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組數據:
在全國200多萬執業醫師中,每4個人中才有一個兒科醫生,然而在全國14億人口裡,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兒童。
今年疫情,讓人對醫生這個職業多了一份敬意,再加上職業稀缺性,所以,當《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播出時,實在是太讓人期待。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要圍繞新一代年輕人在童馨醫院的兒科診室這個舞臺上的成長與奮鬥展開,首先題材新鮮,有吸引力。
但一部劇到底好不好,還有一個,得看劇情。
與以往的醫療劇不同,《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醫院布景和醫務人員的打扮上都很卡哇伊,並且整體畫風也比較輕快活潑。
開場。
一群人圍繞在一起,地上一灘血,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在急切求救。
這時,一個拉著行李箱的女人闖了進來。
她,便是本劇的女主角,焦佳人,雲南來的專培醫生,今天剛好要去童馨報導。
「別動他,先把孩子放地上,慢一點」
「有呼吸、顱腦有出血、應該還有血腫、對光線反映遲鈍..」
從焦佳人的判斷可知:孩子情況危急,必須馬上送醫院!
但現在是早高峰,120趕不到,怎麼辦?
那就打車+一路狂奔把孩子送到醫院。
本是好心做善事,但是沒想到。
「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普外的?」
因為急救措施處理不規範,焦佳人被醫生訓斥了一頓。
而這個訓斥她的人,正好就是她未來的帶教老師鄧子昂(陳曉 飾),童馨醫院年輕有為的兒科大夫。
想繼續幫忙卻被鄧子昂趕了出去,焦佳人這才想起自己耽誤了報導時間。
第一天就出師不利,後面的打擊也是接二連三的來。
查房時回答不出護士長的提問;坐診時面對孩子手足無措,還有手術室中作為助手被嫌棄縫合速度太慢...
在前期,可以明顯看到焦佳人更多的是力不從心。
但好在,打擊遇多了,也成了愈挫愈勇的典範。
基礎紮實不夠,就通宵達旦的複習查閱資料;
為了更加了解小朋友,便去幼兒園做志願者,嘗試和小朋友做朋友;
為爭取到主刀的機會,可以夜以繼日的對著豬大腸練習縫合技術,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鄧子昂的測試,成功為自己爭取到主刀手術的機會。
從前期的力不從心到後期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醫生,焦佳人身上的成長軌跡是肉眼可見的。
這也是這個人物設定吸引人的地方,很真實。
這個真實也包括醫生的日常。
小宇是一位闌尾炎晚期患者,喜歡畫畫,但是媽媽並不喜歡他畫畫,總是強迫他學習,小宇為此鬱鬱寡歡。
焦佳人發現這事後,特意買來畫冊送給小宇逗他開心,還與鄧子昂借來平板電腦給小宇玩遊戲放鬆。
碰巧,這一幕讓小宇媽媽看到了,誤以為小宇是在裝病逃學、還投訴焦佳人醫術不佳,沒有照顧好小宇。
小宇一事導致焦佳人在家長心中的權威感極低,就連焦佳人開出的藥,家長還要去找護士長再三核實。
盡心卻不被信任,委屈無處可說,這是許多醫生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醫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除了劇情主線,細節處理和製作方面也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
手術臺上,醫生的判斷和操作以及手術畫面都很逼真;
醫生之間會使用到一些專業術語;
還有每集的末尾,會有專業的醫務人員普及兒科知識;
並且還有專人示範動作要領,這對於年輕父母來說,真的可以獲益不少;
看到這些的時候感到很欣慰,起碼看得出專業性了。
細節製作是驚喜,但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面。
比如,劇中案例大多數都來源生活,都是真實案例。
拿開頭男孩墜樓的事件來說,看似有點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案例實則網上一搜一大把;
還有後面小女孩誤喝敵敵畏、需要大量阿託品達到「阿託品化」,醫務人員不得不徒手掰8000多瓶阿託品的事來說,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扯淡?這玩意就沒有大瓶一點的?
但後來經過查閱,發現這的確是有真實案例的:
以上種種,無一不在說明這部劇是有用心在打磨的。
但很無奈,再用心,漏洞依然有,被詬病的地方也有。
比如,小護士家人為了鍛鍊她的扎針技術,一家子坐在一起讓她練手...
雖然有愛,但也未免太失真了點。作為護士,這些知識應該在學校就掌握了吧?不然怎麼畢業?
這只是劇情上的bug,勉強還能接受,但最讓人詬病的還是越走越深的偶像劇感情戲套路。
前女友的吵鬧打人、女一女二的撕逼,男女主的同居浪漫生活等,最新播出的劇集無一不在充斥著偶像劇的氛圍。
讓人不禁在想:難道沒有了愛情的職業劇就不能看了嗎?
當然不是。
在這一點上,日韓的醫療劇完全可以作為參考。
日劇《產科醫鴻鳥》,不談戀愛光治癒,更多聚焦在社會現實問題上,比如高齡產婦、少女媽媽和職場歧視等。
沒有偶像劇的套路,就老老實實講婦產科的故事,一樣在豆瓣拿下8.9高分。
裡面關於孕育知識的科普我更是給一百個贊!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同樣沒有愛情狗血劇的套路,也沒有刻意製造醫患關係矛盾推動整部劇情。
只是通過五個大學時代就開始在一起的醫生朋友為切入點,講述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溫馨故事。
這部劇沒有偶像演員,劇中角色差不多都接近40,但每個人都魅力十足,各自有各自的特點,讓人一眼就愛上。
回看日韓劇,我們會發現醫療劇眾多,但是每一部的切入點都不同,引發的關注點也不同。
最主要的,愛情並不是它的主線。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創團隊一再強調這部劇愛情並不是主線,從播出的集數來看,前面幾集的確是沒有太重的感情戲。
這也是我開始最欣慰的地方,但沒想到,最後還是難逃偶像劇套路。
劇中有感情線作為噱頭無可厚非,但若是以醫療為主,從目前情況來看就有點反客為主了。
眾所周知,職業劇難拍,醫療劇更難拍。所以才說更需要用心打磨劇本,而不是只是披著醫療的外皮走偶像劇的路線。
你想聚焦什麼,你就得捨棄什麼。
不過,這裡還是要講一句公道話:《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播出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兒科醫生這個職業。
但單論劇的質量而言,若國產醫療劇想要再上升一個高度,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