港月餅屆也是有鄙視鏈的,一般是五星酒店的瞧不起著名餅家的,著名餅家的瞧不起不著名餅家的;而同出於一個品牌的內部也會形成鄙視鏈,比如說美心最新推出的這款流心月餅就一定瞧不起美心傳統雙黃黃蓮蓉月餅,別說瞧不起自家的了,甚至已經跳出鄙視鏈的層級結界,直接可以與五星酒店米其林月餅叫囂。下面詳列月餅屆鄙視鏈,順便看看這些月餅背後的大集團的資本實力。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中國富二代鄙視鏈》,感覺大家好像蠻愛看這種「鄙視鏈」系列的,畢竟寫一篇「鄙視鏈」總能讓人由淺入深的去了解這個圈子。 第三階梯:城市大哥圈 當你踏入你所在的城市最好的那家夜店,服務員和保安都認識你,諂媚的叫你「大哥、公子、少爺..」,那你已經是這個城市夜店消費的頂層人群了,雖然這個「頂層」人有點多。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聽風說:優越感和自卑感都源自於經歷少、見識少。這句話還是有那麼一些道理吧。大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球留學生鄙視鏈,參考有代表性的樣本,部分內容有片面性,供娛樂。一.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中國白酒鄙視鏈來了,但也暴露了白酒行業的許多問題
    01鄙視鏈有營銷的味道,打壓對手,拔高自己以前華山論劍後的笑傲江湖,也是比武功,比絕招和比實力,各行各業都有鄙視鏈可怕的是喝的喝酒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把他當作可以保值增值的投資品。泡沫沒有破過,大家都只是會相信自己看到的。反正在擊鼓傳花,哪一天壓在手裡的拋不出去了,那才叫做韭菜。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萬物皆有鄙視鏈的說法,在《吐槽大會》時,連話都講不清楚的臧鴻飛卻講述了音樂圈裡面的鄙視鏈,他告訴觀眾們,玩古典音樂那麼影視圈裡面有什麼鄙視鏈呢?秦昊因為《隱秘的角落》走紅後開直播,在開直播的過程中說自己不會為錢而拍爛片,但是旁邊他的老婆伊能靜卻說了一句,但你會為了錢上綜藝,這就是影視圈的鄙視鏈,影視圈的鄙視鏈和音樂圈的鄙視鏈非常相似,演話劇的演員始終都看不起電影的演員,演電影的演員又瞧不上演電視劇的演員,演電視劇的人又看不起演網劇的人,總而言之,這群人卻又都看不起在綜藝節目裡面裝瘋賣傻,靠博取觀眾的眼緣掙錢的人,所以凡是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都能夠剖析除影視鄙視鏈
  • 面對服務員時,郭麒麟和鄭愷的稱呼卻截然不同,素養高低一目了然
    有一次節目組交給鄭凱和郭麒麟一個任務,就是都去服裝店買衣服。兩人也很高興接下了這個任務。大家都很期待他們兩個的表現。郭麒麟很快的找到了一家服裝店。同時也意外的發現鄭凱也找到了這家店。於是這兩個人便商量合作一起購買衣服。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按照以前的玩法,在時尚圈穿高定的鄙視穿高級成衣的,穿高級成衣的鄙視穿輕奢的,穿輕奢的鄙視穿快消的,穿快消的鄙視穿淘寶爆款的。什麼人鄙視什麼人?無論怎麼變,時尚鄙視鏈底端的肯定是穿淘寶爆款的。為什麼?爆款意味著兩件事。
  • 鄙視鏈 | 從郭敬明「批評」陳凱歌說起
    如果不是一檔綜藝節目,即使住在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裡的郭敬明,此生怕也難有機會跟陳凱歌平起平坐,更別說當面點評(批評)。這不是錢的事兒。畢竟這個世界除了食物鏈、產業鏈、區塊鏈,還有很多不成文的鏈,看個電影、讀個書都有鄙視鏈。
  • 一不小心,我就站在了留學鄙視鏈的最底層?
    有道是,生活中有圈子,必然就有「鄙視圈」……熱播影視劇《三十而已》,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二,就算沒看過電視劇也能在熱搜上混個眼熟。手撕木子媽媽,橘子鑑別綠茶等情節,讓顧佳這個角色吸粉無數。當然,成功使顧佳進入大眾視野的還屬顧佳買包的劇情。
  • 00後娛樂鄙視鏈
    在相識的第二天,副會長昭明說,「邀月之地」有門檻,個人要有手機和掌機,HELLO、內涵段子和「流行」的遊戲號都要有,最差也要是《王者榮耀》白金以上。「那抖音、快手這些你們玩不玩?」「玩抖音,不玩快手,東快傻,哈哈哈哈」。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就連我們的聚餐上選用的酒,都隱約潛藏著讓人虛榮的優越感。這條鄙視鏈,持續無限的循環著。喝高端白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洋酒的酒友,而喝洋酒的酒友看不去選擇喝葡萄酒的酒友,喝葡萄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啤酒的酒友。這個鄙視鏈到如今,並沒有太多改變,還在無限循環的反覆著。
  • 羽絨服鄙視鏈:盟可睞瞧不起大鵝,波司登竟和優衣庫不分伯仲?
    處於鄙視鏈頂端的是Moncler盟可睞,而「國外網紅羽絨服」Canada Goose加拿大鵝、ARCTERYX始祖鳥、The North Face北面互相鄙視,波司登與ZARA、HM、優衣庫不分伯仲。相信大家看完這份《羽絨服歧視指南》之後,心裡也有很多疑問,這樣的排位真的合理嗎?Moncler盟可睞憑什麼站在鄙視鏈頂端?
  • 90%的玩家都不知道沙盒遊戲「鄙視鏈」,我的世界並不是頂端
    而這種比較被人們用一種非常形象的話語形容,就是鄙視鏈。大到開的車,住的房子小到吃的用地都會有比較。而我們就處在這個比較的圈子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鄙視鏈就是存在於社會中說得更直白一點,鄙視鏈就像食物鏈一樣,你鄙視我鄙視他。這些都是直接意味著你和這個社會最核心價值的距離。不管體現個性,尋找歸屬感,或者說消除不安。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城市發展跟個人命運一樣,都擺脫不了那些定律:崛起、合併、分離、衰老。板塊輪動造成地價與房價的波動,成為人們永遠談論不完的話題。 以下板塊以房價高低排名: 東港:大連宇宙中心,住宅房價即將奔3衝4。PS:誰說東港沒有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