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2的國產醫療劇,這次進步了嗎?

2020-12-24 深八影視

曾看過一組數據:

在全國200多萬執業醫師中,每4個人中才有一個兒科醫生,然而在全國14億人口裡,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兒童。

今年疫情,讓人對醫生這個職業多了一份敬意,再加上職業稀缺性,所以,當《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播出時,實在是太讓人期待。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要圍繞新一代年輕人在童馨醫院的兒科診室這個舞臺上的成長與奮鬥展開,首先題材新鮮,有吸引力。

但一部劇到底好不好,還有一個,得看劇情。

與以往的醫療劇不同,《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醫院布景和醫務人員的打扮上都很卡哇伊,並且整體畫風也比較輕快活潑。

開場。

一群人圍繞在一起,地上一灘血,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在急切求救。

這時,一個拉著行李箱的女人闖了進來。

她,便是本劇的女主角,焦佳人,雲南來的專培醫生,今天剛好要去童馨報導。

「別動他,先把孩子放地上,慢一點」

「有呼吸、顱腦有出血、應該還有血腫、對光線反映遲鈍..」

從焦佳人的判斷可知:孩子情況危急,必須馬上送醫院!

但現在是早高峰,120趕不到,怎麼辦?

那就打車+一路狂奔把孩子送到醫院。

本是好心做善事,但是沒想到。

「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普外的?」

因為急救措施處理不規範,焦佳人被醫生訓斥了一頓。

而這個訓斥她的人,正好就是她未來的帶教老師鄧子昂(陳曉 飾),童馨醫院年輕有為的兒科大夫。

想繼續幫忙卻被鄧子昂趕了出去,焦佳人這才想起自己耽誤了報導時間。

第一天就出師不利,後面的打擊也是接二連三的來。

查房時回答不出護士長的提問;坐診時面對孩子手足無措,還有手術室中作為助手被嫌棄縫合速度太慢...

在前期,可以明顯看到焦佳人更多的是力不從心。

但好在,打擊遇多了,也成了愈挫愈勇的典範。

基礎紮實不夠,就通宵達旦的複習查閱資料;

為了更加了解小朋友,便去幼兒園做志願者,嘗試和小朋友做朋友;

為爭取到主刀的機會,可以夜以繼日的對著豬大腸練習縫合技術,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鄧子昂的測試,成功為自己爭取到主刀手術的機會。

從前期的力不從心到後期成為一名合格的兒科醫生,焦佳人身上的成長軌跡是肉眼可見的。

這也是這個人物設定吸引人的地方,很真實

這個真實也包括醫生的日常。

小宇是一位闌尾炎晚期患者,喜歡畫畫,但是媽媽並不喜歡他畫畫,總是強迫他學習,小宇為此鬱鬱寡歡。

焦佳人發現這事後,特意買來畫冊送給小宇逗他開心,還與鄧子昂借來平板電腦給小宇玩遊戲放鬆。

碰巧,這一幕讓小宇媽媽看到了,誤以為小宇是在裝病逃學、還投訴焦佳人醫術不佳,沒有照顧好小宇。

小宇一事導致焦佳人在家長心中的權威感極低,就連焦佳人開出的藥,家長還要去找護士長再三核實。

盡心卻不被信任,委屈無處可說,這是許多醫生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醫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除了劇情主線,細節處理和製作方面也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

手術臺上,醫生的判斷和操作以及手術畫面都很逼真;

醫生之間會使用到一些專業術語;

還有每集的末尾,會有專業的醫務人員普及兒科知識;

並且還有專人示範動作要領,這對於年輕父母來說,真的可以獲益不少;

看到這些的時候感到很欣慰,起碼看得出專業性了。

細節製作是驚喜,但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面。

比如,劇中案例大多數都來源生活,都是真實案例。

拿開頭男孩墜樓的事件來說,看似有點不可思議,但這樣的案例實則網上一搜一大把;

還有後面小女孩誤喝敵敵畏、需要大量阿託品達到「阿託品化」,醫務人員不得不徒手掰8000多瓶阿託品的事來說,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扯淡?這玩意就沒有大瓶一點的?

但後來經過查閱,發現這的確是有真實案例的:

以上種種,無一不在說明這部劇是有用心在打磨的。

但很無奈,再用心,漏洞依然有,被詬病的地方也有。

比如,小護士家人為了鍛鍊她的扎針技術,一家子坐在一起讓她練手...

雖然有愛,但也未免太失真了點。作為護士,這些知識應該在學校就掌握了吧?不然怎麼畢業?

這只是劇情上的bug,勉強還能接受,但最讓人詬病的還是越走越深的偶像劇感情戲套路

前女友的吵鬧打人、女一女二的撕逼,男女主的同居浪漫生活等,最新播出的劇集無一不在充斥著偶像劇的氛圍。

讓人不禁在想:難道沒有了愛情的職業劇就不能看了嗎?

當然不是。

在這一點上,日韓的醫療劇完全可以作為參考。

日劇《產科醫鴻鳥》,不談戀愛光治癒,更多聚焦在社會現實問題上,比如高齡產婦、少女媽媽和職場歧視等。

沒有偶像劇的套路,就老老實實講婦產科的故事,一樣在豆瓣拿下8.9高分。

裡面關於孕育知識的科普我更是給一百個贊!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同樣沒有愛情狗血劇的套路,也沒有刻意製造醫患關係矛盾推動整部劇情。

只是通過五個大學時代就開始在一起的醫生朋友為切入點,講述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溫馨故事。

這部劇沒有偶像演員,劇中角色差不多都接近40,但每個人都魅力十足,各自有各自的特點,讓人一眼就愛上。

回看日韓劇,我們會發現醫療劇眾多,但是每一部的切入點都不同,引發的關注點也不同。

最主要的,愛情並不是它的主線。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創團隊一再強調這部劇愛情並不是主線,從播出的集數來看,前面幾集的確是沒有太重的感情戲。

這也是我開始最欣慰的地方,但沒想到,最後還是難逃偶像劇套路。

劇中有感情線作為噱頭無可厚非,但若是以醫療為主,從目前情況來看就有點反客為主了。

眾所周知,職業劇難拍,醫療劇更難拍。所以才說更需要用心打磨劇本,而不是只是披著醫療的外皮走偶像劇的路線。

你想聚焦什麼,你就得捨棄什麼。

不過,這裡還是要講一句公道話:《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播出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兒科醫生這個職業。

但單論劇的質量而言,若國產醫療劇想要再上升一個高度,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醫療劇,這次進步了嗎?
    但一部劇到底好不好,還有一個,得看劇情。與以往的醫療劇不同,《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醫院布景和醫務人員的打扮上都很卡哇伊,並且整體畫風也比較輕快活潑。開場。一群人圍繞在一起,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在急切求救。
  • 7部超8分的國產醫療劇!張嘉譯陶虹作品上榜,第一名高達9.2分
    沒關係,是時候安利這7部寶藏國產醫療劇了! 回顧國產醫療劇30多年的發展歷史,根據豆瓣顯示的醫療劇統計不過30部,在這30部中,僅有7部評分超過了
  • 《急診科醫生》領銜國產醫療劇「翻紅」
    暗灰色的背景下,娛樂影視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電影大規模撤檔、娛樂性綜藝消失、影視項目暫停拍攝……這種情況下,醫療劇被關注雖然有大環境作用,但其本身同樣值得深究。醫療劇:一年平均一部,豆瓣均分7的「下坡路」?
  • 國產醫療劇需要的不僅僅是「神預言」
    在此環境下,醫療題材的相關影視內容也成為當下熱點議題,一批醫療題材的影視作品再次走入大眾視野。其中,一檔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紀錄片《中國醫生》以黑馬之姿引發網友熱議,更收穫了豆瓣9.3分的好評。而在劇集領域,引起輿情沸點的,卻是因為神預言「新型冠狀病毒」、豆瓣6.1的《急診科醫生》。
  • 豆瓣9.7分國產紀錄片 秒殺所有醫療美劇
    最近有部國產紀錄片刷爆了社交網絡,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是前所未有的逆天:     這是一部醫療紀錄片,6月開始播出第一集
  • 25年國產醫療劇盤點:高口碑作品斷層,偶像化能成爆款出路嗎?
    但這樣的境況在2020年將迎來逆轉,一方面是因為醫生的關注度陡增,另一方面是因為不少頂流參演的醫療題材劇將在2020年播出,偶像化的醫療劇或許口碑很難突破,但關注度卻值得期待。國產醫療劇的開發經歷過哪些階段?經典國產醫療劇有何成功經驗?被偶像化的醫療劇前景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 《急診科醫生》「翻紅」,疫情下的醫療劇是病毒的「預言家」嗎
    暗灰色的背景下,娛樂影視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電影大規模撤檔、娛樂性綜藝消失、影視項目暫停拍攝……這種情況下,醫療劇被關注雖然有大環境作用,但其本身同樣值得深究。醫療劇:一年平均一部,豆瓣均分7的「下坡路」?
  • 豆瓣7.7分國產懸疑劇,開局即全滅
    趙彬彬:&34;它來了,迷霧劇場帶著又一部懸疑劇《在劫難逃》來了!(以下情節涉及劇透慎點)開播至今,豆瓣評分7.7分,在目前的國產網劇來說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了。看到救護車爆炸的那瞬間我都驚呆了,回想起那段對話:趙彬彬:「你覺得這一次,我還能再殺了你嗎?」張海峰:「你覺得這一次,你還能再殺了我嗎?」趙彬彬:「能。」
  • 神劇?豆瓣評分最高的醫療題材韓劇就是它!很現實的一部劇
    良心好劇,這個演員陣容也是厲害了!曹承佑和「地獄使者」李棟旭,兩大男神同臺飆戲,再加上李圭亨、劉在明等一幫演技派配角加持,韓國JTBC電視臺出品、《秘密森林》韓劇原班人馬打造的這部醫療題材韓劇《Life》會是一部「神劇」嗎?
  • 追劇 | 別動不動就說國產沒有優秀醫療劇了
    醫療劇好像越來越熱了。8.0、7.5、6.2,豆瓣評分逐部遞減。為什麼我們拍不好醫生?等等,你忘了國產醫療劇的巔峰之作——《無限生機》Vigorous Life該劇光是前兩部就在7年內重播了近3000次,他們的名字你記不清,但臉一定認得。後來因為限令,《重案六組》系列退出黃金檔。導演徐慶東帶著主創們一合計,警察不讓拍了,那換個職業。於是,主演們脫下警服,穿上白大褂,集體「改行」當醫生。這才有了《無限生機》。
  • 國產醫療劇這麼拍,才算拍對了中國醫生
    為什麼我們總是拍不出頂級的國產醫療劇?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一檔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卻成為一匹黑馬,不僅引發網絡熱議,更收穫了豆瓣9.2分的高評。接下來,肖戰、楊紫、楊冪、白宇、陳曉等主演的醫療劇,將在今年完成霸屏。問題是,國產醫療劇,能破除口碑魔咒嗎?
  • 《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火了,國產醫療劇再翻紅
    由於成功「預言」了新型管狀病毒,《急診科醫生》帶火了國產醫療劇,可是在這場抗疫戰爭結束後,2020年還會有另一部國產醫療劇爆款嗎?這一切可能取決於:國產醫療劇,能夠治好自己的懸浮病嗎?被神預言帶火的《急診科醫生》,能教會國產劇什麼?1月24日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向湖北武漢電視臺捐贈10部優秀電視劇版權,其中便包括了《急診科醫生》。
  • 疫情過後,你還會想看醫療劇嗎?
    與此同時,一部2017年首播、豆瓣6分上下的國產醫療劇,卻頂著「預言神劇」的名頭意外翻紅。從觀眾興趣與市場存貨情況看,國產醫療劇在2017年的挫折之後,似乎終於迎來了新拐點。國產醫療劇,究竟差在哪兒?類似於刑偵題材,醫療題材作為職業劇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海外已經是相當成熟穩定的劇種。醫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卻又輕易無法了解的行業,以其作為描繪對象,既符合現實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觀眾的窺探心理。
  • TVB《白色強人》的豆瓣8.6分,給國產醫療劇的啟示
    顯然觀眾對大部分的大陸醫療劇並不買帳,近幾年的大陸醫療劇豆瓣能上7分的寥寥無幾。對於在及格線上徘徊的大陸醫療劇來說,《白色強人》的經驗值得借鑑。啟示一:「醫療」+「劇」=醫療劇,專業是基本的尊重專業性是行業劇的根本特徵,醫療劇就得體現出醫療行業特色,要深度反映出醫療行業的特徵、人物和精神價值,但大陸醫療劇的專業性始終飽受觀眾詬病。大部分醫療劇缺乏醫學背景,許多情節和設定違背醫療常識,錯誤頻出。
  • 從回家的誘惑到三十而已,原配和小三的對比,是國產劇的進步嗎?
    《回家的誘惑》已經播出九年了,這部當時豆瓣評分只有5分左右的劇,現在也漲了6.1分,一部一直漲分的電視劇,不是一部經典劇,就是一部神劇。面對觀眾挑剔的口味,英美日韓電視劇的夾擊,只要有一部口碑不錯的劇,就會被看做是國產劇之光,國產劇的進步。
  • 豆瓣9.2,這部醫療神劇已列入有生之年必看系列!
    第三季第一集剛剛播出,豆瓣評分就突破9分。到三醬截圖為止豆瓣評分9.3。一旦聽到廣播裡有這個代碼,距離最近的的醫生,護士都必須攜帶醫療設備迅速進行救援。但是呢他們使用的交通工具不是救護車,而是直升機,為的就是搶在黃金時間趕到病患的身邊實施急救。這部劇正是講述了一群急救醫生們逐步成長的故事。
  • 國產懸疑劇今夏雄起,baby姐這次進步啦!
    推薦指數 最近國產劇頻頻發力兩劇風格從片頭可窺得一二。《隱秘》整體色調都是暗黑系,片頭隱喻關鍵情節。而這次的大樓裡Baby姐明顯有進步,有了讓人更大的共情能力。故事以大樓發生的案件Baby被殺為全劇主線,按嫌疑人排查順序一一將人物展開。第一集是我曾經誤以為是暗藏大Boss的保羅哥。保羅哥曾說過一句劇中名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這句話貫穿全劇。連辦案的警員身上都有秘密。看懸疑一定要注意細節,注意細節。我是看到第二遍的時候才發現接待保羅哥買房的就是金牌中介夢宇哥。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那2020年又出現了哪些精品國產電視劇呢?這裡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入選的標準是單集時長超過25分鐘,評分人數1萬+,豆瓣評分截取於發稿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劇荒了。第10位,傳聞中的陳芊芊 豆瓣評分7.5分趙露思的工作人員在看完這部劇的樣片後對趙露思說,這次我們又白幹了,這部劇註定火不了。但是趙露思非常佛系的說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沒想到《傳聞中的陳芊芊》就這麼爆了。
  • 近10年最好的國產懸疑劇,這次不是《隱秘的角落》了
    喝牛奶嗎?唱《小白船》嗎?刷起來依舊記憶猶新。20億,豆瓣評分一直穩定在9.2分,成為今年以來評分最高的國產劇。唐人街探案》豆瓣評分:7.2主演: 邱澤 / 張鈞甯 / 王真兒 / 陳哲遠4、《心理罪》豆瓣評分:7.7主演: 陳若軒 / 付美 / 王瀧正 / 溫心推薦指數:4
  • 豆瓣9.2,國產動畫的驕傲.
    這部劇果然是不負眾望,豆瓣評分7.5分,收視率都破1。可見觀眾看的是挺多,劇情也是挺能夠吸引人的,主演的演技都在線,看有演技的演員飆戲就是特別過癮的一件事,該劇被稱為是7月電視劇中的一匹黑馬!而在上周上映的這幾部電影中最大的黑馬就要說俺之前介紹過的國產驚悚片《京城81號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