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算過一種下流的、醜惡的生活

2021-03-01 花邊閱讀

2004年9月,弗朗索瓦茲·薩岡69歲,她死於菸酒毒品帶來的肺栓塞。

這位18歲時就以一部小說《你好,憂愁》成為千萬富翁的暢銷書作家,50年後,依然眼神明澈透亮,笑容迷人。

這一生,她熱愛切斯特菲爾德牌香菸,讓·路易·雪萊的禮服,美洲豹XK140的賽車。她迷戀速度、賭博、醉酒、吸毒和轉瞬即逝的感情。她說:作為理想,我打算過一種下流的、醜惡的生活。

作為小說家,儘管以寫字為生,她卻揮金如土。她說:「我的大部分快樂都歸功於金錢,坐車快速兜風的快樂,有件新連衣裙的快樂,買唱片、書籍、鮮花的快樂。」19歲那年,出版社告知這位才女她將有50億舊法郎的版稅入帳,她的父親說:「在你這個年紀,這太危險了,花掉它!」於是她開始大肆揮霍,時常邀請幾十個人到聖特羅佩消夏,這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醒來,她說,我發現自己負債纍纍。

不過,對年輕時的她來說,金錢確實不是大問題。作為暢銷書作家,她文章寫得快,錢賺得也快,當然花得更快。到了老邁之年,她曾兩次因吸食古柯鹼而被判刑;2002年,她又被法院認定為有騙稅行為,判處一年監禁,緩期執行。此後,由於她債臺高築,即使把她日後的全部版稅用來還債,也要到2031年才能還清。

當然,這都不妨礙,這個被哲學家薩特稱為「頑皮的莉莉」,與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肩並肩」坐飛機的女人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多少人稱她為「迷人的小魔鬼」,又有多少人試圖了解她與入主法國愛麗舍宮的密特朗之間的關係,但大家知道的僅是,每個月密特朗都要到她家裡吃上一兩頓飯,他們談文化,談小說,但不談政治。如果她不高興了,密特朗徘徊在她家門外許久,同樣進不了門。1985年,她同密特朗總統一起在哥倫比亞旅行,那年,她已經50歲。這是一段路人皆知而皆不知的關係,其中的細節與你認為的可能的愛情的種種,只有她自己知道。

其實愛情對她來說,僅僅被歸結為「約會、擁吻與疲憊」,這種想法也貫穿了她的整個人生。至於婚姻,她離了兩次婚,生過一個兒子,完成了女人應該做的,對她來說,已經足夠。

據說薩岡最喜愛的是學者雅克·夏佐,這個男人以「40年來總能讓我笑出淚來」和「他的玩笑讓人心花怒放,笑後讓人心存餘溫」而深得她心。有一天,薩岡向他求愛,被拒絕,那時雅克心裡割捨不下另一個人,他心不在焉地說:「好的,要遲些時候。」幾個月後,輪到雅克向薩岡提出結婚請求,得到的便是薩岡殘酷的回答:「不,親愛的,今晚我並不感到憂鬱。」

這樣的回答極具文藝性。她的答案就是她的書名。這也是薩岡式的幽默。事實上,對於男人的愛,她說自己「可以持續三到四年,絕不會更久」。而速度卻讓她一生為之迷戀,如同她此生無法穿越的酗酒、豪賭與吸毒。

「我是一個持續性事故」,薩岡說。在夜色降臨時,她時常開著她的美洲豹,離開巴黎,經過馬爾肖林蔭大道,一直衝向鄉間。沿路的梧桐樹不斷地被拉平,加油站的霓虹燈光正在拉長和扭曲,輪胎摩擦地面發出的尖叫聲不斷地被消除。她穿著牛仔褲套頭衫,灌了幾杯威士忌,打著赤腳飆車。1957年,她以160公裡的時速飈車,在一個拐彎處翻車撞傷了顱骨,差點喪了命。哪怕經歷了如此可怕的撞車事故,她依然瘋狂地追尋這種疾速夢幻的感覺。她告訴警察:「我相信自己有權自毀,只要這不傷及他人。」

她這一生,任性而又憂鬱,叛逆而又羞怯、暴烈而又激情。生命的無法把握、無法預知與無法擁有,總以她的獨有的方式,在她的文學作品裡,憂鬱地淺吟低唱。

「沒有寫作,我只能拙劣地生活。沒有生活,我只能拙劣地寫作。」她說。當她寫作的時候,她的內心充盈著一種因愛和失敗而產生的憂鬱——溫柔而憂傷。

而那些慵懶和漫不經心的氣息,無所事事的自由,夜總會中的迷醉與煩惱,隨性與放浪的生活,對小酒館中的鋼琴師或侍應生的興趣,所有這些場景都會變成薩岡筆下的素材。從這個角度而言,與其說是寫作成全了薩岡的物質生活,還不如說是她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成就了她的作家人生。

早在90年代初,薩岡就寫下了時人為之轟動的墓志銘:「1954年,她帶著一部單薄的小說《你好,憂愁》走向世人,這部小說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醜聞。而在寫出了眾多輕率的文字、經歷了同樣輕率的一生之後,她的離去卻是一個只屬於她自己的醜聞。」

文 | 那海

值日針線工 | 侯俊謀

題圖 | 薩岡

本文選自《寫作的女人危險》,原文標題《薩岡:你好,憂愁》

由東方出版社授權文藝連萌·花邊閱讀發表,轉載請聯繫後臺

花邊閱讀

<huabianyuedu>


投稿 huabianyuedu@qq.com

「每個人都從自己選擇的生活獲取回報,並付出代價」

▼戳閱讀原文可購買 那海《寫作的女人危險》

相關焦點

  • 周末談 「下流老人」的生活窘況
    「下流老人」,是一個源自於日本的詞彙,顧名思義,即形容那些無法安逸度日,被迫過著「下流」(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一般指65歲以上的退休人士)。但實際上,隨著社會的變革,日本社會過去令人稱羨的終身僱用、年功序列等企業文化漸次崩壞、人力派遣等非正規僱用的比例也逐年增長,加上社會高齡少子化,使得高齡者的收入與生活受到極大衝擊,而且,這個衝擊還在不斷擴大。 這種「下流老人」,近年在日本大量出現。而根據調查,如果不做任何措施,這些「下流老人」的數量在未來只會增不會減。
  • 「下流青年」
    這其實不僅僅是個人的疲憊和疲倦,更多的是一種群體的疲憊和疲倦。什麼是「下流青年」?日本的社會學家三浦展曾經寫過一本書叫《下流社會》。最大的特徵是,他們努力過,奮鬥過,稍有存款但不多,溝通能力、工作熱情、學習意願、消費欲望開始下降,慢慢準備逐漸放棄在一線城市買房安家的奮鬥欲望又懷有最後一絲希望,不甘心就此回鄉。此「下流」非彼下流。從靜態來講,他們大多數是沒有本地戶籍的城市白領且大齡未婚。
  • 《朱莉小姐》:上流的下流還是上流,下流的下流簡直下流至極!
    《朱莉小姐》講的是一個上流社會小姐愛上男僕的故事,這個來自於19世紀末的史特林堡經典劇作在百多年來一直重新被搬上舞臺與電影(1951、1999 、2013年都推出過電影版
  • 滿口黃段子幫你笑出腹肌的電影《下流祖父》
    那小野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絕對是《下流祖父》。千萬不要被《下流祖父》的名字給嚇到了,電影僅僅有時候臺詞會有點汙,裡面並沒有特別裸露的鏡頭,雖然這部劇的豆瓣評分不是很高。從高中後男豬腳的祖父就沒見過他了,下流祖父莫名其妙地讓孫子給自己開車,來個外出旅行。
  • 下流的人生
    於是大家發現——「奮鬥就像攀登險峰,我已經爬到七成的高度了,卻知在險峰之巔,不會再有更美的風景——很多人便沒有意願再繼續攀登了」所以日本誕生了一種新的價值觀:不再追求財富的迅猛增加、社會地位的提升,而是追求對自己而言最舒適的生活、最合適的消費。大量的中間階層的人,開始向下流動了。這就是書名的來源——下流社會。
  • 日本1100萬「下流老人」的悲慘生活
    「下流老人」已經成為整個日本養老危機的一個縮影。日本長崎一位叫田中(化名)的80歲老人,因生活貧困,15次犯盜竊罪,在監獄待了20年。還有一位叫P先生(化名)的79歲老人,多次故意犯罪,吃過大阪、名古屋、福島、鳥取、高松等地的牢飯,榮登日本「老年犯罪名人堂」。「只需要從便利店順走一個200日元(約人民幣12元)的三明治,就可以獲得兩年的監禁,比領養老金靠譜多了」,這是一個入獄後老人分享的「心得」。
  •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下流是一種力量,《卡拉馬佐夫兄弟》隨記
    「要是沒有荒唐,世界只是一潭死水」「生活將帶給你許多不幸,但你將從這些不幸中得到幸福」……當然沒有最後的審判,他們只是判了米嘉去西伯利亞流放,但米嘉有沒有越獄成功?伊萬病死了嗎,他到底參與了合謀弒父嗎?阿廖沙結婚了嗎?也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一個結局,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會在書寫第二部的時候為了撿筆筒而意外死亡。
  • 如何欣賞下流音樂中的美
    閱讀過一百萬就跟進兩篇讓你們聽一個音符就特想那樣的想到這個標題是因為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電子音樂就是下流音樂」這樣的評價?下流是一個複雜的詞,直白的釋義為繪聲繪色地描述色情,但在不同的語境中對如何達到「下流「的定義是模糊的,結果卻是一致的:在「下流」的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負責獎勵和快感的神經遞質多巴胺。而同樣可以在過程中產生多巴胺的「音樂」,被部分地冠以「下流」的屬性,我想是不為過的。
  • 西班牙驚悚電影《家怨》:嚮往上流生活,或許就是下流的開端
    男主角。其實,失業與貧窮並沒有讓男主角淪為《寄生蟲》裡面那種三餐不繼、長期絕望,毫無尊嚴的社會下流階層。搬出豪宅,他們仍能維持正常生活,租住較小的房子,妻子瑪哈(露絲·迪亞斯飾)願意做清潔工賺錢,兒子也情願轉讀公立學校,不想再被私校的富人子女欺凌。
  • 電影:下流祖父
    Niro 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奧布瑞·普拉扎 Aubrey Plaza 佐伊·達奇 Zoey Deutch 朱莉安·浩夫 Julianne Hough 德蒙特·莫羅尼 Dermot Mulroney 亞當·佩裡 Adam Pally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下流祖父中
  • 紅樓夢:賈寶玉踢了花襲人一腳後,為何還罵她下流東西?
    門一打開之後,賈寶玉就對著開門的人上前就是一腳,並且嘴裡還叫罵著:「下流東西們,我素日擔待你們得了意,一點兒也不怕,越發拿我取笑。」 這踢也踢了,罵也罵了,賈寶玉這才發現,原來這個承擔自己最暴力行為的人是自己的一等丫頭花襲人。
  • 一脫成名,美得近乎下流,這位性感女神連法國總統都為她瘋狂
    曾經有導演評價過伊娃·格林,說她「美得近乎下流」。這是貶義詞麼?毫無疑問,這是對於伊娃·格林外在皮囊的讚美。近乎這兩個字用得極好,接近下流卻不下流,冷豔迷人,神秘邪性,勾人攝魄。她是天生的明星,世人的焦點,壓軸的女王。伊娃·格林的存在就是讓你移不開視線的理由,她是個沒有答案的謎語,即使你對她一無所知,也忍不住念念不忘日夜回想。
  • Behind the meme | 下流弗蘭克和紅粉怪客
    但在四五年起,Joji還不存在於世上,那時他還是下流弗蘭克。這部十年前的屎尿屁小品有一種返璞歸真的純粹感,短小的篇幅與不加修飾的用語相得益彰,探索人類本質的深邃主題與生猛粗野的嗓音相映成趣,十年前它是一分鐘的視頻,十年後、百年後它會是一分鐘的永恆。
  • 郭麒麟被後媽當場「潑冷水」,她的一番話暴露出人性醜惡
    郭麒麟被後媽當場「潑冷水」,她的一番話暴露出人性醜惡!最近一段時間當中,大家都有過幾年的關注也是越來越多其實大家也應該能夠想到這樣的一種情況,現在的人確實是非常實際的,如果沒有人擁有如此的背景,那麼根本不會有人理睬他。
  • 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集》——諸位先生,你們的生活是醜惡的
    高爾基對契訶夫的評價可以說是最準確的,契訶夫用一種美的誠懇的聲音說「諸位先生,你們的生活是醜惡的」。同時,契訶夫對底層人民有深深的悲憫,他是同情弱小,貧苦,關懷人間疾苦的,如《憂愁》《萬卡》《困》等都很好地表現了這一點。《憂愁》的主人公死了兒子,卻不知道該向誰去說,最後只能在晚上向馬傾訴自己的情感,讀來令人感慨。
  • 清貧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
    田北辰說,因為只有兩天,自己才有鬥志堅持下去,如果要做一個月,甚至半年,那就太絕望了!沒有學歷、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對於他們,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頓吃什麼,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未來怎麼發展?來來去去都在死胡同!
  • 戀愛時男人對女人的30個稱呼,她寫成一首詩,鄙俗下流卻發人深省
    女詩人西娃有感於斯,便挑選了30個男人對女人的稱謂,寫成了一首詩,雖有些鄙俗下流,卻是發人深省。西娃是一位70後西藏女詩人,獲得過多個詩歌獎項,她成長於李白故裡,但與李白的浪漫主義相去甚遠,她的文字裡滿是現實和玄之又玄的東西,有時也藏著不少令人捉摸不透的隱喻。讀她的詩,像嚼一塊西藏犛牛幹,味覺堅硬,很難下咽,只有將其消化溶解,才能嘗到真正的滋味。
  • 《安家》:5000萬的房產分割,讓人性的醜惡再次展露無遺
    此劇講述了一幫賣房子的房產中介工作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都是如何去做才能夠最終交易成功,從而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生活裡的諸多不易,同時在巨大的利益左右之下,也盡顯人性的真善美,乃至人性的虛偽和醜惡。前有太表姑奶奶為爭奪房產恩將仇報,後有億萬富豪林茂根為逃脫中介佣金,而不惜自損身價跳單,今又上演了一出親戚之間為了分割房產,而不顧親人生死的醜惡行徑,看過後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 《上流社會》上流社會不「上流」下流社會不「下流」
    上流社會的人不一定幹著「上流的事」,下流社會的人也不一定就幹「下流」事。片中上流的會長 議員 勾結流氓 犧牲普通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下流的男主卻為普通人著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主想當議員的欲望可以被理解,人人都有上進心。但最主要的是能否合理利用,要都是像片中呈現的上流人物一樣不幹人事。那樣的話只能說:你仍處於下流之中肉體只是皮囊,精神才是內在。
  • 沒有下流梗的世界,就像是沒了頭的烏龜
    人們只要遇到她就無法控制自己,身體情不自禁的在發熱。但善導課的警察對她束手無策,因為《公序良俗健全育成法》存在漏洞——公共場合扒女性衣服判死罪。問題來了,她為什麼可以逃過PM系統的追蹤呢?時岡學園高等部三年級生,下流梗恐怖組織「SOX」的成員。SOX性知識的傳播擔當。對畫畫的熱情讓她不惜在PM的監控下無法用手畫而用嘴畫春畫,被譽為「靈魂畫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