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楊得志有多厲害?鄧公親自點將坐鎮雲南,68歲依然帶兵打仗

2020-12-22 山水論歷史

楊得志,我軍歷史上的一位優秀將領,他17歲參軍,25歲成為師長,68歲依舊帶兵打仗,他的人生經歷可謂十分傳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17歲當兵之前,還是一個打過鐵做過煤礦的工人,那麼他是如何從一個鐵匠成長成一個開國上將的呢?

鐵匠成長為一代名將

楊得志,1911年生,湖南醴陵人。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就跟著父親學打鐵,後來因為生活十分艱難,迫於生計,就去當了一名煤礦的工人,後來又在建築工地當工人。1928年,剛剛17歲的他就和哥哥,還有一些工友一起,投奔了湘南起義的紅七師革命家。

當時紅七師剛成立,就連幾位領導人也是只參加過起義,很多人都沒有參過軍,就更別說上戰場打仗了。當時楊得志聽說只有戰鬥連的戰士才有槍,所以正值少年的他就十分渴望能夠進入戰鬥連,有一把屬於自己的槍。

後來,他如願以償進入了戰鬥部隊,被分配到了師屬特務連三排七班,他以為他就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槍了,可是當時部隊武器裝備十分缺乏,他還是沒有槍,他為此還朝班長發火了。當時班長的一句話,讓楊得志記了一輩子,班長說:「想要槍也不難,敵人手裡多得是,想要就自己去搶。」在那以後,他每次殺敵都十分英勇,衝鋒在前,為的就是想要繳獲敵人手中的槍。

鄧公親自點將坐鎮雲南

楊得志戎馬半生,創下了赫赫戰功,他先後參與指揮了井岡山鬥爭、反圍剿戰爭、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身經百戰,指揮大大小小作戰上千次,可謂是數一數二的戰將。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

1955年至1975年爆發的越南戰爭中,我軍還曾進行了抗法援越和抗美援越,幫助越南不少,還外派陳賡、楊得志等人進入越南,對越南的戰爭進行指導。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越南打敗美國後,竟然囂張了起來,反而還和我國較勁起來了。

面對這一情況,鄧公親自點將,安排楊得志擔任昆明軍區司令員,與王必成互換崗位。要知道臨陣換將,那可是兵家大忌,但鄧公認為,楊得志此前指導過越南,讓楊得志坐鎮雲南,是做合適的人選。而歷史也證明,鄧公這一做法確實是正確的。

68歲再上戰場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當時楊得志已經年過六旬了。為此中央領導還特意找他談了一次話,希望他年事已高,想看看他還能不能作戰。楊得志知道了後,堅決對中央說出一個字:「能!」

三天後,楊得志就來到了昆明,當時他不僅年齡大,而且對雲南地區十分不熟悉面對越軍也不了解,更是連部隊也不熟悉,因為當時的部隊並不是他是老部隊。在雲南的日子裡,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整日心系戰事,本身身體不是很好的他,因為操勞過度,再加上雲南地形氣候不適應,楊得志就病倒了。

後來,他被秘密安排到北京治療,在他病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時候,他就又想要回到雲南,最後醫生也勸不住他,只好安排了專家陪同他前往雲南。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卻又再一次扛起了保家衛國的大梁,本身體就沒有完全康復的他,又回到了前線,不得不令人欽佩。

相關焦點

  • 從未帶兵打仗卻成了上將,研究對日作戰,竟愛上了日本女子
    從未帶兵打仗成了上將,研究對日作戰,愛上日本女子 文/老張在路上 01與廣東李浴日、雲南楊傑同為中國軍事學大師。但就是這樣一個軍事學大師,一生都沒有帶兵打過仗,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真正的「紙上談兵」。 我們再看看他的朋友圈: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期間,蔣百裡和蔡鍔是好友,他們兩人再加上張孝準被稱為「中國三傑」。 留學期間,蔣百裡由蔡鍔介紹,結識梁啓超並拜他為師,梁啓超對蔣百裡的才能十分欣賞。
  • 楊得志80歲老當益壯,娶55歲舞蹈演員為妻,共同生活了4年
    說起楊得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這一生南徵北戰,叱吒風雲,在革命年代立下了赫赫戰功。建國後,人民沒有忘記他的功勞,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來長期擔任大軍區司令員,可謂是無比顯赫。除此之外,楊得志將軍還老當益壯,68歲時甚至掛帥出徵,指揮了雲南方向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結束後升任總參謀長。其實楊得志老將軍還有一件「老當益壯」的事情,那就是80歲娶妻。楊得志這一生有過兩任妻子,原配名叫申戈軍,1918年出生,河北魏縣人。
  • 他21歲當軍團長,帶出粟裕和楊得志,粟裕部分骨灰葬在他墓邊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青年將領,曾是粟裕和楊得志的領路人,同時也是年齡最小的紅軍軍團長,他上任的時候比林彪還要小4歲,而他的年齡要比林彪小5歲,林彪25擔任軍團長。1933年12月,21歲的尋淮洲任紅7軍團軍團長,成為紅軍裡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於1912年出生在湖南地區的一個貧困家庭,雖然條件一般,但父母還是努力種地,把他送到了學堂。
  • 開國上將楊得志老當益壯,80歲再度娶妻,一起生活了4年
    說起來楊得志將軍,很多人肯定會肅然起敬,因為這位老將軍當年創造過太多的傳奇。其中最讓人敬佩的就是,在越南戰爭期間,楊得志將軍居然以69歲高齡掛帥出徵,曾經和許世友上將一起共戰越南兵。想起曾經的那些崢嶸歲月,我們都不得不感慨,楊得志將軍真的是老當益壯,宛如當年的曹操一般,壯心不已。
  • 這個團長,鐵血硬骨,68歲還參加自衛反擊戰
    這個團便是紅軍一字號團,其團長叫楊得志,是湖南人。17歲參加紅軍,21歲就當了團長,幾乎中共的戰爭都沒有缺席過。 楊得志是一個非常會打戰的將領,長徵初期,都是他率領紅軍一字號團去開路,如果遇到了蔣介石的部隊,那麼還要迎敵。其有曾以1個團戰勝敵人3個團的光輝戰績!
  • 上將楊得志,抗美援朝中屢立奇功,晚年用「講故事」,樹立家風
    接下來的連篇大幕的戰爭不斷上演,在此後的抗日戰爭和國內解放戰爭中到處都有他身先士卒的身影,為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979年,六十八歲的他重新披掛再度商場,和許世友指揮了著名d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用一生詮釋了軍人保家衛國的神聖誓言,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開國將軍楊得志。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楊得志升任總參謀長,為何許世友退居二線
    1979年,越南試圖擴大版圖,便數次挑釁我國邊境,迫於無奈之下,我軍打響了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決定兵分兩路由東西進攻,東線主要由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指揮,而西線則由剛調任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指揮,其間,兩軍都歷經磨難,跋山涉水,在槍林彈雨中勇猛作戰,最終,成功殲滅越軍
  • 橫戈馬上為人民——從紅軍團長到總參謀長的楊得志
    開國上將楊得志,從井岡山紅軍戰士、中央紅軍紅一團團長,歷經60多年革命軍旅生涯,成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解放軍總參謀長,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 名字霸氣的六位開國上將,成就很大,後兩位是主席親自改名
    很多開國上將的名字就很霸氣。第一位,李天佑這名字霸氣吧,天佑,上天保佑。李天佑的確是得上天眷顧的猛將。他是廣西僅有的兩位開國上將之一,從遙遠的紅七軍,一路北上,歷經艱難險阻,成功匯入中央蘇區,活下來就是一個奇蹟。
  • 楊得志將軍「寶刀未老」,兩段婚姻堪稱傳奇,80歲高齡再次娶妻
    前言每每提到楊得志將軍,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寶刀未老」。68歲再度掛帥出徵,與許世友一起指揮了著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當然楊得志的「寶刀未老」不僅於此,在感情中,他一樣老當益壯,80歲高齡再次娶妻。
  • 楊得志指揮對越反擊戰,在病床上命令後撤部隊,立即摧毀援越物資
    其中,中國為其提供了200多億美元的援助物資,援建了上百個軍事工業項目。」統一後,越南的野心極度膨脹,不僅把手伸到了中南半島,還妄圖入侵中國。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逼近中國雲南,7月越軍一個炮兵營,炮擊了中越邊境,其中一顆炮彈落在了雲南的一片農田裡,造成3名中國農民身亡。
  • 中野猛將王近山不僅能打仗,還會帶兵,帳下還出了三位頂級戰將
    作為解放戰爭時期,五大野戰軍之一的中原野戰軍也是猛將如雲,就比如名滿天下的陳賡將軍,炮兵司令陳錫聯,上將三楊之一的楊勇,俘虜敵將最多的周希漢,上甘嶺一戰成名的秦基偉,還有打仗最勇猛的戰將王近山等猛將都是來自中原野戰軍。可見,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原野戰軍從不缺乏能徵善戰之將。不過,作為被後人譽為中野頭號猛將王近山將軍,不僅能領兵打仗,同時還會帶兵。
  • 革命歷史劇《跨過鴨綠江》烏日根飾演開國上將楊得志
    實力派演員烏日根飾演開國上將楊得志一角。是一個生活在極貧困家庭,加入部隊後卻憑藉著作戰勇敢,頭腦機敏靈活, 參與多次重大歷史戰役,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烏日根將通過前線志願軍戰士的視角向大家傳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
  • 革命歷史劇《跨過鴨綠江》烏日根飾演開國上將楊得志
    實力派演員烏日根飾演開國上將楊得志一角。是一個生活在極貧困家庭,加入部隊後卻憑藉著作戰勇敢,頭腦機敏靈活, 參與多次重大歷史戰役,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烏日根將通過前線志願軍戰士的視角向大家傳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
  • 享譽我軍的三楊:楊得志、楊勇、楊成武
    在1614位開國將帥中,有著名的三楊、三陳、三梁之說,而尤以三楊為大家津津樂道。因為三楊年齡相近、成長經歷相似、關係密切、工作還有交集,留下許多佳話。楊勇上將三楊都先後上了井岡山,都在紅軍五次反圍剿作戰中立下戰功,隨後都參加了萬裡長徵。在長徵中,他們三個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厲害,成為了紅軍中赫赫有名的悍將。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由許世友將軍領導的我國軍隊大獲全勝直達越南首都,然而此時的許世友將軍已有74歲的高齡了,為何國家仍然派遣許世友將軍帶兵出徵呢? 當時尚有粟裕大將坐鎮,以及多位上將都是極佳人選,但中央還是選擇了已有74歲高齡的許世友上將來領兵。
  •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有那麼厲害?其實他根本不懂帶兵打仗
    北伐之真實事件,諸葛亮也是有勝有敗的,有功且有過。我們對此應該客觀地看待為妙!從作者個人角度來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算是「過人」。他甚至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專職的軍師。首先,在真實的歷史資料之中,諸葛並沒有顯著的軍功,並沒有任何較為經典的戰例。如果要說他的軍事實力和誰相當的話,作者認為應該是「魯肅」,且在於司馬懿之下。但是,這是否證明他就是一個庸才呢?
  • 1951年楊得志率部出徵朝鮮,不料途中遇險,差點全軍覆沒
    1951年2月中旬,開國上將楊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奉命率領19兵團跨過鴨綠江出國作戰。17日拂曉,遵照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的指令,火車頭將兵團機關高層領導的第四節車廂拉到朝鮮定州的一個山洞裡,白天休息晚上繼續出發,但第一次出國,還是和第一強國美國作戰,機關領導同志們心情激動,根本靜不下心休息。
  • 楊得志女兒被調戲過程
    到鄭州當日倆人外出街上購物,因楊得志女兒長得挺有姿色,在街上被四個小流氓遇見,並上前調戲。楊的愛人上前阻攔並和小流氓發生衝突,楊的愛人是軍人出身,當時並未穿軍服,憑著自己過硬的軍事素質,楊的愛人把幾個小流氓打得頭破血流,落荒而逃。
  • 開國上將楊得志回憶:這一戰,毛主席以霹靂之勢,行萬鈞之令
    為此傅作義便部署了一個長蛇陣,他將主力部隊全都部署在東起塘沽海口、西至張家口長達500多公裡的戰線上。不得不說,傅作義的這一手長蛇陣,還是給我方造成一定影響。按照中央軍委的想法,我方會先攻克歸綏、太原等地,最終集中兵力用半年的時間,將傅作義集團軍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