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鬱金香陪伴裡,我們很多時候能夠找到自己的同類,有著和自己相同經歷或是相同想法的鬱友。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鬱友,他們的思維模式、想法、情緒變化都讓我們不置可否,我們有時候會站在道德的高點去質疑,並迴避他們。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那什麼是人格障礙呢:主要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由於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人格障礙者通常會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所以難以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經常會犯同樣的錯誤,因為固化的認知能力讓他們只能不斷重複過去。在人際交往、職業生涯和感情生活中常常屢屢受挫。一般能應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為的後果,主觀上往往感到痛苦,但有時又不願面上承認。人際關係比較緊張,慢慢的以迴避居多。
人格障礙也有很多種分類,各種不同的人格障礙有不同的表現,主要的表現是以下幾種類型。
一、自戀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常誇大自我,渴望被讚賞,有一種缺乏移情(移情:可以理解為共情,又叫同理心,同感)的行為模式。這類人會沉湎於無限成功,權利,美麗,光輝或者是理想愛情的幻想。他會認為自己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高地位的人了解或者與之共事。往往嫉妒他人或者認為他人都嫉妒自己,顯示驕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二、表演型人格障礙
「戲精」,近乎病態的博取他人的關注,常表現出戲劇性的動作、浮誇的表情和不合時宜的性暗示言語。 即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們也常常「渾身是戲」,善於捕捉他人的情緒線索並據此迅速「進入角色」,從而使自己保持在關注的焦點中。他們給人膚淺、輕佻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別人的目光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哪怕是反面的。他們需要這樣的存在感去支撐自己的生活。
三、偏執型人格障礙
四、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性人格障礙是行為退縮,心裡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對。主要表現為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除了至親之外,幾乎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心裡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
五、邊緣型人格障礙
常有兒童期被忽視或虐待史,導致成年後空虛易怒、極度需要照顧,很害怕被拋棄,且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例如用自殺來威脅某人不要離開他們(約 10% 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死於自殺)。這類人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緒,行為衝動魯莽,有時有攻擊性行為,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不穩定。他們渴望親密,但強烈而不穩定的情緒反應往往會疏遠他人,造成自身長期的孤立感。
形成人格障礙多多少少會有家庭的、社會的原因,但作為個人,也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尋求解決、康復的方法,能逐步完善自身的人格特質,融入社會,讓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具有人格障礙的人群在治療過程中,一是尋求藥物的幫助,也可以進行相關心理諮詢治療。諮詢師幫助患者改變使自己煩惱的思維和信念模式,幫他找出情感和行為問題背後的心理原因,從而增加他們對情感不適的承受能力,塑造新的認知模式。
當然也並不是說你具備以上特點就證明你具有人格障礙,大多數人是沒有發展到人格障礙的。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人格完美的人,有的人魯莽,有的人悲觀,有的人害羞,有的人自卑,有的人容易狹隘,有的人容易急躁... 這樣的只是具有人格發展缺陷。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理想的人格,我們只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去改變去完善自我,人格缺陷就會逐漸好轉。
有了人格障礙,更需努力建立應對和處理困難的能力,培養個人愛好,通過興趣調整自身的心理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各種療愈,讓自己活得更為快樂和幸福。鬱金香陪伴也會一直不遺餘力,陪伴大家成長。
920鬱友節來了,約起來~詳情點擊下方圖片
鬱金香陪伴者七夕溫暖上線詳情點擊下方圖片
920鬱友節短視頻徵集活動開始啦詳情點擊下方圖片
如果覺得本篇內容對你有幫助
歡迎轉發、點讚、打賞
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每個人的體質和病症都不太一樣有公益稿酬喔
匯集了50位抑鬱康復患者故事的
歡迎大家掃掃描圖片下方二維碼購書猜你還想看海豚熱線:4009-92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