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詩劍江湖

2021-02-08 俠客說

「一劍西來,千峰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堆兒女,先敘閒情。 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新派武俠三大家

這闋詞,詞牌名為《沁園春》,是梁羽生的小說《白髮魔女傳》的開篇詞。提及武俠小說,梁羽生是一位繞不開的作家,他與金庸、古龍三人並稱。雖然俠客君不喜歡梁羽生的小說,但是梁羽生卻是值得每一位武俠小說愛好者都尊敬的作家。相較於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中的自我突破和古龍先生在武俠小說中的求新求變,梁羽生在武俠小說中表現出來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是他提出了武俠小說「可以無武,但不可無俠」的觀點,並且體現在他的每一部小說中。但梁羽生小說最為突出的特點在於「詩」與「劍」兩個字。

梁羽生作品集

先來說詩。

梁羽生不是個詩人,但他寫下了不少優秀的詩篇。看過梁羽生小說的人都會非常清楚,每一部小說開篇都會有一首小詞。像《白髮魔女傳》開篇的《沁園春》,《龍虎鬥京華》開篇的《踏莎行》(罰水萍飄,蓮臺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 繹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狂俠天驕魔女》開篇的《浪淘沙》(家國兩茫茫,詩酒佯狂。長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心事湧,愁上眉端。 何處覓紅顏?金縷歌殘。傷心劍底起波瀾。自是情天常有恨,天上人間。)這些小詞或豪氣沖天、或婉約動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他的筆下,那些人物們也會時不時的來上一首詩或一首詞。

詩也成為梁羽生小說中很多人物定情方式。像《散花女俠》,鐵鏡心公子就寫詩向女主人公於承珠表達心中的情意,一首《浣溪沙》寫道:「望裡青山接翠微,無情風自送潮歸,錢塘江上悵斜輝。 我似江潮來又去,君如鷗鷺逐波飛,人生知之總相違。」可惜,鐵鏡心襄王有意,而於承珠神女無心。這首詞於承珠也沒看到,愛慕鐵鏡心的沐王府小郡主看到產生了誤會,遂回贈一首《浣溪沙》:「酒冷詩殘夢來殘,似心明月倚欄幹,思君悠悠錦裳寒。 咫尺天涯憑夢接,憶來唯把舊詩看,幾時攜手入長安?」這兩人詩詞贈籤,本是誤會,不料歪打正著,從此相親相愛。這正是像小說的結尾詞所寫的那樣——還是一首《浣溪沙》:「惆悵曉鶯殘月夢,夢中長記誤隨東,此中情意總堪嗟!大樹凌雲抗風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隨緣分別天涯。」

像這樣的詩詞贈籤的文人趣事,在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卻不少見,《七劍下天山》中的冒浣蓮與納蘭容若贈籤,納蘭容若還將冒浣蓮引為知己,在天山七劍有危險時,納蘭容若居然能拋敵我立場出手相助。金庸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梁羽生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有極高的文字造詣。看梁羽生的小說,常常會被小說裡面人物口中呤出來的詩詞吸引,這些詩詞有些是前人所寫,但有不少卻是出自梁羽生的手筆。一個真正的詩人寫出來的詩與詞或許要比梁羽生好很多,但卻絕對沒有梁羽生的大才去寫下那麼多的小說來;一個小說家可以寫出比梁羽生更好的小說來,但作詩恐怕也有很多人不如梁羽生,像金庸先生的小說成就比梁羽生要高得多,但是小說中的詩詞歌賦基本出自引用,偶爾自創一兩首詩質量比梁羽生難免落於下乘。據說,梁羽生原來的願望是想當一位國學大師的,但機緣巧合之下成了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再來論劍。

劍乃兵中君子,在實戰中的作用遠不如刀,所以慢慢的更成為了一種象徵。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用劍的俠士不多,他認為真正的高手「飛花摘葉」也可傷人,所以你可以看到那些俠士們、英雄們幾乎不用兵器。金庸先生筆下最具代表性質的兩個人物:郭靖前期較弱,精通各種兵刃,並不專注於劍,後期特別是精修《九陰真經》之後,只專於「降龍十八掌」;蕭峰,從出場就沒有兵器,讀者在小說中也沒看到過蕭峰專門使用過任何武器,他的一雙手就是最好的武器,「降龍十八掌」、「擒龍功」這些絕學就不說,便是最普通的太祖長拳在他手裡也能虎虎生威,所向披靡。梁羽生先生則不同,他筆下的俠客都用劍。

仔細去統計一下,你就可以發現!梁羽生筆下最著名的俠客是誰?張丹楓無疑,但是張丹楓用的就是劍。而他的名著《白髮魔女傳》中卓一航用的是劍、練霓裳用的是劍、嶽鳴珂用的劍。《七劍下天山》更是一口氣寫了七個人、七把名劍,號稱「天山七劍」。《江湖三女俠》,呂四娘用劍、馮瓔與馮琳用的是劍,三位女俠用的都是劍,作為男主角的唐曉瀾用的也是劍。便是《雲海玉弓緣》裡面那位較為另類的梁氏俠客、頗為憤世嫉俗的「毒手瘋丐」金世遺用的還是劍(一把拐劍傳自師父毒龍尊者,後來在海外得「裁雲劍」)。俠客君一直比較喜歡的《大唐遊俠傳》裡寫了兩位當世大俠段矽璋俊逸無雙、南霽雲蒼涼豪邁,這二人各成名一方,南霽雲使刀、段矽璋使的就是劍,真可謂相得益彰,最後二人同在睢陽圍城之中,以死殉國,但段矽璋無疑又更勝一籌。在這部小說,梁羽生讓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李白也拿上寶劍徵戰沙場,從歷史上一些記載來看,可能李白真的是位用劍的高手。

其實在梁羽生前期的小說中,很多俠士是不用劍的。你可以看他的處女作《龍虎鬥京華》,主角用的是太極拳。但是隨著他小說風格的形成,那些俠客們都用上了劍,這是與梁羽生小說中名士型俠客的身份相符的。劍在這裡,真的就是與它在後世的地位一樣,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梁羽生筆下代表人物張丹峰與雲蕾

最後,俠客君想用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的開篇小詞作結:「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引用這首詞,就是因為張丹楓是梁羽生小說中「詩」與「劍」的傑出代表。

相關焦點

  • 梁羽生的人生與江湖
    1941年,梁羽生轉學到桂林中學,廣泛接觸了新文學,尤其喜愛看電影。1942年18歲的梁羽生就開始向報社投稿。1943年,梁羽生準備報考大學時因為日軍侵入廣西地區而延後。後來,他考入廣東嶺南大學。 1950年梁羽生先生大學畢業後到香港《大公報》任英文翻譯,1951年梁羽生先生27歲時任香港《新晚報》副刊「天方夜譚」編輯,開始他的文字人生。
  • 江湖奇俠 文祥刺馬:梁羽生
    江湖奇俠 文祥刺馬梁羽生 | 《名聯觀止》之七一一 《江湖奇俠傳》上海世界書局版
  • 梁羽生作品稂莠不齊,天山系列有五部不容錯過,萍蹤俠影僅排第二
    而且,梁羽生的詩詞造詣極深,當初在看《白髮魔女傳》之時,被開篇詞深深吸引:「風雷義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這半闕詞就已經把白髮魔女的一生概括,讓人無比唏噓與嘆惋!
  • 那年今日 梁羽生:想聽你講講江湖的故事
    梁羽生為人正派,一生共創作武俠佳作30餘部,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真想躲在暖暖的被窩裡,聽他來講一講刀劍江湖的故事。《白髮魔女傳》:還記得那個白髮姑娘的江湖愛情故事嗎?明朝,萬曆四十三年,涼秋。
  • 逝者十年祭:梁羽生的俠義江湖
    每次聊到武俠和歷史,陳文統都欣喜異常,「那時文統兄每天下午往往去買二兩孖蒸、四兩燒肉以助談興,一邊飲酒,一邊請我吃肉,興高採烈。」他改動了自己曾經寫的一首《踏莎行》作為開篇詞:「弱水飄萍,蓮臺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熬夜寫完第一回,他想起南朝裡的「宋、齊、梁、陳」,「梁」在「陳」的前面;他又想起張佛千的贈聯「羽客傳奇,萬紙入勝;生公說法,千石通靈」。
  • 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世界
    自小就喜好武俠小說的梁羽生對此事亦是興趣十足,經常和金庸等一幹同事就白鶴門和太極門比武打擂一事發表觀點和看法。當時,太極門和白鶴門兩派比武打擂的消息在香港一經傳開後,那是直接炸了鍋,事態立時激起了市民們的興趣。一時間,關於太極、白鶴比武的話題引來報紙鋪天蓋地的報導。因為當時香港法例禁止比武打擂這樣的江湖陋習,於是兩位掌門便將比武打擂的地點選在了澳門。
  • 梁羽生的反骨和金庸的肋骨
    但是他很好奇女人意淫起來是個什麼套路,我說那你直接問我就可以了,女人意淫的套路就是,一個男人建功立業之後,可以三妻四妾可是他偏不,他只愛我一個。  這話現在說起來蠻戲謔的,不過回想起少年看武俠小說的經歷,自己也蠻吃這一套的。
  • 梁羽生最經典十大武俠小說
    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小說,其中不乏《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廣為流傳的佳作。 這些梁羽生小說中你看過哪些?
  • 梁羽生《老翁雙淫女》:百家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五部
    這部武俠小說偽作就是1998年4月太白文藝出版社掛名梁羽生先生出版的三冊本《老翁雙Y女》。梁羽生《老翁雙淫女》:百家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十五部登場。百家武俠,千本偽作,真品易得,偽作難辨!舊武俠書在這裡,歡迎喜歡的朋友一起交流,查明原作者!(按序:梁羽生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部,第一部為《絕代劍客》,第二部為《龍頭劍客》)。
  • 拔劍四顧心茫然 ┃ 在梁羽生的的武俠江湖裡,發現幾個平行世界.而天山派根本不可能存在!
    →武林三絕→廣陵劍→白髮魔女傳→武當一劍 【清代17部】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遊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幻劍靈旗→草莽龍蛇傳→龍虎鬥京華這35部小說,梁羽生的創作不是按時代順序寫的。
  • 閒話武俠故事,金庸、梁羽生的「恩怨」人生
    年輕梁羽生梁羽生的大名仍在江湖上傳說,而那兩位打生死戰的拳師卻已湮沒於歷史之中。武林、江湖,夢耶、真耶。,後期也更關注對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刻畫,《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這也是二人的不同之處。
  • 詩劍再臨!《劍與遠徵》與橘右京聯動開啟!
    奇幻伊索米亞,再逢羈旅浪客鬥魂不死,詩劍再臨。橘右京是一名不世出的天才劍客,也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俳句詩人,卻未能逃脫天妒英才的魔咒。不治之症為這位詩劍雙絕的天才蒙上了一層悲情的色彩。為橘右京那原本灰暗的人生帶來一絲明亮的,是一個名叫小田桐圭的貴族少女,雖然因為身份差距,兩個人終究難成眷侶,但橘右京依然將小田桐圭視為一生摯愛。
  • 梁羽生武俠小說《鬼穀神邪義俠》,搞笑風趣,其實是李涼的楊小邪
    梁羽生武俠小說《鬼穀神邪義俠》《鬼穀神邪義俠》是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先生精心創作的一部佳作。於是,一代奇神楊小邪嬉笑怒罵的江湖之路開始了,憑著自己苦練的飛刀絕技,從中原到邊疆,飛刀出手名震江湖!本書寫武功神奇莫測,寫愛情兒女情長,寫江湖風雲百態、魔影縱橫、劍氣茫茫、恩仇難了!總之,《鬼穀神邪義俠》是一部情節錯綜玄奧離奇、故事動人、筆調清妙、節奏輕快、高潮起伏的武俠小說。
  • 我為什麼喜歡梁羽生的小說
    作者:黃孤直我喜歡梁羽生先生的小說。他的小說,始終秉承著士大夫心憂天下的道統,充滿著東方故國詩禮傳家的文化氣息。
  • 梁羽生:在下的風格就是「生命的大和諧」
    例如梁羽生在《江湖三女俠》裡,借呂四娘的口說:「查嗣庭是浙江人,兩榜出身的進士,有點文名,但卻是個利祿薰心的傢伙。」而查嗣庭,正是金庸先祖查昇的堂兄。而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中的世外高人、全書武功第一的天山晦明禪師,到了金庸《鹿鼎記》的筆下,「晦明」卻成了無賴韋小寶在少林寺奉旨出家時的法名。
  • 電影《李白之天火燎原》,給你一個詩劍雙絕的青年大俠
    一代詩劍雙絕的雄才,就這樣留給了歷史一個絕塵而去的瀟灑背影。《李白之天火燎原》雖然故事情節比較單一,人物關係也不複雜,但仍以其出色的人物刻畫能力突顯詩劍青年李白的傲人形象,不失為一部好電影,值得大家一觀。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李白迷,我也希望能見到更多關於李白的影視劇,讓一代詩仙劍俠形象更為豐滿。
  • 《電影理論研究(中英文)》| 梁羽生小說《白髮魔女傳》電影改編比較研究
    1954年,30歲的梁羽生被作家羅孚說服開始武俠小說創作,1月20日處女作《龍虎鬥京華》刊於《新晚報》藝驚四座,而後梁羽生持續了長達30年的武俠創作生涯,辛勤筆耕直至1984年封刀擲筆退出江湖。梁羽生曾自述其前期小說的情節、武技均模仿宮白羽,直到1957年「《白髮魔女傳》之時,他才擺脫前人影響,樹立了他自己獨創一家的風格」[2]。文如其名,《白髮魔女傳》情節設計上採取傳奇小說的撰寫套路,故事框架圍繞門第懸殊的江湖兒女為實現愛情卻遭遇誤會、最終突破桎梏的恩怨糾葛。「梁羽生的著作若是串聯起來,即形成了一個與正統歷史發展相平行的草野俠義系譜。
  • 玄幻武俠電影《李白之天火燎原》,給你一個詩劍雙絕的大唐英雄
    一代詩劍雙絕的雄才,就這樣留給了歷史一個絕塵而去的瀟灑背影。詩劍闖江湖的李白《李白之天火燎原》雖然故事情節比較單一,人物關係也不複雜,但仍以其出色的人物刻劃能力突顯詩劍青年李白的傲人形象
  • 梁羽生《七劍下天山》中的一首詞,難度極高,金庸古龍望塵莫及
    」——2009年1月22日,一代武俠小說宗師梁羽生與世長辭,這是金庸先生送上的輓聯。「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金庸和梁羽生,都是在1924年的3月出生,所以說是「同年」,金庸、梁羽生、古龍和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所以說是「同行」,1949年,金庸和梁羽生都在《大公報》工作,1952年則同在《新晚報》任編輯,所以說是「同事」。