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貧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

2021-02-15 逆風奔跑的藍胖紙

弱者越弱

香港曾經有一檔電視真人秀,叫作《窮富翁大作戰》,專門邀請富人體驗窮人的生活。

有一期節目的主人公是田北辰。他的父親田元灝是香港紡織界的頭面人物,人稱「一代褲王」。

他本科畢業於康奈爾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又去讀了哈佛大學 MBA,回到香港後創辦了服裝品牌 G2000 和 U2,是那種很努力的「富二代」。

他崇尚自由競爭和人生奮鬥,座右銘是「如果你今天對自己滿意,明天就會被淘汰」,一直宣揚 「如果你有鬥志,弱者也可以變成強者」。

但是,參加了這次電視節目以後,他的觀點發生了 180 度轉變,對著電視鏡頭公開說:

這個社會在極嚴厲地懲罰那些沒條件讀書的人。窮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變成有錢人。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下一頓吃什麼最重要

田北辰為什麼改變觀點,認為窮人不可能翻身呢?原來,節目組請他體驗了兩天清潔工的生活,薪資是每小時25港幣,每天的生活費是50港幣,住在只有1.6平方米的「籠屋」,月租1350港幣。

所謂「籠屋」,外面看著像衣櫥,門一拉開,裡面只能放下一張床,關上門四面全挨著木板牆,東西都掛在牆上。就是這種條件,房產中介還稱它為「豪華籠屋」,因為還有600港幣的更低檔,就是在馬桶上放一塊木板睡人。

上班時間是早上五點,地鐵頭班車還沒開,只能坐夜宵巴士,車費是13港幣,田北辰驚呼:「每天生活費只有50港幣,這怎麼坐得起!」

開始工作後,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吃飯,但只有15元的預算,大部分的飯要20元,他最後只能坐在街邊的樓梯上,就著白開水嚼乾糧。

吃完了,還要抓緊時間躺在花壇上休息一會。

做滿9個小時,就可以下班了。但是,真正的清潔工為了養家餬口,還要去做夜班,一天在外近17個小時,只能睡五六個小時。

田北辰說,因為只有兩天,自己才有鬥志堅持下去,如果要做一個月,甚至半年,那就太絕望了!

沒有學歷、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對於他們,最重要的事情是下一頓吃什麼,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未來怎麼發展?來來去去都在死胡同!


窮忙族

每天忙於工作,幹到累死,但還是很窮,只能租屋住,沒有自己的積蓄,一旦停止工作或者生病在床,生活來源頓時就成問題。

田北辰體驗的這種人生,社會學家早就注意到了,起名為「窮忙族」,百度百科的定義如下。

窮忙族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最早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指拼命工作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人們。

日本經濟學家門倉貴史在《窮忙族》一書中對「窮忙族」下的定義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卻依然不能過上富裕生活的人。

不僅香港有「窮忙族」,內地也越來越多。舉例來說,根據報導,2016年上海送外賣最多的送餐員,是一位叫作何文妹的中年女性,至少送出了12214單。

即使全年無休,每天平均也要33單,從午飯時間一直送到深夜,一刻不停。電瓶車的電瓶,一天要準備6組。車上插著兩個手機,一個導航,一個接單。

這種強度的勞動,每年能有多少收入呢?每單的送餐費是8元,這就是說,何文妹一年的送餐總收入在10萬元左右。

扣除電瓶費、車輛維護費、通信費等開銷以後,淨收入大概還能剩下8萬多元。這是「送餐王」的收入水平,大部分送餐員的收入,應該遠不如她,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上海的底層勞動者,收入基本就是這種水平。他們還要用這些錢支付房租。每天下班回到家,累得就想睡覺,睜開眼就要去上班,日復一日,人生的出路在哪裡?


掙扎在社會底層

將來的「窮忙族」,不僅是低技能的底層勞動者,還將包括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在寫字樓工作的白領。

年輕人如果沒有家庭支持,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會變得越來越難。因為單靠工資收入,已經不足以積累財富了。

有一項統計說:

1993年屬於低等收入者的城裡人,到了1995年有43%都能向上爬。而相比之下,2011年屬於低等收入者的城裡人,到了2013年只有20%能摘掉最底層的帽子。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20世紀90年代算是城市窮人的黃金時代的話,那今天這種好日子已經結束了。

一方面,城裡窮人越來越難走出貧困;另一方面,城裡富人的位置也坐得越來越穩。1993年~1995年,城裡的高等收入者有64%的概率能一直當富人。而到了2011年~2013年,高等收入者竟然有84%的概率能保證自己不被從富人列表中除名。

上面的數字就是說,如果你是窮人,80%的概率以後你還是窮人;如果你是富人,84%的概率以後你還是富人。一個臺灣人感嘆說:

那種奴隸化的生活(長時間工作,卻僅能勉強滿足溫飽)才是歷史的常態。過去30年社會階層的大幅流動,是歷史的不正常,現在開始回歸常態。

99%的我們,都面臨著這種大趨勢的吞噬:你的工資不變,但房價和物價卻越來越高,於是你必須花更多時間來掙錢,甚至一天做兩份工,最後成為沒有自己時間的奴隸。

總的來看,下一代青年不太可能有上一代那麼多機會。經濟增長率已經開始放緩,並且還將繼續放緩,人口增長高峰已經過去,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人的消費遠不及年輕人。

礦業、製造業、零售業、證券業……除了高科技,幾乎所有行業都不會有以前那麼高的增長率。

上一代人趕上了中國經濟起飛,還擁有依靠房地產翻身的機會,但是下一代人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你現在買入一套房子,十年後價值翻上十倍,完全是零可能。

越來越多的人將會發現,即使從小就努力學習,從很好的學校畢業,後來努力工作,但迎接他們的將是「長久的低薪、難升遷的職場、高昂的物價、買不起的房子……」。

儘管你很努力,待人友善,有公德心,但就是掙不到錢,只能在社會的底層掙扎。


老後破產

2015年,社會工作者藤田孝典調查日本的老人問題。

他發現,很多老人年輕時都拿過中產階級的薪水(400萬日元),但是現在已經淪落到社會的底層,過著非常困苦的生活。「七老八十還要在大熱天當廉價勞工,因經濟拮据而妻離子散,唯有獨居爛屋,孤零零度過晚年。」

藤田孝典將這些老人稱為「下流老人」(底層老人)。他稱,日本的下流老人以後可能會達到1億人。要知道,日本現在的總人口也只有1.27億。

下流老人有三大特徵:

(1)收入極低,即使政府提供補助費,也難以維持健康飲食,以及一般家庭應有的生活;

(2)存款不足,老人必須提心弔膽地過活,一旦碰到突發事故或慢性病,日常已經捉襟見肘的生活,就會面臨崩潰危險;

(3)老無所依,子女連自己都養不起,更遑論贍養老人。日本不少老人因家庭破碎而長期獨居,平日缺乏與親朋鄰裡的交流,關係疏離,一旦發生意外無人照應。

在晚年失去可以依靠的人,是下流老人最悲苦的特徵。

下流老人的根源就是,錢花光了,人還沒死。日本媒體還發明了一個詞「老後破產」,這就是長壽的惡夢。

現代科技如此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可是工作又積累不了財富,於是,「清貧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就成了大多數人必然的命運歸宿。

文章來源 | GitChat 電子書

書名 | 《未來世界的倖存者》

作者 | 阮一峰

相關焦點

  • 「下流青年」
    什麼是「下流青年」?日本的社會學家三浦展曾經寫過一本書叫《下流社會》。為什麼出現「下流青年」?有「上流」才有「下流」。「下流青年」出現的直接原因是農村和中小城市青年選擇進入一二線城市。青年為什麼來到城市?為了發展。為什麼不留在中小城市發展?因為資源集聚越來越厲害,好的工作崗位都集中在大城市。
  • 周末談 「下流老人」的生活窘況
    「下流老人」,是一個源自於日本的詞彙,顧名思義,即形容那些無法安逸度日,被迫過著「下流」(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一般指65歲以上的退休人士)。 這種「下流老人」,近年在日本大量出現。而根據調查,如果不做任何措施,這些「下流老人」的數量在未來只會增不會減。因此,當這個詞在2015年被提出來後,迅速引起極大關注,成為社會熱詞。
  • 日本1100萬「下流老人」的悲慘生活
    無相財經出品據統計,現在全日本共有1100萬「下流老人」。
  • 做流沙包很多時候放錯了「蛋黃」,難怪不流沙,詳細做法有了
    先忽略那幫老人,就算是年輕力壯的也是一抓一大把呀!讓小編這個步近中年的人情何以堪呢,年輕人都怎麼了?算了,不羨慕那些,來點實際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人氣早點、早茶必點之一,是流沙包沒錯。自己在家裡做想要流沙的效果,那麼得謹記一點,不能加這種「蛋黃」否則效果不明顯,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做法。
  • 40歲是青年還是中年?如何區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世衛組織給出答案
    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當你坐在公交車上,看著一些人明明看起來很年輕,卻要求人給她讓座的時候,心裡都會有點疑惑,給老人讓座是應該的,那這些人算老人嗎?現在人對於年紀的劃分都不是很清楚,40歲這個年紀,屬於青年還是中年呢?如何區分青年、中年以及老年?
  • 人生最大的灰犀牛,你和你的朋友需要知道的|| 「下流老人」,花費快、錢難賺…… 臺灣養老金迷思
    他的朋友們指責他,大家一輩子忙碌,一直盼著退休,誰知快退休了,老朋友反倒這樣無情無義無趣起來……長輩說,不要講無情無義,我們要力爭不做「下流老人」。 這是我們在交流訪談臺灣地區養老金制度過程中,一位學者講述的真實細節。故事中的長輩,在一所讓人尊重的學校工作,退休後有政府養老金。他的話語,折射出對「下流老人」的憂思。
  • 流沙歌詞 陶喆流沙完整版 在線聽
    歌手:陶喆  作詞:娃娃 作曲:陶喆《流沙》所屬專輯David Tao 同名專輯,發行時間1997年,原唱陶喆。
  • 時光是一把握不住的流沙
    時光如沙漏裡的流沙,細碎而柔軟,靜靜地流淌著,抓不住的困惑,彈指之間已然溜走。童年時代的我們,充滿活力,一路上磕磕碰碰莽莽撞撞地向前奔走,一點兒也不懂時光可以這麼輕易的流逝,每天都無憂無慮地追趕著光陰。
  • 青年、中年和老年,分別是指多少歲?你處於哪個年齡段?區分一下
    人生是按照一定規律逐漸發展的,從剛出生的嬰兒逐漸變為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是中年,六十至七十四是老年前期,七十五之後是老年。下面我們針對青年、中年、老年做一下詳細的論述。中年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到了中年人們的身體各項功能就開始逐漸的衰弱
  • 奧地利KB流沙藝術
    Klaus Bosch and His Amazing Sand Art流沙藝術克萊斯博世克萊斯博世出生在奧地利的西部城市盧斯特瑙這座美麗的小城被阿爾卑斯山脈懷抱遠眺康士坦茨湖畔緊鄰瑞士邊境克萊斯博世的流沙藝術工作室就坐落在這童話般的優美環境中
  • 女律師的中年危機和下流正義
    如果我們把目光切換到《林肯律師》(The Lincoln Lawyer 又譯《下流正義》),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律師哈勒卻是以一個放浪不羈、遊刃有餘的形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至少影片開始階段的Mick掌控著局面,各方面的關係都打理的不錯,充滿自信的行走在法律和道德之間。
  • 蛋黃流沙包,裡面沒有流沙,但是無比美味
    蛋黃流沙包,裡面沒有流沙,但是無比美味我曾經在華南一帶呆過很長的時間,對那裡的美食印象非常深刻。這種小點心裏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就是蛋黃流沙包,它的味道非常鮮美,雖然裡面很清淡,但是卻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可以瞬間激發人的食慾。這種蛋黃流沙包的做法還是蠻複雜的,所以價格相對來說也會貴一些,不過它完全是物超所值的。這種蛋黃流沙包的外表看起來是黃色的,首先看著就非常愉悅,黃色本來就是能讓人感覺到快樂的顏色,所以在早茶的時候吃上一個蛋黃流沙包,感覺整個人都被瞬間治癒了。
  • 天行九歌:為什麼說「看流沙聚散」其實概括了流沙的命運?
    在這部動漫的片頭曲之中,有一句「看流沙聚散」的歌詞,與動漫之中由韓非、衛莊、紫女、張良所組建的流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最後流沙遭逢變故,紫女姐妹弄玉加入流沙,韓非為保護紅蓮也使其接觸了流沙,等於韓非把自己的一切都押注在流沙之上,都押注在衛莊紫女張良這些可靠的夥伴之上。
  • 金沙流沙餡,香甜可口,可做流沙包,流心月餅
    我家平時在外面買包子,基本上只買流沙包。其他的種類都在家自己做,流沙包一直以為挺麻煩的,沒有嘗試過。最近想嘗試一下流心月餅,所以第一步先來解鎖流沙包。經過兩次調整終於成功完成,撕開包子,香濃的流沙餡立馬呈現流動狀態。製作流沙餡,蛋黃的品質和加工都很重要,雞蛋一定要選用蛋黃香濃細膩的草雞蛋。
  • 《朱莉小姐》:上流的下流還是上流,下流的下流簡直下流至極!
    《朱莉小姐》看似是一個小男僕贏了女爵的仇富故事,但男僕其中所運用的卑劣手段卻在在彰顯了女爵思想的純潔高度,讓觀眾看到一個上流人士即便做了下流事還是上流人士,可下流人士做著下流事時簡直下流至極的故事。
  • 流沙包被我做成了奶黃包,不流沙,該怎麼治?
    ,一個流沙包生坯就做好了,按此方法做完所有。說好的流沙包去哪了?這分明就是一奶黃包嘛。可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情此景,這話放在這款本該流沙卻不流沙的流沙包身上也是恰到好處。加油吧,流沙包停頓下來,把所有步驟從來理了一遍,還是找不出來哪裡出了問題,流沙包被我做成了奶黃包,不流沙,該怎麼治呢?
  • 過年——重讀方志敏的《清貧》有感
    反正我小的時候感覺過年小孩子都是無憂無慮的,但老人們是很苦惱的,因為要給家裡置辦好吃喝,還要給孩子做一身新衣服,那時候家家都三四個孩子,這可難壞了大人們。我記得我基本是穿我父親發的軍裝,沒有穿過別的衣裳。穿軍裝,戴軍帽,七十年的初,那也是很牛的,在鶴立鎮走一圈,就怕別人搶軍帽。不過像我們這些半大小子也不怕,基本都是成群結隊的出去閒逛。那時候鶴立分街裡的,林業局的,二處的。
  •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陶喆《流沙》
    陶喆說愛情就像流沙我不害怕,周杰倫說愛情走的太快就像龍捲風,林俊傑說握不住的沙放下也罷,王力宏說愛情就像一條河難免會有波折,王菲說蝴蝶飛不過滄海,沒人會責怪。而我,卻覺得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看到這首《流沙》,想起我中學時的同桌劉莎,她媽真的是因為這歌給我起的這歌名字。陶喆把愛情比喻成流沙,我覺得特別貼切。因為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
  •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陶喆《流沙》
    陶喆說愛情就像流沙我不害怕,周杰倫說愛情走的太快就像龍捲風,林俊傑說握不住的沙放下也罷,王力宏說愛情就像一條河難免會有波折,王菲說蝴蝶飛不過滄海,沒人會責怪。而我,卻覺得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看到這首《流沙》,想起我中學時的同桌劉莎,她媽真的是因為這歌給我起的這歌名字。陶喆把愛情比喻成流沙,我覺得特別貼切。因為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流沙。認真多聽幾遍,發現這首歌並不是表達愛情是過眼雲煙,像流沙一樣來去匆匆。
  • 流沙包不流沙,只要做對步驟,自己做的也一樣優秀
    這次就來介紹一個早茶裡的重要角色——流沙包。其實發展到如今,流沙包已經有了許多種不同的做法,它其實是奶黃包的一個變種,傳統的沙包一般是蘿蔔口味和奶黃口味。流沙包的外皮飽滿而柔軟,掰開白色的麵皮,內餡緩緩流出是它最大的特點。而能夠做製作出真正流沙的內餡,是流沙包成功的關鍵。否則還談何「流沙包」呢?今天就來分享一個雖然簡單,但是非常好用的流沙包的製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