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俠 文祥刺馬
梁羽生 | 《名聯觀止》之七一一
《江湖奇俠傳》上海世界書局版(民國)
近代寫武俠小說的名家,在還珠、白羽之前首推向愷然,他以「平江不肖生」筆名寫的武俠小說,最著名的一部是《江湖奇俠傳》。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出版第一集,距今已超過一個甲子。此書大體是取材自清代的鄉野傳奇、地方械鬥的故實,加上虛構的俠客、術士故事,拼湊而成。一二兩集還比較可觀,越寫到後來,越為神怪,飛劍法寶層出不窮,論藝術性是不高的。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不過,其中寫「文祥刺馬」一段,揭露官場的黑暗,則是甚為精彩。「馬」是馬新貽,清鹹豐進士,山東菏澤人,太平軍興起時,他在故鄉辦團練,後來隨僧格林沁親王「追襲」捻軍,屢積軍功,擢安徽布政使。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繼曾國藩任兩江總督,同治九年,被土匪頭子張文祥刺死,是為「文祥刺馬」本事。當然《江湖奇俠傳》中的「文祥刺馬」,在細節的描寫上是有許多虛構成分,並非完全依照史實的。
電影《刺馬》海報(邵氏)
馬新貽被刺後,其幕客某君挽以聯云:
朝廷以艱巨任公,中外以安攘期公,肘腋變非常,飲恨騎箕,合江左右、浙東西,遐邇驚傳同一哭;
作吏則國士待我,罷官則賓師禮我,平生感知己,撾門寄慟,悵石城隅、鍾阜側,旌騶過訪更何人。
「肘腋變非常」即指被刺事。張文祥是受馬新貽「招安」後做他的隨從武官的。「石城」指南京,「鍾阜」指鐘山。
—完—
版權歸作者所有,民國故紙堆整理,轉載請註明
相關閱讀:
太極拳的一頁秘史 | 梁羽生 《新晚報》1954
《林遙說》之一四三~一四六:梁羽生是如何在詩意中妙評民國人情的?
【有料】曹聚仁評說《江湖奇俠傳》(上)
【有料】曹聚仁評說《江湖奇俠傳》(下)
太極拳名稱的解釋——向愷然
拳術內外家的分別究竟在哪裡——上(文:向愷然)
拳術內外家的分別究竟在哪裡——下(文:向愷然)
向愷然熟習武術(上)
向愷然熟習武術(中)
向愷然熟習武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