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這部劇中的人都是怎麼犧牲的?

2021-01-16 神小扣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難得的抗日良心劇,每個都是實力派演員。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良心之作。只是生不逢時,被嚴重低估了。段奕宏和張譯,以及一幫群戲。虛實兼備,神形俱合。最優秀的國產戰爭題材連續劇。然而這部劇並沒有拍完就草草結尾了。那麼,這裡邊的人都是怎麼死的呢?

龍文章:炮灰團團長,炮灰團眾人的精神支柱。在抗戰勝利以後,虞嘯卿升他為主力團團長。並命他打內戰,龍文章並不想打內戰,告訴虞嘯卿打內戰必輸,虞嘯卿氣的判了他死刑,最後他自己選擇了自殺。

孟煩了:唯一活下來的人,樹堡下來後,他被升為團長,而在一次內戰中失敗,被俘虜,最後加入解放軍。戰爭結束後煩啦回到了家與父母團聚,而讓人悲傷的是小醉嫁給了張立憲……

迷龍:迷龍在該劇中把東北人的幽默簡直發揮到了極致。半路還撿了一個好老婆很一個孩子,迷龍在被從樹堡壘得救以後,他受到了一麻袋大洋的獎勵,回到家後,發現一個逃兵竟騷擾他的妻兒,被他殺死,哪知這名逃兵竟是軍部大元侄子,最後被死啦死啦含淚槍斃了。

獸醫:獸醫真是名獸醫,不會很人治病。在炮灰團裡是父親一樣的角色。在一封家書中得知兒子陣亡後,傷心欲絕,但並未表現在臉上……在祭旗坡獸醫和孟煩了吵架時不料被日軍的炮彈哄到了山下而死。最後麻煩了和迷龍把他的屍體找到帶了回來。獸醫之死讓炮灰團無比痛恨日軍,隨即向對岸開炮一整天。

豆餅:豆餅是炮灰團裡邊年紀最小的士兵。在一次攻打南天門時,迷龍讓豆餅用自己的肩膀扛住馬克沁機槍,雙手抱住槍管射擊日軍。戰鬥結束後,豆餅被機槍震的七竅流血而死。

阿譯:阿譯是一名上海人,在炮灰團裡學問最高。阿譯最崇拜的就是龍文章。遇到孟煩了勸降時自殺身亡。

不辣:不辣是湖南人。對生活積極,敢於冒險。在一次戰爭中腿部受傷,被拋棄。腿瘸之後一路乞討到湖南老家,身邊還帶著一名雙目失明的日本兵。

克虜伯:克虜伯留學過德國,PAK37戰防炮炮兵,也是炮灰團唯一的炮兵手,在劇中永遠吃不飽,可以說他的信仰就是龍文章,在得知龍文章自殺以後便隨他而去。

要麻:要麻是四川人。人物特點富有喜劇色彩,比較幽默。炮灰團在緬甸時,在樹林中發現有埋伏的狙擊手,要麻學鳥叫想要引出敵人,不料被一槍爆頭。

在抗日神劇泛濫的今天,《團長》真是難得的抗日劇巔峰之作,每年我個人都會重溫好幾次。我想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吧!最後,劇中那個人得死讓你難過呢?

相關焦點

  • 比起破億的《八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更應該被觀眾熟知
    ,最後以悲壯的犧牲而告終。《我的團長《八佰》講述了一群殘兵潰將死守戰場的故事,其實說八佰有點過多,真實記載只有四百人,在淞滬會戰期間死守上海,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註定赴死的搏鬥,最後以悲壯的犧牲而告終。而《我的團長我的團》同樣是一批殘兵,但對人物印象的刻畫更為深刻。尤其是小書蟲。
  • 《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劇中的巔峰之作!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極佳的抗戰劇,這部劇沒有其他抗戰劇中那麼明盔亮甲,乾乾淨淨的形象,反而一堆主角們基本都是蓬頭垢面的形象貫穿到底。
  • 772團團長葉成煥24歲犧牲,後來的五個團長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第772團的首任團長是葉成煥,他是河南新縣人,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令人痛惜的是,葉成煥團長在1938年4月爆發的一場抗日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4歲。葉成煥團長犧牲之後,先後有五位將領擔任過第772團團長,直到1945年10月,第772團改編為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第10旅第28團。那麼,在葉成煥之後,第722團的五個團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分別都是什麼軍銜呢?
  • 《我的團長我的團》原著中每個人的結局原來是這樣
    對於《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的感情可以說是很深的,就是看多少遍都不會覺得膩,我覺得這部劇的偉大和成功跟導演的才華和演員的敬業是分不開的(即使這部劇可能還有很多人瞧不上,覺得看不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可能很多人對這部劇的結局都停留在劇中的「南天門」,所以這篇文章不再說劇中的故事,而是為大家介紹一下原著中的眾人的歸宿。
  • 對越反擊戰時,坦克團團長不幸遇難犧牲,兇手真實面目卻讓人驚訝
    當時125師前指和步兵375團所處地形非常不利,多次遭到越軍炮火襲擊,傷亡較大,375團的團長、政委均中彈負傷。 由於戰場情況混亂,信息採集模糊,因而誤傳遭到越軍包圍,李師長也身負重傷(其實未受傷)。消息傳到後方,正在指揮作戰的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朱富鈞非常著急,立即率領8輛63式輕型水陸坦克前出,急奔復和馳援。
  • {我的團長我的團}
    但不同於上一部的勵志,這部劇的真實和殘酷遠遠超出觀眾的想像。甚至一度讓人不忍心看下去。那一年,在18平方公裡的松山,2萬多滇西遠徵軍傷亡7763人,全殲據守的1300名日軍。期間,敵我傷亡1:6.27000多名戰士壯烈犧牲,埋骨他鄉。
  • 建議補課10年前華誼這部9.5分的「團長」
    編劇蘭曉龍說:「《團長》寫的就是這樣一群從來沒有被關注過的人,連墓碑都找不到,這就是炮灰。」劇中這群倒黴的「炮灰」在飛行途中遇到了日本戰鬥機,被攻擊迫降後,就像是當地山林中赤裸的「野人」。後來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倉皇逃竄到一個英軍倉庫,成了日軍的「活靶子」。
  • 《團長》中出現的四種鋼盔:細微之處見真章,每頂都不簡單?|軍情晚報
    很多抗戰劇中,鋼盔成為了國軍部隊的標配,這肯定是不存在的。而《團長》這部劇中,對鋼盔的使用是基本符合歷史實情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細微之處見真章。有很多人認為,這部劇是歌頌國軍抗戰的,但我想說的是,你要認真看的話,絕對不會得出這個結論。
  • 我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感受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我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沒有之一。這部劇對人性的刻畫可以說入木三分。劇中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考方式,戰爭把這些人集中到一塊,面對的是國破山河在,面對的是強悍的侵略者,面對的是無數的苦難。在這種情況下,活下去都是難事,更何況還要打仗。
  • 團長政委犧牲,參謀長也失蹤了,官兵血戰三天,由副團長率部救出!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也並非總是勝利,有著不少的壯烈犧牲,但是,官兵的不屈和戰鬥力,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1943年5月,在日軍的「鐵滾掃蕩」中,八路軍冀南第20團就在經過巨大犧牲後創造了一個奇蹟。
  • 69年前他犧牲在朝鮮戰場 戰友們想更好地紀念老團長 黃岡籍烈士洪...
    英雄團長洪定太□楚天都市報記者 董淑健 鄂東晚報記者 楊輝「洪定太,湖北省黃岡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第20軍第59師第175團團長,1951年4月27日犧牲。」幾個小時後噩耗傳來:在率領一營追殲南逃的美第二十四師時,洪定太遭敵炮擊犧牲。那一天是1951年4月27日。60多年來,老團長的音容笑貌一直深深定格在王偉方的記憶裡,「洪團長穿外套不愛扣扣子;每次見到,手裡都點著煙。」
  • 《我的團長》原班人馬主演,大鵬電影班底製作,這部劇想不爆都難
    在這方面,有人說《仙劍》扮演組重聚無,而另一些人說《風雲》的船員很難團聚。當然,有些朋友說《我的團長我的團》機組的團聚是最難的事情。這齣戲的主角是《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原班人馬。他們是團長段奕宏,炮手張國強,建築師邢佳棟,和一等兵康亞。除了小太爺孟瘸子,團裡的幾個主要角色都差不多到齊了。
  • 13年了,張涵予的這部作品,堪稱電影界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在戰場上,仇恨最容易讓人喪失理智。無論戰場布景,或是爆炸特效,再或者說鏡頭剪輯,都堪稱完美。馮小剛用這15分鐘的戲份告訴大家,他不僅僅會拍戰爭場面,還會拍戰爭大片,一點都不比好萊塢的差。至此,帶上新加入的王金存,穀子地的手下一共有47人。
  • 《我的團長我的團》十年了,欠這部劇一個劇評
    我嘗試擺脫這種厚重感,知乎上有題主言如何走出《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以我現在的心智與思維水平,我只能回答,走不出,想去騰衝,單膝長跪在遠徵軍國殤園中,深吸一口遠徵軍先輩們曾經呼吸過的空氣。可走不出又何妨?雖然這份厚重感壓在人心頭,令人不舒服,但我開始享受思考它帶來的,對心智的反覆折磨與考驗。
  • 《我的團長我的團》團長為何要反擊日軍斥候?原來用心良苦
    我們是看著很多良心國產劇長大的,《亮劍》,《雪豹》等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堪稱最有內涵的卻只有《我的團長我的團》,很多年了,真正看懂團長的人還是那些人,被稱作團粉的人有增加嗎?再回首,這部劇依然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劇中讓人深省的東西也有很多,比如第一次南天門戰鬥,團長已經和大家到江邊了,為何又反身衝上南天門和日軍前鋒部隊打呢?其實團長這樣做也是無奈,更是用心良苦。
  •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裡面5個戰爭細節讓人終生難忘,好劇應當如此!
    我的團長我的團》橫空出世,這部劇沒有其他抗戰劇中那麼明盔亮甲,乾乾淨淨的形象,反而一堆主角們基本都是蓬頭垢面的形象貫穿到底。但是這部抗戰劇的深度是其他同類題材都很難趕得上的,而該劇在戰爭細節方面的刻畫,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今天的推送咱們就通過電視劇當中的五個細節來一起重溫下這部「神劇」。細節一:川軍團川軍團是劇中主角們所在部隊的番號,這個番號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以川軍而代稱。
  • 《進擊的巨人》犧牲名單,利威爾班令人心碎,他的結局讓人意外
    如果你是從《進擊的巨人》第一季看到現在的話,應該知道到目前為止,已經犧牲了非常多的人。人類越來越接近巨人的真相,也相繼付出越來越多的努力。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和盤點一下,在這部作品中已經犧牲的人。 埃爾文團長永垂不朽
  • 20多歲就能當團長?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這16個團的團長在開赴抗日戰場時,平均年齡不到26歲,這個年紀放到今天,也就是剛畢業有了點工作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而已。然而在當時,他們都是率領上千名精銳作戰的團長了。當然了,團長年紀都這麼輕,下面的士兵們就更年輕了。
  • 十年了,《團長》精神依舊!
    從一開始就加入炮灰團,作為那群人裡最小的面孔,他總是依附一個人,一開始是要麻哥,不過作為排頭兵的他已經犧牲了。龍文章,「死啦死啦」,一個讓你至始至終都無法參透的人,他勇敢無畏,他真實,他想活命,他賤,他思想前衛,他帶這隊伍通過管道直插南天門指揮所,他不要命,他有一個炮灰團,他是團長!
  • 團長這部劇你們都刷了幾遍?
    拿著手機翻來翻去,不經意看到久違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就又把它拿出來回味一下。感覺它還是那麼經典,都記不清已經刷過幾回了。有一點我敢肯定,只要是看過這部劇的,肯定不會就刷一次,你承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