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十裡堡的劉女士走進家對面的超市,這次來不是買菜,而是專程來取衣服。自從便民服務中心「匠心工坊」進駐超市後,劉女士再也沒有因為衣服不合身煩惱過,就算是穿舊的鞋子,在這兒加個鞋底、換個鞋跟,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這樣的規範化、連鎖化便民服務中心,正在越開越多。近日,老國企京工集團的連鎖便民店「京工1961」開進了通州,各式便民服務來到居民家門口。以前到街頭角落尋找裁縫鋪、修理鋪的居民,通過一家小店,就能一站式解決各類生活服務需求。
「我一直在這兒改衣服,改褲腰、改褲長、修鞋底兒。」劉女士告訴記者,自從匠心工坊開到家門口,自己很多衣服鞋子都被拯救了。
去年「五一」,匠心工坊正式入駐盒馬門店,雖然面積只有30平方米,但服務內容齊全,提供洗衣、服裝修改、皮衣洗護、鞋子洗護、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名品養護共八項服務。其中,服裝修改、修鞋、配鑰匙、手錶維修都可以在店裡進行,其他服務會將相應物品送到公司的洗護中心。
53歲的張大姐負責服裝修改,過硬的技術受到周邊居民的一致好評。「我在山東老家做了30多年的裁縫,去年來北京的兒子家,想在附近找份工作,剛好看到匠心工坊在招聘。」張大姐笑稱,來了之後發現,和老家相比,在北京改衣的難度大大升級,遇到的顧客個性化需求層出不窮,工作量也大幅提升,手裡的活兒幾乎沒停過。她不僅追求合身,還追求好看,所以每次改衣前都會在腦中仔細構思,結合顧客需求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店裡,配鑰匙、修表、修鞋都由「老王」負責,雖然人稱「老王」,但其實是個穿襯衣、系領帶的「80後」。提起自己的工作,「老王」十分自豪。「這些工作都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更多人來傳承。」「老王」說,因為從小就喜歡修理東西,性格也比較內向,他便參加了匠心工坊的培訓,成為一名修理師。「有顧客體驗後覺得不錯,還會推薦他們的朋友來,很有成就感。」
走到店鋪裡間才發現,與以前修鞋鋪支起的小攤不同,匠心工坊的修鞋設備是高達兩米多的大型修鞋機,磨皮、打蠟、拋光都由機器實現,在上鞋底時,還可以靠機器力量加固,比人工操作效果更好。
記者注意到,現場服務都是明碼標價,例如西褲改褲長40元、改褲腰100元、配單邊普通鑰匙6元……櫃檯前還銷售鞋墊、鞋帶、鞋油、鑰匙鏈等產品。匠心工坊技術負責人任樹成介紹,目前,匠心工坊已在北京開立了50多家直營店,門店設立在商超、寫字樓、社區等多種場景中。各個門店採取統一的服務價格和標準,所有店員都經過培訓上崗。
褲子改短籤邊兒,上衣換拉鏈,外套肥改瘦,西服襯衫專業熨燙……近日,通州北苑的居民迎來了一家便民服務店「京工1961」,這是京工集團開設的社區店,是「京工1961」第16家店鋪,也是進入北京城市副中心開設的第一家店。
連鎖便民服務紮根社區,受到周邊居民的一致點讚。「過去要改件衣服,得坐9站公交車到雲景裡附近的一家店,真是費盡周折。這回就好了,裁縫鋪真開到家門口!」家住通州區萬方家園錦園的李阿姨得知店鋪開張,心中甭提多開心了。開店第一天,她就攙扶著老伴兒來到店裡,告訴店長:「我老伴兒這褲腿兒有點長,穿起來不利索,您給改短點兒。」
「京工1961」通州北苑店位於通州區北苑一路1號院4號樓1層102,毗鄰通州萬達廣場,距通州北苑地鐵站470米,周邊覆蓋3個社區。80平方米的裁縫鋪,一進門就是修衣改衣服務區,店員在縫紉機前忙碌著。該店店長介紹,裁縫鋪既能提供專業化、標準化的修衣改衣,還為周邊居民定製「雷蒙」「伊裡蘭」等品牌服裝,滿足社區百姓在穿衣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據悉,另外一家門店將於近期在朗清園社區亮相。
不僅如此,小小的裁縫鋪裡,還配備了自助針線盒、血壓計、體脂秤、雨傘、充電器、擦鞋器、急救箱、圖書等便民用品,提供各式便民服務。
不只是開一家門臉兒這麼簡單。據介紹,「京工1961」以「服務+零售+網際網路」為特色,線上線下相結合是一大亮點。目前「京工1961」線上商城已上線運營,市民不僅可通過線上商城預約修衣改衣服務,還可以進行成衣定製、西服高級定製、羽絨服定製等。另外,線上商城還銷售京工集團旗下各品牌的多門類服裝服飾,以及部分日化和生活用品。
便民服務升級的背後,是城市消費的不斷升級。2015年7月,市政府印發了《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提出加快推進北京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
不同於商品可以在網上購買,改衣、修鞋等個性化服務十分依賴線下場景,屬於市民的剛需,但需求頻率並不像買菜那樣高。這些生活服務如何實現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發展,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考察調研了英國百年家居服務品牌Timpson的模式後,榮昌居家服務發現了其中的機會,並於2016年在北京孵化成立匠心工坊。匠心工坊可以共享榮昌旗下「榮昌洗衣」「伊爾薩」等洗衣店的洗衣服務,同時延伸出配鑰匙、修鞋等更多的服務類別。以前這些便民服務比較分散,居民找起來不方便,如今不僅可以一站式滿足百姓各種生活服務需求,還實現了服務品質的升級。
十裡堡店的店長介紹,這家小店的投入大約20萬元,去年在正常情況下已基本實現盈利。「周末的顧客比較多,一天能來二三十位,洗衣的線上訂單一個月也有100多單。」她說,今年因疫情原因受到一些衝擊,但近期服務量在不斷回升。
這種標準化、規範化的便民服務中心,將開到越來越多百姓的家門口。據了解,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匠心工坊已經開放了加盟模式,目前其在全國已開店及籤約門店達到近百家,更多新店將陸續亮相。
(原標題:社區便民升級 一攬子滿足改衣修鞋等生活需求 老裁縫鋪加了新服務)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