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愛美麗》:創傷中愛的雙向治癒,造就美麗人格

2020-08-29 夏子墨

前言:一雙烏黑髮亮的眼睛,一個迷人的微笑,調皮可愛的短髮女孩,這就是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主人公愛美麗。2001年,電影《天使愛美麗》上映。一瞬間,這個有些內向敏感又善良的蒙瑪特高地姑娘,俘獲了法國乃至世界人的眼光。

在那一年的諸多法國電影乃至世界各國電影中脫穎而出,《天使愛美麗》靠的並不僅僅是單純法國人的浪漫,也不是在影片中所描述的愛情,而是通過主人公愛美麗在自我的封閉孤獨中選擇成為一名善良天使的路途上,去展現一個更為宏大的主題——「邊緣人」的孤獨,與創傷中愛的雙向成長治癒。

電影講述了主人公愛美麗童年生活的孤單,渴求父愛,父親卻覺得她有先天性心臟病,不讓愛美麗上學。在家和母親學習,家裡的氣氛讓魚都會想自殺,母親意外的被一個在教堂自殺的女人砸死。父親在那之後一直鬱鬱寡歡,愛美麗沒有朋友,沒有快樂,在這樣的背景下她長大了。

愛美麗成為了雙風車茶餐廳的一名服務員,在黛安娜王妃去世的特殊日子中,愛美麗在出租屋發現了一個寶貝盒子,機緣巧合下,她決定歸還給主人。

就這樣,從她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起,她開始了打開心靈驅散平淡的路途。她促成了警察和賣煙女的愛情,整蠱水果店老闆,幫助老實的魯西安,給玻璃人畫家爺爺寄錄影帶,為失去丈夫的房東瓦斯太太重新找回她的愛情,讓空姐環遊世界,偷偷寄照片給父親,促使他出門看看……

她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她暗戀尼諾,卻戰戰兢兢不肯行動。這時玻璃人畫家幫助了她,終於促成了這一對有情人。

影片用近乎調侃的腔調,展示了不同「邊緣人」的邊緣化生活方式,而愛美麗則是這其中典型的代表。從愛美麗的父親母親到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他們並無交集,卻同樣生活苦悶。而愛美麗充當了這之中的媒介,用她自己特有的方式幫助了他們,打開了心靈的束縛,去追求生活的美好和愛。

而她自己重新封閉,面對愛情躊躇不前的時候,又重新被所幫助的人拯救。

這其實是一個雙向治癒的過程。

下面我將從愛美麗邊緣化人格的自愈原因、以及被治癒人對愛美麗人格的影響,這2個方面, 分析愛美麗能成為天使幫助別人並拯救自己的具體原因。之後,我將淺談如何在生活不幸或是創傷中治癒成長的具體方法。

01生活中的獨孤太多,孤獨塑造出了許多「邊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在不如意中生發「自愈」的本領,這是愛美麗的強大動人之處。

愛美麗有著不幸的童年,神經質的母親在一次意外中去世,從此,艾美麗跟著有強迫症的父親生活。因為妻子的離開,父親變得孤獨自閉,艾美麗沒有辦法上學,只好自娛自樂。

而在影片中,愛美麗周圍的人,都在經歷著生活的不如意。

  • 父親不願離開家門,自顧自地打掃著妻子的墳墓。
  • 白拓圖和女兒之間產生誤會,很久沒有享受到天倫之樂。
  • 房東瓦斯太太經歷了丈夫愛情的背叛,這份傷痛讓她變成了一個怨婦,經常神神叨叨逢人便說,埋怨生活的不快。
  • 果蔬店的店員呂西安經常受到老闆的歧視和辱罵,十分自卑敏感。
  • 失戀的警察,經常在雙風車茶餐廳用餐,用對講機記錄著一句又一句神經質的對話。
  • 賣煙櫃檯的賣煙女十分不滿意生活,總是在抱怨著周邊的一切。
  • 失意的作家,也是雙風車茶餐廳的常客,鬱郁不得志。
  • 愛美麗對面房子的玻璃畫家老人,因為容易骨折的體質不能出門,經常畫的那幅畫,也沒有絲毫頭緒,很是不滿意。

再次想起愛美麗孤獨的童年,她有一些十分奇怪的小癖好,比如把手伸進裝滿穀物的袋子裡面,用勺子燙焦糖布丁的脆皮,到小橋上去打水漂,這是性格內向孤獨的外在表現。

在這樣一個不算太友好的生活以及家庭環境之下,愛美麗並沒有變得消極厭世,這在旁人來看簡直是一個奇蹟。相反的,成為了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卻有些害羞膽小的女孩。

心理學家貝勃說:「幸福本質上是一種敏感度。」

簡單的說,我們得到的越多,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少。

在同樣的不幸當中,愛美麗得到的愛很少,從內心來說,她是十分渴求愛的邊緣人。從小的經歷,讓她對幸福的敏感度明顯高於常人。

在著名的史華茲論斷中,闡述了幸福與不幸的相對準則,即「所有壞事情只有在我們認為它是不好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

然而許多人,面對生活的不幸或者打擊,都只是一味地埋怨現狀。沒有能夠像愛美麗那樣,有著強大的自愈能力。換言之,正是愛美麗,對別人一腔熱情的好心,對這個世界懷抱的善意,才讓她變得美好善良,不至於像其他人一樣厭世消極。

這是一種自我的反應,從本質上來說,我們能不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取決於是否能在不幸的生活中發現美好的存在。顯然在這一點上,愛美麗是一位出色的人。

因為有一顆跳動溫柔的心,她能夠從不幸的生活中獲得快樂,孤獨的日子中尋找到慰藉。進而去幫助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愛美麗的強大和動人之處。

02創傷中愛的雙向治癒,是塑造人格的原因:被愛美麗治癒的人反向作用於愛美麗本身,鼓舞她繼續向前,追求愛情,也塑造了她的美麗人格。

電影中艾美麗幫助這些邊緣人的方式很值得玩味,像個充滿正義感的佐羅,卻用有些惡作劇的方式來進行。這其實都是她內心寂寞太久,害怕和人直接接觸,這也是孤獨的一種外向表現。

所以說,當她遇到自己喜歡的男孩子尼諾的時候,就縮回到一個保護自己的殼中,不敢再向前進。

她患得患失,畏畏縮縮,幾乎沒有勇氣再繼續,這個時候同事和玻璃畫家老人都向她伸出了援手。同事告知了男孩愛美麗的真心,另外一方面,愛美麗孤獨陣營的盟友,玻璃人畫家老人,也用一卷錄影帶,讓愛美麗重拾勇氣,不再收效甚微,而是向愛情發動正面攻擊。

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愛美麗幫助了他們,因為感受到了愛,而這種單純的愛就像是一杯熱咖啡,在冬天暖暖的午後中,散發著熱氣,溫暖人心。

心理學曾表明,當我們發自內心的為對方著想時,我們的感受就會通過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行為表現出來,對方感受到我們的愉悅時,他自然也會感受到愉悅。

這其實是相悅法則的表現,人們更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同樣的人們更愛那些愛自己的人,因為他們把愛給了自己,所以自己更願意為他們去付出,贏得嘉獎。

所以,一直為他人著想的愛美麗也感受到了別人反饋的愛。這也就是她繼續前行,追求愛情的原因。同樣的,正是因為這一份像咖啡一般溫暖人心的愛,塑造了她的美麗人格。

03面對生活的不幸或是創傷,努力善良:成為什麼樣的人,是自己的選擇。下面我將由愛美麗的經歷,淺談,對抗命運不幸或是挫折的方法。

①不要將自己的不幸歸結於生活的磨難: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生活就是這般苦辣酸甜。

愛美麗有一個不幸的童年,父母的神經質讓她十分寂寞。可在這之中,她也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尋找到自己的小快樂。她喜歡用10個手指頭套上草莓,然後一個個把它吃掉,她也愛在小橋的流水聲中打水漂。諸如此類,愛美麗的生活儘管孤獨,但她並沒有把自己的孤獨加深。

因為她知道,生活也好孤獨也好,這並不是自己的不幸,而是一種生命的常態。只有在這樣的節奏中,尋找到自己內心的歡愉,這才是對抗它的正確方式。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不去努力,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把一切不好的誘因全部歸結於生活的不幸上。這樣的人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悲哀。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味道。」

所以說,生命當中的一切挫折磨難,都是對你的恩賜和饋贈。我們在這樣的酸甜苦辣中嘗遍人生美味,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時候,關鍵是要用正確的方式看待生活的不幸,這才是解決的方法。

②即使自己不如意,也不要去欺負弱者:保留一顆赤子之心,不要惡毒敵意對待他人,懷抱一腔熱忱面對生活。

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愛美麗用一腔熱忱去幫助他人。正是因為她播撒了關愛,所以關愛也會向她噴薄而來。當她收穫幸福的時候,沒有人會嫉妒她的好運。相反的,每個人都在為她祝福,因為那是她應得的美好。

美劇《犯罪心理》中的殺手佩羅塔,曾經跟行為分析員哈奇談話,他把後天人格的形成歸結於原生家庭的傷痛,因為小時候經常被家暴,他的心理開始扭曲,然後走上了一條不歸犯罪道路。

因此,他說:「所有小時候受過虐待的人,以後都會變成連環殺手。」

但是,哈奇卻表示:「不,只有一些人長大後變成了連環殺手……還有一些人長大後變成了抓他們的人。」

一個人的過去可能悲慘暗淡,但成為什麼樣的人,終究是自己的選擇。

結語:愛美麗的濟世情懷、狡黠的眼神、喜歡惡作劇的方式、動人的微笑,都成為那年法國人心中的「白月光」。其實這部電影的看點並不在愛情,愛情並不常有。但是溫暖人心的愛卻是十分常見的,它深植於每個人的內心,就差一點星星之火將它點燃,成燎原之勢迸發出來。

親愛的愛美麗小姐用愛的靈丹妙藥,治癒了無數人,而她也在那一群人當中,這就是電影《天使愛美麗》最大的成功。

相關焦點

  • 從《天使愛美麗》談孤獨人生的社會性治癒
    ─張楚《天使愛美麗》是一部經典的法國喜劇電影,摘得當年度歐洲電影獎、法國凱撒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影片講述了小女孩愛美麗在嚴肅冷漠的父母養育下,不擅長與人交往。長大後,偶然在公寓房間的牆壁內發現了一隻小鐵盒,裡面藏著四十多年前房間主人的童年寶貝,愛美麗決定找到鐵盒的主人原物奉還。
  • 《天使愛美麗》法國的愛美麗和日本的松子
    《天使愛美麗》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些相似。兩位女主角的生命中都有某種程度的荒誕離奇,然而愛美麗比松子幸福得多。也許這樣的差異來自法國、日本兩國的文化差異、或是電影本身的調調,《松子》給人一種油然生的壓抑感,而《天使愛美麗》從電影色調、拍攝選景再到人物表現,充滿了溫柔的法式浪漫。
  • 《天使愛美麗》:解開心靈的枷鎖,人人都可以是愛美麗
    鬼屋相見,愛美麗鼓起勇氣主動面對尼諾,她坐著一隻綠色鬼的座椅上,幽暗的綠色和尼諾扮演的骷髏拿手貼著愛美麗的臉,愛美麗不同於常人的反應,閉上了眼睛,恐怖的環境加上愛美麗奇怪的反應,為兩人愛情中即將遇到的挫折埋下了伏筆。接著我們就看到了愛美麗在得知吉娜和尼諾在一起的傳言,內心失落不已她回到房間,獨自療傷,虛幻的背景下,愛美麗輕聲的啜泣,表現了愛美麗此時的心情。
  • 《天使愛美麗》:因為有愛,孤獨的孩子也有未來
    二、構圖和色彩的配合,為故事的衝突增添濃度,讓劇情更加飽滿《天使愛美麗》中眾多的構圖方法和色彩的配合,讓每一段都不可或缺,也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伏筆。如在愛美麗尋人過程中,第四個柏都多被找到時,愛美麗看見了放在棺槨裡正被人抬著下樓梯,微亮的S型的樓梯,暗光反而遮住了愛美麗的面部表情,都在為劇情的變化製造衝突。隨之,畫面立即切到了愛美麗回出租房間的畫面,也是一個人扶著樓梯扶手,向環形的樓梯上走,依然是黑暗中孤零零的她,微亮的光打在樓梯上。
  • 《天使愛美麗》:每一幅畫都飽滿治癒
    《天使愛美麗》是法國導演「電影怪傑」讓-皮埃爾·熱內導演的浪漫喜劇。讓-皮埃爾·熱內的電影一直充滿著濃重的法式浪漫色彩,在他的電影裡,人物個個形象鮮明、色彩瑰麗而夢幻、情緒飄忽卻不頹廢,為觀眾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美學空間。在《天使愛美麗》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導演對於色彩的運用。
  • 天使愛美麗
    心理蒙太奇手法在本片中的運用還有多處,它們相互穿插組合構成了《天使愛美麗》這部成功的浪漫幻想愛情片,可以說無論是資深影人還是廣大普通觀眾都可以從本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除了心理蒙太奇,影片《天使愛美麗》也以奇幻般的色彩搭配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美感。片中畫面採用多色彩共同搭配的構圖方式。
  • 天使美麗,因愛而生——觀影《天使愛美麗》
    現代化的社會下,地鐵站人群擁擠卻異常安靜,人們躲在鋼筋混凝土的高樓中離群索居,我們好像置身於一個封閉的、透明的玻璃容器裡,試圖接近彼此但換來的只有容器碰撞發出的清脆的聲音——讓人更加孤獨的樂章。《天使愛美麗》似乎展現了現實生活中的百態孤獨。
  • 《天使愛美麗》:美麗,是因為內心充滿善意
    《天使愛美麗》講述的是,一個自小被父親誤診為心臟有問題的小女孩愛美麗,被母親帶在家中輔導,沒有上過學的她,從小就沒有朋友,父親的沉默和母親的焦慮,讓這個家庭時刻處在抑鬱的邊緣,就連家中的魚,都受不了地想要自盡。母親因為意外突然死去,父親從此更加不管愛美麗,但,愛美麗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的希望,她還是對周圍的世界保持好奇,就這樣在孤獨中慢慢長大。
  • 從《天使愛美麗》看「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現實縮影
    電影中,昏暗而又明亮色彩的童年,讓我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兒時記憶;愛美麗改變前,一塵不變的生活也是現代都市裡一個個縮影;讓我們詫異的是帶給她蛻變的竟然是如此小的一件事,詼諧幽默的氣氛混在其中,耐人尋味。隨後,影響愛美麗一生的事情發生,正式將超現實主義在電影中的應用推向高潮:「打破理性與意識的牢籠,追求原始衝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愛美麗的改變源於藏在房間的「童年寶藏」,按照現代社會的想法,可能看到也就看到了不了了之。
  • 《天使愛美麗》:如果註定孤獨,那麼我願意去愛全世界
    愛美麗決定一家一家詢問,在尋人過程中,愛美麗闖入了眾多鄰居家的生活,了解了他們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和痛苦。最終小鐵盒物歸原主,看見老先生臉上激動的淚光,童年記憶重現…… 愛美麗突然感到莫名的祥和,無比的欣慰,一股濟世情懷,油然而生。她決定:從此行俠仗義,默默幫助身邊人,解決生命中的小缺憾。
  •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中的手風琴經典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是由著名導演皮埃爾·儒內執導,大牌影星奧德麗和馬修聯袂出演的一部輕幽默喜劇。
  • 《天使愛美麗》VS《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倆女孩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部豆瓣評分8.7分的電影,既沒有狗血的劇情,也沒有悲劇的故事,全片展現的都是人性的美好,在這個疏離冷漠的社會中,我們應該感受到的真善美。一、《天使愛美麗》: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愛美麗出生在法國,父親是名軍醫,母親則是大學校長。
  • 影評《天使愛美麗》
    《天使愛美麗》講述了法國女孩愛美麗的童年是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的。八歲時,母親因意外事故去世,傷心過度的父親也患上了自閉症。愛美麗被剝奪了與同齡夥伴一起玩耍的樂趣,孤獨的她只能任由想像力無拘無束地馳騁來打發日子。終於,她長大到可以自己去闖世界了,到巴黎的一家咖啡館裡做女侍應。
  • 電影|《天使愛美麗》—法式浪漫主義的「黑色幽默」
    在玻璃爺爺的鼓勵下,影片中「愛」的涵義產生了升華的效果愛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雙向相互的給予。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中指出:「色彩的產生是情感的經驗。」熱內在執導《天使愛美麗》之前,作品都是充斥著黑暗與暴力。在偶然的契機下,他首次創作了這部關於「善良」與「愛」的電影。作品中大面積使用紅色、黃色、綠色其風格是20世紀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到20世紀30年代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的過渡。
  • 天使愛美麗:配色也好,對白也好,鏡頭也好,都恰到好處
    天使愛美麗網友評價:當我把愛美麗下載好,剛打開時,一種莫名的奇妙感油然而生,仿佛打開了潘多拉的小盒,奇幻,怪異,不羈,五顏六色但又不讓人眼花繚亂的美好顏色,或許是這種哥德式風格給我的第一感覺。有各種小怪癖,強迫症的父母,也不能扼殺愛美麗內心的種種美好情愫。喜歡用相機記錄天空中千變萬化的雲彩;在電影院喜歡觀察旁邊觀眾的表情,看電影會觀察常人不會注意到的畫面--女主人公身後的小蟲;討厭舊電影上司機開車總是不看路;喜歡把手指插到綠豆裡;用勺子敲碎布丁上的脆皮。
  • 《天使愛美麗》VS《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倆女孩截然不同的人生
    這部豆瓣評分8.7分的電影,既沒有狗血的劇情,也沒有悲劇的故事,全片展現的都是人性的美好,在這個疏離冷漠的社會中,我們應該感受到的真善美。一、《天使愛美麗》:你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愛美麗出生在法國,父親是名軍醫,母親則是大學校長。
  • 《天使愛美麗》裡的巴黎秘密打卡地!
    《天使愛美麗》是一部具有法國超現實主義浪漫風格的電影,自電影於2001年上映以來,已經在全球四十餘個國家進行了放映。這部文藝清新的電影,也徵服了世界觀眾的心。不知道有多少童鞋和小編一樣看的第一部法語電影就是《天使愛美麗》呢~這部影片沒有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也沒有特技效果的畫面,卻能觸及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 《天使愛美麗》:有細節的人生美妙如斯
    出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自小因為心臟病(莫須有的)而被父母圈禁在家中連小學都不能上,長大一點點後又親眼目睹母親死在自己身邊,隨後,唯一的親人——因為母親的死而陷入巨大的悲痛,對愛美麗的關心和照顧都疏於的父親,也根本沒有全身心的去愛自己的這個女兒。
  • 《天使愛美麗》到底講了了什麼故事?這四點分享告訴你答案
    《天使愛美麗》,2001年4月25日在法國上映,現在,已經是2019年的尾巴,雖然已經過去了近19年,這部電影依然有種魔力讓人覺得很暖、很治癒!以浪漫、細膩的情感貫穿主線,裡面的每一個鏡頭都沒有浪費,都值得細細推敲,講述了天使艾米麗.普蘭(本文都用愛美麗代替)從一個孤僻的小女孩,成長成一個少女。
  • 從《天使愛美麗》看「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現實縮影
    其執導的《天使愛美麗》就是這麼一部反傳統的理想主義合集。它講述的是一個童年沒有父母關懷,也無朋友相伴的孤獨女孩愛美麗,在長大成人後因為一件小事而改變了一生,從此開始懲惡揚善的「天使生涯」。接下來我們就以《天使愛美麗》為例,剖析"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背後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