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花木蘭首映,上映首日票房已經突破五千萬,然而網上卻罵聲一片,豆瓣評分僅有4.7,有人說劉亦菲的演技和這部電影一樣尬,有人說李連杰的鬍子像是從鼻孔裡長出來的。
其實,並不是這部片子錯了,而是觀眾錯了。
因為這部電影,根本不是拍給我們成人看的啊,而是拍給兒童看的。
我為什麼這麼說?
你以為這部影片是根據中國古代著名的詩歌木蘭詩改編的嗎?
並不是,它是根據迪士尼1998年同名動畫片改編,所以其實只是借用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殼子,內核講得卻是美國動畫片。
動畫片給誰看?
當然是孩子。
就算是真人版動畫片,也是給孩子看的。
其導演妮琪·卡羅本身就是以拍攝兒童電視節目著名,在2018年,她憑藉《小小安妮 第一季》獲得了第70屆美國導演工會獎的最佳兒童電視節目導演。
而這部《小小安妮》講得是一個小女孩如何排除萬難、歷經種種考驗,為自己爭取關愛、認同和專屬地位的故事。
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在《花木蘭》這部影片中,也有兩個為自己爭取認同和地位的女人。
一個就是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一個就是鞏俐飾演的巫女。
兩個人為了爭取認同,一個主動向將軍坦白自己是個女人,一個為了花木蘭獻出了生命,直到死之前還對花木蘭,你一定要爭取到自己的位置啊。
而《花木蘭》的編劇之一Amanda silver,她三年前編了《猩球崛起3》。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猿族和人類之間的生死大戰。
又是熟悉的味道,《花木蘭》中,花木蘭帶領著第五營的士兵們和柔然的敵人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最終反派乖乖躺在地上,等著李連杰飾演的皇帝一個帥氣逼人的動作,把箭拋給花木蘭,而花木蘭如同著名的足球明星一樣一個飛腳,弓箭正中大反派的心臟。
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連一滴血都沒有看到,人就這樣掛掉了。
為了給孩子們科普知識,迪士尼也是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比如影片開始,花木蘭騎著一匹馬,跟著馬跑還有兩隻兔子。
花木蘭回到家對爸爸媽媽和妹妹說,我今天看到兩隻兔子,我覺得它們一隻是雄的,一隻是雌的,不過兩隻一起跑,誰能分清呢?
你看看,這不就是我們學習過的人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課文中的古詩最直白的翻譯嗎?
古詩中說: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要求全文背誦的一篇古詩,但是迪士尼為什麼要這麼認真地展現這句話呢?
很顯然他們覺得中國人不懂。
在中國什麼樣的人會不懂這幾句詩呢?當然是沒有上過七年級的小朋友。
所以這部影片的受眾很明顯就是七年級以下的小朋友。
如果家長帶著帶孩子去看,還能趁機給他們解釋一下這首詩,真是寓教於樂,簡直棒呆。
除此之外,影片還還原了詩歌中所說的「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好好的仙女姐姐和一臉慈祥的鄭佩佩老師,硬是給抹得人不人、鬼不鬼。
為孩子們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詩中木蘭直到最後回家同伴才知道她是女性,導演為了告訴孩子們男女有別,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處處都體現著木蘭和別人的不同。
別人洗澡她不洗,一定要偷偷去小河邊洗,女孩子不能被人看到身體。
別人把頭悶在水槽裡喝水,女孩子不可以這樣,必須拿個鐵勺舀水喝。
晚上睡覺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其他男人碰到身體。
就算是假裝男人,也一定要保持好一個女人的矜持。
然後,承認自己是女性之後,必須就和男人們不一樣,留著一頭美到爆炸的大波浪,穿著一身漂亮的紅袍,還用閃亮的盔甲裝飾,時刻提醒著大家,女孩子必須美美噠。
迪士尼還借用了中國的太極拳文化,片中花木蘭因為練習太極拳而元氣十足,讓她力大無窮,而戰鬥中,也是花木蘭巧用了「四兩撥千斤」的想法,引敵人把火球打向大山,結果引發雪崩,把自己給埋了。
這是告訴孩子們要注意鍛鍊身體,除此之外還要學會動腦筋,雖然力氣大,但是戰鬥不可以用蠻力,要用智慧,只有用智慧,你才能戰勝敵人。
除了知識的科普,迪士尼在教會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上也十分努力。
影片不斷向孩子們告知軍中三德:誠實、勇敢、真誠。
木蘭因為女扮男裝,她感覺自己沒有遵從「誠實」這個品質,特別內疚,於是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也要披著大波浪也找將軍坦白。
告訴將軍,我就是女人,你要殺就殺,但是我就是要誠實。
面對如此誠實的好孩子花木蘭,將軍還能說啥呢?
原本說好下一次見面就要殺頭,結果不但沒殺,還派出精銳部隊,讓花木蘭帶著他們去救皇帝。
而我們威嚴的皇帝在生死關頭,也鼓勵木蘭,你是個勇士,加油。
木蘭成功救到皇帝之後,皇帝也沒有責怪她是個女人,還賜她一把寶劍,寶劍上不但刻著「忠、勇、真」,還刻上了「孝」。
因為花木蘭代父從軍,其實就是孝順,作為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
而「忠、勇、真」也在影片中反覆出現,不斷向孩子們灌輸迪士尼自己總結的美好品質。
忠誠,做人要忠誠,花木蘭就是這樣,無論鞏俐飾演的巫女怎麼打她,她都要堅持為皇帝賣命。
勇敢,敵人把自己的小隊殺得基本上沒人了,花木蘭看著另外兩個人逃跑,她義無反顧一個人追敵人一群人。即將打仗時,明明害怕得要死,手都發抖了,還要去跟隊友講笑話,安慰大家不要怕。
真誠,花木蘭來到軍中化名為花軍,和巫女對打,巫女問她是誰,她說自己是花軍,巫女像媽媽一樣對她說,撒謊是會消耗你的元氣的哦!你一定要學會做自己哦!
最後花木蘭就決定就算是死也要坦白是個女人,因為做人就是要真誠!
除了上面的這些,我們可以看到片中還有一些象徵性的東西反覆出現。
比如那隻鳳凰,我們不知道那隻鳳凰到底存不存在,但是它的確不斷出現在花木蘭眼前,這象徵著花木蘭的精神信仰,或許也代表著女子當成鳳。
綜上,這是一部特別適合小孩子看的電影,你說《花木蘭》錯了嗎?沒錯啊,錯的是我們這些觀眾啊!錯在根本就不該去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