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民謠音樂人的別樣人生 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央視熱播

2020-09-03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連日來,七集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引發關注。這部紀錄片每集15分鐘,由歌手老狼配音,講述七組民謠音樂人的別樣人生。今晚將播出這部紀錄片的最後一集。

《踏歌行》是一部關於民謠的紀錄片,共七集,每一集著重表現一位音樂人。住在山裡的岜農自從離開了生活了八年的廣州城就像倦鳥歸林,過上了低頭種田抬頭唱歌的生活;昔日的小鎮青年阿茂和仁科,現在是五條人樂隊主唱,他們將海豐縣城吞進胃裡,消化成歌;穿梭於各個城市的張尕慫卻始終吟唱著家鄉最土的民歌小調,十年中,他每年都要回西北錄下民間聲音;衣溼樂隊主唱遊淼,因兒時被父親管束不能玩音樂而逃離了故鄉,如今卻在歌聲中一遍遍回到那裡;新疆喀納斯旱獺樂隊18歲的小夥子博克,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楚爾,在雪山草地間不停尋找;為了一碗正宗羊肉泡饃回到西安的馬飛,用音樂開始為小人物寫歌立傳,記錄著人間百態;小河和他的團隊在胡同和公園裡收集童謠,他們不希望一首老歌隨著老人離去而消失。於是,他們帶著尋謠計劃踏遍多城……這些音樂人,構成了中國當代民謠的多重樣貌。他們的音樂和故事聯結起來,描繪出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中國社會產生巨大變遷的歷史畫卷。他們的歌中保存著式微的詩意,既有濃厚的人間煙火氣,也記錄著個體的思考和決斷。

該片導演張木說,聚焦七組極具地域特色的民謠歌手,旨在探尋他們的音樂創作和地理人文方面的關聯,也回答為什麼這些歌來自於這些地方。七組民謠音樂人像植物一樣紮根在故鄉的泥土,感受著時代的冷暖與掙扎,頂著滿身灰塵,盛放出顏色不一樣的花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講述民謠音樂人的別樣人生 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央視熱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連日來,七集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引發關注。這部紀錄片每集15分鐘,由歌手老狼配音,講述七組民謠音樂人的別樣人生。今晚將播出這部紀錄片的最後一集。  《踏歌行》是一部關於民謠的紀錄片,共七集,每一集著重表現一位音樂人。
  • 音樂系列紀錄片興起 要用動人旋律講述紀實故事
    原標題:音樂系列紀錄片興起,音符中的時代記憶被更多挖掘  用動人旋律講述紀實故事    音樂系列紀錄片《踏歌行》把音樂作為紀實影像的豐富素材  近年來,隨著各類音樂綜藝的播出,各色音符和旋律不斷縈繞於觀眾耳畔。然而音樂的藝術價值不止於作品本身,背後的故事、音符中的時代記憶,同樣彰顯其價值。
  • 用動人旋律講述紀實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張進進近年來,隨著各類音樂綜藝的播出,各色音符和旋律不斷縈繞於觀眾耳畔。然而音樂的藝術價值不止於作品本身,背後的故事、音符中的時代記憶,同樣彰顯其價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日前播出的音樂系列紀錄片《踏歌行》把音樂作為紀實影像的豐富素材,當歌聲流淌而過,故事便於觀眾心間留聲。
  • 美國流行男歌手AUGUST 08發行全新單曲;網易雲音樂與好多音樂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AUGUST在歌曲講述了他早年時期生活在充滿著幫派文化的環境中產生的複雜感受,同時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反思,尋找真理的過程。Variety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音樂紀錄片《踏歌行》2020年8月22日《踏歌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開播。
  • ...在唱這樣的歌,在過這樣的生活」——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導演...
    當年那碗泡饃帶來的酣暢,也被他換了種形式寫進作品《長安縣》中,並且用極具辨識度的陝西口音唱出來——「騎上車子來到長安縣,來上一個大碗的油潑麵,長安縣那麼多年都沒變……」11年之後,在音樂紀錄片《踏歌行》中,39歲的馬飛說:「首先接受自己是一個平庸的人,順其自然就好。」
  • 別樣的音樂歷程,音樂人,楊梓文祺:音樂沒有終點只有出發
    博雅演藝網:原標題 別樣的音樂歷程,音樂人,楊梓文祺:音樂沒有終點只有出發。唱功紮實、創作新穎、曲風多變的楊梓拿下了眾多音樂排行榜好成績作為實力唱將級歌手,楊梓不僅將民謠、流行、搖滾等曲風完美的拿捏在多元化藝人發展道路上楊梓的成績尤為突出。主持人是非常具有挑戰性,而楊梓用穩紮的主持功力拿下大型晚會活動的主持。
  • 《我行我樂》定檔9月30日,紀實鏡頭記錄獨立音樂人之路
    日前,由王大維擔任總導的獨立音樂系列紀錄長片《我行我樂》正式宣布定檔,於9月30日上線愛奇藝紀錄片頻道。影片以紀實的鏡頭記錄了包括二手玫瑰樂隊、乃萬NINEONE#、野孩子樂隊、柳爽、SixCity、九寶樂隊、鼓手Funky末吉覺等獨立音樂人的故事,十分引人期待。
  • 央視為五條人拍攝紀錄片,玩世不恭的他們這次走心了
    隨著近兩年《樂夏》爆火,很多獨立音樂人及樂隊走紅。越來越多的主流傳統媒體平臺,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央視也不例外。前有2018年的《超級樂隊》,後有《唱過夏天——2020流行音樂大型演唱會》。最近,我發現了一檔由老狼配音、聚焦於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的央視紀錄片——《踏歌行》。該系列紀錄片一共7集,每集講述了不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及樂隊,表現出他們對這個時代的冷暖與掙扎。那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下五條人與衣溼樂隊主唱遊淼。
  • 央視為五條人拍攝紀錄片,玩世不恭的他們這次走心了
    隨著近兩年《樂夏》爆火,很多獨立音樂人及樂隊走紅。越來越多的主流傳統媒體平臺,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央視也不例外。前有2018年的《超級樂隊》,後有《唱過夏天——2020流行音樂大型演唱會》。最近,我發現了一檔由老狼配音、聚焦於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的央視紀錄片
  • 舉行「溪山踏歌行」 秋季傳統音樂雅集活動
    本報訊 10月18日晚,「溪山踏歌行」秋季傳統音樂雅集活動在貴陽孔學堂陽明大講堂舉行,眾多資深音樂人、播音藝術家以詩歌之名,以弦歌吟誦結合現代流行音樂的獨特方式,為市民帶來孔學堂2020年的第一場文藝演出。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千萬人氣歌手曲肖冰《少年歌行》獻聲 火爆全網歌曲《踏歌行》引起...
    由國內一線音樂團隊傾情打造、專業音樂人陶積雙譜曲、著名作詞人劉恩汛作詞、知名音樂人魏小涵監製、抖音快手多平臺人千萬人氣歌手曲肖冰深情獻唱的《少年歌行》插曲《踏歌行》12月14日在QQ音樂、酷狗、酷我首發,之後咪咕音樂、
  • 央視精品紀錄片:《追尋宋金時代的別樣生活》
    覺得好,請轉發您朋友圈提示:後面有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張馨尹介紹以及她發自內心的感想---她可是一位美女呢!   央視視頻《追尋宋金時代的別樣生活》     由央視團隊製作的紀錄片《追尋宋金時代的別樣生活》 1月26日、27日在央視九套播出。吸引無數古城觀眾。現在我們把第一集《菜羹賦》奉獻給大家。
  • 「我行我樂」紀錄片之二手玫瑰
    我是聲音實驗室的前臺小哥,今天在上班的間隙時間中,發現一部最近剛上線的音樂紀錄片《我行我樂》給大家分享⏬」·「中國首部獨立音樂系列紀錄長片《我行我樂》定檔9月30日中午十二點,正式上線愛奇藝紀錄片頻道,在海量產出表演型、模式化泛娛樂節目的今天《我行我樂》決定從音樂出發,希望用視聽語言引導大眾培養
  • 一首民謠一座城池,趙照《平遙行》用音樂表達詩和遠方
    開門見山,今天來說點不一樣的,民謠音樂人趙照的一首新歌《平遙行》。為什麼說一首歌曲,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個人很欣賞趙照這名音樂人,作為華語音樂界的「民謠導師」,他的作品簡單質樸中透露著多樣的情懷,每一首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另一方面,俺的故鄉就是山西,家離平遙不遠,在這個歌曲裡,我品到了家鄉的味道。
  • 民謠音樂人有了自己的綜藝
    有才有品有個性,他們才是「寶藏嘉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嘻哈Rapper、搖滾樂隊都早已有了專屬於自己群體的綜藝節目,現在民謠歌手們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定製綜藝——最新上線的網綜《新四季歌》就召集了一幫民謠音樂人。這些才華和個性兼具的音樂人,做音樂寫的是走心的歌,參加節目也是走心地聊。
  • 紀錄片《我行我樂》:聚焦隱於時代的先鋒音樂人
    日中午十二點,正式上線愛奇藝紀錄片頻道,在海量產出表演型、模式化泛娛樂節目的今天,《我行我樂》決定從音樂出發,希望用視聽語言引導大眾培養「有觀點的聆聽」。通過練習的風格,出於迎合的笑容,包裝過度的唱片,與這些形成強烈對照的,是隱於時代的這樣一群地下音樂人,他們更多的創作動機,都是在表達自我,經由直白、不加修飾的感受力,唱出生存本身的狀態,挑戰流行的方式,打破固有的概念,不斷拋出那些令人費解的人生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他們對待音樂,對待舞臺的態度。
  • 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秋季傳統音樂雅集來啦,300張現場票等你...
    10月31日,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秋季傳統音樂雅集再度來襲,屆時,孔學堂將邀請名家為廣大市民朋友們帶來一場尺八、古琴與簫笛的專場音樂會,並邀請300名現場觀眾在孔學堂陽明大講堂共賞精彩演出。還等什麼,趕緊報名吧!
  • 寶島踏歌之旅 轉角遇見臺灣音樂
    論華語流行音樂,臺灣這個小小的島嶼可謂創造了一個音樂奇蹟。60年代起層出不窮的音樂人影響著整個華語樂壇。
  • 8.7,比節目還火的樂隊,被央視看上了
    一檔紀錄片,讓人知道他們歌中吟唱的失樂園。不僅是五條人,還有其他民謠音樂人。他們有的從城市回到農村種田;有的每年都回黃土高坡,就想再看看小時候的廟會;有的穿行在鋼鐵森林裡的小胡同收集童謠。》紀錄了七個民謠音樂人/樂隊的故事,像一組散文詩,故事性不強,有一股無法言說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