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周楠)昨天,「安妮・弗蘭克:歷史的見證」展覽在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開幕,展覽通過照片、文字等形式,向世人講述了《安妮日記》作者安妮・弗蘭克的故事和一段警醒世人的歷史。
二戰時期,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為躲避納粹抓捕,與家人躲藏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間密室內。兩年後,納粹發現該躲藏點,並將所有人送進集中營。安妮的父親奧託・弗蘭克是其中唯一的倖存者,他在戰爭結束後將安妮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出版,這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安妮日記》。時至今日,《安妮日記》已被翻譯成70種語言,因為她的日記,全世界的人知道了她的故事。她當年在阿姆斯特丹藏身的密室,已按照當年的樣子,重新布置成為「安妮之家」。
此次展覽展出了安妮和家人的照片及日記。1944年8月1日,安妮在她的日記中寫下的最後一段話尤其讓人心痛:「在這種時刻真是度日如年:理想、夢想和希望在我們心中燃起,但又被殘酷的現實碾碎……我看到世界正在慢慢地變成荒野,我感覺到千百萬人的痛楚……當我仰望天空時,又莫明地感到一切都會好轉,殘酷的暴行將會結束,世界會再次恢復和平與安寧……可能,我實現理想的那一天會到來的!」然而僅僅三天後,她一直擔心的厄運還是降臨了。這位15歲猶太少女的記者夢、作家夢最終沒能實現,而她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私人日記將被全球數百萬人閱讀,而她本人也成了那場奪去了六百萬人生命的大屠殺的象徵,影響了全世界。
荷蘭駐上海總領事艾曉安表示,猶太難民紀念館致力於緬懷在滬猶太人的歷史,當年數以萬計的猶太人逃離歐洲,在上海避難生活,這一歷史篇章常被稱為「上海奇蹟」。這一切仿佛是安妮・弗蘭克給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地方來講述她的故事。
展覽將展至2018年1月23日。
原標題:「歷史的見證」展開幕 看《安妮日記》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