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西來,千峰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堆兒女,先敘閒情。 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這闋詞,詞牌名為《沁園春》,是梁羽生的小說《白髮魔女傳》的開篇詞。提及武俠小說,梁羽生是一位繞不開的作家,他與金庸、古龍三人並稱。雖然俠客君不喜歡梁羽生的小說,但是梁羽生卻是值得每一位武俠小說愛好者都尊敬的作家。相較於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中的自我突破和古龍先生在武俠小說中的求新求變,梁羽生在武俠小說中表現出來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是他提出了武俠小說「可以無武,但不可無俠」的觀點,並且體現在他的每一部小說中。但梁羽生小說最為突出的特點在於「詩」與「劍」兩個字。

先來說詩。
梁羽生不是個詩人,但他寫下了不少優秀的詩篇。看過梁羽生小說的人都會非常清楚,每一部小說開篇都會有一首小詞。像《白髮魔女傳》開篇的《沁園春》,《龍虎鬥京華》開篇的《踏莎行》(罰水萍飄,蓮臺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 繹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狂俠天驕魔女》開篇的《浪淘沙》(家國兩茫茫,詩酒佯狂。長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心事湧,愁上眉端。 何處覓紅顏?金縷歌殘。傷心劍底起波瀾。自是情天常有恨,天上人間。)這些小詞或豪氣沖天、或婉約動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他的筆下,那些人物們也會時不時的來上一首詩或一首詞。
詩也成為梁羽生小說中很多人物定情方式。像《散花女俠》,鐵鏡心公子就寫詩向女主人公於承珠表達心中的情意,一首《浣溪沙》寫道:「望裡青山接翠微,無情風自送潮歸,錢塘江上悵斜輝。 我似江潮來又去,君如鷗鷺逐波飛,人生知之總相違。」可惜,鐵鏡心襄王有意,而於承珠神女無心。這首詞於承珠也沒看到,愛慕鐵鏡心的沐王府小郡主看到產生了誤會,遂回贈一首《浣溪沙》:「酒冷詩殘夢來殘,似心明月倚欄幹,思君悠悠錦裳寒。 咫尺天涯憑夢接,憶來唯把舊詩看,幾時攜手入長安?」這兩人詩詞贈籤,本是誤會,不料歪打正著,從此相親相愛。這正是像小說的結尾詞所寫的那樣——還是一首《浣溪沙》:「惆悵曉鶯殘月夢,夢中長記誤隨東,此中情意總堪嗟!大樹凌雲抗風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隨緣分別天涯。」
像這樣的詩詞贈籤的文人趣事,在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卻不少見,《七劍下天山》中的冒浣蓮與納蘭容若贈籤,納蘭容若還將冒浣蓮引為知己,在天山七劍有危險時,納蘭容若居然能拋敵我立場出手相助。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梁羽生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有極高的文字造詣。看梁羽生的小說,常常會被小說裡面人物口中呤出來的詩詞吸引,這些詩詞有些是前人所寫,但有不少卻是出自梁羽生的手筆。一個真正的詩人寫出來的詩與詞或許要比梁羽生好很多,但卻絕對沒有梁羽生的大才去寫下那麼多的小說來;一個小說家可以寫出比梁羽生更好的小說來,但作詩恐怕也有很多人不如梁羽生,像金庸先生的小說成就比梁羽生要高得多,但是小說中的詩詞歌賦基本出自引用,偶爾自創一兩首詩質量比梁羽生難免落於下乘。據說,梁羽生原來的願望是想當一位國學大師的,但機緣巧合之下成了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再來論劍。
劍乃兵中君子,在實戰中的作用遠不如刀,所以慢慢的更成為了一種象徵。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用劍的俠士不多,他認為真正的高手「飛花摘葉」也可傷人,所以你可以看到那些俠士們、英雄們幾乎不用兵器。金庸先生筆下最具代表性質的兩個人物:郭靖前期較弱,精通各種兵刃,並不專注於劍,後期特別是精修《九陰真經》之後,只專於「降龍十八掌」;蕭峰,從出場就沒有兵器,讀者在小說中也沒看到過蕭峰專門使用過任何武器,他的一雙手就是最好的武器,「降龍十八掌」、「擒龍功」這些絕學就不說,便是最普通的太祖長拳在他手裡也能虎虎生威,所向披靡。梁羽生先生則不同,他筆下的俠客都用劍。
仔細去統計一下,你就可以發現!梁羽生筆下最著名的俠客是誰?張丹楓無疑,但是張丹楓用的就是劍。而他的名著《白髮魔女傳》中卓一航用的是劍、練霓裳用的是劍、嶽鳴珂用的劍。《七劍下天山》更是一口氣寫了七個人、七把名劍,號稱「天山七劍」。《江湖三女俠》,呂四娘用劍、馮瓔與馮琳用的是劍,三位女俠用的都是劍,作為男主角的唐曉瀾用的也是劍。便是《雲海玉弓緣》裡面那位較為另類的梁氏俠客、頗為憤世嫉俗的「毒手瘋丐」金世遺用的還是劍(一把拐劍傳自師父毒龍尊者,後來在海外得「裁雲劍」)。俠客君一直比較喜歡的《大唐遊俠傳》裡寫了兩位當世大俠段矽璋俊逸無雙、南霽雲蒼涼豪邁,這二人各成名一方,南霽雲使刀、段矽璋使的就是劍,真可謂相得益彰,最後二人同在睢陽圍城之中,以死殉國,但段矽璋無疑又更勝一籌。在這部小說,梁羽生讓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李白也拿上寶劍徵戰沙場,從歷史上一些記載來看,可能李白真的是位用劍的高手。
其實在梁羽生前期的小說中,很多俠士是不用劍的。你可以看他的處女作《龍虎鬥京華》,主角用的是太極拳。但是隨著他小說風格的形成,那些俠客們都用上了劍,這是與梁羽生小說中名士型俠客的身份相符的。劍在這裡,真的就是與它在後世的地位一樣,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最後,俠客君想用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的開篇小詞作結:「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引用這首詞,就是因為張丹楓是梁羽生小說中「詩」與「劍」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