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病了,而是老了!

2021-01-18 碼字工匠老詹

人哪,一過七十,就大不一樣嘍,

那才真是老了!


幾年前,聽一位老同事如此說,

我並不在意。


到如今,自己也已年過七十,

這才體會到,

過了七十,才算老了,

真是老了!


過去,清晨,一翻身就起了床,

行動利索,乾脆輕鬆。

如今,一起來就渾身這痛那痛,

哪裡哪裡都不得勁兒!


過去,單位體檢,嘿嘿,啥都正常,

所謂「三高」,一點不高!

如今,血壓上到140、甚至150,

血脂高起來了,

血糖也開始不正常了……


總之,人老了,病就找上來了!

連夜裡正常的起床小解,

也變得頻繁起來!


咋人一老病就鑽出來了呢?

有些找不到答案。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王建業寫的,

北京醫院院長,教授、博士、保健專家,

他說,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


看完,恍然大悟,

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

於是,轉載於後,

讓老年朋友們看一看,

也明白,

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




北京醫院院長: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看完恍然大悟)

學識聞道

來源於:港澳視覺


▲王建業,北京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央保健委員會保健專家「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一身都是病……」有些老年人,逢人就說自己身體不好。而這一身「病」無外乎是血壓高,血糖高或者血脂高;再問問,這些「病」也都在治療中,用了藥血壓基本正常,血糖也還穩定。不過,這些「一身是病」的老年人,在衛生部北京醫院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都是健康的老年人。王建業說,目前正在制訂的中國老年人健康標準中明確一點:老年人有些體檢指標不正常,但經過治療後能達到基本正常的水平,就是健康老人。「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老年人血壓高,但按時服用降壓藥,血壓可以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或者140/90毫米汞柱,他就是健康老人。」老年人應該正確面對自己的衰老,別把正常的衰老當成病。老朱今年73歲,退休前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單位的福利不錯,年年組織體檢。新的體檢報告出來後,老朱會拿出來原來的體檢報告比對,數據上下浮動超過1,就會有點緊張。而後,老朱的外孫曲做了一個入職體檢,非常簡單,但是這份體檢報告讓老朱特別不淡定,因為他發現外孫的健康指標非常好,竟然沒有一項超標的。老朱覺得自己天天鍛鍊身體、健康飲食,「憑什麼我的健康指標就不能達到年輕人的水平?」一個人身體的健康狀況在25歲時達到頂峰。這也就意味著,從25歲開始,人就開始衰老了。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如同花開花謝,日出日落,不可避免。「就像一部機器運轉時間長了,會出現老化一樣,人的各個器官使用多年以後,也會出現老化。」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體檢數據有所差異是正常的,如果人老了,但還是要求和年輕人一樣精力旺盛的體質,那是不可能的,人要遵循規律,才能更好的生活。比如:有的人睡不好覺或者是覺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少了,睡一小會兒就醒;有的人吃不下,原因可能是口腔功能退化、牙口不好或者胃腸退化,消化功能減弱;有的老人總覺得喘不上氣,可能是呼吸功能減退,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好;有的人邁不開腿的話,有可能是骨關節退行性病變,也有可能是骨質疏鬆,還有可能是肌肉萎縮,甚至還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的退化……如果一個老年人追求和年輕一樣的體檢數據,既為難自己,也沒有必要。即使檢查指標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藥控制後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通過治療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這就是健康老人。老杜今年70歲身體不錯。最近兩年,他總是尿頻尿急,於是他決定住院系統地檢查一次。老杜說他白天還可應付,可夜尿多嚴重影響了他的睡眠。「一般來說,晚上要起夜五六次。」老杜住進了北京醫院,就想著做個手術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等到他做完相關的檢查後,泌尿外科醫生給出最終的診斷是前列腺肥大引起了排尿障礙。但是醫生不建議手術,「大夫說根本不用手術,只要用一些藥就會得到改善。」實際上,不少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住院後,檢查發現他們前列腺肥大的程度並不是很嚴重,主要是患者的個人感覺不好,「特別是晚上起夜多,一夜要上五六次洗手間,睡不好覺。」其實,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口服藥物後,就可以明顯改善症狀。特別是那些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其實就是器官老化了,診斷正確後每天睡覺前吃一片藥,就能將夜尿次數降到一夜兩次,不影響生活。王建業建議,健康老人一年一次體檢;有基礎疾病或者健康風險的老人,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每半年或三個月體檢一次,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把健康當作負擔。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退化,很多健康參考指標也應該有所變化。以高血壓為例,以前的標準認為一個人的血壓超過120/80毫米汞柱就是血壓偏高。但老年人高壓不超過150毫米汞柱、低壓不超過90毫米汞柱就沒有問題。王建業表示:「現在的最新共識認為,高齡老年,比如80歲左右老年人,高壓不超過160毫米汞柱、低壓不超過100毫米汞柱都屬於合理範圍,用了降壓藥後,會適得其反。」如果老年人硬要追求和年輕一樣的體檢數據,既為難自己,也沒有必要。同樣是衰老,但每個人衰老的進程和結果是不一樣的。這種差異表現在有的人80歲身體各項指標還很正常,有的人才60歲,全身都是病。王建業說,這就是個體差異,即使檢查指標不符合正常值,但合理用藥控制後可以維持在正常水平即可。總的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多數人會有正常的生理改變。症狀輕微的話就把它當作是正常的衰老,不影響生活就與症狀和平共處。如胃口不好,可以少食多餐,多吃一些粗糧和清淡的食物,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來迎合身體的變化,如果此時採取盲目的治療反而會矯枉過正。


面對一些常見的衰老症狀,老年人自己的心態很重要,要正視自己的衰老和衰老帶來的一些輕微症狀,不要身體稍有不適就過於緊張,平和應對就好,家人和子女也應給予老人寬慰和關懷,以防老人因不了解情況而採取不恰當的治療方式。當然,也不能把所有的病都當作衰老來看,關鍵要看程度。如果出現嚴重的身體問題,如痛感嚴重,或是妨礙了正常生活,還是要到醫院進行諮詢,按照醫生的建議採取相應的治療。女性 19 歲半就開始長出第一條皺紋,男性 35 歲臉部皮膚開始出現乾燥、粗糙、鬆弛,25 歲後,合成膠原蛋白的速度放緩,玻尿酸流失,長久下來肌膚便出現皺紋的老化現象。富含天然強力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16mg番茄紅素,曬傷的危險係數降低40%,紅色西紅柿,可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疾病,黃色西紅柿含更多胡蘿蔔素,可防止皮膚乾燥、粗糙。



據德國《世界報》報導,多吃胡蘿蔔會讓人顯得更年輕,減少皺紋,綠葉蔬菜和黃色、橘色的水果等含有類胡蘿蔔素,適當的補充維生素C,也可延緩皮膚的衰老。人體的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30歲時,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ml空氣,而到70歲,這一數字降至473ml左右。吸菸是導致肺部衰老的第一大殺手,戒菸是最佳選擇,也需遠離二手菸;多到空氣新鮮的郊外、氧氣充足的樹林中散步,洗洗肺;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白色食物——百合、薏米仁、淮山藥、燕麥、蓮子、芡實、藕、豆腐、魚鰾、銀耳、雪梨、蜂蜜等都有滋陰潤肺作用。22 歲開始,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慢慢減少,40歲後,神經細胞將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研究顯示,50歲以上中老年人,補充葉酸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功能退化,可食用適量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和豆角等蔬菜。



補充適量牛磺酸不僅可以改善記憶力,並且對神經系統的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如:紫菜的牛磺酸高於某些海洋動物體內的含量,在魚類中,魚背發黑部位的含量是白色部分的5~10倍。



被稱為大腦年輕素,是組成神經細胞的重要物質,有助於加強神經細胞抵抗壞蛋白攻擊的能力,減少腦細胞死亡的可能,如:大豆。



乙醯膽鹼可達到健腦,促進記憶的功效,每天吃兩種甘藍類蔬菜,如:圓白菜、西蘭花,人體認知功能的下降速度可減慢40%,但加熱過久,會破壞有效成分。男性頭髮30歲後開始變白,女性從35歲左右開始,60歲以後毛囊變少,頭髮變稀,脫落較多。



人體14條經脈、365條絡脈的氣血在頭部集合,心肝脾肺腎這五臟都通過經絡與頭部相連,用梳子梳頭,或手掌、手指揉搓頭皮,能調理五臟,治療少白頭、斑禿和脫髮,能降血壓,治療失眠、眩暈、頭痛,防止大腦衰退,增強記憶力。



腎之華在發,可多吃核桃、黑芝麻等食物潤發,但不宜大量食用何首烏,以免引起肝臟中毒,保持心情愉悅,緩解壓力,也有助於保持頭發生長。肌肉一直處於生長-衰竭-生長-衰竭的狀態,30歲後,肌肉衰竭速度大於生長速度,40歲後,肌肉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



對於老年人,每天中午一次性攝入日需蛋白質量的80%,更有利於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促進非脂肪組織的生長,同時配合適當鍛鍊,可延緩肌肉衰老。



35歲後,女性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減少,乳房逐漸衰老、下垂,40歲後,乳暈急劇收縮,同時,注意胸部健康,35歲後1-2年定期檢查1次。



選擇合適的文胸,養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魚、肉、鮮奶等,最好配合乳房按摩和擴胸運動,並長期堅持,菜花抗癌,可刺激人體分泌阻止乳腺癌細胞生成的酶。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35歲後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80歲時身高會降低5釐米。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牛奶、骨頭湯、雜糧、綠葉蔬菜等;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堅持體育鍛鍊,在陽光下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不僅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還能促進骨骼生長,延緩骨骼老化;40歲開始,隨著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開始降低,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概率較大。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所述,運動能夠誘導生理性的心臟生長,增強心臟的修復功能,對於保護心臟免收病理性重塑具有一定作用。



蘆筍中富含的葉酸、鉀等營養元素,能減少高半胱氨酸,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頭堅硬密實、根部切口不幹、莖部易彎斷的蘆筍較好。唾液可衝走細菌,40歲後的成年人分泌量會減少,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而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後,會引起牙齦萎縮。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認真刷牙,藉助漱口水、牙線等輔助潔牙,注重口腔健康,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口腔問題較為嚴重者,可定期做口腔檢查。



不少牙齦出血源於維生素C缺乏,獼猴桃的維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牙齦的守護者,不僅能有效緩解牙周疾病,還可使患口腔癌的風險降低50%。40歲開始,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接著,眼睛適應不同強度光的能力降低,對閃耀光更敏感,不適宜夜晚開車。



蛋黃中含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抗氧化物,研究顯示,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只要5個星期,就能見效,適當進行眼保健操,適時休息,護眼效果更好。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使人失去夜間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衛生間,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前列腺增生會引發尿頻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50歲以上的半數男子,正常的前列腺大小有如一個胡桃,增生的前列腺有一個橘子那麼大。55歲左右開始,人體聽力會逐漸減退,60多歲以上的人半數會因為老化導致老年性耳聾,老人的耳道壁變薄、耳膜增厚、聽高頻度聲音變得吃力。使用耳機的時間不能太長,建議一小時左右要休息一會,讓耳朵透透氣;多吃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健康的腸道可以平衡有害和有利細菌,但55歲以後,腸內的有利細菌開始大幅減少,尤其是大腸,導致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


高纖維食物有助於保護胃部,改善腸胃功能,比如,豆豉,經發酵製成,含益生菌,能夠改善消化功能。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布有大約1萬個味蕾,60歲後這個數可能減半,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在中國,超過四千萬人患有過敏性鼻炎。儘量不抽菸不喝酒,也是對嗅覺和味覺的保護。長年吸菸、鼻炎等問題會導致嗅覺味覺的過度過早衰退;葵花子是維生素E含量最為豐富的食物之一,是出色的抗氧化劑,有維護免疫系統的作用。每天吃30克葵花籽就能補充所需維生素E量的46%。65歲開始,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愈加沙啞,喉嚨裡的軟組織弱化,影響聲音的響亮程度,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注意堅持室外活動,增強疾病的防禦能力,減少咽炎、喉炎;養成咽喉部衛生習慣。飯前飯後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時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潔;抽菸、喝酒要適度,否則會刺激咽喉部組強而產生慢性炎症。65 歲時,我們有可能喪失對排尿的控制,即便尿液尚未充滿,膀胱也會忽然間收縮,30歲時膀胱能容納兩杯尿液,70 歲時只能容納一杯,而膀胱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尿液不能徹底排空,易導致尿道感染。


前列腺增生患者,應儘早就醫診治,避免因前列腺增生造成膀胱的損害。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衰老進程的器官,得益於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手術切除部分肝後,3個月之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沒有患過傳染病,一個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



《碼字工匠老詹》共有六類文章,不妨隨便翻翻:


一、時評

在瀋陽瀋河區,我看到了「中國特色人大制度」在基層的偉大實踐!

《瀋河模式》的「制度化」之路應該怎麼走?

十八大後首個出獄部級「老虎」——雖然人已出獄,難題並未解決。

別了,京華時報

遼寧,我擔心你的坦誠

周本順讓我耿耿於懷

官場那些「小圈子」

滴滴如此命硬     後臺到底是誰


二、人生

年過七十,終於明白

我為什麼不願當市長

正因為沒有後臺,所以才更要努力

怎樣與上司相處 記住四個字足矣

岡仁波齊:朝聖路上的靈魂洗禮

又見成龍,他老了,老詹更老了

七十七說

七十又七說

感謝每一個人


三、寫作

讓寫作成為人生最好的娛樂

寫好「大文章」,只須「三板斧」

想說給你聽,新聞系學生

老詹寫新聞,只有這麼一個訣竅

這篇文章讓我徹夜難眠,一戰成名!

老詹講課結束 學員反映如何

咪蒙如何做標題,一看你就明白了


四、人物

恩師老範

老伴楊喬

金沙江畔,有這樣一對知青夫妻

好想娶個好媳婦

山西,那位北京知青的孩子

改衣工匠何師傅

何師傅,你終於離開北京了……


五、楊喬(老伴的文章,比老公精彩)

我的鄰居汪曾祺

王鎮蘇、林先生和我

同學張集貴

公社故事

地委書記李佔林(公社故事之二)

老社長彭再玉(公社故事之三)

我的老師們

《我的老師們》之二:班主任張蓮初老師

《我的老師們之三》:中學老師康筱維

我的螞蟻觀


六、新書

十八年寫成一本書,這本書到底有啥用?

感謝出版社,推銷俺的書,到底買不買,還是買了吧!

那一夜,為什麼讓我至今難忘

喬家大院能夠「做大做強」嗎?

絳縣這樣的山區小縣,旅遊能搞些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你不是病了,而是老了!(讀完恍然大悟)
    咋人一老病就鑽出來了呢? 有些找不到答案。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王建業寫的, 北京醫院院長,教授、博士、保健專家, 他說,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
  • 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4月4日,接受記者專訪時,鍾南山以一句直擊人心的話,道出了醫者仁心,更道出了一位84歲老人對生命的體悟。   奔赴:「去武漢的時候有一種比較急迫的心情」   問:您1月18日急赴武漢,到武漢後了解到哪些情況,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 專家坦言:很多病都不是病,只是人老了!過度治療反而可能傷身
    「唉,人老了不中用,全身哪哪兒都是病……」 不少老人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仔細一問,無外乎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之後基本能維持正常。
  • 才發現「有病得治」的不是伊能靜,而是秦昊
    這一切都跟秦昊的內秀性格有關係,而且秦昊與伊能靜相處,伊能靜無論說什麼,秦昊都是一副淡然的樣子,還時不時的懟伊能靜,還直言伊能靜比較作,有病得治,甚至還留下名言:你若不作,我必不負。伊能靜並不是像秦昊說的那麼作,記得在一個什麼節目上,主持人讓秦昊向伊能靜求婚,伊能靜不忍心怕秦昊難看,在節目上眾目睽睽下下跪,有句話叫男兒膝下有黃金。伊能靜趕緊單膝跪地向秦昊求婚:還是我來吧,老公請你娶我吧。秦昊一看伊能靜都能放下架子,也很快下跪求婚。所以伊能靜只是情商高,唯恐哪裡做的不好,各方面都非常在意,非常努力,有些完美主義,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 專訪鍾南山院士:「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專訪院士鍾南山4月4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接受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專訪。本報記者 張銳 攝  清明節三天假期,84歲的鐘南山一直在位於廣州醫科大學越秀校區的辦公室工作。
  • 抑鬱不是不夠堅強,而是一種病
    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亨·奧斯汀「人間不值得」、「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種句子我們耳熟能詳,它們溫柔且喪氣,如今已經成了調侃」網抑雲「的專屬語言。
  • 當你變得越來越沉默,不是你老了,而是……
    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變得越來越沉默,並不是因為老了,而是慢慢地成熟了,懂得有些難過,不一定要說出來。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成長就是一個變得越來越沉默的過程。看透了世間炎涼,經歷了人情冷暖,吃了無數的苦,才學會在困境中,不再抱怨,而是沉默著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人生路上,最大的修行是學會沉默。
  • 滿月臉、水牛背,不是醜而是病!
    他們不是五大三粗,就是滿臉雀斑,要麼就是嘴歪眼斜。一臉橫肉,更是影視劇中狠角色的代表。因此,一旦到這些人,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太醜了、太醜了!然而在醫生的眼中,卻不是這樣。在整形醫生那裡,可能考慮怎麼把她們改造成美女;麻醉醫生則考慮:不會有全身系統性疾病吧?作為資深麻醉醫生,我深知視診的重要性。
  • 你的男朋友不是撒嬌,而是得了一種病
    無論如何,如果你的男朋友是這個style的,你一定會發現他有各種各樣的奇葩撒嬌方式:任性地說,我還沒到想結婚的年齡(實際上可能已經是30多歲的大叔了……)每天埋怨,各種吐槽求安慰,像個幼兒園寶寶;什麼家務都不做,什麼事都指望不上他,對別人過於苛刻對自己過於放鬆的雙標,等等等等,反正你就覺得他雖然不是女的,依然刁蠻小公舉一枚,就那種畫風……
  • 韓劇《森林》:森林能治癒的不是病,而是心靈
    樸海鎮扮演的姜山赫是一個孤兒,一個沒有背景的小人物能成為一個大公司的部長,可以說他是一步一步用實力升上來的,為了開發美嶺森林,他可以考119救助隊,這一份毅力與恆心不是誰都有的。在想盡辦法開發美嶺森林的過程中,他也慢慢接近了二十五年前的美嶺山火的真相,這可能是導致他幻想痛的原因。
  • 初戀50次:失憶症在電影裡已經不是病,而是遊戲,大家在玩失憶
    劇情方面本片也是不落俗套,畢竟是一部2004年的老電影。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這部電影。亨利意識到,如果他想得到露西的愛,他只能一輩子重複,一天天白手起家失憶症在電影裡已經不是病,而是遊戲,大家在玩失憶。《50次初戀》屬於玩得比較有創意的愛情喜劇,有什麼比花花公子愛上失憶女孩更振奮人心的消息呢?花花公子不斷獵豔,在得手後想盡一切辦法擺脫對方,只是為了掠奪愛情的勝利快感。
  • 老去的不是年齡,而是嚮往年輕的心
    這個男人並非七老八十,也不是醜陋無比,我們去參加婚禮的時候,新郎的氣度幾乎要超越在場的所有男士,和新娘擁抱的時候,我開玩笑:趕緊出國吧,這麼大年紀還能搶佔這麼優秀的資源,在國內威脅性太強了,快走快走。還有人更直接:跟我們說說,你是如何做到一把年紀還能釣到金龜婿的?朋友爽朗地笑:年紀很重要麼?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我還年輕著呢!
  • 禪說電影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但絕不是窮病!
    《我不是藥神》的編劇和導演做了一件很「喪」的事,那就是既沒把男主角程勇定位為一位「悲慘至能喚起無限同情」的白血病患者(眾所皆知,原型陸勇是一位白血病患者);也沒有定位為一位「悲壯至能喚起無窮熱血」的雷鋒型英雄;而是定位為一位普通如你我的人,甚至連你我都不如,他——程勇,就是一枚渣男。渣到什麼地步?
  • 逆天邪神,雲澈:師姐,皇上得的不是病,而是被人下了噬魂同命蠱
    呼」雲澈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面色沉重的說道:「皇上得的,的確不是病,也不是中毒,但,也根本不是那個古秋鴻說的命脈受損,而是,被人下了蠱!」啊?蠱?」藍雪若芳唇大張,滿臉驚訝。哦?為何會有此判斷?」蒼萬壑卻是一片淡然。很顯然,他並不相信雲澈的話,這並非是對雲澈的不信任,而是他更信任古秋鴻。這三年以來,他的身體都是在古秋鴻的醫治下保持著穩定。
  • 鍾南山說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怎麼回事 病和病人有什麼區別
    這讓我以後不管做什麼,都堅持講實話,堅持實事求是,你要相信自己實踐的,而不是單純聽見的。問:家人如何看待您的事業?鍾南山:他們的支持是無聲無形的。因為我很少休周末,就算在家,我愛人也說你最好的休息就是能夠安靜坐在家自己看書。家裡人對我的要求不高,並不是要全家出去旅遊,但這方面我是欠了家裡的。我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績,家人的支持極為重要。
  • 25歲韓國女星雪莉自殺身亡:她們不是脆弱,而是真的病了!
    想起村上春樹說,我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就像成年人的崩潰一樣,也經常來臨的猝不及防。壓死他們的,也有可能僅僅只是一根稻草。《黃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 中胃經講到是動則病..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即是說病到一定程度,則討厭人、光亮、聽到木頭的聲音容易受驚嚇,坐不住,或者關門閉窗喜歡獨處。這不就是抑鬱症的症狀描述嘛?而脾胃相表裡,所以,抑鬱症實際上就是嚴重的脾胃病。
  • 《終結者:創世紀》不是電影過時了,而是影迷老了
    這也是最近幾年好萊塢復活老經典IP時常用的招數,譬如前些日子的《侏羅紀世界》。在這部電影裡有《終結者2》裡約翰·康納穿過的老版NIKE運動鞋,以及在1984年殺死年輕的T-800等畫面,無非是想喚起老影迷的好感。二、三個時間軸的「時光穿越」和「無限循環」
  • 《我不是藥神》: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追光者
    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有些病不是有錢就能治,沒錢只能絕望。病房裡,每周都有人被推走,永遠地離開。病人在走廊裡給大夫下跪,只求減少痛苦。電影裡老呂在化療期間,自殺的舉動和換藥時的哀嚎,每一幀都在醫院裡真實地發生著。
  • 同性不是病
    所以同性戀真的不是病。  面對孩子的出櫃,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有病了從而將孩子送入戒同所。  儘管戒同所是私人的、違法的機構,可還是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變得「正常」,將好好的一個孩子送入那種地獄一般的地方。  的確,他們從戒同所出來後就會變「好」了。  可家長有想過孩子進去接受的是怎樣的治療嗎?
  • 人到中年,這3種症狀都不是病只是「老了」,別自己嚇自己了
    當然,這種想法並不是不好,只是我們應該更加清楚地了解身體,方能更好的預防。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人到中年,這幾種症狀都不是病只是「老了」,別自己嚇自己了。人到中年,容易感冒發燒咳嗽: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人老後總是愛生病,大病不來找,都是小病,如非常常見的感冒發燒咳嗽,是不是說明身體健康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