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個疑】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

2021-01-11 騰訊網

每年體檢季

總是有一大波人被查出甲狀腺結節

為什麼平常一點感覺都沒有

脖子摸著也皮滑肉嫩的

一查就有甲狀腺結節了呢?

結節會不會癌變?要不要治?

不知所措的你

認真看完這篇就懂啦!

有人會問,彩超對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判斷已經非常準確了,為什麼要做穿刺呢,還做了其他檢查,難道還不能明確結節的性質嗎?

雖然超聲檢查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是超聲只是從結節的形態特徵上來進行判斷,仍然存在判斷不準確的情況。所以,有必要對懷疑惡性的甲狀腺結節進行穿刺,將抽取的細胞在顯微鏡下進行病理學診斷,明確結節的性質,所謂「確認過眼神,才能遇上對的診斷」

△內分泌科醫生徐蓓為患者進行甲狀腺穿刺

案例一

近日,60多歲的王阿姨因為糖尿病入院調整血糖,常規B超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提示有惡性可能。如果直接手術,萬一是良性的,那麼她就失去了一個免疫器官;如果置之不理,萬一是腫瘤呢?最終她選擇了在市人醫進行甲狀腺穿刺進一步確認。病理結果提示乳頭狀癌可能,於是果斷選擇在市人醫甲乳外科手術。

案例二

男性青年小陸,在單位安排的常規體檢中發現甲狀腺有一小結節,體積不大,患者本人也無自主症狀,甲狀腺穿刺結果提示甲狀腺癌。

醫師怎麼說?

市人醫內分泌科主任顧潤介紹:由於甲狀腺是體表的臟器,有利於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取材,在不需要手術的前提下就能夠找到甲狀腺結節或者是腫塊的病變性質,尤其是對診斷不是很明確或者影像學判斷不清晰,不能夠排除惡性甲狀腺癌的患者,均可建議進行甲狀腺穿刺檢查,對於不可疑的結節,直徑≥1cm的,也建議做穿刺檢查,若≤1cm可定期複查B超。

如果通過甲狀腺穿刺明確是甲狀腺癌以及它的病理分型,可以為臨床提供手術方式的選擇以及術後處理提供幫助。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提前停藥一周

具體操作

甲狀腺穿刺前不需要禁食,但不能過飽。穿刺時需要暴露脖子,因此最好穿容易敞開頸部的衣服,方便醫生操作。此外,頸部不要佩戴飾物。醫生穿刺時,請儘量不要說話或做吞咽動作。

穿刺時間:實性結節一般需要15~20分鐘,囊腫硬化30~60分鐘左右。穿刺時或穿刺後疼痛和抽血差不多,大多數人穿刺後不需要止痛藥,也不需要繃帶包紮,可進行日常的工作生活。在飲食上注意不要吃過於刺激、過硬的食物。儘量減少對穿刺部位甲狀腺的傷害,平時注意休息,多補充維生素。

徐蓓醫師門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地址:門診樓二樓內科門診

審核︱ 胡紅雲 沙海萍

編輯︱ 紫熙

製作︱ 蔡鈺

歡迎轉載,請註明來自「揚中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科普】體檢發現愁人的甲狀腺結節,怎麼辦,是切掉還是留著
    (文章配有語音,時間大約10分鐘,請到文章最後面收聽) 每次拿到體檢報告,最擔心的還是,這裡一個結節,那兒一個結節。現在最多見到的就是甲狀腺結節。擔心結節萬一是癌症呢,會不會變成癌症!!!隨著甲狀腺B超應用的日益普及,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人也越來越多。
  •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怎麼辦?醫生:別慌,90%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
    35歲的梁女士生完孩子後,這幾年都沒有檢查過身體,最近就和老公一起去醫院做了個全身的檢查。這一查就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大小約有4釐米的左右。當梁女士聽完彩超醫生說甲狀腺有個結節的時候,心裡想會不會是癌症呢,都把自己嚇哭了。體檢完後立馬去看了內分泌科的醫生。
  • 體檢發現的「甲狀腺結節」,都需要做手術嗎?
    而27歲的女白領小陳卻為年前體檢意外發現的甲狀腺結節心神不寧。體檢前,小陳就感覺到脖子有腫塊,吞咽有些疼痛症狀。果不其然,原來是患上了「甲狀腺結節」。在忐忑中,她在網上查詢了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方法,得知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放手術,即在脖子上切開一個約4~5釐米的口子將甲狀腺結節切除。對於年輕愛美的小陳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她一直沒有接受治療。
  • 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別慌!醫生說應該這樣做
    大多數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據介紹,甲狀腺結節是一種最常見的甲狀腺異常,在我國,成人甲狀腺結節發生率約為20.43%。甲狀腺結節到底是什麼?此外,甲狀腺結節的高發病率和越來越低年齡段發病率與我們現代加快的生活節奏密切相關。「人每天生活在高負荷、不規律的生活中時,對甲狀腺的傷害就會比較大。」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那麼,既然很多是良性,是不是就可以不在乎或者無所謂呢?當然也不是。
  • 體檢查出乳腺結節,複查又發現甲狀腺結節4B類,穿刺卻是良性
    體檢查出乳腺結節,複查又發現甲狀腺結節4B類,穿刺卻是良性 最近在門診遇到很多這樣的患者,在做超聲檢查的時候,發現甲狀腺上有結節,同時乳腺上也有結節。正好昨天又遇到一位來複查的女性患者何女士,29歲,也是同樣的問題。
  • 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良性還是惡性?細針穿刺幫忙辨別
    圖:視覺中國30多歲的王女士是一名護士,體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不排除惡性可能,行甲狀腺細針穿刺抽吸活檢後被確診為甲狀腺癌。幸運的是,因發現及時,進行甲狀腺癌手術後,王女士恢復健康重返工作崗位。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周衛東介紹,近年來患甲狀腺結節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甲狀腺結節的惡性率直線上升。為了準確判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應做好甲狀腺癌的早期篩查。周衛東提醒,如無意中發現甲狀腺腫大或觸及包塊,體檢觸診或超聲發現有結節,應及時諮詢內分泌科醫生,如有必要應行甲狀腺細針穿刺手術,避免甲狀腺癌的漏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 體檢中每5人就有1人查出甲狀腺結節,小心會惡變!
    「最近又是一年一次的單位體檢,醫生說我脖子上長了個甲狀腺結節。平時倒是沒有覺得疼,就是有時候吞咽會有感覺,會心慌、盜汗。有人說「結節」它可能惡變,就是將來的「癌腫瘤」。這可把我嚇壞了,這連著好幾天吃不下睡不好,感覺就像有個定時炸彈在脖子上一樣!
  • 簡說內分泌|體檢出甲狀腺結節,需要做手術嗎?
    前情提要引言: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這和彩超技術越來越成熟,以及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體檢一般會檢查甲狀腺有一定關係。那如果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就一定需要做手術嗎?請看以下孫女士的病例。【臨床案例】孫女士,45歲,平素體健,今年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鵪鶉蛋大小,突出頸前,影響美觀事小,「這個結節會癌變嗎?是否需要手術切除?」這是孫女士最關心的問題。於是她到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分泌科住院。醫生建議先行穿刺病理檢查,再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為什麼會有甲狀腺結節?
  • 七個問答,全面了解甲狀腺結節
    體檢季,不少人被查出甲狀腺結節,別擔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是臨床常見的病症。以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依賴外科醫生觸診,一般只能發現1cm以上的結節。近年來,很多單位將甲狀腺超聲檢查納入每年常規體檢必檢項目,超聲檢查對發現甲狀腺結節十分敏銳,甚至0.2cm的結節都無處遁形。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後該怎麼辦?NO.01什麼是甲狀腺結節?
  • 查出甲狀腺結節,飲食如何調整?
    甲狀腺結節,女性尤其要注意甲狀腺結節是一種最常見的甲狀腺異常疾病,發病率為20.43%,差不多每5個人中就有1個,其中女性比男性多見,中年以上女性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較高。結節有可能會影響甲狀腺的正常功能,所以發現結節後,醫生會叫你抽個血,看看甲功情況。在經過醫生的專業檢查和指導後,咱們再來說說飲食的事兒。發現甲狀腺結節,飲食需要調整嗎?答案是,看情況!❶ 只是結節,甲狀腺功能正常飲食無需調整。
  • 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飲食上注意些什麼?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甲狀腺結節其實並不少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一般人群發病率為3%-7%,而且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甲亢。發現甲狀腺結節飲食上應注意些什麼?首先飲食與甲狀腺結節發病的研究並不多,我國有研究顯示由於碘鹽的普及,一般人群患甲狀腺疾病的機率有所下降,但研究發現飲食過鹹的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顯著升高。
  • 體檢沒把甲狀腺結節當回事,再查已是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雖然發病率高,但是絕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僅有5%~15%為惡性。一旦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不必過度緊張,但需要注意定期檢查,因為即使是這5%的惡性機率,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就是100%。 結節會慢慢發展, 時間有快有慢。
  • 甲狀腺長了結節,怎麼辦?常吃「一青、二白」,結節或能漸漸變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的時候發現甲狀腺結節,而其中絕大部分是良性。不同的人對良性甲狀腺結節看法不同,有些人認為良性結節不需要治療,而有的人則認為及早治療才是正確選擇。雖然良性的結節一般還不會有較大的危害,但是並不難排除惡化或者癌變的可能。
  • 關於甲狀腺結節的四個誤區,你中招了沒?
    隨著人們定期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在體檢中被發現頸部有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遇到「甲狀腺結節」後手足無措,產生一連串的疑問:要不要切除?怎麼切除?切除有風險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讓他一次為我們說個明白。
  • 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是定期隨訪還是立馬穿刺活檢?
    每年的9月份都是體檢旺季,這時很多人發現,自己被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一看到「結節」「腫大」這些詞語,一些人就慌了:這是啥呀?要不要緊?需要做手術嗎?40多歲的小劉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窘迫,查出甲狀腺結節後,一位大夫看了報告後覺得沒啥問題,建議觀察,定期隨訪;而另一位大夫又要求他趕緊去做穿刺活檢。周圍人多嘴雜,讓小劉很是焦慮。查出甲狀腺結節,是定期隨訪還是立馬做穿刺活檢呢?其實,答案的關鍵是要搞清楚甲狀腺結節有沒有惡性的可能。什麼情況需要做甲狀腺結節穿刺活檢?
  • 體檢發現結節、增生、肌瘤、囊腫怎麼辦?分享一下,讓你不緊張不害怕!
    十月裡的收穫 關於結節、增生、肌瘤、囊腫類的科普文章,由於最近科普中在原有西醫視角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醫的內容,很多人留言想了解中醫有沒有好的辦法應對結節、增生、肌瘤、囊腫等。今天,就從中西醫角度系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不如做個檢查冷靜一下……
    一些患者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後,就會擔心: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需要做哪些檢查來判斷?萬一確診了,該怎麼辦呢?大家之所以會覺得甲狀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是因為檢查技術的發展和檢查人數的增多,再加上多數有甲狀腺結節的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不做檢查時,沒被發現很正常。有甲狀腺結節就會變成甲狀腺癌嗎?當然不是。雖然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確實有點高,但萬幸的是,在這麼多甲狀腺結節中,大約只有5%的甲狀腺結節為惡性,即甲狀腺癌。
  • 檢出甲狀腺結節很慌?四個認識誤區要釐清
    隨著人們定期體檢意識的提高,不少市民在體檢中被發現頸部有甲狀腺結節。大多數人由於缺乏醫療專業知識,在遇到「甲狀腺結節」後手足無措,產生一連串的疑問:要不要切除?怎麼切除?切除有風險嗎……記者就此採訪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師徐波。
  • 怎麼看待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分幾個等級?
    甲狀腺在健康體檢中常常會出現,尤其是近年來超聲等檢查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化,出現甲狀腺的機率也越來越高。據調查,約有一半的成人最後都會出現甲狀腺,這讓很多人領到檢查單猛然深陷焦慮,擔心結節是否是惡性,是否會是腫瘤?需不需要進一步穿刺活檢或是手術治療切除?
  • 甲狀腺結節怎麼辦?這幾種情況要考慮手術啦
    最近一段日子,疫情慢慢地好轉了,很多單位都開始組織體檢了,在體檢的過程中,有一項彩超檢查,幾乎是所有人都要做的,那就是甲狀腺彩超。但是總有人在甲狀腺彩超上會出一些小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結節。總有一些親朋好友會拿著甲狀腺彩超的報告單問我們甲狀腺結節用不用處理,是不是甲狀腺癌?其實這個問題好說也不好說。當然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可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都是壞東西嗎?哪些情況必須重視起來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和處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