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物+餐|NOMA2.0米其林三星四奪世界第一,獨家深度剖析.

2021-02-16 應物象形YINVIL

        NOMA2.0:

      

     整體構成一個「可呼吸和生活」的聚落, 

       設計與美食的結合,味蕾與視覺的盛宴。

          

  策劃 | 秦永祥

歷經許久的沉澱,米其林主廚 René Redzepi 

在2018年秋天帶領著更強的團隊,

更完整的理念榮歸美食界。

Noma餐廳自開業以來便引領著美食與創意的潮流,

曾四次被提名為全世界最好的50家餐廳之一。

△夜幕下的餐廳

Noma關閉了其位於16世紀港口倉庫內的14年老店。

經過三年多的設計與規劃,

並重金邀請了頂級建築設計事務所BIG

與著名設計師David Thulstrup聯手打造。

△NOMA區位圖

作為餐飲料理界的非凡創作者,

René Redzepi 從員工、建築設計、景觀園藝規劃到

食材、刀叉杯盤與燈具的合作夥伴都極為要求。

重新出發的NOMA 2.0 重返 「全球50大最佳餐廳」。

René Redzepi(中)與 noma 團隊

序言

  △原NOMA餐廳外觀

世界著名米其林餐廳Noma由丹麥大廚René Redzepi

於2003年創辦,最早選址在哥本哈根市中心

Christianshavn街區的一個舊倉庫內,

NOMA這個名字是「Nordic」與 「mad」的合成,

意思是北歐瘋狂的美食。

 △原NOMA餐廳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由哥本哈根的設計事務所

Space Copenhagen操刀,

後者是北歐先鋒派的傑出代表,

該餐廳的設計樸質而富有自然氣息,

與René Redzepi的烹飪理念十分契合。

△新NOMA2.0

建築

在哥本哈根的克裡斯欽自由城Fristaden Christiania

這裡曾經有用中世紀時代於保衛城市的堅固城牆。

而如今,世界著名餐廳 Noma 在這裡重新建成,

它有著你對斯堪地那維亞一切的期待。

新餐廳坐落在Christiania區的兩個湖泊之間,

其所在場地原先是一個軍用的倉庫,

曾被用作丹麥皇家軍隊的礦井。

餐廳被構思為一個溫馨的花園式村莊,

客人們將在此獲得全新的美食體驗。

對於這次的換址,外界似乎有不小的質疑,

René Redzepi這樣說:「我們必須走在前沿,

尋找突破。對於烹飪,我們懷有極大的熱情,

希望為大家奉獻美食帶來的享受與滿足。」

操刀過無數大項目的頂級建築師Bjarke Ingel,

關於這次的設計,他由此至終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

「這是一個接近自然的空間。」

△建築師Bjarke Ingels


△Bjarke Ingels設計草圖

整個餐廳由七個小型建築構成一個「可呼吸和生活」

的村莊,這是建築師Bjarke Ingels與René Redzepi

共同探討得到的美好設計,

也是René Redzepi對小時候的農耕生活的一種嚮往。

△餐廳坐落在Christiania區的兩個湖泊之間

Noma餐廳的執行長Peter Kreiner

表示:「在我們為餐廳找到場地時,

我們便知道團隊將帶來理想、

實用且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解決方案。

這對於我們的客人、

團隊乃至周圍環境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餐廳的布局從北歐農場小屋的原型中獲得了靈感

△餐廳外觀

餐廳被構思為一個溫馨的花園式村莊,

設計核心理念是消除餐廳中孤立的功能,

將其重新組織為一個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連接的群體

這11個功能空間圍繞著中央廚房分布,

每個空間均是根據功能需求採用最優質材料量身打造

△入口


廚房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

操作臺的上方是巨大的懸吊式屋頂。

廚師們可以從這裡看到整個廚房和客人區,

包括用餐區和與之相鄰的私人餐室。

這一系列空間由層疊的木板構成,

看上去如同木材場堆放整齊的木料。

△餐廳的所有空間圍繞著中央廚房分布

△廚師們可以從這裡看到整個廚房和客人區

新Noma餐廳融入了傳統的餐廳理念,

將廚房置於整體空間的核心地位,

使抵達區、休息室、燒烤區、品酒區和私人用餐區

全部圍繞在其周圍。

這樣的布局方式使廚師們能夠放眼餐廳的每個角落,

也使每位客人能夠感受到』幕後』正在發生的事情


以玻璃覆蓋的路徑將這些』建築中的建築』連接起來,

廚師和客人們能夠隨時感受天氣、陽光和季節的變化

讓自然環境也成為美食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廚 René Redzepi 希望客人走進 

NOMA 2.0 體驗道地的斯堪地那維亞生活品味

因此從桌椅沙發、燈具配件和靠墊擺飾,

Studio David Thulstrup參與了該餐廳的室內設計,

並將這11棟建築物打造成樸實和極簡的當代氛圍。

該空間設計強調了對橡木、磚、鋼材、混凝土

和銅鋅合金的趣味運用方式。

其中每一棟建築均採用某一材料僅作為單一功能使用

如用餐區、入口、休息廳或私人用餐區。

這些空間各自擁有極強的個性及表現力,

然而聚合在一起又會展現出巨大的能量。

更融合 Christiania 自由城獨有的文化氛圍。

David Thulstrup是一位設計師兼建築師,

Bjarke Ingels在進行建築設計的時候,

就充分考慮到了北歐的極寒氣候。

厚重而樸質的木質牆壁,條形的天窗,

為室內的採光與保暖奠定了極好的基礎。

△餐廳內景

來訪者從一扇樸素的大門進入餐廳,

面前的水磨石地板經打磨而顯現出清晰的石頭紋理。

如果來訪者願意遵從大部分丹麥人「進屋脫鞋」習慣

那麼他將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地板的水磨石紋理。

△入口空間

由天然橡木板鋪設的天花板和牆壁沿空間蔓延開來,

衣櫥櫃門自然的與它們銜接在一起。

北側天花板上懸掛著巨大的藝術作品,

這個由浮木和磁鐵打造的「Conscious Compass」

藝術品由丹麥籍冰島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傾力打造。

△入口的山形空間

建築入口的山形空間由銅鋅合金打造,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逐漸氧化並失去光澤。

△隨著時間的推移,銅鋅合金它將逐漸氧化並失去光澤

Noma廚房將遵循René Redzepi的意願採用開放式,

廚師們在位於中央的廚房區域工作,

與食客們展開互動。廚房四周的玻璃走廊,

將來自中心區的強大能量釋放到各個空間裡。


△採用開放式中央廚房

廚房設計摒棄了常見的不鏽鋼材料,

而轉用橡木搭建小島式廚作空間。

設計師選用來自比利時的專業

廚房家具品牌Maes Inox來打造這一空間。

中央交通空間的圓桌上擺放著眾多如同

實驗室標本玻璃罐子,裡面裝滿了當季的新鮮食材

其身後的牆壁上裝點著來自丹麥藝術家

Carl Emil Jacobsen的藝術作品。由鋼架結構

和玻璃板打造屋頂讓室內環境沐浴在陽光下

其下方的拋光水磨石地板在陽光下閃爍著光亮。

△中央空間圓桌上擺放著裝滿了當季的新鮮食材的玻璃罐子

△圓桌身後的牆壁上裝點著石做藝術作品

 △牆面裝飾細節

42坐席的用餐區散布在具有當代風格的穀倉建築中。

食客們就坐在橡木圍裹的環境中,

通過巨大的立面玻璃窗與遠處的河湖自然展開對望。

室內地板及牆壁由Dinesen橡木板打造,

木板接合處由蝴蝶榫固定。

△簡化設計的公共用餐空間

用250,000顆隱形螺絲固定堆放的木板,

作為裝飾布置在牆壁一側。

位於中心處的櫃檯由來自海港的,

擁有200年歷史的木樑打造。用餐空間被刻意簡化,

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空間氛圍。

隨著菜單的季節性變化,Noma空間裝飾也隨之改變

△極具當代風格的餐桌,搭配斯堪納維亞風格的座椅和藤編椅

設計師與Redzepi主廚一起為用餐空間設計了

極具當代風格的餐桌,

搭配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座椅和藤編椅被,

使餐廳別有一番風味。

該煙燻橡木餐桌由來自於家族企業Brdr. Krüger。

其他家具如嵌入式和自由式服務臺等均為特別定製。

△由海草打造的藝術作品

設計師與來自奧地利的照明燈具公司XAL

共同為用餐空間定製了照明系統。

設計搭配靈活的照明方式給用餐空間帶來全新體驗

錐形燈飾出自於Jonas Edvard之手,

該系列燈具由本地石膏粉打造。

△餐廳採用定製的錐形燈飾

△隱藏式儲物

相較於公共用餐空間來說,

私人用餐空間更具有建築空間氛圍。

親密十足的空間裡散布著20個坐席,

牆面的巨大玻璃窗望向遠處的樹林。

此處的用餐空間更加注重個人感受。

設計師用Dinesen Douglas松木裝飾並覆蓋建築梁結構

定製櫥櫃來自於櫥櫃製造商Malte Gormsen。

△親密十足的私人用餐空間

燈罩設計由藝術家Jonas Edward選用當地海草打造

選用與藝術家工作室類似的燈具作為空間照明裝飾。

牆面上的架子擺放著Noma的美食檔案,

委託Brdr.Krüger公司定製的六米長桌裝點了這個空間

該長桌來自於菲英島上的一棵160年齡古樹。

△六米長桌裝點了餐廳

 △餐廳細節

公共休息廳是餐廳的接待空間,

也是食客們酒足飯飽後的暢談回味之所。

巨大的橡木框窗面與嵌入式的橡木和皮質長椅

望向遠處的湖水和溫室。

奶油磚和灰泥漿地板與牆壁,以及天然橡木天花板,

營造出70年代的丹麥風情。

古典與當代風格家具的混合搭配,

三兩群聚或分散布置的坐席及磚牆壁爐,

讓空間更顯親和與舒適,強化了餐廳的如家氛圍。

△休息廳內景

原Noma外側的大塊石板被室內設計師改造為咖啡桌。

粗糙的邊界紋理和光滑的花崗巖表面,彰顯與眾不同

咖啡桌與休息廳的自然皮質座椅和

來自芬蘭家具商Nikari的布藝家居產生鮮明對比。

△巨大橡木框窗面與嵌入式的橡木和皮質長椅望向遠處的湖水

該空間其他家具由室內設計師David Thulstrup

定製打造的雙人或三人橡木沙發,

由Kasthall打造的布藝地毯,

以及由橡木和瑞典花崗巖打造的吧檯。

來自Faroese織布藝人的藍色靠墊和由Pettersen & Hei

打造的黃色混凝土基底打破了空間的沉靜之感,

營造了一絲活潑氛圍。

△家具細節

空間中擺放了包括來自藝術家Silas Inoue

以木材為模具的「Amino Acids」系列作品。

由84顆鮑魚貝裝飾的牆壁,致敬了Noma澳大利亞餐廳

△70年代復古吊燈懸垂在沙發之上

△定製吧檯

△家具細節

Jørgen Wolff打造的70年代復古吊燈懸垂在沙發之上

此外,設計師還與XAL共同打造了室內的燈光設計。

△夜景

這些空間各自擁有極強的個性及表現力,

然而聚合在一起又會展現出巨大的能量。

Noma 2.0 的廚師和合伙人 René Redzepi 

將這 7 棟建築和餐廳空間稱之為「餐飲聚落」。

設計選材

David Thulstrup擅長精緻而多元化的簡約設計,

善於通過樸質而平凡的自然材質尋找到設計最美之處

多個設計作品均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設計師David Thulstrup

對於NOMA 2.0的設計,

David Thulstrup從北歐的住宅設計中汲取靈感,

而非充滿商業味的餐廳。

△材料樣本

作為全球最前沿的極簡美食倡導者,

René Redzepi對於設計也有著同樣的追求,

空間是美的溫室,讓人與自然更親近。

選擇藝術作品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將全世界的作品去篩選對比,

甚至創作一個大型河流的水磨石地面,

當你赤著腳走在它上面時你會感覺到它的形狀和觸感

David Thulstrup「一切都經過精心挑選、策劃和設計

聽到客人驚喜的聲音,一切都是值得的。」

產品設計

對於全球數一數二的頂級餐廳來說,

定製化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餐廳選用的家具、燈具與餐具都由設計師

David Thulstrup設計完成。

不僅僅關注產品的設計,選材也同樣重要,

優質的天然木質,具有很好的自然屬性,

給人溫潤舒適的感覺。

NOMA 2.0因為有三個不同主題的美食季,

因此選擇瓷具的質感與顏色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必須按照不同的季節、不同的食材來匹配。

NOMA 2.0需要瓷具的數量是其他餐廳的三倍以上。

NOMA 2.0對於酒杯的選擇,同樣非常苛刻,

2000個完全不同的玻璃杯很好適應不同客人的手感

對於生產,得耗費半年時間,不間斷的工作才能完成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天然美食

René Redzepi是一位崇尚自然的極簡美食家,

餐廳選用所有食材都是他親自耕種或從野外採摘而來

NOMA重視的不僅僅美食口感,還有其極致的觀賞性

每一道菜都是一件自然的藝術品。


△NOMA餐廳後廚

△蘋果沙拉 

△馴鹿內臟 

△黑化慄子 

△本季新榛子 

△慄子餃子

△梅子越橘煮南瓜

△牛至燉鹿腦

△兔子油和太妃糖配秋乾果

△灰化土豆和臘野豬肉

△鴨腦天婦羅

△罌粟籽醬配豆蔻慕斯

△雲莓奶油配烤華夫餅

全新的 NOMA 2.0 將以莊園裡採集的自栽蔬果,

以及小農供應的嚴選食材,每季提供不同的菜色,

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品嘗最具哥本哈根特色的美味。

NOMA是哥本哈根近年最具人氣指標性的美食聖殿

也成為斯堪地那維亞生活美學的新地標。

Noma 每年推出三季菜單

1月開始的海鮮季、7月的蔬菜季、9月之後的野趣季

依季節食材產出的狀況安排。

海鮮,素食和趣味,Noma 2.0的確讓人終身難忘。

這已經不是一個升級,這是一次革命。

奇幻,色彩和肌理,這已經不是正常人的創作。

海鮮菜單

Noma 認為冬季是吃海鮮的最佳時刻,

冰冷的海水較能孕育肥美的海鮮,

許多食材來自臨海的挪威與法羅群島海域。

素食菜單

即使在海鮮季,食客還是能預約素食菜單。

服務會依據食客的飲食習慣,細微地調整菜色安排

例如這次我們吃到的素食菜單就是有魚卵的版本。

在素食菜單裡,你會看到曾在3個季節出現過的菜色,

但不會和夏季開始的蔬菜菜單完全相同。

「在地」食材先於「奢華」食材,

noma 花如此多時間和精力,

向中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學習發酵技術,

最後全部用在北歐料理中,這也值得我們停下來思考

什麼樣的飲食能讓我們和地球維持長久和諧的發展?

離開高級食材,是否還能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料理

△在哥本哈根附近的Dragon Beach搜尋食材

Noma2.0回歸季的菜單主題是Seafood,

非同尋常的創作,終身難忘。

這是呼應這一季主題的餐廳擺設,

正在瓶子中發酵的海鮮,和牆上風乾的海鮮。

世界餐廳

丹麥的哥本哈根不僅有美人魚,還有廚界莫扎特。

1977年出生的他,身為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的

丹麥移民,英俊帥氣,被人稱作「廚界莫扎特」,

曾在以分子料理著稱的西班牙El Bulli餐廳實習,

餐廳發掘北歐本地當季有機食材,

從花朵、青苔、泥土、甚至活螞蟻,

通過現代融合科技的烹飪手法,

為每一位食客帶來極簡、美好的原生態風味。

在經營餐廳12年後,因厭倦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

Rene萌發了選擇世界上完全陌生的城市開設

快閃(Pop-up)餐廳的想法。

本著「大膽嘗試」(MAD),堅信「習慣帶來安逸,

改變帶來思考與創新」的餐飲哲學,

2015年他帶領餐廳近60人的全體工作人員來到東京,

花費40天在日本就地取材,

以全新食材全新技法「在地味覺」創造全新14道菜式

迎接來自全世界近3000位慕名而來的老饕們。

這次獨創的快閃餐廳被剪輯成紀錄片

《ANTS ON A SHRIMP》記錄下來,

隨後2016年又去了雪梨,2017年墨西哥。

△紀錄片《Ants on a Shrimp 》

北歐各國一直都有將夏秋季食材通過發酵、

醃漬手段保存起來用於過冬的習慣。

Noma深入探索這兩項傳統技藝將其視為後廚的核心

專門建立了一個實驗室進行風味研究。

△發酵實驗室一角

△黑蒜甲蟲

除螞蟻之外,蟲卵、蚱蜢也常出現Noma的菜單中

他的實驗室裡有廚師和專家專門研究

各種昆蟲的習性、風味和烹飪方法。

昆蟲被René視為人類飲食的未來,

因其不僅富含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更為未來

因人口增長而可能導致的食物短缺提供解決辦法。

△東京快閃店的菜餚之一:大蝦配活螞蟻

△內含蟋蟀的能量棒

自Noma創立之初,

就別出心裁地推出了果汁配餐的概念,

用各種原料混合調配的果汁代替酒水,

來搭配品鑑菜單中的每一道菜餚。

例如,一道帶有玫瑰的菜品,

會搭配一杯玫瑰精油和發酵玫瑰果製成的果汁

當然,Noma的果汁也像其菜餚一般,

充滿了不知名或令人訝異的食材,

如松枝、酸模葉、旱金蓮等等。

用果汁配餐的想法

為世界各地的餐廳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

也為不愛喝酒的食客創造更完善的味覺體驗

正暗合了時下流行的「零酒精」風潮。

發酵茶飲、草木衝劑,還有異域香料做成的

飲品在時髦餐館中越發受寵。

Noma是最早一批將自然酒列為酒單主力軍的餐廳,

且所有酒款都必須至少是有機的。

不僅如此René認為Noma的料理風格適合搭配

優雅、高酸、帶有明顯礦物感和風土表現力的

葡萄酒,所以酒單僅限舊世界冷涼產區:

德國、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法國香檳、羅亞爾河、勃艮第、汝拉。

波爾多、納帕這類高檔餐廳酒單必選產區

均被排除在外。如今,全世界像Noma這樣通過

酒單來表達觀點的餐廳已經數不勝數。

重新定義Fine Dining

在Noma,我們所熟知的關於Fine Dining的

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野草、昆蟲取代鵝肝、魚子醬成為菜餚的主角,

圍著圍裙的廚師們

替代衣著精緻的侍者來到餐桌旁,

一塵不染的白桌布和精緻的餐具不見蹤影……

一切都在顛覆著人們對所謂精緻料理的印象

讓廚師和美食愛好者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奢侈

Noma徵服世界的武器除了這些

「驚世駭俗」的新穎想法之外,

還有主廚René Redzepi及團隊無底洞一般的

好奇心和從不停歇的創造力,

他們深知創新對於美食行業的重要性,

在新食材的發掘和新菜的開發上投入極大。

對於任何新發現,他們都樂於與全世界分享

並創建了Vild Mad論壇等大型活動,

積極邀請年輕廚師見證餐飲行業

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NOMA1.0

△NOMA2.0

相信,下一個十年,Noma

以及受到Noma影響的一眾北歐廚師、餐廳,

依舊會是世界美食界的風向標。

△NOMA2.0素食季

△NOMA2.0海鮮季

△NOMA2.0野趣季


應物新商業研習社的設計脈絡是以概念美學為出發,定期剖析分享優秀新商業案列,抽絲剝繭,深層次了解當下所發生的,相信學習的力量,生存於當下,展望於新生態,我們在不停的探究和付諸於實踐。

免責聲明|圖片和文字來部分自GOOOOD和BIG,其餘均出自網絡,由應物研習獨家策劃,主要用來學習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則刪,轉載請聯繫後臺。

 ●


    應物象形™ 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YINVIL DESIGN Contemporary Art Co., Ltd

  

| 官方公眾號 |

yinvilstudio

商務聯繫 |

13915414385

   yinvil@126.com

● 無界 ● 樂享 ● 隨心 ●

相關焦點

  • 歐洲行|丹麥唯一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Geranium
    名廚小7 歐洲探訪之旅第四篇,什麼樣的餐廳打敗名氣響亮的 noma 多年?2015 年開始,米其林指南登陸北歐,北歐 5 國共用一本米其林指南,每年約於 2 月下旬公布星級名單。最新一期《米其林指南北歐國家 2020》已於 2 月 17 日在挪威舉行頒獎典禮,名氣響亮的 noma 再度與最高榮耀錯過;而相對低調的 Geranium 則是延續了丹麥哥本哈根唯一一間三星餐廳的美名。
  • noma 2.0--不只是一頓飯那麼簡單
    緊接著便是這場期待已久,時長2小時,將近20道的饕餮盛宴。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上菜非常緊湊,速度嚴謹,幾乎分秒不差。要知道,之前隨便吃個米其林餐盤都有可能要3個小時。也就是生扇貝,扇貝肉還粘在殼上,需要用貝殼當刀將貝肉刮下來。戳的時候,那一塊肉團還會蠕動。雖然有點嚇人,但說明足夠新鮮。
  • 應物研習|塑膠袋漂浮的米其林三星Alchemist(鍊金術士)海洋餐廳
    在哥本哈根繼Noma 2.0之後,另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Alchemist火遍全球,主廚Rasmus Munk( 非常年輕,出生於 1991 年)
  • noma 關門,世界第一網紅餐廳過氣了嗎?
    在這部由導演 Maurice Dekkers 拍攝的,已是 noma 的第三部紀錄片《Ants on a Shrimp》中,記錄了 noma 團隊在2015年1月9日至2月14日「舉家搬遷」到東京文華酒店的六周時間裡,重構日本菜單的故事。
  • 「米其林廚師」木村拓哉,從沒有走出平成時代
    最後一集中,米其林頒獎畫面,現實存在的三星名店悉數到場。>一家是連續13年奪下米其林三星的「Quintessence」,另一家是開張一年就拿下今年米其林二星的「INUA」(由丹麥鼎鼎大名的noma餐廳前德國主廚Thomas Frebel主導)。
  • noma 2.0開門在即, 這個在全球引發美食效應的男人終於要回來了!
    全球效應 -- noma pop-upsnoma不是第一間做pop-up的餐廳, 但只有noma做到了牽動世界上數萬人的神經在一場聲勢浩大的noma拍賣會之後, 曾經的noma已被瓜分一空, 而noma的2.0時代將在一處廢墟拔地而起。
  • 地球最北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吃起來是什麼滋味?
    我們的第一站即是地球上最靠北的米其林三星餐廳:Maaemo,這是一個古老的北歐詞彙,「地球母親」的意思。傳統羊奶芝士撻 這是我們降落北歐的第一餐,對於陌生的到訪者來說,或許有很多方式來認識斯堪地那維亞,但對於我來說,Maaemo是我認識挪威最好的方式。
  • 紐約米其林日餐攻略
    前幾個星期我們介紹了舊金山灣區米其林日餐攻略如果說舊金山擁有最多的米其林三星餐廳那麼紐約必須以全部米其林餐廳的數量連續多年上榜米其林三星的Masa,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作為美國最貴的餐廳之一,人均消費$500起。同時只接受電話預約,且非VIP客人不讓拍照。
  • 全球最難訂餐廳noma的主廚,把他的作品送到北京讓你品鑑!
    2009年,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米歇爾·歐巴馬致電noma,查詢可否預訂晚餐座位,但由於noma早於幾個月前就訂滿,noma便將這位第一夫人拒之門外。noma就像是餐廳界的愛馬仕鉑金包——不管你是誰都不可能輕易擁有。
  •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出爐京兆尹蔬食料理奪三星
    圖/取自米其林指南官網繼廣州、上海之後,第2屆的「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日前正式公布。本屆的名單中,共計有30間餐廳摘星,包括2間3星、2間2星。此次除了新榮記順利蟬聯3星之外,去年2星的「京兆尹」,以精緻的蔬食料理成功拿下3星。至於京季、屋裡箱則順利拿下2星,另有26間餐廳獲得1星,其中包含7間新面孔。
  • 【倒數4天】全球最難訂餐廳 noma 的主廚,把他的作品送到北京讓你品鑑!
    2009年,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米歇爾·歐巴馬致電noma,查詢可否預訂晚餐座位,但由於noma早於幾個月前就訂滿,noma便將這位第一夫人拒之門外。noma就像是餐廳界的愛馬仕鉑金包——不管你是誰都不可能輕易擁有。
  • 【地圖快報】世界排名第一の米其林三星,免費給一線人員送飯嘞
    >地圖君在此也提議大家有條件的儘可能的支持周圍還在營業並且喜歡的餐廳們適當的關照一下外賣和take out的生意tip為你服務的外賣/delivery guy非常時期互相支持再難也容易撐過去世界排名第一的米其林三星
  • 北京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居然是網易公司的食堂?
    北京的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居然要開在網易食堂裡?今天教師節,答案終於揭曉。為了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有道精品課在教師節這天,讓食堂變身豪華餐廳。西班牙米其林三星主廚親自掌勺,讓老師們一下課就能吃到米其林大餐。菜品到底有多奢華?大廚有什麼名人小八卦?
  • 2018上海米其林上榜餐廳獨家隱藏福利!
    不過想當初,首次來到大陸的米其林似乎有點「水土不服」...就在今天上午,2018年的上海米其林指南終於發布,共評選出:三星餐廳2家,二星餐廳6家,一星餐廳22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27家。與你見到的其他米其林報導不同,璞緹客今天帶來了獨家的餐廳福利,包含榮獲2星米其林的L'Atelier de Joël
  • 為何他成為摘取法國米其林三星桂冠的亞洲第一人?|百家故事
    近日,2020年度法國米其林三星餐館揭曉,日本廚師Kei Kobayashi喜獲「米其林三星主廚」稱號,成為了在法廚師獲此殊榮的亞洲第一人。佔據頭條和C位的日本三星廚師2020年,法國僅僅三位廚師摘取米其林三星稱號:日本廚師Kei Kobayashi(中),兩位法國本土廚師Christopher Coutanceau(左)和Glenn Viel(右)。法文媒體照片中,這位染著金黃頭髮,個子嬌小的42歲日本廚師妥妥地佔據著C位,足可見米其林官方給他多高榮譽!
  • 「世界第一壽司餐廳」被摘去米其林三星評級
    標題:'World's Best Sushi Restaurant' Strippedof Its Three Michelin Stars「世界第一壽司餐廳「被摘去米其林三星評級正文:The 『world’s best
  • 韓國米其林三星餐廳攻略
    韓國,只有首爾才有米其林餐廳。原因是,米其林只在首爾範圍內的餐廳做評級。所以韓國唯一的2家米其林3星餐廳,都在首爾。米其林3星,值得專程前往的餐廳。首爾的2家米其林三星,一家叫:GAON(),一家叫:LA YEON(),都是韓餐。雖然兩家店做的都是韓餐,但各有特色。GAON做的是,傳承朝鮮王室料理精髓的韓餐。
  • 世界第一餐廳Noma,當之無愧的網紅餐廳.
    探尋全球最有溫度的生活美學To explore the life aesthetics in the world世界第一餐廳
  • 2020法國米其林揭曉:蟬聯55年的廚神餐廳遭降星,首位日本三星主廚...
    提起米其林指南,無數餐廳都希望自己能被「金榜題名」,成為米其林餐廳中的一員。同時,米其林餐廳也是很多食客心目中的不二之選。 前段時間,享譽世界的《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北京版。榜單中列有一家3星餐廳、兩家2星餐廳和21家1星餐廳。
  • 巴黎必吃的米其林三星推薦 LE PRÉ CATELAN
    2018年法國共保有17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其中巴黎有10家。而LE PRÉ CATELAN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當你初到巴黎,不知道選哪一家的時候,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家餐廳獲評米其林,主廚是靈魂。這家的光頭主廚Frédéric Anton來自孚日,於1997年加入Le Pré Catelan餐廳。2007年起Le Pré Catelan就獲得米其林三星餐廳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