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下無非那麼幾個故事,男女們都在故事裡,不知故事其實早就讓古人演絮了,看絮了。
冷家有女曰清秋,怎奈天涼好個秋。從金家大宅那次大火逃離之後,渺渺人世,她又去了哪裡?
十年之後,有人看到她在京城街頭立一「飄茵閣」招牌,街邊書春,晚上還要做著手工活維持操持一家老小。
我看她的臉色,雖然十分憔悴,但是手臉洗得乾淨,頭髮理得齊整,一望而知,她年輕時也是一個美婦人了。
她對外還稱姓金,冷為娘家人姓。一談到家裡已經十來歲的毛孩子,免不上來一句:要不是為了他,我早就閉眼去了。
熱心人看她生活清苦,想介紹一份工作與她,她本來欣然接受,卻又因為是往日熟人關係,又匆匆逃遁,冷宅自此又易家。
就如當年,她禁閉自己在小樓之上,不見任何人,最終將自己鎖起來,和往日劃清界限。 但如今輾轉多年,既然姓了金,又如何撇清傷痕?
滿身書香,卻依然在泥濘裡難以拔足,雖然面子上強有了陣仗,內心深處卻依然漂泊哀傷。
陡然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逢人便嘮叨這不幸的一生。才女的輕嘆裡縱然粉飾了一些體面,也能察覺到她骨子裡的悽涼。
清秋也永遠回不去以前了,抱殘守缺,哀哀戚戚過這一生。逃出了金家大宅,寫下了大義凜然的離婚書之後,也還是從了金太太的身份。
我們本是大戶人家,偏偏造化弄人。一聲哀嘆,良辰美景奈何天。於是,她便也再拿不起,得不到快樂的下半生,滿腹學問,也只是蹉跎一生。
生活愈發寂寥清苦,便愈能想起從前,夜深人靜,垂淚到天明,中年的她,太恨自己辜負了當年梔子花般的冷清秋。
燕西連忙從窗子裡望去,只見冷清秋穿了一件雨過天青色錦雲葛的長袍,下面配了淡青色的絲襪,淡青色的鞋子。她站在竹帘子外面,廊簷底下,那種新翠的樹蔭,映著一身淡青的軟料衣服,真是飄飄欲仙。
那是她脫胎換骨的一刻,也是她後來認為千不該萬不該,被那富貴撩的迷失了方向的一刻。
從華美的布料到鞋子,再到一千多塊的珠子,從不能拿人家貴重的禮物到欲拒還休再到坦然接受,最後是患得患失。
戀愛時期,她討厭紈絝子弟,但愛極了金燕西的的紈絝,因為這個人的紈絝,有一天毫不猶豫地用在了她身上,從來不會捨得金燕西為她少花一分錢。
因著收禮物的愉快,她忘卻了那些不愉快。她甚至開始想擁有一切,金家在香山的別墅送給了別人,她也想收回來。
燕西想退掉胡同裡租的房子,她們母女也開始患得患失,生怕這戀愛,這不勞而獲,不翼而飛。
冷太太聽到這裡,就插嘴說話了。笑道:「像府上這樣的人家,還在乎金先生掙錢哪?而且你還是求學的時代,現在也談不到此。」
一年的時間,她未婚先孕,平步青雲,也一步步隨著金家的敗絮其中過上了棄婦一樣的日子。
道之站在那邊,看見清秋穿了一件舊的黑綢旗衫,瘦怯怯的身子,白而無血的皮膚,又是蓬著一頭長髮。
一個紈絝子弟,不過是花了一些錢,費了一些心思,便可以讓一個可愛清純的女學生面目全非。
在命運的前半生,清秋在公公金銓咽氣之後,開始覺醒。紈絝子弟之家,一旦那棵搖錢樹沒了,便是樹倒猢猻散,妖魔鬼怪皆現形。
她的丈夫金燕西,落魄時,比不上貧寒子弟的千分之一。她嫁的丈夫,真的是品性在世間青年中最底層的。
那一瞬間,她才明白,她只是被財富蒙蔽了雙眼,她嫁的是金家的宅子、華美的衣袍、優渥的生活。
她只是進了一間愛情賭場,一開始她執迷於金錢,後來才發覺輸掉了一生。
當生活限於困頓,柴米油鹽的爭執,那個紈絝子弟也不過覺得:你不過也是一個追的容易,骨子裡那麼清高,還不是因為金家的錢讓你高興?
有些婚姻,只能在富貴裡醉生夢死,一旦跌入低谷,只配大難臨頭各自飛。因為那個紈絝子弟,看她也不過是和他一樣是同類人而已。
莫泊桑在《項鍊》裡,這樣介紹女主角瑪蒂爾德:
世上的漂亮動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於命運的差錯似的,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我們現在要說的這一個正是這樣,她沒有陪嫁的資產,沒有希望,沒有任何方法使得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到末了,她將將就就和教育部的一個小科員結了婚。
而冷清秋,便是一位少女時期足夠幸運的瑪蒂爾德女士了。
她被金粉世家的七公子發現,從伸手接禮物的那一刻起,她便覺得自己本來就應該擁有這樣的生活, 於是,便愈加迷戀財富,縱然學富五車,也覺得嫁人是最好的出路。也便認為,世上最教人丟臉的,就是在許多有錢的女人堆裡露窮相。
娘家陪嫁的東西,她一併鎖起來,怕寒酸被人看不起。直到最落魄時,才拿出娘家的被褥覺得暖和。在幸福翻車以後,她才想起用自己的學識來安慰自己:
一個人念書念成我這種樣子,那有什麼意思呢?那時以為穿好衣服,吃好飲食,住好房屋,以至於坐汽車,多用僕人,這就是幸福。而今樣樣都嘗遍了,又有多大意思?當時還只知齊大非偶,怕人家瞧不起。其實自己實為金錢虛榮引誘了,讓一個紈絝子弟去施展他的手腕,已經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了。
她在一場得失裡,因著知識的緣故,成了思想上的巨人,從那一場大火裡逃出來,人們本以為她可以過好這一生了。
但蹉跎來去,她又開始哀悼自己的前半生,一想起來便在心裡圈了一個大大的墳。
大概是錯過了青春,辜負了花樣年華,便再也沒能力過好這一生了。
想想那位丟了項鍊的瑪蒂爾德,她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沒有去攀龍附鳳,反而以最快速度與前半生做了了斷,與小科員丈夫同甘共苦,多年打拼還下了巨債。
莫嘲笑瑪蒂爾德最後變成了一個粗糙的老婦人,一個人願意不卑不亢地過起底層的日子,這何嘗不是一種最美的底色。
儘管她年輕時曾悲鳴自己嫁的不好,但實際上,上帝很垂愛她,因為那個小科員,願意跟她一起過託底的日子。
清秋最終還是錯怪了自己,我們女子可以熱愛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婚姻本來就不是精準扶貧。
但最重要的,當你嚮往物質富裕的婚姻,但首先也得檢驗對方是否有託底的能力,知否知否,要看一個異性的最低處。
生命不怕滋生欲望,怕就怕沒有為欲望託底的能力。
女人這一生,難免會在年輕時因為貪戀項鍊,而看不清,不經意之間便丟掉最寶貴的東西。
嚴歌苓有一句話,送給這個世界上的女子:
不管什麼時候,都做一個不湊合不打折不便宜不糟糕的好姑娘。
別再把自己打折賤賣給婚姻,更不要在後半生把自己打折賤賣給苟且。
不然,這一生也便草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