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這些人格障礙,你曾經遇到過嗎?

2020-12-23 騰訊網

人格障礙這種疾病,不僅自己痛苦,連家人也跟著受累。很多人都不知道人格障礙是怎麼回事,今天,我們就人格障礙的產生的原因/類型以及治療,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講解。

人格障礙又稱為病態人格或異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發展,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明顯的、偏離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多數人認可的認知行為模式。人格特徵的偏離對環境適應不良,明顯幹擾了其社會和職業功能,導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和難以適應社會生活。不但給別人帶來傷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

人格障礙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25%)

義大利犯罪心理學家Rombroso曾對眾多罪犯的家庭進行大樣本的調查,發現許多罪犯的親族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的比率遠遠高於其他人群,亦有學者發現人格障礙的親族中,患人格障礙的比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礙的家庭因素不能忽略,也有報告人格障礙者腦電圖異常者比率高於正常人群,從而提示生物學因素對人格障礙有一定的影響。

2、心理因素(21%)

幼兒心理發展過程受到精神創傷,對人格的發育有著重大的影響,是未來形成人格障礙的主要因素,一個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懼反應的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就要具備迅速,強大和良好的習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自主神經系統反應遲緩,則習得性抑制能力就緩慢和軟弱,人格障礙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經功能是異常的,有人提出自主神經反應性低下,皮膚電恢復的緩慢,可作為罪犯和人格障礙的一種易病素質特徵。

3、環境因素(15%)

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不合理現象,拜金主義等都會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產生對抗,憤怒,壓抑,自暴自棄等不良心理而發展至人格障礙。

目前一般認為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間的關係為:人格特徵可成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誘因;某些人格特徵是精神疾病的潛隱或殘留表現;人格障礙和臨床症候群可有共同的素質與環境背景,兩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聯繫。

人格障礙的幾個典型特點

根據人格障礙者的不同表現,可將人格障礙分為不同類型。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將其分為偏執型、情感型、分裂型、暴髮型、強迫型、癔症型、無力型、反社會型或不合群型等。

臨床分型

1、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是以明顯的猜疑或偏執為主要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也稱狂信型人格,詭辯型人格,這類人表現固執,敏感多疑,過分警覺,心胸狹隘,好嫉妒;自我評價過高,體驗到自己過分重要,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感,如受到置疑則出現爭論,詭辯,甚至衝動攻擊和好鬥;常有某些超價觀念和不安全感,不愉快,缺乏幽默感;這類人經常處於戒備和緊張狀態之中,尋找懷疑偏見的根據,對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動作,歪曲而採取敵意和藐視,對事態的前後關係缺乏正確評價;容易發生病理性嫉妒,易發生偏執狂或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2、分裂樣人格障礙:

分裂樣人格障礙又稱關閉型人格或內向性,一般在童年早期開始長期存在,其主要表現為退縮,孤獨,沉默,隱匿,不愛交往;情緒缺乏和冷漠,不僅自己不能體驗歡樂對人亦缺乏溫暖,愛好不多;過分敏感而且害羞,膽怯,怪癖,對表揚和批評均反應不良;未喪失認識現實的能力,但常表現孤立行為,趨向白日夢和內省性隱蔽;活動能力差,缺乏進取性,對人際關係採取不介入的態度;缺乏性興趣;缺乏親密和知心朋友;

3、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是人格障礙中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多見於男性,此類人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的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

4、衝動型人格障礙:

又稱為攻擊性人格障礙,情緒不穩定型人格障礙分為衝動型和邊緣型,此二型均以衝動性及缺乏自我控制為突出表現,衝動型的主要特徵為情緒不穩定及缺乏衝動控制,暴力或威脅性行為的暴發很常見,在其他人加以批評時尤為如此,這種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發非常強烈的憤怒和衝動,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時可出現暴烈的攻擊行為,行動時體驗到愉快,滿足或放鬆,這種突然出現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和平時是不一樣的,他們在不發作時是正常的,對發作時所作所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發,這種衝動發作也常因少量飲酒而引起;

5、表演型人格障礙:

又稱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或癔症型人格障礙,是以高度情感性和以誇張的行為吸引注意為主要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此型可與邊緣型人格障礙並存,主要表現為人格不成熟和情緒不穩定,常以自我表演,過分的做作和誇張的行為引人注意;暗示性和依賴性特別強,自我放任,不為他人考慮,表現高度自我中心;外表及行為顯示不恰當的挑逗性,打扮得花枝招展賣弄風騷,甚至調情,誘惑人,但性生活被動,雖有時體驗到性樂,卻往往是性感缺乏的;言語,舉止和行為可能類似兒童,情緒不成熟,表演型人格亦可為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病的病前特徵;

6、強迫型人格障礙:

過分要求嚴格與完美無缺為特徵,這類人的特徵為惰性,猶豫不決,他們以十全十美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希望所做的事完美無瑕,他們的道德感過強,過於自我克制,過分自我關注和責任感過強,常表現為對任何事物都要求過嚴,過高,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容改變;平時拘泥細節,甚至對生活小節也要程序化,若不按照要求做就感到不安;過分迂腐,刻板;主觀,比較專制,要求別人也要按照他的方式辦事,否則即感不愉快,往往對他人做事不放心;餘愛好較少,缺少社交友誼往來,這類人雖然有可能得到一個穩定的婚姻並在工作上取得成就,但很少有摯友;

7、焦慮性人格障礙:

臨床上以持久和廣泛的內心緊張及憂慮體驗為特徵,如過分的敏感,不安全感及自卑感;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弔膽,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除非得到保證被他人所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拒絕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常因誇大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而迴避許多正常社會活動,因而其生活方式受到明顯的限制,有研究表明它和焦慮性障礙如驚恐發作,社交恐怖症,強迫症等顯著相關。

8、其他人格障礙

(1)循環型人格障礙,又稱情感型人格障礙,情感增盛型的人表現情感高漲,內心充滿信心和喜悅,雄心勃勃,精神振奮,熱情好交往,情緒樂觀,較急躁,做事有始有終,常做出大量的計劃和設想,但並非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情感低落型的人則相反,情緒低沉,悲觀,愁眉不展,自感精力不足,信心不強,寡言少語,遇事感到困難重重;

(2)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徵為高度衝動性,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緊張和不穩定,身份識別障礙,自傷行為,持久空虛感和厭倦感,容易引起一過性精神病發作,邊緣型人格障礙除表現情緒不穩定外,自我形象,目的和內心偏好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扭曲的,空虛感是常有的,經常捲入強烈和極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可能會導致連續的情感危機;

(3)不適當型人格障礙又稱被動型人格障礙,特徵是對社會交往和情緒刺激缺乏有效的反應,他們缺乏能力,計劃性不足,不穩定,判斷力不良,不能適應生活中挑戰,然而檢查卻不能發現他們在體力上或精神上有任何欠缺,他們與周圍人不發生爭辯,不能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故在人群中往往被忽略;

(4)依賴型人格障礙是以一種特有的方式將本人的需要依附於別人為主要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以婦女多見,這類人的特徵是缺乏自信,不能獨立活動,常常是在沒有別人反覆勸告或保證下便不能做出日常決定,一般難以自己主動確定計劃,情願把自己置於從屬的地位,一切悉聽他人決定;

(5)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此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是被動拒絕那些使其充分發揮他的工作和社交能力的要求,這種拒絕不是直接表達的,而是採取間接的方式如拖延,閒混,執拗,故作無能或扮作脆弱,其結果是社交和工作方面表現嚴重而持久的效能不足,實際上他們是有潛力的,此型名稱是基於「被動表達隱蔽的攻擊」的假設而做出的,這種情況見於正常人和不同類型人格障礙,似乎無另立新型的必要。

人格障礙如何治療

由於人格障礙的本質和發生原因尚未解決,因此對治療作用的估價不一。即使是最嚴重的病例,經過一個階段治療後亦可獲得好轉。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應該清除無能為力的悲觀論點,採取積極的態度進行矯治。

1、藥物治療

首先要明確,藥物不能改變人格結構,但對人格障礙的某些表現可能有一定效果。

2、精神外科治療

大腦一定部位定向破壞手術,可改善某種類型的人格障礙症狀,如衝動行為明顯者,手術可改善明顯的衝動行為,但手術可導致不可逆腦局部損傷,故外科治療應採取慎重態度。

3、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對人格障礙是有益的,通過深入接觸,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以人道主義和關心的態度對待他們,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個性的缺陷,進而使其明白個性是可以改變的,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重建自己健全的行為模式。如遇到困境可進行危機幹預。

可成立治療性社區或稱治療性團體。營造一種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讓人格障礙者在團體中,針對病人偏離常態的行為模式和人格特徵,採用學習疏導等方法,通過參加其中有益的活動,控制和改善他們自己的偏離行為,逐漸糾正那些既往習得的不良習慣,校正他們的不健康心理。與參加這一活動的其他成員的相互交往,探索新的和較適合的恢復的方法和途徑。

對偏執性人格障礙患者,應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信賴,由於這類患者往往不信任他人,也不相信治療會對他有幫助,所以保持誠摯的態度在治療中是十分必要的。要求這類患者主動配合心理治療很困難,他們往往不能接受集體心理治療,也難以忍受行為療法對他的要求。醫生要很有耐心,並努力尋找他們可接受的方式和現實的態度與患者探討和商量某種可行的幹預措施和方法,爭取患者的主動配合。精神藥物幹預效果不明顯。

認知行為治療可能幫助焦慮性人格障礙患者,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緊張和憂慮是過分的,並且促使其逐漸克服。焦慮症狀明顯時,可適當予以抗焦慮藥。

4、教育、訓練和安排

多數學者指出懲罰對這類人是無效的、需要多方面緊密配合對他們提供長期而穩定的服務和管理措施。

相關焦點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只要積極解決,不是都可以好起來嗎?為何我就不行?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你一定很好奇,為何ta要如此折磨你和自己呢?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
  • 被忽視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精神科常見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且伴隨多種衝動行為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他要是極度的崇拜你,就會盲目地幻想,把你幻想成一個很完美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移情很嚴重的人,邊緣性人格障礙發生移情的機會很高。但是他有可能從一個移情狀態到另一個移情狀態,就是他有可能把你貶得一文不值,他會說你不好,你不是一個好人,從而攻擊你,但攻擊的同時他又離不開你,他可能天天說你不好,但是天天又在找你。
  • 榮格人格心理測試,你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傾向嚴重嗎?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被這樣的情緒或舉動困擾過?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BPD,是一種十分磨人但又常常不易被察覺的心理失調狀態——它會扭曲患者對自己與周圍世界的看法。其中出現的抑鬱情緒等特徵,都會讓當事人誤認為自己是抑鬱症。且對治療的心理醫生來說,也會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 邊緣性人格障礙是最被忽視的心理疾病
    按照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邊緣性人格障礙一般有6個表現症狀,如果有三個符合就可以被確診為邊緣性人格障礙。有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來訪者,有可能會從診斷到諮詢都被忽視掉,這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結果。 一是由於沒有診斷準確,所以諮詢就會從情緒或是關係上的方面進行,使諮詢沒有針對性,這樣就會影響到諮詢效果。第二個是,如果心理諮詢師對邊緣性人格障礙沒有一個清晰的理念的話,這個問題還會不經意之間傷害到心理諮詢師。
  • 被忽視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
    例如,愛慕劉德華的楊雪娟就是典型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她認為自己把你當神一樣的看待,全都是為了你好,可你卻不為我考慮,從而就會貶低你,所以就會有一些極端的行為,比如做出一些自殺的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但是,這樣人際關係的認知在不久之後就會發生轉變,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的時候,就會完全推翻自己的判斷,會覺得自己的偶像很不好,一無是處,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 人格障礙的症狀
    關注「國民心理健康網」公眾號,獲取更多心理資訊。    人格障礙都有哪些特徵是很多人迫切想要了解清楚的,我們在平時所說的人格,主要是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人格的好與壞與先天因素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繫,更是後天的培養存在的關係也是非常之大的。
  •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過年期間,大家都看了《拆彈專家2》吧,感慨這些電影邏輯,也感慨潘乘風、董卓文等拆彈專家血雨腥風的職業生涯,我們也關注這些總是製造恐怖和麻煩的「亡命之徒」,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人群。社會上也出現了好幾起無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殘殺兒童青少年事件,很多專家就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有人稱:人渣。
  • 如何與邊緣型人格障礙者相處?||雲心理
    楊的妻子、柳的母親和女孩鬱,都是邊緣型人格障礙者。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請點擊《有問必答第1期:怎樣確定邊緣型人格?||雲心理》「高壓鍋中的生活」,保羅·梅森和藍迪·克雷格在其合著的《親密的陌生人》中,如此形容邊緣型人對其親友的影響。
  • 拒絕控制,遠離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心理自助手冊
    他們可能在幾周內都很迷人,然後你終於開始注意到危險信號。假設他們失蹤了幾天,當你問他們去哪兒時,他們對你大發雷霆,威脅要用暴力,並說這不關你的事。記住你並不孤單。一個有心理變態傾向的人會忽視他人的健康,並把他們遇到的每個人都當作一個物體。提醒自己,你不是第一個被他們虐待的人。
  • 反社會人格障礙有多可怕
    他是不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我們可以對照以下症狀加以分析。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從中吸取血的教訓,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發生,控制它的發展,減少人間悲劇。反社會人格障礙,是從童年開始產生的,多源於不良的家庭狀況,如父母的拒絕型養育方式、父親低文化程度、家庭經濟收入低、單親家庭、父母離異等。因此,預防反社會人格障礙首先要從孩子的父母和將成為父母的人們做起,全面提高他們的素質,倡導正確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多施加正性的情感,多溝通引導,使子女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從而在根源上遏制反社會人格障的發生。
  • 心理|你身邊有【反社會型人格】嗎?
    「他們是壞人嗎?」 很多人會立刻回答:「是!」但實際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人群並不見得會對別人抱有明確的惡意。不如說,他們幾乎不會對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產生任何情緒,所以他們才會像對待「物品」一樣對待別人。反社會人格障礙所導致的行為後果,毋庸置疑是惡性的,但是他們的動機卻常常並不是出於蓄意傷人的邪惡。
  • 神秘|多重人格障礙
    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它指一個人在精神上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事實上它有過多種名稱,但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定義為該病症的國際統一正式名稱。多重人格中的每一個,我們可以稱之為「靈魂」。換了一個了「靈魂」就像換了一個大腦,人格改變,人本身也會發生一些巨大的改變。
  • 人格障礙與人際操縱(五)戲劇型人格障礙
    下面就是列出的清單,看看你所認識的人是否會與這些描述對號入座。戲劇型人格障礙戲劇型人格障礙的特點是∶ 表現戲劇化。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總是用奇怪和不同尋常的方式引起別人的注意。雖然表面上看,這些人穿著、動作、言語常富於挑逗、誘惑性,但事實上,其目的並非男女間的挑逗或誘惑,而是在尋找別人的誇獎、許可與保護,與性無關。由於渴望成為大家注意力的中心,他們往往會具有操縱性,常常在情緒上對他人加以控制。 戲劇型人格障礙患者很容易受人影響。他們往往過度相信他人,容易受騙。
  • 饅頭心理|心博士劍婷說——一例邊緣性人格障礙合併反社會人格特質案例
    被問及自傷自殘行為時,她表現出不可思議,說曾經有過一次閃念,但覺得傷害自己挺可怕,因此沒有實施。她喜歡逛街並「買點小東西」,但是對她媽媽不太願意陪她而無奈。她表示喜歡小動物,會救注流浪的小貓小狗,喜歡多肉等植物系,但是也不會怎麼一直擺弄這些。對人際交往表現淡然,但是並不存在害怕或明顯態度上的拒絕。否認異性交往經歷甚至沒有喜歡過任何人,包括明星。稱同齡男生都是「沒長好的小垃圾」。
  • 人格障礙測試,殺人烹屍的兇殺案令人不寒而慄!你了解反社會人格16種特徵嗎?
    你知道嗎,其實每25人中就有1人具有反社會人格,他們多半默默地在這個社會裡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現代病態心理學之父克勒利歸納心理病態16個最主要的行為特徵,讓我們一起關心自己的心是否生病了,也關心身邊的親朋好友。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柒個我》走紅 專家:多重人格不是魅力而是心理疾病曾經熱播的電視劇《柒個我》,講述了擁有七重人格的財閥三世沈亦臻,和他的秘密女主治醫生白欣欣的治癒系的浪漫愛情故事,劇中男主角沈亦臻由張一山飾演,在他的身體裡,就住著七個不同性格的自己,他們分別是暴力人格崔皓月,西部牛仔風的自由人格朱長江,音樂天賦卓越的憂鬱人格莫曉俊,神秘人格X先生
  • 連環殺手心理迴路奇葩:人格障礙,把掠殺當快感
    連環殺手通常都有人格障礙大多數連環殺手都患有某種人格障礙症。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也被稱為「反社會者」,他們「不在乎對錯」,而且往往還擁有一些其他的品質,這些品質在連環殺手中十分常見,比如缺少悔意、麻木不仁或操縱行為以及衝動。但同樣重要的是,反社會者並不都是殺手,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所以,雖然你可能與反社會者比鄰而居,但你並不一定會受到威脅。連環殺手表現出掠奪行為
  • 疫情後,他是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嗎?可能是人格障礙你知道嗎
    有人會說:云爾老師,你是不是有點誇張啊!我說,一點也不誇張,我各大平臺的這種私信留言每天都超過100人次,你說問題嚴重不嚴重?當然還有很多孩子被確診為心理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等吧!其實,有些孩子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到醫院一測試:重度抑鬱症!為什麼呀?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鬱友,他們的思維模式、想法、情緒變化都讓我們不置可否,我們有時候會站在道德的高點去質疑,並迴避他們。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鬱友,他們的思維模式、想法、情緒變化都讓我們不置可否,我們有時候會站在道德的高點去質疑,並迴避他們。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