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微創手術創始人之一李簡走進隴海

2021-01-08 大河網

  在等待了多時之後,終於看見了從鄭州隴海醫院三樓手術室走出略顯疲憊的李簡教授。今日李教授在隴海醫院剛對一例肺癌及一例肺大泡並右側氣胸的病人實施了手術治療。

  李簡,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暨北京市胸部微創手術中心主任。是胸部微創手術創始人之一,對各種胸部病變成功實施了小切口病變切除術。於2015年元月18日在鄭州隴海醫院對一例70多歲的肺癌病人,及一例反覆發作肺大皰並右側大量氣胸的病人實施了小切口切除肺病變的手術。手術刀口僅有3-5cm,手術順利成功。

  一 最小的創傷 最好的治療

  今年53歲的尹先生以「胸悶、呼吸困難15年,加重2天」為主訴入住當地醫院治療,經當地醫院確診為"雙側肺大皰並右側大量氣胸";病人反覆出現氣胸,一次比一次嚴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為控制病情,尹先生通過朋友介紹,慕名找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李簡教授,李簡教授詳細了解了尹先生的病情後,建議手術治療,效果最佳。由於患者病情重,無法耐受到北京治療的旅途顛簸,需就近治療,但當地醫院手術設備條件無法滿足李簡教授手術需要;尹先生了解到李簡教授現為鄭州隴海醫院特聘胸腔外科中心主任,手術設備齊全,條件一流,完全可以滿足李簡教授手術需要;「要麼去北京,要麼去隴海」、「治病要緊,哪怕全自費也要來鄭州隴海醫院找到李簡」,尹先生與家屬商議後,決定立刻趕往鄭州隴海醫院住院治療。

  患者入院後,李簡教授與鄭州隴海醫院外科主任沈世鵬教授一起為尹先生會診,建議給予病變部位「胸部小切口微創手術」治療。經過積極完善術前檢查、充分術前準備後,於入院當天患者在全麻下行「胸腔鏡下肺大泡切除術+胸膜部分剝脫術」,手術切口只有兩個,一個為1cm放鏡子,一個為2cm進行手術操作,手術順利成功。

  術後第二天,患者能進食,無胸悶、呼吸困難,家人輔助下排便,現患者行走自如,無其他不適,於近日痊癒出院;尹先生一家非常高興,說回家後要請書法家朋友書寫一個巨幅的書法作品,獻給鄭州隴海醫院和專家。

  二 肺癌病人看到生的希望

  家住鄭州市的張木(化名)今年72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開心爺爺」,他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豁達,可誰又知道在一月前他經歷了一場生與死的博弈,一月前一次意外的痰中帶血(24小時咳痰量約20ml),張木前往醫院檢查,可沒想到的是,診斷報告上出現的「肺癌」。抱著僥倖的心理,張木去多家醫院做了進一步的檢查,可診斷結果仍為肺癌.張木的妻子李女士哽咽著說:"當我看到診斷報告的時候,我第一感覺天塌了,眼前天旋地轉,,眼淚忍不住的掉了下來,我從客廳衝到了臥室,一個人嚎啕大哭."現在的李女士回憶當時的情形還是忍不住的抽泣。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張木確診肺癌後的第七天,那時張木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電話鈴響了,妻子李女士接的電話,電話另一頭的醫生顯得有些激動,他告訴李女士,在鄭州隴海醫院有被稱為「中國胸外手術第一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主任李簡教授坐診,治療之後的病人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手術切口小,術後恢復快;李女士放下電話,馬上讓兒子到鄭州隴海醫院打探消息。第二天,張木與家人就來到了鄭州隴海醫院,見到了中心的李簡教授,李簡教授看了病人的詳細資料並對病人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後,告訴病人,他的病情雖然很嚴重,但已有許多類似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出現了治癒,達到了完全緩解的狀態.通過與李簡教授的不斷交流,張木立即對自己疾病的治療充滿了信心.

  經過積極完善術前檢查、充分術前準備後,於入院第二天患者在全麻下行「小切口肺癌切除術」,手術切口只有1cm和5cm,手術順利成功。微創小切口使張木能夠耐受刀口的疼痛,術後第二天張木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體力有所改善,"走路時腳不像之前一樣晃了,有力了"。病情也在一天天的好轉,不僅有了一定的體力,胃口也比以前好了,同時睡眠也得到了改善,現在張木可以下床走路了。

  現在6天過去了,張木走路時,無心慌、胸悶不適,複查腫瘤標誌物結果示正常;看著報告單上的幾行文字,雖然能看懂的不多,但是妻子李女士卻激動的流下了眼淚,完全緩解,腫塊消失,某某指標正常,這些字眼,讓被癌症困擾了多時的夫妻兩人再次看見了朝陽的曙光.

  三. 隴海醫院的使命 為病人提供國際一流的診療服務

  李簡教授這次來隴海醫院,是鄭州隴海醫院本著自己的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實施隴海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隴海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是什麼?董事長宋焱鵬明確指出,隴海使命就是為病人提供國際一流的醫療技術服務;願景就是把隴海醫院建成病人和員工都滿意的醫療機構;核心價值觀則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隴海醫院發展戰略的精髓是頂級人才引進戰略,就是將國內、國外相關學科頂尖專家、院士請進隴海醫院,打造出隴海醫院新的、高品質的、國內領先的臨床、服務平臺。一直以來,鄭州隴海醫院就重視臨床隊伍建設,有一支業務紮實、技術過硬的老中青結合的基礎專家隊伍,趙發娥、冀秀君、沈世鵬、李玉健、張永紅、劉玉林等隴海專家深得患者信賴。半年來又特聘省內知名專家王洪濤教授、史沛教授、王天昌教授、季鋒博士、李震教授為外聘專家。在李簡來隴海前的2014年12月5日,首屆國際糖尿病足高峰論壇暨中美合作鄭州隴海醫院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鄭州隴海醫院舉行。會上,隴海醫院總裁宋中舉先生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張瑋教授頒發首席科學家證書;2014年12月31日,中科院院士、國內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奠基人汪忠鎬來隴海醫院指導工作,稱讚隴海醫院對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並宣布出任即將成立的、以鄭州隴海醫院為基地的河南省胃食管反流病病友會會長;隴海醫院與中科院也聯合成立了生物實驗室,目前已完成人員培訓工作,近期將掛牌運行,在國內首家實現民營醫院與中國科學院深度合作。李簡教授的這次隴海之行,也達成了在隴海成立以李簡名字命名的「李簡胸腔外科診療中心」。這次成功開展的小切口切除肺病變的手術,為李簡胸腔外科診療中心奠定了基礎。

  鄭州隴海醫院今後將會引進更多這樣的學科權威和專家。引進他們,不是單單的來做幾臺手術,更不是為了烘人氣賺眼球。而是衝著他們這些「大家」,有著突破傳統,突破自我,形成了一套獨有的思想體系、全新的醫療技術規範和標準,並被行業和社會高度認可。張瑋、汪忠鎬、李簡,這些名字不僅僅是個人名字,而是代表著一個品牌,一個思想體系,一個全新的技術、質量標準。隴海醫院把這些「大家」請進來,是來幫助我們搭建新的平臺,為有夢想的隴海有志青年提供面對面學習的機會,為實現隴海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觀增添新動力。更重要的是回饋社會,造福中原百姓,讓中原父老「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只有極少數人才能享受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奢望的頂級診療服務。並且價格合理,能消費得起。鄭州隴海醫院會把這些「大家」的思想、規範融化到自身的血液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隴海人將按照自己既定的理念、戰略走下去,鄭州隴海醫院永遠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李簡:不斷攻克臨床醫學難題的胸外科專家
    李簡擅長胸外科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的診斷以及微創手術治療。 至今,李簡用這種小切口辦法診治各種胸部疾病近千例,無一例發生術後長期疼痛的狀況。而且,即使有個別患者感到不適,但這種小切口引起的術後早期疼痛也比較輕微。 「開胸後患者感覺疼痛,其實是因為神經給傷了。很多大夫做手術時沒把這個當成問題。我發現後,找到問題的原因,想辦法把問題解決了。」
  • 微創手術普及後,傳統開胸手術是否要退出歷史舞臺?
    胸部微創手術現在已經在我國以及全世界都得到了非常普及的應用。微創手術的發展在這些年也是非常快,如果說30年前的微創手術在胸外科醫生之間還有爭議的話,到現在胸部微創手術的爭議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小。 現在還有極個別的病人可能說要問,是不是開胸做手術治療會更徹底一些,微創是不是切不那麼乾淨?實際上隨著胸腔鏡,包括腔鏡技術、手術器械、各種微創材料的進步,現在在肺葉切除術、胸腔鏡手術可以達到和開放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
  • 一人身患兩種癌 微創手術一鍋端
    來自湖南長沙的李先生今年48歲,今年9月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經食管鏡確診為胸中段食管鱗癌,更意料不到的是,行胸部CT檢查時居然發現右上肺結節,考慮食管癌合併右上肺癌,也就是說李先生同時罹患兩種不同癌症。
  • 微創手術機器人先要理解醫生「語言」
    在手術間裡,醫生通過目鏡觀察,並在中控臺進行系列操作,手術機器人靈活地揮舞著機械臂進行剝離、切割、止血、縫合、打結等各種操作。以前在電影裡才能看到的場景,現在正成為可能。「讓手術更容易做。」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恩思」)創始人李耀,談及做微創手術機器人的初衷時說。公司總部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及生物城,同時在美國矽谷設立了研發中心。前不久,博恩思完成1億元A輪融資。李耀曾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研究工作,從那時起他開始頻繁接觸醫生群體。「醫生是很辛苦的職業,尤其是腔鏡外科醫生做手術難度相當大。」
  • 手術到底該不該做「微創」?微創手術是萬能的嗎?
    現在好像只要說做手術,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 「大夫這個手術可以做微創嗎?」 「您覺得什麼是微創?」 「就是不開刀,打孔做手術,術後恢復快,就只切一小塊肺那種。」
  • 海口15歲男孩前胸像「漏鬥」醫生微創手術半小時完成矯正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4日訊(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9月3日上午,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團隊為15歲少年小輝(化名)實施了「漏鬥胸Nuss手術」,這是一種矯正胸廓畸形的微創手術,術後可正常生活學習。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但是李嗲嗲年齡偏大,基礎疾病多,體質瘦弱,並且是再次手術,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多採用胸骨正中切口(長約20釐米),患者無法耐受。臨床上,這種現象被稱為「主動脈瓣狹窄」,它是最常見的成人心臟瓣膜疾病之一,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經常被誤認為是人衰老的正常表現,而延誤了治療。實際上,一旦患者出現胸痛、乏力、昏厥等臨床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治療,2年內死亡率高達50%。應該怎麼治療?
  • 椰視頻|海口15歲少年患「漏鬥胸」醫生微創手術半小時成功矯正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3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9月3日上午,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團隊為15歲少年小輝(化名)實施了「漏鬥胸Nuss手術」,這是一種矯正胸廓畸形的微創手術,術後可正常生活學習。
  • 健康|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 微創雙瓣置換手術在廣州完成
    但一直用藥保守治療的她近半年來發現胸悶氣促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 爬三層樓就氣喘籲籲 , 日常生活工作都受到的嚴重的影響 , 才尋思找權威醫院做微創心臟瓣膜手術。日前 , 全國首例全胸腔鏡下微創雙瓣膜置換手術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完成 , 唐女士手術當晚就順利脫離呼吸機 , 術後僅 4 天就康復出院。
  • 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
    小小切一口,一周就出院海醫二院為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實施微創手術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鄭紅梅)近日,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下稱「海醫二院」)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成功為一名62歲男性患者實施心臟瓣膜病微創手術治療
  • 甲狀腺腫物生長10年大如柚子 醫生微創手術巧取3斤重腫塊
    (圖為手術實施現場。湖南省腫瘤醫院 供圖)華聲在線11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 高水超)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二科聯合胸外二科為一位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患者成功實施聯合微創手術治療,順利切除巨大腫物,該腫塊幾近柚子大小,重達3斤。
  • 肺部5個結節確診肺癌 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李奶奶定期隨診複查,前不久複查胸部CT部分肺結節較前稍增大,於是來到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濤專家門診就診,後收治入院。經中大醫院肺結節多學科專家討論後,考慮李奶奶有早期肺癌的可能,建議行胸腔鏡下微創手術治療。為減少患者兩次分期手術的創傷,並降低了手術費用,最終專家們決定對患者進行兩側同期手術。
  • 甲狀腺手術微創住幾天醫院?
    核心提示:甲狀腺手術微創住幾天醫院?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醫生表示:甲狀腺微創手術通常住院時間為3-5天,甚至部分患者當天住院,手術第2天即可回家。甲狀腺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速度快。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甲狀腺疾病很高發,甲狀腺手術微創住幾天醫院?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醫生表示:甲狀腺微創手術通常住院時間為3-5天,甚至部分患者當天住院,手術第2天即可回家。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MISIA)市場現狀...
    >  中國微創手術廣義的概念,指使用微小切口或根本沒有切口完成的醫療手術。與創傷較大的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微創外科手術創傷較小,相應的痛感更低,疤痕更小,併發症更少,感染風險更小,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更短。由於具有這些優點,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青睞微創外科手術。
  • 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早期肺癌,通過微創手術來解決。11月29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 成都80後小夥開發微創手術機器人 讓患者「用得起」
    手術間裡,主刀醫生坐在椅子上,通過目鏡觀察,並在中控臺進行系列操作。在醫生的指揮下,一旁的手術機器人靈活地揮舞著機械臂進行剝離、切割、止血、縫合、打結等各種操作。  這臺微創外科機器人結合外科大數據及人機互動最優控制,實現機器人精準微創手術,智慧的「手術大腦」通過深度學習掌握外科數據,為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決策與手術輔助從而提升手術的精準性和安全性。
  • 痔瘡傳統切割手術和微創手術的區別有哪些?
    想到要做手術,廖先生有點牴觸,早些年他陪過自己的父親做過痔瘡手術,當時父親難受的樣子還歷歷在目。得知廖先生的顧慮,接診醫生榮新奇了解到廖先生的父親當年所做的痔瘡手術是傳統切割手術,於是為了打消廖先生的顧慮,榮新奇給廖先生科普了現在的微創手術和傳統切割手術的區別。榮新奇表示,傳統切割手術就是外剝內扎術,外剝內扎主要適用於混合痔,既有外痔也有內痔的部分。
  • 微創手術治療「手汗症」——佛山市一古衛權
    擅長胸腔、食管、肺、縱隔等普胸外科疾病的診治以及胸外傷的救治,特別對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等胸部腫瘤的診治以及自發性氣胸、重症肌無力、胸廓畸形、胸腔積液、多汗症等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各種肺、食管、縱隔、胸壁等普胸外科手術,尤其是電視胸腔鏡手術(三孔、單操作孔、單孔)、電視縱隔鏡手術等微創手術,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