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影片引發社會撕裂,道盡女性心酸

2020-12-25 錢微火電影

你能想像一部平平淡淡、沒有激烈故事情節的電影引發激烈的社會爭論嗎?沒錯,錢微火說的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24萬人評分8.6

該片改編自韓國知名作家趙南柱同名小說,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在韓國上映後就掀起軒然大波。

影片口碑出現了兩極化,女性都給予滿分評價,而男性認為小題大做,使勁打低分。甚至在韓國,「厭女"情緒大行其道,只要女性說喜歡這部戲,就會被冠上女權的名聲,如果是女性公眾人物更會直接遭受網絡暴力。

故事情節很簡單,講述了1982年出生的金智英的家庭和個人成長的故事。

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主角是與眾不同的,他/她的獨特經歷吸引著我們去觀看電影。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裡的主角,極其普通卻又似曾相識。追求普遍性而非唯一性,是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

在韓國,1982年出生的女性中,最常見的名字就是金智英。每個女性或多或少都能從這個角色找到自己的影子。近四十歲的金智英,充分濃縮了不僅僅是韓國,也是東亞女性的普遍人生。她是一個放大化的角色,幾乎把女性能遭受的不公平都囊括在內。

婆婆的壓榨

婆婆雖然是女性,但是父權的代表。影片開頭很多細節,一到婆婆家,婆婆安排金智英做飯洗碗各種家務活,不得空閒,而公公和丈夫在一旁看電影。婆婆送金智英禮物,竟然是釜山銀行贈送的圍裙,這麼寒磣的禮物也好意思拿出手,金智英違心稱讚圍裙好漂亮。

金智英一進門就忙個不停
免費領取的贈品圍裙被婆婆拿來當禮物送兒媳
女性毫無存在感,始終在男性的陰影下

早上天沒亮,婆媳二人準備早飯和祭品。待到祭祀先人時,兩個女性完全被公公和丈夫的身影擋住了。女性的努力與辛勞,到頭來成果都是男性的。

同理,原著小說中還有情節。金智英母親為了能讓弟弟們讀書,儘管學習優秀,但是還是放棄學業到紡織廠打工,為弟弟們掙學費。她含辛茹苦供弟弟們上了大學。

有朝一日當弟弟們有出息了,別人誇金家是因為有兩個優秀的兒子。她的付出無人提起,連祭祀先人都沒有資格參加。

客廳,公公坐在沙發中央看電影,丈夫在陪女兒玩耍。婆婆看電視只能坐在餐廳一角。金智英離鏡頭最遠,在廚房忙碌。

四個人距離鏡頭的遠近,暗示了家庭中的不同地位

很多女性甘於被壓榨,並視為理所應當,還繼續去壓榨下一代女性。幾千年的逆來順受,多年媳婦熬成婆。把媳婦視作外人,是可壓榨的對象。

婆婆心疼自己的女兒,說在娘家放心休息,那麼所有家務都應該是兒媳婦的嗎?她疼愛自己的女兒,卻不心疼別人家的女兒。

終於金智英借母親的口吻反抗了

父親的忽視

金智英兄妹三人,上面一個大姐,下面一個弟弟。父親為了生兒子,終於在母親連續生了三個孩子後如願以償。出國公差,給兒子買鋼筆,給女兒們買記事本。他一直認為金智英喜歡吃紅豆麵包,實際上金智英愛吃奶油麵包,愛吃紅豆麵包的其實是小兒子愛吃。

影片中母親的兩次情緒爆發都是父親引起的。金智英大學畢業後暫時沒找到工作,父親輕飄飄說了一句,待在家裡找個人嫁了,你適合這樣。母親把勺子重重拍在桌子上,大聲鼓勵女兒:"不在待在家裡,出去闖,使勁闖。"

父親把嫁人視為女性的歸宿

上司家裡開了中醫館,父親只給兒子買了補藥,沒有給女兒買。母親衝出去把中藥全都砸在地上,斥責對女兒的不公平。

父親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長期忽視女兒的感受,重男輕女的思想也是壓垮金智英的桎梏之一,愧疚的父親重新又給女兒買了一份補藥作為彌補。

丈夫的缺位

按照我們傳統的觀點,金智英的丈夫其實是一個非常體貼的男人。他愛老婆愛女兒愛家庭,早點下班回家給女兒洗澡,陪女兒玩耍。

但是他的問題在於他只是認為在幫助妻子,而非意識到家庭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營,分擔家務不是因為幫忙,而是義務和責任。

金智英找到工作與丈夫分享喜悅
丈夫得知金智英找到工作時,並不高興,第一反應女兒該誰照顧

在分擔家務上,他是缺位的。明明是兩個人的小孩,妻子要放棄工作放棄自己的獨立生活,丈夫卻說"有了孩子後我會每天換尿布泡奶粉幫你"。看到妻子在婆家辛勞有些心疼,提出點外賣,還想幫助妻子洗碗。

可是在自己的小家他從來沒有洗過碗做過飯,全片除了幫寶寶洗澡其實沒幹什麼家務,更多的是在餐桌旁看著妻子忙碌。丈夫是個傳統意義上與家庭勞務隔絕的人,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和思想進步,男性在新時代下應該回歸家庭承擔他們應有的責任。

職場歧視

女性的升職天花板無處不在。受到女上司賞識的金智英沒有入選5年期企劃組,入選的都是男性。因為女上司考慮到男性的穩定性更好,女性因為生育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金智英的前同事說,同級的男生早都當了科長,她才剛剛升職。

害怕自己辛苦打拼來的位置被取代,女上司剛出了月子,就回歸職場。被男性領導嘲笑她忙於工作,不辭職回家看孩子,將來養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

女上司業務能力出眾,卻長期得不到升職,被迫辭職自立門戶

男女同工同酬很少有國家能做到。更不用提女性本身就在職場上面對比男性多得多的壁壘。

職業女性經常被問到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男性從來不會被問這個問題。

一次前央視主持人、現任紫牛基金創始合伙人張泉靈作為一個職場女性,被一位男性記者問道: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張泉靈當即表達不滿:首先,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性騷擾

金智英公司女廁所被保安安裝攝像頭,公司女性如廁被錄像。全公司男同事都知道卻不說出來,也無人報警,甚至私下傳播圖片。

發現女廁中有攝像頭

年少時金智英在公交車遭受補習班男生跟蹤騷擾,幸虧一位熱心中年女士救了她。

父親沒有安慰金智英,反而讓她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儀態不端莊,裙子太短,老是對男生笑,給了男生錯誤的信號。無辜的金智英憤怒地為自己辯白:"我什麼都沒做錯。"

父親的邏輯與前些年大火的所謂情感專家Ayawawa的理論一致。男女相處,一切問題都出在女性身上。一曰做小伏低(所謂"降低PU", Paternity uncertainty),二曰努力變美(所謂"提升MV",Mating Value)。遇到情感挫折了?先發照片來看看顏值,顏值不夠就要認命;男人對你不忠?那你先要從自己行為和態度上找找原因。

女性永遠是被苛責的那一方。

對現實的妥協

於母親,放棄當老師的理想,去紡織廠務工賺錢供弟弟們讀書。當弟弟們成才了,母親想繼續學習深造時,因為懷孕生育,永遠擱置了理想,取而代之的是開小飯店貼補家用。

於大姐,因亞洲金融危機父親面臨下崗,弟弟妹妹上學需要錢,放棄去首爾讀大學成為電視製作人的理想,轉而讀本地師範大學,因學費低廉,還容易就業。

於金智英,放棄有前途且為之熱愛的職場,做全職太太,照顧小孩,操持家務,保全丈夫在人前的光鮮。

被家務、小孩壓得喘不過氣來,是廣大女性的真實寫照

當家庭遇到問題的時候,無論主動、被動,女性總是犧牲的那一個。孩子如同一塊體積雖小卻奇重無比的石頭,緊緊地壓住母親的裙角,使她無法繼續向前。

價值評判體系的矛盾

金智英的負面情緒來源,不是因為生活過得不好,而是因為不能忠於自己的內心。

她是一個對事業有追求的人,她希望有自己的職業生活,而為了婚姻和家庭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全職在家,被人說靠老公養的公主,她心裡感覺自己仿佛無用之人,沒有社會價值,這才是她的痛苦來源。她越想越難過,鬱積心中,由量變到質變,她精神出現問題。

在年輕媽媽互助小組,幾位媽媽讀了大學,都想成就一番事業。但是有了孩子後全部辭職在家,做全職媽媽。

一位畢業於首爾大學(相當於我國清華大學)工科的媽媽,靠做數學題緩解內心焦慮,刻苦讀書的學識只能用來教孩子乘法口訣。畢業於表演專業的媽媽把專業用在給孩子講故事上等等。金智英畢業於國文專業,理想是當作家。她們如果繼續在職場奮鬥,原本能產生更多被社會認可的價值。

金智英提出想回歸職場,丈夫認為妻子應該在家"休息"一段時間。

生過孩子的女性都知道,在家無休無止24小時照顧小孩子是有多麼勞累。只有孩子睡著了,才能休息一會兒。丈夫在職場工作尚有下班休息的權利。在家勞動不是"996",而是"24,24,7"式全年無休。

日本東京大學性別研究學者上野千鶴子在其著述《父權制與資本主義》指出"給"愛"和"母性"賦予象徵性的價值並將其推向神壇,實際上是長久以來榨取女性勞動的意識形態機制。"

在幾千年來男性主導的價值評判體系裡,女性家庭勞動和養育子女的勞動價值是不被社會制度和法律承認的。想要獲得社會認可的價值,只有在工作中實現。而生兒育女剝奪了女性實現價值的途徑。

女性是為整個社會養育後代,但是成本是女性自己承擔,且沒有報酬。而後代成長起來形成的利潤和效益被社會攫取了。

然而,不是只有工作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不是成為"像男人一樣"爭取資源的女人才叫女權。真正的女權是平權,大家生來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被歧視。

女性選擇去工作也不會被指責不顧家庭不顧孩子,選擇做家庭主婦也不會被諷刺為"媽蟲"。因為家庭主婦並不是不勞而獲,他們同樣也為家庭付出辛勞。

電影描寫金智英走神、低落、喪氣、不修邊幅,到了最後與心理醫生對話時,她開始打扮自己,用耳釘。金智英重拾作家夢,在家創作小說,整個人漸漸恢復自信。

金智英開始打扮自己,戴上耳釘
影片結尾一改冷色調,明亮的畫面暗示新的希望
溫暖的陽光傾灑在金智英的面龐,熠熠生輝

影片結尾是溫馨的,在女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下,金智英漸漸走出陰霾,開始新的生活。現實真的是這麼美好嗎?在原著小說中是男精神科醫生為金智英診療,小說結尾更為冰冷真實,沒有說金智英的精神是否好轉。而是借男醫生的口吻說,以後招聘要"選擇單身未婚的才行",這真是赤裸裸的諷刺。

作者簡介:我是錢微火,一個閱片量過千的電影愛好者。如果您讀完本文有什麼感想,歡迎評論哦~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女性視角的現實主義電影
    2016年秋一本名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在韓國出版,獲獎無數,引發激烈爭論2019年秋這本小說而改編的電影上映>一直以來韓國電影現實主義的電影講貧富差距,講歷史問題…但總是完美避開重男輕女,父權主義這類問題阿加西男神孔劉主演(其實只是配角)這是一部女性觀點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一致好評,孔侑這部影片為何備受爭議
    為什麼這部為女性發聲的電影,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82年生的金智英》由孔侑和鄭裕美主演,二人是三度合作。第一部合作的是《熔爐》,這部影片改寫了韓國法律,並且使正義得以伸張,懲治了真實事件中的惡人。第3部是今天要說的「82年生的金智英」男性牛郎的孔侑是很多人已經熟悉的相信,女性較少的韓國電視劇球迷湯姆的中捕獲了阿加西,女性的牛郎和感情的戲外感到羨慕和嫉妒,李東旭扮演陰的使者,組成的「阿怪」和「棟」,使cp,也引發更多的球迷的尖叫!
  • 《82年生的金智英》口碑刷屏,女性題材的吶喊!
    文 | Fuki近日,一部話題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成了國內的網絡焦點。《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韓國作家、媒體人趙南柱的同名小說,自原作面世以來,《金智英》一直爭議不斷,市場反響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有人站出來為小說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正名,卻也有很多極端右翼人士大唱反調。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電影,讓你看到女性的絕望
    前些日子,我偶然看到一部推薦電影,《82年的金智英》片名似乎沒有什麼特殊,大意上,應該是講述某一個人的生平事跡。但朋友圈裡很快有人安利,這是一部少有的反映殘酷現實的電影。出於好奇,我上網搜索關於它的消息。
  • 《82年生的金智英》:無名化與家庭機器的女性困境
    《82年生的金智英》:無名化與家庭機器的女性困境年欣 2019年末上映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讓婚姻以及女性主義這一話題變得再次炙熱,也讓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困境通過影視作品進一步更具張力這樣的一部電影無疑是女性主義的,它以女性的視角講述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在家庭生活、在職場、在社會中面臨的一切,但它又不是一部應該僅僅讓女性從中感悟的教科書,而是社會群體需要共同實現的對於他者群體的共融以及從性別傳統出發對於性別、權力關係、家庭結構等等的反思。
  • 82年生的金智英,還會出生在2020年嗎?
    >>>你就像金智英一樣長大。普通家庭的女兒,過著平淡、順理成章的生活,但在每個年齡階段,都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面臨無孔不入的絕望。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自2017年誕生之初,就在韓國飽受爭議,作者趙南柱因女性題材被網友中傷成有被害妄想症。女團Red Velvet的隊長Irene,只因公開推薦此書,就遭到網友撕裂相片。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讓韓國社會吵翻天的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在上映之前就遭到了韓國極端右翼人士的強烈反對,甚至因為這部電影,女主角的扮演者鄭有美也在遭到了網絡暴力。甚至有些女明星公開表示喜歡電影原著,也被網友撕照片、擺遺照……在這樣的強壓下,這部電影終於在10月底上映了,上映以來,韓國的評分網站Naver Movie上就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評分——男性幾乎全差評,而韓國女性則將其捧上天。
  • 豆瓣評分8.7《82年的金智英》:一部當代社會女性的傷痕史
    就在我們以為韓國民眾非常熱衷於通過一部部映射韓國社會現實問題的電影而去讓整個國家變得更加美好的同時,《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的出現猝不及防地打破了這種一派祥和的場面。2019年10月23日,反應韓國都市女性群體在現實生活中艱難寫照的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部電影就成功地在韓國本土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 社會的進步,首先要從關注女性開始—《82年生的金智英》
    今年更是有《寄生蟲》、《82年生的金智英》兩部爆款,都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立足當下,反應普遍的社會現象,同時也讓人開始反思自己,給大部分迷茫中的我們打開了一個出口。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更是一舉拿下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這也是第一部非英文影片在奧斯卡金像獎中獲獎。
  • 《82年生的金智英》,令千千萬韓國男性恐懼的一部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因此這部電影,從開始立項,就吸引了我濃厚的興趣。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令千千萬韓國男性如此的恐懼呢? 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封面一模一樣設計的海報,但是把「金智英」換成了「豬」; 當本片已經開始立項拍攝時,還有一批激進的韓國民眾向青瓦臺請願希望禁止本片上映。
  • 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從開始立項、拍攝,再到上映,許多不明所以的男性以浪潮聲討的形式,甚至請願至青瓦臺,阻止此片拍攝。殊不知物極必反。你越是公開反對的,它聲名鵲起的更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此片上映當日即獲票房冠軍,並以男性打分1.76分、女性打9.46分的兩極分化的局面呈現,而差點成為禁片的行列?
  • 《82年生的金智英》:絕大多數女性,又何嘗不是金智英?
    要說近期關於女性題材的電影,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不僅一上映就在韓國引起轟動,更是上映三天,觀影人數破百萬,蟬聯票房冠軍。沒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劇情,只是記載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為何能得到廣大社會女性的關注,甚至在韓國,對電影的評價引起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的局面,還被惡意抨擊和抵制過。我想,這部電影與其說是在講述金智英的生活,不如說是所有像金智英一樣的最普通的平凡女性的生活。就是因為這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生活情景,使人們有了更深的代入感,讓人紛紛感嘆,這不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嗎?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婚後必讀,家庭女性該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該電影改編自韓國同名暢銷小說,主要講述的是韓國女性金智英,因結婚育兒而中斷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後,在家庭角色得不到肯定和社會角色被否定的雙重夾擊下,逐漸失去自我,導致精神抑鬱的故事。
  • 《82年生的金智英》風靡背後,是無數名字被抹去的女性
    原創: 傅適野 GQ報導《82年生的金智英》是風靡韓國的小說,同名電影已於10月份上映。金智英是韓國最常見的女性名字,小說中她的一生濃縮了女性可能面臨的多種困境。她是一個人,也是所有人。那麼我們就從命名的角度梳理幾部小說和非虛構作品吧。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需要中途按暫停去緩解情緒的電影
    故今日之女子,與其對男子爭權,不若盡覆人治,迫男子盡去其特權,退與女平。想知道看一部需要中途按暫停去緩解情緒的電影是什麼感覺嗎?看看這部《82年生的金智英》就知道了。可即使這樣,這平靜的湖面下,我們的金智英——韓國八十年代最常見的女性名字——的內心,正掀起一陣狂風暴雨,那是關於這個社會對於男女性別之間的不平等對待的問題。上補習班回家的公車上,被男孩子騷擾,甚至追到了車下,委屈的自己卻被父親教育:「不要穿那麼短的裙子!不要總是對著別人笑!」
  • 《82年生的金智英》:金智英的背後,隱藏著韓國女性抑鬱的原因
    這是82年生的金智英的獨白,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同名女性小說,講述的是1982年生的平凡女性金智英在患得育兒抑鬱症之後的生活故事。影片一上映便引起了廣大女性的關注,並引發了共鳴,原因無他,因為影片描繪的內容與現實的生活太過於貼近,不僅女主角的姓名是韓國80後最常見的姓名之一,她的生活更是影射了當代女性最常見的生活。
  • 【文藝評論】《82年生的金智英》:無解的女性困境
    直到一本現象級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忽然引爆網際網路話題,我們才終於將目光轉向了被忽視許久的韓國文學——正確地說,是韓國女性文學。韓國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裡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發表過一篇關於職場女性待遇的調查,韓國在所有被調查國家中墊底。韓國社會的男尊女卑現象,如今仍然十分嚴重。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要勇敢做自己,才能走出男權社會的困境
    由鄭有美和孔侑主演的女性現實主義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部現象級的電影自上映之後,在韓國社會引起了強烈的爭議和激烈的討論,在中國也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和共鳴,被評為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韓國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刷屏,但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致命女人》《坡道上的家》《俗女養成記》,將女性的婚姻危機、育兒壓力和年齡焦慮一一道來。最近,還有一部電影在韓國引發強烈反響,票房連續奪冠,觀影人次超過160萬。但在韓國,這部電影卻遭遇了兩極評價。這部電影和書的名字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
  • 《82年生的金智英》結局:一切都沒有改變最讓人心痛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上映的一部反響特別強烈的女性電影,該電影講述的是成為家庭主婦的金智英,慢慢出現了心理問題,從這樣一個平淡的故事為大家展開了女性在社會上的困惑和地位,金智英其實是東亞女性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