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楊得志回憶:「新保安之戰,打得是驚心動魄,毛主席對我費心不小。」
傅作義大擺長蛇陣
1948年冬天,隨著遼瀋戰爭戰役的結束,整個東北地區基本上取得解放。至於西北地區,中原地區、華東地區形勢也是一片大好。唯獨需要我方注意的便是駐守華北的傅作義,此人擁有兵力50多萬人,是國民黨在華北地區的最高指揮官。
傅作義對於眼前的局勢認識很清楚,隨著遼瀋戰役的結束,那麼東北解放軍入關已成定局。自己有可能會遭到東北、華北兩大主力部隊的襲擊,在這樣的形勢下,傅作義便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而擔憂。
這時蔣介石便想要讓傅作義放棄平津率隊南下,並許諾讓他擔任「東南行政長官」。傅作義對蔣介石很了解,他認為這是蔣介石排除異己的行為,為此便拒絕他的提議。任由蔣介石說的天花亂墜,但傅作義就是不上當。
根據傅作義的看法,遼瀋戰役雖然結束,但東北解放軍也損失較大,需要休整。自己憑藉50萬的兵力,還是能夠將華北的局面給支撐起來,然後等待時機再做決定。為此傅作義便部署了一個長蛇陣,他將主力部隊全都部署在東起塘沽海口、西至張家口長達500多公裡的戰線上。
不得不說,傅作義的這一手長蛇陣,還是給我方造成一定影響。按照中央軍委的想法,我方會先攻克歸綏、太原等地,最終集中兵力用半年的時間,將傅作義集團軍拿下。不過自從淮海戰役開始後,傅作義集團軍的動向便愈發重要,因為蔣介石手中能用的部隊所剩無幾。
一旦讓傅作義的部隊南下,那麼今後的戰況將極為艱難。想要將這股部隊完成吃下,光靠一個華北野戰軍還是不夠,需要東北解放軍提前入關。為此毛主席便給東北野戰軍負責人發去電報,以商量的口氣,要求他們入關,但是最終還是被林彪所拒絕。
戰機稍縱即逝,毛主席便直接下令,一,讓程子華率領東北先遣團先入關,預作準備。其二,徐向前所指揮的部隊停止進攻太原、楊得志帶領的華北第二兵團,留守阜平地區待命。其三,邊打邊談,拖住傅作義集團軍。
隨後毛主席便電令東北野戰軍,讓他們快速完成休整,用一兩天的時間入關。林彪在接收到電令後,絲毫不敢懈怠,浩浩蕩蕩的向華北地區出發。隨著東北野戰軍的入關,敵我雙方的兵力發生極大的改變,我方佔據絕對優勢,兵力多達100萬人。
對於形勢的轉變,傅作義絲毫不知情,仍然按照自己的部署,加強長蛇陣。蛇頭在唐山、天津一帶、蛇腹在北平、蛇尾在張家口一帶。傅作義的作戰意圖很明顯,打不過可以逃跑。不管是往東、還是往西,都能夠輕易溜走。
毛主席的高瞻遠矚
對於傅作義的小九九,毛主席一眼便看破。在遼瀋戰役結束後,林彪便提議先攻打唐山,只要東北先遣團能夠將唐山圍住,那麼唐山守軍便無法南撤,等到東北野戰軍主力來接替包圍任務後,在一步步向南進攻。
然而毛主席卻有不同的想法,他的作戰目標是將傅作義部全部殲滅,為此便不能給對方留下退路,尤其是海上退路。倘若採用林彪的戰法,有可能會打草驚蛇,導致傅作義從海上撤退。到時候再想殲滅對方,將是難上加難。
為此在經過毛主席反覆思考後,便決定先攻打蛇尾。一旦抓住蛇尾,那麼蛇頭必定回頭咬人,為此這場戰爭要從西線打起。張家口作為的傅作義的軍事基地,西連綏遠、東接北平、天津。為此張家口發生戰火,那麼傅作義將會派兵前來支援。
只要將傅作義的部隊吸引到這條線上,並殲滅對方大部分部隊,使得傅作義無法逃跑,那就是最大的勝利。隨後楊成武的第三兵團便對張家口的敵人發動進攻,成功將敵人給包圍。傅作義在接到來自張家口的求援後,認為這是解放軍的一次局部行動,所以他就沒有重視。
不過張家口涉及西逃路線,還是需要保住,為此便下令讓自己精銳部隊第三十五軍前去增援張家口,對軍長郭景雲強調一定要速戰速決。
不過當郭景雲率隊趕到張家口時,由於林彪東北野戰軍先遣團突然出現北平密雲一帶。這就讓傅作義慌了神,便立刻令郭景雲帶領部隊撤回北平「救駕」。
當時楊成武兵團負責在張家口和宣化這個地段,將對方的第三十五軍攔截。可是楊成武兵團的第一縱隊還在休整,隊伍剛到達鐵路兩側,就看到郭景雲部隊乘坐400輛汽車從他們面前轟鳴而過。
毛主席在得知這則消息時,便頓時火冒三丈,倘若讓對方成功返回北平,那麼之前所做的計劃都有泡湯的危險。12月4日主席便給楊得志連下三封電報,內容都是讓他於5或者6號在下花園處阻攔敵軍。
以霹靂之勢,行萬鈞之令
然而當時我方機動性不強,外加山區地形,沒有按時抵達規定作戰位置。毛主席便很生氣,並且電令楊得志兵團「如果你們再不機動,等郭景雲部撤回北平,你楊羅耿負直接責任。」
至於說毛主席為何這麼生氣?就是因為按照我方第一階段的計劃,便是將傅作義的王牌郭景雲的第三十五軍按在平張線上。由於對方機動性太強,郭景雲便帶領部隊成功突破下花園,向新保安奔來。
當楊得志得知這個消息時,便意識到出大問題了,倘若真的讓郭景雲和懷來的104軍會和,那麼第2兵團將鑄成歷史大錯。幸運的是楊得志兵團於12月8號抵達作戰區域新保安,由於郭景雲對第二兵團情況不太了解,為此便沒敢夜間行駛。
這就為楊得志調動部隊提供時間,在當天夜裡楊得志便再一次的收到主席電令,嚴令第二兵團將第35軍和懷來之間的聯繫切斷。楊得志自從上了井岡山到現在,跟隨毛主席打仗20年,還從未見主席如此嚴厲。
為此他便感嘆道:「這份電報震動著我的心,主席這是以霹靂之勢,行萬鈞之令!」事後,第二兵團12旅成功阻擊郭景雲部隊,為主力部隊爭取了大量時間,完成了主席所布置的任務。當毛主席得知我方部隊在新保安一帶,成功將郭景雲部殲滅時,又給楊得志兵團發去嘉獎電報。
楊得志晚年曾回憶這場戰役「新保安之戰,前後經歷10小時,殲敵1.9萬,儘管這場戰鬥規模和戰績,無法跟遼瀋戰役等相比。但毛主席在這場戰役中,給第二兵團直接或間接起草電報多達55份,可想這一仗,主席對我費心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