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風暴中成長起來的少年——亨利七世

2021-02-13 英倫歐陸深度遊
1457年初,隆冬,在南威爾斯彭布羅克城堡厚實的石牆內,熊熊爐火旁,一位13歲少女誕下一個男嬰。男嬰出身尊貴,他的叔叔是彭布羅克伯爵。他的父親本來是首位里奇蒙伯爵,然而就在不到三個月前,這位伯爵大人死在了被囚禁的另一處南威爾斯城堡內。只有30英裡、只有3個月,他們父子從未能見面,男孩成了遺腹子。那個時候的英國一片混亂,本來是蘭卡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坐在王位上,但很多人覺得他不稱職。正巧約克家的理查支持者甚眾,他自己也覺得身負皇室血脈,有理由爭一爭王位,於是全英國的貴族開始站隊選花朵——白的還是紅的?身為貴族的一員,里奇蒙伯爵和弟弟彭布羅克伯爵都逃不開這註定的命運。里奇蒙伯爵的少女妻子瑪格麗特∙博福特(Lady Margaret Beaufort)是岡特的約翰的直系後代。

但這個叫亨利∙都鐸的男孩還算幸運,雖然外面的世界戰火紛飛,在厚實的城堡圍牆內,他和母親在叔叔的保護下,安穩度過了四年的歲月。1461年,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登基,彭布羅克伯爵被流放,當初抓住里奇蒙伯爵的那個叫威廉姆∙赫伯特(William Herbert)的人住進了城堡,成為新的彭布羅克伯爵。在殺父仇人的家裡生活是什麼滋味?(雖然亨利的父親是死於傳染病,但畢竟是被赫伯特俘虜的)里奇蒙伯爵愛德蒙∙都鐸(Edmund Tudor)的棺槨,安息於威爾斯的聖大衛教堂沒有歷史記載告訴我們那個男孩成長的心路歷程,但不管你看向亨利∙都鐸人生中的哪個階段,他都是一個有耐心且韌勁十足的傢伙。新的彭布羅克伯爵立下遺囑,將女兒許配給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鐸。然而世事皆有註定,1470年蘭卡斯特家族打了回來,威廉姆∙赫伯特被誅殺。事實上在整個亨利的童年及少年階段,他身邊都有名師陪伴,其中一位著名詩人伯納德∙安德烈(Bernard André)不僅對自己學生的聰明讚嘆不已,還親自為他寫過傳記。蘭卡斯特復闢後,亨利∙都鐸的叔叔回來彭布羅克,將侄子從對手情婦的手中接走,帶他前往倫敦覲見亨利六世。據莎士比亞說(《亨利六世 下篇》),亨利六世一見到少年亨利就喜歡至極,誇他聰明,還說「我們和對手都得放棄爭鬥,而將天下託付給這位少年。」當然,如果亨利∙都鐸沒能成為日後的亨利七世,莎士比亞還會不會知道這句話,就很難講了。可惜懂得欣賞少年亨利的亨利六世沒在寶座上坐穩,僅僅一年後愛德華四世就又登基了。不僅如此,在隨後的慘烈戰場上,蘭卡斯特這邊的主力被接連消滅,約克隊伍毫不手軟,直接幹掉王后與王子;再接著,亨利六世也在倫敦塔內被處決了,約克家族大獲全勝。蘭卡斯特這邊,除了亨利∙都鐸這一支,岡特的約翰的其他直系子孫幾乎都被斬盡殺絕。那個時候的亨利∙都鐸,不過是十四歲的里奇蒙伯爵,看起來對王位構不上任何威脅。叔叔趕緊帶他離開,在坐船駛向法國的那一刻,叔侄倆還沒有確切的目的地。布列塔尼公國的首領佛朗西斯二世熱情地歡迎了他們,對他來說這二位也是上蒼的饋贈——一旦他與法蘭西開戰,這倆人質可助他得到英格蘭的支持…此時少年亨利那依舊青春美麗的母親嫁給了第二任丈夫,留在了英格蘭。這似乎是對王室忠誠的表現,於是愛德華四世不僅沒有處罰她,還賜予了德文郡的肥沃土地。不過這些行為也可能是他迷惑對手的幌子,畢竟他一直在用各種方式想將小亨利從布列塔尼引出來,除了各種誘惑佛朗西斯二世,他甚至承諾說會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亨利。終於,布列塔尼公爵佛朗西斯二世沒能忍住,答應把亨利∙都鐸送到英格蘭。但好在他的忠臣即使阻攔,保住了他的名譽。時間很快到了1482年,亨利∙都鐸已經25歲了!這年他的繼父去世,母親迅速改嫁愛德華四世的管家斯坦利勳爵。然而第二年,剛剛四十歲的愛德華四世就駕崩了。愛德華的弟弟理查三世篡位,把愛德華五世和弟弟關進倫敦塔裡「消失」……篡位者的出現,似乎宣告著遠在布列塔尼的亨利∙都鐸機會來了。然而,在英格蘭不僅有理查三世一個人做著國王夢,助他一臂之力的白金漢公爵,心裡也癢起來,欲望的種子在萌芽……從鐵器時代,彭布羅克城堡所在位置就是戰事要塞。羅馬人來了後,在此基礎上修建成更像樣的軍事要塞。然後諾曼人又來了,帶著對城堡的依賴,於是在1093年最初的彭布羅克城堡雛形就出現了。
後來動蕩的歲月中,彭布羅克幾經易手,1138年國王史蒂芬欽賜了彭布羅克伯爵封號,這個封號也是換了好幾個家族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位彭布羅克伯爵,他是第二任伯爵的女婿。在他擁有彭布羅克城堡期間,他進行了大規模的建造,大塊石頭壘起來!伯爵去世後,他的兒子們接棒繼續,一個一個來,前一個死掉後面的繼續蓋,最終兒子們都退場了,女兒再接過來…但慢慢地又後繼無人了,於是城堡又被王室收回賜給王子、然後又歸給大貴族…直到1453年迎來他的新主人Jesper Tudor,就是我們前文一直提到的亨利∙都鐸的叔叔。在這裡長大的亨利∙都鐸,也許讀過了這座中世紀城堡的故事,明白歷史的變幻莫測,於是能夠安心等待吧…後來的彭布羅克城堡也在歷史舞臺上的重要時刻露過幾次面,比如17世紀英國內戰時,先是做為議會軍的基地,後來反戈成為保皇軍,克倫威爾親自上陣圍城,迫使對方投降。

❀ ❀ ❀ ❀ ❀ ❀

彭布羅克城堡是我們威爾斯海岸線徒步的第一站(彭布羅克海岸線徒步),想近距離去觸摸歷史的朋友,歡迎跟我們一起來走走,詳細路線請戳連結:

除特別標註

本文中所有圖片及視頻均為實拍

版權歸屬©TanSuo Cultural Travel


走,我們一起出去玩!

我們堅持原創,用自己的親身經驗

總結髮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

為你展現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微信公眾號:英倫歐陸深度遊 (verytraveler)

官方微博:TanSuo英倫歐陸深度遊

聲明:本號所有關於文化、歷史類的原創文章,都為我們查閱、交叉驗證許多資料,用時良久寫就,歡迎轉載,謝絕抄襲!!請尊重我們的時間和付出!謝謝!

碼字可以恰飯嗎?

相關焦點

  • 英王列傳一:紅玫瑰白玫瑰,都不如他的都鐸玫瑰——亨利七世傳奇
    亨利·都鐸,史稱亨利七世,1485年8月22日—1509年4月21日在位。這個名字仿佛似曾相識,又仿佛從未聽過。就這樣,亨利七世憑藉著無處不在的「人肉探頭」,將武裝力量緊緊抓在自己手中,牢牢禁錮住了英格蘭全境。再加上此前玫瑰戰爭令貴族遭受重創,權利大大削弱,因而這一時期英國中央集權君主制獲得極大發展。君命如山,逆我者亡。他的人生信條就是:如果臣民們做不到愛戴自己的君主,ok沒關係,朕有的是辦法讓你知道什麼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戰慄。
  • 家族恩怨不斷,國家戰火連綿,亨利七世如何於亂世中開創盛世王朝
    亨利七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創建者,當時英國正處於玫瑰戰爭時期,蘭開斯特家族與約克家族之間恩怨糾葛不斷,互相徵戰,時間長達三十餘年,英國長期處於動蕩之中。這一切亨利·都鐸(亨利七世)繼位為英格蘭國王后才結束,並建立了被稱為英國封建社會黃金時代的都鐸王朝。
  • C羅神似亨利七世?英國科學家復原600年前國王的臉,二者相似
    最近,馬特復原了英國歷史上有名的亨利七世,他使用亨利七世當年留下的雕塑,復原了這位都鐸王朝開創者的外貌,然而面對亨利七世的臉,人們卻發現他似乎跟球星C羅有些神似。15世紀時,英國爆發了著名的玫瑰戰爭,亨利七世(Henry VII)最終彌合了互相對立的兩大貴族家族,建立了都鐸王朝,並於公元1485年即位,成為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風評比較複雜,有人認為他是賢君,也有人認為他是刻薄小人,總之,在他治下,英國不算太平。
  • 玫瑰戰爭 講點兒英國歷史(十)
    第二十二篇:玫瑰戰爭亨利五世之後是他的兒子亨利六世,他為英國做的貢獻照樣流傳百世,其中以伊頓公學和劍橋的國王學院最為奪目。現在一說起伊頓公學或者劍橋的國王學院,大家頭腦中首先出現的字眼是「貴族」,如果有誰是在這兩個地方讀書,那他大概家庭條件不錯。
  • 果真存在一場「玫瑰戰爭」嗎?
    亨利七世將紅玫瑰作為白玫瑰的對比,努力提高和吹噓都鐸家族作為統治者的合法性。(一位編年史家寫道:「為了向白玫瑰復仇,紅玫瑰怒放吐豔。」他這是在一絲不苟地遵循博斯沃斯戰役之後的政府路線。)亨利七世在位的時候,他讓書記員、畫家和圖書館員在文件上添加紅玫瑰徽記,甚至篡改之前多位國王擁有的書籍,好讓它們的奢靡泥金裝飾插圖也包含玫瑰,並且是他自己偏愛的那種顏色。
  • 玫瑰戰爭歷史科普系列
    這支的長子約翰是為第一代薩默塞特伯爵,他與亨利四世為同父異母兄弟,是第一代約克公爵的侄子。薩伯爵的兒子約翰為第一代薩默塞特公爵,與亨利五世為堂兄弟。而薩公爵的女兒瑪格麗特即都鐸朝亨利七世的母親與亨利六世亦為堂兄妹,也就是說亨利七世從母系方血緣來說也是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的後代。
  • 鐵打的丈夫流水的妻,亨利八世娶6任王后,包藏怎樣的帝王野心?
    而亨利八世親愛的盟友神聖羅馬帝國,卻借英國軍隊牽制了法國的防線,並從亨利八世這裡得到了2萬英鎊的「慷慨解囊」。少年時期雄心壯志從來沒有隨著閱歷的增長而消減。1944年夏天,法國入侵英國。53歲的亨利八世拖著臃腫的身體再次親徵法國。
  • 聖女貞德的出現給查理七世帶來事業轉機
    貝德福德公爵與查理七世深知,勃艮第在英法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於是展開了一場「拉攏競賽」。勃艮第公爵與法王籤署停戰協定後,貝德福德晉升他為「法蘭西副統帥」,僅在自己一人之下。態勢不明朗之前,聰明的勃艮第公爵倒也樂得從中漁利。貞德崛起之時,英王亨利六世年僅8歲,還在王叔們的羽翼下成長。
  • 穿過愛情八卦與宮廷鬥爭的迷霧,讀懂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多面人生
    在亨利八世的童年時代,這種「長幼」次序所造成的差異就更顯著了。畢竟,亨利出生時,哥哥亞瑟王子已經5歲,從小就有「英格蘭玫瑰」的美譽,被父母寄予厚望,威爾斯王子的頭銜耀眼矚目。相形之下,亨利就被像是活在陰影中的「備胎」。
  • 試讀:空王冠:玫瑰戰爭與都鐸王朝的崛起
    通常認為,亨利·都鐸於1485年登基成為亨利七世、1487年他在斯託克戰役捍衛王權之後,上述衝突就結束了。但實際上,很久以後,這場衝突還一直困擾著16世紀的政治。它肯定在瑪格麗特·波爾之死中發揮了影響力,因為這個老婦人是金雀花王朝最後一名存世的成員,也是如今我們所稱的玫瑰戰爭的一個活生生的遺蹟。瑪格麗特的許多近親和遠親都在玫瑰戰爭中喪生。
  •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英國歷史,電影中的蘭開斯特王朝和玫瑰戰爭
    紅白兩色玫瑰象徵著兩個家族的族徽,紅玫瑰代表著當政的「蘭開斯特家族」,白玫瑰代表著野心勃勃的「約克家族」,與「權遊」中兩大家族族徽顏色一致。性格暴戾的少年國王喬佛裡正好與襁褓中即位的亨利六世相似,最後都是將大好河山葬送。
  • 風暴之下,玫瑰初開!《小風暴》演繹新生代都市職場羅曼史
    貼合年輕觀眾日益增長的觀影品味和對現實主義題材的熱情,往日的「甜寵劇」也在固有甜寵之上不斷翻出新花樣,比如近期熱播的《小風暴之時間的玫瑰》。 該劇根據肖茉莉的小說《小風暴1.0》改編,講述留學歸來的投行精英高山與金牌獵頭林沃所上演的、關乎職場和愛情的博弈戰。《小風暴之時間的玫瑰》因其精良的製作、勵志甜蜜的劇情,上映不久便取得良好的口碑。
  • 與《晶報》談《空王冠》和玫瑰戰爭
    亨利四世傳位給兒子亨利五世,他是英格蘭歷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家之一,大敗法蘭西,娶了法蘭西公主凱薩琳,強迫法蘭西國王廢掉自己的兒子(後來的強大法王查理七世),並通過條約規定,亨利五世與凱薩琳的兒子將會成為英法兩國的國王。如果亨利五世能夠繼續統治幾十年,鞏固基業,那麼今天也許英法就是同一個國家了,但不幸的是他患病早逝,他與凱薩琳的兒子亨利六世登基時還不到一歲。
  • 玫瑰戰爭的真實與虛構
    這場戰爭也叫做紅白玫瑰戰爭,最終以都鐸家族紅白雙色玫瑰作為和解結尾。關於玫瑰戰爭傳說很多,最近我讀的兩本書,一本名字就是《玫瑰戰爭》,作者是艾莉森·威爾,她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歷史小說家,主要關注都鐸王朝時期,比如《亨利八世的六個妻子》與《塔中公主》《伊莉莎白女王》等作品,《玫瑰戰爭》聚焦於玫瑰戰爭期間的衝突,結尾在亨利六世去世之後。
  • 玫瑰戰爭:由莎士比亞命名的一場戰爭
    玫瑰戰爭又稱英格蘭內戰,這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動的內戰。「玫瑰戰爭」一名當時並未出現,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玫瑰和約克的白玫瑰。
  • 亨利八世:他是自信的年輕國王?還是父親不安的兒子?
    父子關係動蕩不安,尤其是亨利七世去世前的那幾年。在他1491年出生後,老亨利並沒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位年輕的同名同姓者身上,直到11年後他的長子亞瑟去世。當時,亨利王子作為都鐸王朝唯一倖存的兒子和繼承人,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從那天起,他的父親控制著他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出於對兒子安全的擔憂,他引入了一個令年輕的王子很快感到窒息的政權。
  • 玫瑰戰爭
    好景不長,出逃的愛德華四世向勃艮第公爵查理借兵徵討亨利六世和沃裡克伯爵,愛德華四世帶著從勃良第公爵處借來的軍隊從法蘭西攻打英格蘭,他和他的兄弟格羅斯特公爵理查與沃裡克伯爵,以及蘭開斯特家族的愛德華王子在倫敦北部的小鎮巴內特交戰,在這場戰役中沃裡克伯爵和蘭開斯特家的愛德華王子均陣亡。史稱「巴內特戰役」。
  • 《都鐸王朝 第四季》亨利八世——中國的漢武帝!
    同樣,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他的父親亨利七世結束了「玫瑰戰爭」,開啟了都鐸王朝的新歷史。而亨利七世任內獎勵工商業發展,也有「賢王」美稱。到他手裡,自然是崽賣爺田心不疼了。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第二子,但由於老大的英年早逝,亨利八世成了英國王儲。
  • 傅光明 | 讀莎士比亞的《亨利五世》
    Tillyard, 1889—1965)在其《莎士比亞的歷史劇》(Shakespeare’s History Plays)一書中猜想的:「因為他是凱薩琳的父親,而凱薩琳在亨利五世死後嫁給歐文·都鐸(Owen Tudor, 1400—1461),成為亨利七世(Henry Ⅶ, 1457—1509)的先輩。法國國王講話總十分莊重。」
  • 傳奇愛侶③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
    亨利七世(1457-1509):名為亨利·都鐸,是亨利六世侄子,他的父親是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亨利七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創建者,開創了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在位24年之久。素有賢王之稱的亨利七世,獎勵工商業發展,充實了英國國庫,限制貴族擁的權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條件。 亨利八世(1491-1547年):亨利七世次子,身兼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都鐸王朝第二代第二位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