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腫成大象腿!全身水腫很正常?這些症狀可能是病態

2020-12-26 騰訊網

準媽媽小梁懷孕35周了,近期她發現自己的小腿和腳都腫了,簡直就是「大象腿」,已經塞不進過去的鞋子裡,不得不去買新鞋。而過去穿37碼鞋子的她,現在竟然要買39碼的鞋子!

和其他寶媽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說這是孕晚期的正常現象。不過,做醫生的朋友仍然建議她「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血壓和血糖等指標,排除病理性水腫」。

孕期水腫還有不同的類型?這要怎麼區分,又該如何預防呢?

一、孕期水腫是什麼原因?

造成孕期水腫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1. 生理性水腫

生理性水腫是大部分孕婦的水腫類型,主要是由於子宮壓迫造成。

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壓迫從心臟經骨盆到雙腿的血管,造成血液和淋巴液循環不暢,代謝不良,導致腿部組織體液淤積。

生理性水腫多發於腳踝或膝蓋以下,孕婦早晨起床時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是經過長時間站立或者是活動減少時,晚上睡覺前水腫會變得更加明顯。

生理性水腫一般在產後會自愈,準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2. 病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是由多種疾病所造成的,如妊娠毒血症、腎臟病、心臟病或其他肝臟方面的疾病等。

這些疾病會造成準媽媽水腫,且水腫部位不僅僅呈現在下肢,雙手、臉部、腹部等都有可能發生,用手輕按肌膚時,肌膚反應多會呈現下陷、沒有彈性、膚色暗藍等現象。

如果產後一段時間內仍水腫,寶媽就應警惕是否由疾病引起。當遭遇病理性水腫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二、孕期水腫如何預防和改善?

1. 調整飲食

孕期多攝入優質蛋白,比如家禽、家畜、肉、魚蛋類、奶類及奶製品、黃豆製品等。攝入足夠量的蔬菜和水果,補充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預防水腫可以吃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比如洋蔥、大蒜、南瓜、冬瓜、菠蘿、葡萄、綠色豆子等。

有水腫症狀的準媽媽要注意孕期應該以清淡為主,避免吃含鹽多的食物,特別不要多吃鹹菜,以防止水腫加重。

2. 保證飲水量

成人每天的飲水攝入量建議在1500~1700mL(每天7~8杯),孕媽要根據自己液體攝入量及時補充水分。

孕期別因擔心水腫而不敢喝水,水腫並不是喝太多水的關係。相反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排出體內過多的鈉和其他廢物,從而減輕水腫。

3. 充分休息,適當運動

人在靜息狀態時體內代謝率下降,循環負擔減低,水腫自然會減輕或消失。但也不要長時間坐或站,需要常常走一走、動一動,以增加下肢血流。

4. 調整睡臥姿勢

懷孕中後期,左側臥可以減輕子宮對腹主動脈及下腔動脈的壓迫,減輕血液回流的阻力。

睡覺的時候,腿下墊個枕頭,能夠緩解浮腫不適;平時坐著,雙腿下可以墊個椅子,雙腿放平,也能緩解不適。

準媽媽們要認真觀察自己的水腫情況,一旦出現病理性的水腫現象需及時就醫。同時還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提前預防,及時調理。

相關焦點

  • 孕期水腫是孕晚期的「標配」?別大意!這四種病態性水腫十分危險
    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各種孕期的各種煎熬就開始了,孕早期的孕吐,讓你吐到懷疑人生;孕中期的失眠,讓你極為抓狂;孕晚期的恥骨疼,讓你每走一步都像在「上刀山下火海」;分娩時的生產疼,讓你疼的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除了這些,孕期還要面對每次產檢時的提心弔膽,水腫帶來的行動不便,想吃的流口水卻忍著不能吃的美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孕期的媽媽承擔著重大的責任,付出了超付常人的辛苦,這就是對「母愛偉大」的定義。
  • 孕晚期腳腫腿也腫,孕期水腫是所有準媽媽都要經歷的嗎?
    很多孕媽都認為只要熬過了早孕反應,就可以安心迎接小寶寶到來了!但實際上,孕晚期同樣也不容易,媽媽們不僅要面對身材變形、妊娠紋縱橫的體表症狀,同時「浮腫」還有可能會找上自己!大部分媽媽都會在孕中後期出現水腫症狀,這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的水分滲透到了組織間隙中導致的,這種水腫主要就集中在了孕媽的下肢。一般,在懷孕後的28周,浮腫症狀就會逐漸出現,越是到了孕晚期之後,浮腫症狀也就會越明顯,逐漸從下肢水腫發展為了四肢水腫,特別是在早上起床後浮腫尤為明顯。
  • 孕期水腫正常嗎?
    一說到懷孕,不少人都會想像到寶寶出生後可愛的模樣,殊不知為了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孕媽媽在懷孕期間要遭受的種種磨難~ 除了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之外,不少孕媽媽還會經歷一個身體的「膨脹期」——水腫。
  • 這不是病,而是孕期水腫,做好這2點可以緩解
    這不是病,而是孕期水腫,做好這2點可以緩解最近有孕媽媽在後臺給開心爸爸留言,說她們到了孕晚期,隨著肚子的變大,手腳腿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腫。雖然說不會帶來什麼疼痛吧,但是穿鞋勒腳,穿褲子困難,也是很不爽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孕期水腫,腳變豬蹄!7招讓你告別水腫,尤其這3種消腫食物超有效
    進入孕晚期,不僅吃不香睡不好,更難受的是手腳水腫到皮膚發亮!「每天早上起來腿上腫的特別嚴重,腳看上去像豬蹄一樣,一按都有一個坑!」小區一位孕媽媽正在向其他人訴苦。孕期水腫,大部分孕媽媽都經歷過,其實孕期水腫並不是只能「生扛」,或委屈等待胎寶寶降生,只要記住這些消腫高招以及消腫食物,告別孕期水腫真的不難!所有孕婦都會水腫嗎?不是所有的孕婦都會水腫。
  • 孕婦進入孕晚期,這些事情需要避免
    孕婦進入孕晚期,這些事情需要避免,很容易造成羊水提前破裂的現象正常情況下羊水破裂是由於孕婦子宮收縮力增加,導致羊膜高壓,如果羊水破裂發生在預產期之前,也就是說羊水提前破裂,對胎兒影響很大。有資料顯示,孕婦臨產前如果羊水流失過多,很容易造成胎兒臍帶丟失,增加患胎兒風險的概率,因此孕婦在妊娠晚期一定要多注意自身身體,避免羊水過早破裂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為因素,極可能會導致羊膜壓力升高,導致羊水提前破裂。所以當我情緒低落時,親孕婦應該注意這些事情,避免羊水過早破裂。
  • 孕晚期內褲黃黃的怎麼回事?背後的元兇竟是它
    到了孕晚期,準媽媽的身體又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比如身體負擔越來越重,連彎腰都變得困難、手腳水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變化,而孕晚期還有一個隱藏的變化:陰道分泌物增多,也就是白帶增多,可能一天要換1-2條內褲。
  • 改變孕期水腫,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水腫是懷孕期間幾乎無法避免的症狀,尤其是孕媽咪在孕中後期時,水腫情況會日益嚴重。因此,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院長暨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將與大家分享孕期水腫的原因及改善方法。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在孕媽咪起床後,體內的水開始堆積到下半身,但是若懷孕初期就開始嚴重水腫,要慎防是否為病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的好發部位不局限於下肢,如果發覺臉部、手部、會陰部、下肢或全身各部位都開始有水腫情況,且合併有血壓過高、蛋白尿、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就必須要就醫確診。
  • 孕期水腫是哪種類型?教你判斷,學會這些技巧可以有效消腫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說到孕期水腫,中招的人可真不少,連注重保養的明星都沒有逃過。之前在熱門綜藝裡,李艾就分享了自己孕晚期嚴重水腫的事情,不僅是她,熊黛林、麥迪娜、李亞男都在微博曬過孕期腳腫的照片。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水腫還分為兩種類型,尤其是病理性水腫,更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則真的很受罪。
  • 孕晚期水腫讓我痛苦不堪,孕婦傷不起啊
    最後,我穿著老公的拖鞋出門產檢,孕婦傷不起,且孕且珍惜啊!!!一直以為離開了孕吐,孕期會順風順水。沒想到這還有一個月就快卸貨了還給我來個「水腫」,你們也有這種情況嗎?上半身沒毛病,下半身腫了……腿,特別是小腿往下,腳是重災區,手指頭一摁就是一個坑,跟饅頭一樣。我真的不想描述了,就是豬蹄兩隻,走路也不舒服,腫脹的疼。
  • 孕晚期腫了胖了分不清?專家教你「一招」鑑別「六招」消腫,快學
    其實,水腫是準媽媽在孕期不可避免的現象,但到底是「腫了還是胖了」很多的孕媽都分不清楚,這也讓很多孕婦鬧出不少笑話:@愛飛的魚:這孕期肚子越來越大正常,可為啥我吃的東西都跑到了腿上,這腿也變成了大象腿,好羨慕長胎不長肉的寶媽。
  • 2點帶你了解孕期水腫
    孕媽媽知道為什麼在孕期我們會出現腿部浮腫的症狀嗎?那我們應該如何去改善浮腫。浮腫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狀況嗎?那麼孕期浮腫在什麼時候才會消失?這些,都是孕媽媽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小編就為孕媽媽分享一篇,在孕期出現了浮腫的症狀,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有效的解決。
  • 孕晚期恥骨疼是何種感受?你正在經歷嗎?
    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孕中晚期,胎兒的個頭兒日益增大,子宮也隨之膨脹,恥骨間隙就會隨之產生相應的生理變化而較孕前時增寬。1、為什麼孕晚期會感到恥骨疼?2、哪些孕媽更容易在孕晚出現恥骨疼?3、如何減輕恥骨疼痛感?
  • 孕32周腿沒知覺?這是水腫先兆,要得到重視
    十月懷胎,在這個孕期生活中準媽媽們也是有切身體驗的,孕期的時候不僅胎兒在妊娠發育,我們母體也會隨著孕齡的增長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孕期受到體內的激素、胎兒內分泌的變化,我們母體也會出現變化,當然孕期母體出現的信號也是值得被重視的,因為其中的信號也可能暗示著危險信號,孕媽媽們需要重視了。
  • 孕中晚期腿腳常出現「水腫」,牢記3原因6方法,輕鬆緩解不適
    這件事就是孕期的腿腳水腫,前段時間主持人朱丹在節目中穿著涼鞋,露出腫大的雙腳,再一次將孕婦的下肢水腫帶到公眾的視野裡。下肢水腫問題不大,卻讓人很難受,進入孕中晚期尤為明顯。想要預防和緩解這種不適,需要牢記六個方法。
  • 孕晚期有多難熬?看看這些「么蛾子」就知道了,生娃不易心疼孕媽
    還有的孕媽說:白天難熬,晚上更難熬,有時凌晨三四點了還睡不著,睡不著也就算了,還一個小時上一趟廁所。的確,到了懷孕的最後階段,這些孕媽們的形容都是常態,甚至比這還要糟糕。除了上面這些,還可能有恥骨痛、腰背痛、腿腳抽筋、燒心反胃、胸悶、喘不上氣來、便秘、痔瘡、流口水、身上味道重……沒經歷過的人,可能覺得很難想像,但確實到了孕晚期階段就是這樣的日常,不斷的出現各種 「么蛾子」~坐立站走的日常行動
  • 孕婦水腫是必然?4因素讓你腫,但要小心病理性水腫
    以上這些因素造成的水腫,稱為生理性水腫,而單純的生理性水腫,多發生在孕婦大腿以下的部位。水腫之外,還有惱人的靜脈曲張困擾孕媽動脈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器官,再由靜脈將血液送回心臟。下肢靜脈的運作是通過腿部肌肉和靜脈瓣膜的收縮得以完成,然而,當下肢靜脈過度擴張及瓣膜閉鎖不全時,會造成血液堆積在下肢,導致水腫,甚至靜脈曲張的發生。靜脈曲張會隨著生育的胎次增加而變得明顯。生產後症狀輕的會有所減緩,程度嚴重的則可能需要至外科手術。
  • 孕期出現水腫,準媽媽該怎麼辦?來試試這幾個小妙招…
    @90後寶媽:哎呀,肚子越來越大,腿也越來越粗,是不是我每天喝水太多了? @二胎寶媽:別提了!我懷第一個寶寶的時候還好,這次懷二寶腳腫得要穿比平時大兩號的鞋,可能是喝水沒控制好。
  • 孕晚期出現這幾個症狀,孕媽媽們就要分娩了,別光等預產期
    一般來說寶寶在預產期的前後兩周分娩都是正常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預產期在記得末次月經的情況下都是根據末次月經的第一天來計算的,但實際上要精準確定受精卵的形成是非常困難的,排卵的前兩周是為卵子受精做準備的兩周,因為無法具體確定受精卵形成的時間,所以預產期可能前後會有兩周的偏差。
  • 孕期反應都正常?孕婦媽媽別大意!這4種異常反應可能對胎兒不利
    體質敏感的孕媽更是逃不過被孕吐、噁心、尿頻、便秘、水腫、抽筋等數之不盡的孕期反應折磨。雖然孕反很痛苦,但準媽媽們都會勇敢地扛下來,只為了寶寶健康平安出生。然而,所有的孕期反應都是正常的嗎?度過妊娠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順利,一些異常情況很有可能披著孕期反應的偽裝,在我們身體裡紮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