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從「語言藝術」變成「綜藝娛樂」,郭德綱將相聲引向何方

2020-12-22 玉樹臨風百曉生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牛群馮鞏當年的相聲作品《兩個弄潮兒》裡的這句詞,很多人都很熟悉,也基本認同對相聲的這種描述。

以往的相聲作品,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的相聲作品,多數情況下是相聲演員在臺上賣力表演,觀眾則坐在下面板凳上品茶品相聲。相聲演員靠新奇的包袱、誇張的表情、豐富的肢體語言傳達笑點,觀眾接到笑點後,哄堂大笑拍手鼓掌。在那個物質生活還不怎麼豐富的年代,相聲演員與觀眾的關係很微妙,因為演員和觀眾都是有組織的,相互間的利害關係似有還無、似無還有。這些相聲演員也就是郭德綱所說的吃體制飯的「主流相聲演員」。小編認為「主流相聲演員」是個中性詞。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相聲社團的興起,打破了舊有的利益關係。如同改革開放後,迅速成長的民企一樣,民間的相聲社團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動力驅使下,更具有創新進取精神,更有靈活的運營機制。於是德雲社、青曲社、聽雲軒等快速成長起來。這些游離在體制外的民間相聲團體的相聲演員,也即是郭德綱所說的「閒散藝人」、「非主流相聲演員」了。

如今佔有相聲市場半壁江山的德雲社,是其他相聲社團難以匹敵的。德雲社旗下的郭德綱、于謙、高峰在各自相聲領域都處於塔尖的位置;嶽雲鵬、孫越、張雲雷風華正茂,是相聲界的中堅力量;張九齡、王九龍、秦霄賢等後起之輩,也漸漸嶄露頭角。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德雲社將繼續引領中國相聲的發展方向,並將持續為相聲界貢獻新鮮血液。

小編繼續為德雲社加油鼓勁推粉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感覺,現在的相聲表演形式,已經不同於侯耀文那一代,更不同於侯寶林那更老一代的表演形式了。如果說侯寶林、侯耀文時期的相聲是陽春白雪,是「搞笑的語言藝術」,現在的相聲更像是下裡巴人,是一種「娛樂形式」。相聲演員也褪去了「老師」、「藝術家」、「名家」的高雅形象,變成了同你我一樣,為獲得報酬而不得不努力討喜的普通人。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本是一件可喜的事。我們提了這麼多年的文藝理論,終於在相聲界實現了。可仔細想想卻不是那麼回事。小編很喜歡聽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孫越、郭麒麟閆鶴翔的相聲,因為他們在「語言藝術」方面造詣頗高,運用嫻熟,寫段子拋包袱的功底也很深厚。不喜歡聽張雲雷楊九郎、孟鶴堂周九良、張鶴倫郎鶴炎的相聲,因為這些人的相聲已經失去了「語言藝術」的色彩,更像是搞怪的綜藝,拼接的秀。

當今相聲界的「領頭羊」無疑是郭德綱了。郭德綱的態度和偏好對相聲的發展方向無疑是重要的。在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社會價值觀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相聲演員為獲取知名度,採用短平快的「娛樂式」發展方向,放鬆了對語言藝術的鍛鍊和學習。德雲社作為我國最大的民間相聲社團,應在相聲傳承上秉持郭德綱這一輩相聲演員的成才之路。畢竟,郭德綱篳路藍縷數十載方有德雲社這座九壘之臺,後輩之人自當勤勉用力再創偉業,不負觀眾之期待。

相關焦點

  • 郭德綱相聲不具備藝術性?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這個話題可以拆開討論,是說相聲不是藝術?還是單說郭德綱的相聲不具備藝術性,那麼首先還需要搞清楚以下問題。根據以上藝術的理解,那是否可以將相聲劃到語言藝術的範圍呢?在之前,沒人管相聲為藝術,最多算是「民間藝術」,當代文化管制鬆弛後,相聲走上了娛樂產業的道路,它成為了依賴市場的「大眾藝術」!如今本就是非物質文化流失嚴重的當代,個人還是願意把相聲當作藝術來聽的,他本質上也算是一種文學,當然,論高雅程度還是不能和詩歌,音樂比的!
  • 郭德綱相聲被怒斥:低俗相聲對不起良心?
    說起郭德綱啊,子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作為國內最出名的相聲大師,郭德綱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將瀕臨滅亡的相聲行業拉到現在這種高度。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在多年以前,相聲這個行業確實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完全沒有人愛聽,不過現在確實成為喜劇界的主流。
  • 郭德綱相聲又被批?85歲相聲大家怒斥:低俗相聲對不起良心
    說起郭德綱,相信大家非常的熟悉了。作為國內最出名的相聲大師,郭德綱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將瀕臨滅亡的相聲行業拉到現在這種高度。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在多年以前,相聲這個行業確實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完全沒有人愛聽,不過現在確實成為喜劇界的主流。
  • ​相聲的成長,真的要仰仗於郭德綱嗎?是否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
    相聲作為一門傳統類的語言藝術,其發展歷史幾乎能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再往後就是1829年,相聲祖師爺之後像這樣的大型節目中,相聲就很少出現了,漸漸地被一些東北民間的二人轉藝術所取代。而且隨著小品的異軍突起,相聲的地位開始被再一次的打壓,相聲,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中民間娛樂和說吉祥話的一種小眾娛樂項目!
  • 郭德綱究竟是救了相聲還是害了相聲?相聲前輩這樣說
    隨著幾年前的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的播出,成功將嶽雲鵬推進了大眾的視野,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德雲社越做越火之前,相聲還只是我們春晚時津津樂道的一項表演而已,但如今在郭德綱的帶領下,很多年輕的相聲演員也越來越被大眾熟知,並且相聲這一門藝術也夾雜進了商業、綜藝等各個領域,而相聲演員也不單單只是站在舞臺上說相聲而已,特別是郭德綱的幾位得意門生,也接起了廣告、綜藝、甚至電影電視。
  • 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還是相聲成就了郭德綱?
    那麼是郭德綱拯救了相聲,還是相聲成就了郭德綱?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和春晚的興起,表現形式更為豐富的小品開始代替相聲成為觀眾喜歡的藝術形式管虎曾誇獎郭德綱:用一己之力復興中國相聲,非常了不起。
  • 郭德綱背離了相聲初衷嗎?
    2、關於相聲泛娛樂化德雲社無疑是將相聲藝術泛娛樂化的最成功案例,包括相聲演員跨界拍電影、上綜藝,也包括相聲演員偶像化其實曲藝演員娛樂化一直都有,現在出現在綜藝節目的明星大都不是專業的綜藝演員,而是電影演員、歌手、模特等藝術門類的專業從業人員,那麼相聲作為我國重要的藝術門類,其演員出現在綜藝節目也是文曲藝術發展的必然。
  • 【綜藝】海派相聲大戰北方相聲!《相聲有新人》上演「地域相聲」角逐!
    全新相聲競演綜藝節目《相聲有新人》全國十強名單在「最殘酷的1對1對抗賽」之後塵埃落定。由於召喚師郭德綱戰隊率先滿員,張國立喜迎「相聲界同輩兄弟」與山西籍相聲人,納入兩組大將,至此,「虎口脫險」戰隊與郭德綱的「萬相歸春」戰隊已全部集結。異彩紛呈的節目,激烈火爆的PK,讓觀眾大呼過癮之餘,也看出了相聲新人們的「內裡乾坤」。
  • 《德雲鬥笑社》開播,郭德綱終於不用打著娛樂名號捧相聲演員了
    《德雲鬥笑社》是德雲社一款團綜性質的綜藝節目,自從開播後就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這檔德雲社+嚴敏的綜藝節目一度獲得8分的高評分,足以說明這檔綜藝節目的成功。但是對於郭德綱來說,這檔節目最成功的地方是他不用再打著娛樂名號來捧相聲演員了。
  • 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 相聲大師郭德綱鼎力加盟
    《相聲有新人》概念海報
  • 推動相聲普及,窺視德雲社《德雲鬥笑社》打造首檔相聲社團綜藝
    相聲綜藝,那麼何為相聲?郭德綱的答案是:「相聲是一個謀生的手段,說相聲,我給你快樂你給我飯吃,天下這是最簡單的兩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就可以了」。而于謙認為:「相聲意味著一種職業,一種指著它養家餬口的一種技術,也是意味著我這一生當中的一個追求,一個愛好。」
  • 郭德綱:相聲大師的孤獨人生
    可是在臺上折騰沒完的郭德綱,卻曾經坦言自己不善於交際,喜歡自己獨處,稱自己有交際恐懼症。我們經常在臺上看到郭德綱能言善辯的,沒有郭德綱接不住的話,話說他應該是語言藝術的大師,為何臺下卻有如此反差呢?臺上的郭德綱生龍活虎,拿著于謙打趣,說著各種各樣的俏皮話,像極了有文化的流氓。老百姓對於郭德綱,也是因此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人,說他相聲說的不錯,特別好笑,不喜歡他的,說他低俗,說他是流氓。我想說,藝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源於生活,相聲藝術更是起於街頭的文化,它不可能會像是歌劇一樣高雅,它就是屬於每位普通老百姓的,貫穿到每位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當中。
  • 綜藝|郭德綱:說相聲的是一家人
    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導 2021 年天津衛視德雲社相聲春晚目前正在錄製中,近日節目組舉辦了媒體見面會,郭德綱攜于謙、郭麒麟、欒雲平、嶽雲鵬、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亮相。據悉,除了大年二十九晚的相聲晚會外,還有三期晚會綜藝《青春德雲社》,將在正月初二到初四晚間播出。
  •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郭德綱到相聲大師的距離是多少 小品作為相聲的最大競爭對手,以其貼近現實生活的特點和高度集中的戲劇衝突,再加上演員的出色的表演,將相聲內含的喜劇因素轉化為可視形象,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這種新生的藝術形式因為具有與相聲相近的功能和效果,對已有兩千年發展歷史的相聲產生了很大的衝擊,這一點在中央電視臺收視率最高、最熱鬧的節目春晚中表現的入木三分。
  • 起底交大博士相聲夫妻:姜昆讓相聲走向全國,郭德綱卻自娛自樂
    郭德綱和張國立主持的《相聲有新人》,首播即引起很大的爭議,這個爭議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上海交大一對博士夫妻。這對夫妻,是公式相聲的開創者,也是相聲這門傳統藝術的力圖革新者。然而因為在《相聲有新人》裡的表現一時之間廣受質疑。而且,他們在被郭德綱淘汰後,撂了一句狠話:您(郭德綱)今天不讓我們過,明天坐在(你)那個位置的說不定就是我們,咱們走著瞧。
  • 郭德綱當選央視導師,卻被「相聲大會」拒之門外,相聲該何去何從
    如今郭德綱立誓要把相聲變成原本模樣>攜手,一起亮相央視的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其實如果要按郭德綱的實力,擔當某綜藝節目的導師,絕對毋庸置疑,他也非常受觀眾喜歡。」的人所嫌棄,並且還聲稱:為了藝術,反對低俗,拒絕一些人將相聲劇場化、綜藝化、商業化
  • 姜昆相聲和郭德綱相聲究竟區別在哪兒?
    時代在發展,相聲這門藝術也不斷地在探索發展中前進。不可否認的是,相聲在過去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下滑趨勢,很多相聲演員紛紛轉行,演小品、做主持、演影視,相聲似乎不再是受歡迎的藝術了,就連央視春晚上的相聲節目也只保留了一段相聲,處境相當尷尬。
  • 都說三俗相聲只有銅臭味,除了銅臭味,就沒有其他相聲藝術品味?
    有沒有一個具體的界限,要是說普通百姓的生活語言就算三俗的話,我覺得相聲就扯得離得太遠了,藝術雖然要高於生活,那也不能太離譜也得接地氣,文言文版拽詞兒的相聲不是相聲,模式化公式化那也不是。郭德綱的相聲我經常聽,在他改編的相聲段子裡有更多的煙火氣,有更多的群眾緣,相聲本就是存在於群眾中喜聞樂見的體現,像飯後的胡侃,像摯友間的傾訴,笑話和諷刺的背後都是苦笑和無奈,帶著老百姓疾苦歡樂的藝術是真正感動的藝術。
  • 郭德綱相聲界的主持人,主持界的相聲演員,他將相聲再次發揚光大
    也是期待著等於社會更加精彩的方式演繹著相聲世界,帶給我們更多更好看的相聲藝術表演。可以說,他們二人的黃金拍檔也是將相聲藝術更好地發揮出來了。可以說高山流水難覓知音,能夠找到一個知音,與之同行,可以說是一輩子最幸福的事了,更別說他們一起相互扶持了近20年。而他們之間的友誼相信也是很難打斷的。大概這就是夥伴的力量,友誼的堅強吧。
  • 郭德綱于謙與牛群馮鞏的相聲比較
    一、郭德綱于謙的相聲 個人認為,郭德綱于謙的相聲表演,有幾個階段。爆發階段:郭德綱于謙的相聲,遭到了主流隊伍的擠兌,此時,郭德綱表現出了重壓之下,強力反彈的效果。創作表演了一大批經典的相聲。《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等經典作品層出不窮,表演中敢怒敢言,敢愛敢恨,提升了自己相聲在觀眾心目中的水平。其中,不乏一些懟人的片段,相聲發展的探討,主流非主流的爭辯等至今為觀眾津津樂道。而這一現象,正好印證了相聲這門藝術是諷刺藝術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