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要勇敢做自己,才能走出男權社會的困境

2020-09-14 堯青讀書

由鄭有美和孔侑主演的女性現實主義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部現象級的電影自上映之後,在韓國社會引起了強烈的爭議和激烈的討論,在中國也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和共鳴,被評為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韓國電影。


影片講述了:金智英在結婚生子後,告別職場,成為了一名全職家庭主婦。表面上看,有女兒陪伴,老公養著,日子過得平淡幸福;實際上,金智英卻被無形的壓力裹挾著,日子過得壓抑而掙扎,不久後就「生病」了,她渴望從這種困境中掙脫出來。

01 年輕時,被要求做懂事的女兒、聽話的員工

出生於1982年的金智英是一名普通的韓國女性,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家庭主婦,她在家中排行老二,家裡還有個姐姐和弟弟。

長輩們經常規訓兩姐妹: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要文靜、要聽話、要守規矩。從小他們就能敏感地覺察出家中重男輕女的氛圍。

家裡來了客人,金智英和姐姐要幫著媽媽幹活,而弟弟則可以坐在桌前吃東西、玩耍;從英國出差回來的爸爸,送給弟弟的禮物是一支刻上名字的鋼筆,而送給他們的禮物是兩本筆記本。


上中學的時,有一回金智英受到男生的性騷擾,告訴父親後,結果自己卻被父親訓斥:「一定是你穿裙子的緣故,不要穿裙子,不要逢人就笑,被那個人盯上是你的錯。」

大學畢業,步入職場,工作勤奮努力的她,業績出色,卻因為自身女性的身份,屢屢不被提拔。公司給出的理由是:女性要結婚、要休產假,不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所以不予考慮。

男同事可以隨便貶低看輕女同事。即便像金智英的領導金組長這樣犧牲陪孩子的時間,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女強人,也會被男同事不懷好意地指責和羞辱成「真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你的孩子長大後一定不成器」。

更可怕的是,辦公室性騷擾和偷窺事件時有發生。即使報案舉發,最終令人難堪、深受其害的往往是女性群體。


韓國是一個男權主義嚴重的國家,整個社會非常講究尊卑排序。像金智英這般韓國女孩的成長過程太不容易了,在家庭中,他們總是被要求要服從,要隱忍;在職場中,他們總是容易被歧視,不受尊重。

整個社會將一種固定的價值觀強加在他們身上,他們更像是男性社會的附屬品,不受尊重,沒有獨立的人格和意識。

02 結婚後,她們被要求做完美的妻子、優秀的媽媽

結婚生子後的金智英,迫於長輩的壓力,不得不辭去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除了要處理繁瑣的家務活,還要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

抱孩子幹活成為常態,手腕受傷了去醫院看病,結果醫生竟然無禮地質問:「飯是電飯鍋做,衣服是洗衣機洗,你沒有幹什麼活啊,為什麼會疼?」他的潛臺詞就是:你真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老公看到面容憔悴,神色疲憊的金智英,關心地對她說:「下班後,我會儘量幫你的。」雖是好心,但是「幫」這個詞,讓人知道老公潛意識裡和大多數的男性一樣,都認為帶孩子、做家務就是女性的職責,自己沒有這個義務。

每天僅有黃昏後,在陽臺上靜坐一會兒,金智英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時間。


而每次回到婆家,更讓金智英感到如履薄冰。她不僅要積極地包攬家務活,還要小心應對婆婆隨時可能拋來的責問。婆婆起得早,經常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餐了,還在睡夢中的金智英聽到廚房的聲音後,條件反應式地就從被窩裡爬起來去廚房幫忙幹活。

長期處於各種無形壓力下的金智英「生病」了,心理上出了些問題,偶爾她會變成另外一個人,有時是她的媽媽、奶奶、或者是好朋友。她常常陷入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

像金智英一般,女性一旦結婚之後,整個社會對他們的要求就更多了。他們總是被要求成為一個好妻子、成為一個好媽媽、成為一個好媳婦,貼上諸多標籤。如果你不符合某些要求,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批評你,否定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幸福,實則常常感到痛苦、壓抑、孤獨;他們無法傾訴、無從排解,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他們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獨自背負著無形的壓力和枷鎖。

03 金智英面臨的困境: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

2015年,韓國社交媒體開始出現一個叫「媽蟲」的熱詞。這個結合了英文「mom」和韓文「蟲」的新詞,專門用來貶低那些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媽媽,或者是沒有收入的全職媽媽。

學者蔡鈺淩在《母親的形象與新世紀韓國文學》一文中寫道:

「媽蟲」這一歧視性詞彙出現,正是長期籠罩在韓國社會的一種意識:女性只能是男性的附屬,母親則必須犧牲奉獻、抑制欲望。



影片中,金智英僅僅是在心力交瘁的育兒過程中,擠出時間給自己買杯咖啡,就被幾個陌生人的嘲笑為無能擾民的「媽蟲」。

整個社會都在用一種奇怪的價值觀看待女性,無視女性的付出,否定女性的價值,把所有的罪責強加在他們身上。

女性被侵犯,人們會說:一定是你穿得太暴露;女性遭受辦公室性騷擾,人們會說:一定是你主動勾引同事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人們會說:一定是你不懂得管教自己的孩子……這種種論調,我們是否很熟悉?

金智英所經歷的這些,不僅是韓國女性,而是所有女性共同經歷的事實;不僅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所以才能讓人感同身受,因為她是每一個女性的人生寫照。

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影片上映之初,評分就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據韓網統計,女性觀眾平均評分9.51,男性觀眾平均評分2.59。女性觀眾普遍認為影片拍攝得真實而客觀,完全展現了女性的真實生活;男性觀眾則批評影片過分誇大了事實,是一群被害妄想症女性的狂歡。


然而,事實真的被過分誇大了嗎?每一位看過影片的人都可以誠實地說,並沒有。就像同名書籍的出版人任菲說的:她所經歷的困境,也都往往來自稀鬆平常,根深蒂固,人人知曉卻從未深思的日常小事。真實的力量也正來自於此。

它道盡了女性的困境和不公,任何女性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它就像一面鏡子,讓女性看到自己,讓男性有所反思。

結語

作為女人,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常常被否認價值、貼上標籤,常常被當作男性社會的附屬品,他們要面對太多的壓力、歧視和不公。

難道女人只能活在世俗的價值觀裡嗎?做女人不應該有標準,不應該被定義。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正確的活法,只要你做自己,善良、勇敢、快樂、獨立,活出自己的精彩,那就很酷。

這個世界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勇敢地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堅定地為自己發聲,需要越來越多的女性勇敢地做自己。當這些積極的力量匯聚在一起時,一定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些。

相關焦點

  • 以《82年生的金智英》為例分析女性的困境及其出路
    --《82年生的金智英》2020年5月4日,我家小區的一位物業經理從23樓跳下,不到30歲,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之所以要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當時我去在社區門口貼了快遞,我看到了很多警車和救護車,我以為有人病了,但我聽到有人說「不知道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怎麼能這麼狠心」,「不管遇到什麼事兒也不能走到這一步吧」,後來我知道有人從樓裡跳了下來,緊接著是她家的哭聲。
  • 《82年生的金智英》:無名化與家庭機器的女性困境
    《82年生的金智英》:無名化與家庭機器的女性困境 2021-01-18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文藝評論】《82年生的金智英》:無解的女性困境
    直到一本現象級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忽然引爆網際網路話題,我們才終於將目光轉向了被忽視許久的韓國文學——正確地說,是韓國女性文學。韓國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裡男女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發表過一篇關於職場女性待遇的調查,韓國在所有被調查國家中墊底。韓國社會的男尊女卑現象,如今仍然十分嚴重。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人生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女導演金度英執導的一部關於女性如何在男權主義的社會下尋找自我的電影。主要講述了家庭主婦金智英在看似幸福的家庭生活裡,因過去和現在遭受的社會偏見,長期內心壓抑,被逼出精神間歇性失常,最後通過親人和醫生的幫助,找回自我的故事。這部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平平淡淡地演繹著金智英的遭遇。
  • 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韓國女性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
    而這部今年熱門的韓國女性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因為比鄰而居同是一個文化圈的緣故,我可以更容易的理解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好像很多事每天都發生在我身邊。致鬱預警,這部電影無論是對於已婚女性朋友,還是未婚的女孩子都十分具有殺傷力。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電影,讓你看到女性的絕望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主題是講述女性困境,在豆瓣上拿下了8.7分的高評價。影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有著精神分裂症加抑鬱症的全職媽媽的日常,為觀眾展現了女性生存的困境。它像一面鏡子,不加任何修飾,不同的女性在片中都能找到引發自己共鳴的地方。
  • 《82年生的金智英》:男權社會裡的,一株螢火
    01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時,從頭到尾都有一種壓抑感,像心口懸著一顆石頭,又像懸著石頭的心口被另一顆巨大的石塊壓制著。社會對男性的優待,對女性的偏見,是如此的分明。社會的確是磨平了我們的戾氣,同時也降低了我們對戰不公的勇氣。直至近幾年,再看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時,那種對社會的「不滿」與「悲哀」,才又勾起年少時的勇氣在心底響徹起正義的高歌。82年出生的金智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在做家庭主婦之前,她也是一個心懷夢想的職場白領。從電影的開端,我們就看到一個極為突出的問題——婆媳矛盾。
  • 從《82年生的金智英》到《向前一步》:如何讓自己跳出女性困局?
    2019年,隨著韓國女性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播出,電影和原著在韓國同時引起了廣泛爭議。不僅口碑兩極分化,就連為此發聲的相關藝人也被一些人公然抵制,批評作品本身旨在刻意挑起男女對立。全球最成功的的女性之一,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提出了在書裡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除了女兒、妻子和母親的社會角色,女性更應該更積極勇敢第尋求自我價值,用向前一步的人生態度,來突破女性的人生困局。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女性視角的現實主義電影
    2016年秋一本名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在韓國出版,獲獎無數,引發激烈爭論2019年秋這本小說而改編的電影上映還默許被偷拍的色情圖片肆意在網絡流傳和金智英一樣的全職媽媽們名牌學校畢業卻只能靠著偷偷做孩子的練習簿給孩子表演喜劇來獲得心安、尋找自我價值而金智英的遭遇更是一眾韓國女性的縮影
  • 《結婚十年》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不同時代下女性的覺醒與抗爭
    2 為了重返職場證明自身價值,趙南柱寫下了《82年生的金智英》,借角色之口,為女性群體發聲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趙南柱女士,1978年出生於首爾,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社會學系,曾擔任《PD手冊》《不滿ZERO》《LIVE今日早晨》等時事教育節目編劇。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要怎麼做才能不只有回歸家庭這一條路?
    最近看了一本與女性有關的書,叫《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風靡亞洲。 在《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作品中,女主角由於她的女性身份,遭遇了很多來自於家庭、社會的不公平待遇。這也給她帶來了很多的困惑。 她不知道為什麼家裡好的東西永遠都是優先給弟弟。學校裡最好的資源也是優先給男同學。被男同學欺負了,老師說這是男同學喜歡她的標誌。在公交車上,還經常遇到猥瑣男。
  • 只要看懂了82年生的金智英,你就看懂了當代女性的困境
    最近看完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坦白地說,這是一部社會學意義大於藝術性的作品。雖然它是一部韓國電影,但女主角金智英所遭受的一切,其實也發生在我周遭的世界。因而,如果你看懂了金智英,你就看懂了當代女性的各種困境。
  • 社會的進步,首先要從關注女性開始—《82年生的金智英》
    今年更是有《寄生蟲》、《82年生的金智英》兩部爆款,都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立足當下,反應普遍的社會現象,同時也讓人開始反思自己,給大部分迷茫中的我們打開了一個出口。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更是一舉拿下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這也是第一部非英文影片在奧斯卡金像獎中獲獎。
  •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你身邊的每一個普通女性
    上了中學,金智英被小混混尾隨向父親求助時,換來的卻是父親的責備:為什麼要穿這麼短的裙子?為什麼要對他笑?▲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大學畢業,金智英進入一家公關公司,因為女職員要面對結婚、生育等因素,金智英無論多麼優秀,在晉升中總是輸給男同事。
  • 《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 兩部關於婚姻的電影
    最近,根據趙南柱的原著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的同名電影在韓國上映。同時,美國上映了講述婚姻問題的電影《婚姻故事》。東西方的兩部電影都同時直面了婚姻中的問題,以及女性在婚姻和社會中的困境。金智英的媽媽就這樣做了。最終,能夠體諒女人,關愛女人的,還是女人。《82年生的金智英》 原著作者趙南柱、導演金度英、編劇劉英雅……都是女性。  當初這本書在韓國出版,就因為揭露女性生存的艱難和不平等而受到爭議。為什麼?因為《82年生的金智英》寫得太日常了,日常得讓人覺得可怕。
  • 《82年生的金智英》口碑刷屏,女性題材的吶喊!
    文 | Fuki近日,一部話題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成了國內的網絡焦點。《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韓國作家、媒體人趙南柱的同名小說,自原作面世以來,《金智英》一直爭議不斷,市場反響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有人站出來為小說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正名,卻也有很多極端右翼人士大唱反調。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把自己排在第一,就是太過自私?
    縱觀這些女性,她們都在對命運、對家庭、對社會分別做著不同的妥協。韓國統計局表示,韓國已有超過309萬名女性獨自居住。韓聯社對此現象評論,韓國獨居女性數量不斷增加,表明更多女性較少考慮婚姻。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清楚地意識到婚姻在自己人生中所佔的比重,她們開始參與經濟活動,也正好說明了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在逐漸提升。她們開始意識到,女性首先要成為自己,然後才是社會所賦予她們的角色以及被貼上的諸多標籤。
  • 《82年生的金智英》權利
    《82年生的金智英》更是將這個問題赤裸裸地提出來,狠狠地鞭打了韓國如今自我迷戀的男權氛圍。金智英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社會之中,父親對兒子疼愛有加卻總將女兒遺忘。這種現象其實如今中國也隨處可見,男性在很多人看來依然有著「傳宗接代」的功能,女性嫁人後就成了「潑出去的水」,甚至在財產的繼承上也抹去了女性的權利。
  • 影片分析 | 《82年生的金智英》,只有變成別人,我才敢為自己說話.
    《82年生的金智英》19年在韓國上映後掀起軒然大波,評論幾乎是兩極分化——大部分女性在影院泣不成聲,給了五星好評,而有的男性在電影放映到一半時憤然離開電影院,甚至在網絡上掀起了對這部電影的抗議,更有甚者,韓國女星在社交網絡上曬出自己閱讀《82年生的金智英》的照片,便被粉絲瘋狂攻擊,公然燒毀其照片、海報、應援物等等。
  • 《82年生的金智英》——抱歉,我是1982年生的金智英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的「金智英」是一個1982年出生於韓國公務員家庭的普通女人,婚後她成為全職太太,既是女兒、姐姐、妹妹,也是妻子、母親、同事、下屬,過著看似平淡幸福的生活。2019年,金智英的生活突然出現「裂縫」,眼前的完滿生活變成一個牢籠把她困住,不斷地消耗自己維護各種關係,稍有不慎一切就會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